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3 毫秒
1.
植物温室钢架外加电流阴极防腐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植物温室钢架腐蚀条件的特殊性,根据温室内的高温、高湿、化肥、农药以及植物光合作用所产生的高氧和钢架表面存在的酸性导电介质水膜,提出了采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技术,以选定的保护电位为-850mV、保护电流为80MA/m2的参数进行了有保护试验与无保护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阴极外加电流保护后,钢架的腐蚀量几乎为零,未加保护的钢架的年腐蚀率达19.28%。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地区土壤电阻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据报道,全世界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材料和设备的量约为金属年产总量的1/4到1/3。可见,研究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金属的腐蚀,一般可分为化学腐蚀、物理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三种。其中,又以电化学腐蚀现象最为普遍,造成的危害也最为严重。大量埋设在土壤中的油管、气管、电缆等地下金属构筑物的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与土壤性质关系极为密切。  相似文献   

3.
干湿交替对红壤中锌-钢电偶腐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开军 《土壤》1996,28(3):134-136
电偶腐蚀是指两种不同金属在腐蚀介质中相互接触时,由于各自的腐蚀电位不同,原腐蚀电位较负的金属将成为阳极,溶解速率增大,使其腐蚀加剧;而作为阴极的金属则受保护。  相似文献   

4.
基于温差电池的温室地埋供热金属管道阴极保护改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北方温室为种植反季节植物以及南方植物,普遍采用地埋供热金属管道供热。阴极保护技术可以有效控制土壤对管道的电化学腐蚀,但常规