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发病情况2011年10月8日,楚州区淮城镇一养鸡户冯某育雏的13日龄、6200只雏鸡,在进行过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亚型(H9N2)三联灭菌活疫苗后的第二天突然有3186只发病,并在3d内共死亡1602只。  相似文献   

2.
一起由高钙日粮引起的产蛋鸡痛风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9月,莱西某蛋鸡场饲养的一批3500只的蛋鸡群,自165日龄起发生了一种以排白色水样稀粪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多种抗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治疗无效,后经分析诊断为高钙日粮引起的痛风病所致。改变饲料的配方并饮用。肾肿解毒药物后,病鸡群症状开始好转,2周后基本痊愈,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2只病犬为一雄一雌,年龄为3个半月,2006年11月20日由沧州河间市场购买,并按自家养犬习惯进行饲养。2只犬分别于11月24日和11月25日先后发病,雄犬先发病,雌犬后发病。发病症状基本相同,先是呕吐食物及含有泡沫的黄白色液体,而后发生腹泻,粪便先呈灰黄色,含多量粘液,后呈暗红色,带有血液,且腥臭难闻,病犬发蔫,不愿活动,不食少饮。曾口服庆大霉素、乳酶生片等进行治疗,但病情却逐渐加重,遂于11月27日上午来我局兽医站就诊。  相似文献   

4.
于金波 《动物保健》2013,(11):66-67
(一)发病情况河北省高碑店市某猪场2013年8月外购30日龄仔猪83头。8d后开始发病,拉黄色稀粪,养殖户以为是仔猪黄痢,自购兽药注射。1d2次,2d不见效并开始出现死亡。遂请笔者前去诊治。  相似文献   

5.
山西运城某鸡场2004年7月13日购进30000只肉鸡雏苗,于7日龄用新城疫Ⅳ系苗2倍量饮水免疫,14日龄用法氏囊中等毒力疫苗2倍量饮水免疫。16日龄后鸡群陆续发生一种以拉白色水样稀便、法氏囊发炎、肿大、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发病率高达35%,死亡率为3.8%。由于发现病情及时,并采取各种综合防治措施,使病情得到了控制。现将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解云彪 《动物保健》2009,(11):58-58
(一)发病情况2008年4月20日河北省山海关区石河镇养殖户陈某饲养的仔猪发病,到我站进行救治,据陈某叙述:共有30头15日龄的仔猪发病,主要症状为拉稀,精神沉郁,畜主按肠炎治疗,口服庆大霉毒,治疗2d后,不见疗效,发病仔猪增多,并有3头仔猪死亡。  相似文献   

7.
1发病情况 胶南市铁山街道办事处某一养殖场于9月11日到市畜牧兽医工作站求诊。经问诊后得知,这是一群38日龄左右的仔猪,5d开始出现零星发病,食欲下降,皮肤发红或黄染,陆续死亡了3头。9月4日已防了猪瘟,防疫2d后陆续发病,出现死亡现象。  相似文献   

8.
对30日龄雏鸡肌注郑州中牧股份生产的禽流感疫苗每只0.5ml,分别于免疫后第3、6、9、12周进行血清学HI检测,3周后H5亚型HI、H9亚型HI抗体均达到6Log2以上,其效价12周时已处于免疫保护临界值状态,60日龄雏鸡免疫疫苗后,其H9、H9HI抗体效价较30日龄雏鸡上升幅度快;对另一批雏鸡分别于30、120日龄免疫两次后第1、2、3、4、5月进行HI检测,抗体较首免产生水平高,1月后抗体可达到8Log2以上,5个月后抗体还达5Log2以上。  相似文献   

9.
(一)发病情况 胶南市铁山街道办事处某一养殖场于2008年9月11日到市畜牧兽医工作站求诊。经笔者向户主问诊后得知,这是一群38日龄左右的仔猪,5d开始出现零星发病,食欲开始下降,皮肤发红或黄染,至今已陆续死亡了3头。当问户主防疫了没有时,户主说于9月4日已防了猪瘟,防疫2d后陆续发病,出现死亡现象。  相似文献   

10.
外源酶及其添加时间对鸡饲粮氨基酸消化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30只18周龄的伊莎褐种公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一组用于内源氨基酸校正的样品采集。其它5组作强饲试验,其中一组采用常规日粮预试一周并强饲常规日粮;另外四组饲喂加酶日粮,预试期分别为一周、二周、三周及四周,再强饲加酶日粮,氨基酸消化率采用“TME”法测定。结果表明:(1)酶及不同的预试期可使17种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提高幅度因不同氨基酸而异。采用加酶日粮预试并强饲可减少氨基酸消化率的变异范围和标准差。(2)与常规日粮组相比,加酶日粮预试一周、二周、三周及四周再强饲,可使总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3.85、3.49、2.76及4.12个百分点。以预试四周为佳。(3)Sibbald's“TME”法测定鸡加酶饲粮氨基酸消化率时,采用加酶日粮预试一周后强饲为宜。  相似文献   

11.
<正>2023年4月2日,浙江省兰溪市某养殖户初次养鹅,购入2 000只浙东白鹅鹅苗,1日龄皮下注射小鹅瘟抗体0.3 m L,10日龄皮下注射禽副黏病毒疫苗0.5 m L,15日龄时,发现6只雏鹅双侧眼分泌物增多,表现为两眼泪汪汪,眼眶周围羽毛潮湿,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扎堆睡觉。用强力霉素拌饲料饲喂3天未见好转,死亡20只;改用环丙沙星2天以后,仍然无效,平均每天死亡25只;持续一周后,共发病1 000只,发病率达50%,共死亡195只,死亡率为19.5%,后改用头孢匹罗治疗,一周后痊愈。  相似文献   

12.
中草药渣对断奶仔猪免疫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中草药渣对动物机体免疫是否有增强作用,选用33日龄的杜&#215;长&#215;大三元杂交仔猪72头,随机分成3组9个栏,每组24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一组饲喂基础日粮添加1%的中草药渣,试验2组为基础日粮添加2%中草药渣,试验时间为69d;并在25日龄和55日龄注射猪瘟苗,在40日龄和75日龄注射PRRS苗;注射后20日龄静脉采血,在70日龄和102日龄时进行空腹称重,进行生长速度对比和免疫效果测定。结果显示,添加1%中草药渣对猪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提高作用,而添加2%的中草药渣与1%中草药渣相比对猪的生长发育的影响效果不大;对猪瘟和PRRS抗体水平有显著提高;2%添加剂量比i%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1 发病情况 2006年4月5日,我市丰乐小区徐某饲养的一条苏格兰牧羊犬来我站就诊. 主诉:犬于3月2日从大门口铁栅栏处钻出后,第2d发现右前腿上方有一肿胀物,并逐渐增大,主人曾放液后注入生理盐水冲洗,并注射青霉素,未见效果.  相似文献   

14.
1994年5月18日,文登中心医院王某抱一黑盖幼犬来我中心求诊。1检查:该犬56日龄,雌性,吃、喝较少,体重2.8kg,颈动脉脉傅为每分120次。体温器℃.动脉压120-140mmHg,脐部有一核桃大包羹,手能柔软并可还纳,仰卧,包囊消失,可摸到防孔,诊为脐脱经大主同意,禁食一天后手术治疗。2手术方法2.互保定:仰卧保定于小动物解剖架上.并将四肢及头部牢固固定.2.2术部消毒与麻醉;术部常规消毒后,用0.5%盐酸普鲁卡因和局部浸润麻醉。覆盖无菌创布,手术开始。2.3术式:用反挑式切开和勇皮肤,小肠立即涌出,立即用无菌纱布将源出的…  相似文献   

15.
2008年6月28日早,鹤岗市某公园养殖的梅花鹿出现临产征兆,起卧不定,晚问发现该梅花鹿有少许羊水流出,也有努责动作,直到第2天早晨在产道露出一肢蹄,当天下午仍未生产,兽医决定采取助产的方法。麻醉后经多种方式助产无效,并拉断一前肢。30日中午采取剖腹产手术。笔者到现场检查,发现该梅花鹿已经全身无力,精神萎靡,呼吸急促,心跳微弱,产道羊水已流尽,体温40℃。  相似文献   

16.
发病情况我镇养殖户于某2008年9月12日购进威海某种鸡场艾维茵肉鸡苗雏4000只。25日龄发现有几只鸡拉绿色稀粪,鸡冠尖上有突起的痘.并没有引起注意。也没有采取防治措施。一周后发现一些鸡的鸡冠上有2、3个痘,吃料量明显下降,抓起鸡感觉体重减轻.急速求诊。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滨州邹平某养鹅专业户放养45日龄鹅200只,30日龄和15日龄“草鸡”各20余只,未防疫。于40日龄左右有少数鹅发病,精神萎顿、不食、拉黄白色稀粪;在鹅发病后,鸡也有类似症状而先后发病死亡。发病后1周内,第1批鸡已全部死亡,发病10天后,第2批鸡也开始出现同样症状,并死亡2只。鹅、鸡曾服用土霉素等抗菌素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18.
2013年5月23日,在琼海市阳江镇老区村委会大石村一肉鸭养殖户饲养的6000只30日龄樱桃谷肉鸭发病,主要表现为采食量下降或不食,并且带有精神沉郁、流鼻水、排出绿色粪便,后期出现关节肿帐、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由于给鸭群喂料的地方非常潮湿,该养殖户立即用少量沙土进行铺垫,并在饲料中加了治疗浆膜炎的药物进行治疗,第2天,少部分鸭出现轻度咳嗽、甩鼻症状。2d后鸭群开始出现死亡,死亡率达8%。  相似文献   

19.
2006年7月8日,山西平遥某鸵鸟养殖场送检17日龄小鸵鸟3只,其中2只已经死亡,1只精神委顿,经尸体剖检和实验室检验后诊断为鸵鸟传染性法氏囊病。经注射高免卵黄抗体并抗生素后,全群病情好转。现就诊治过程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发病情况 2007年3月2日,河南省新安县某养鸡专业户所饲养的1500只32日龄罗曼鸡,发生了一种先出现浆液性鼻漏、咳嗽、喷嚏,后出现缩头闭眼、怕冷挤堆、急性下痢、渴欲增加、采食量降低为特征的传染病。畜主用环丙沙星饮水治疗效果不理想,至3月5日共死亡82只,并有122只鸡严重瘦弱脱水,畜主带病死鸡到我局门诊部就诊,[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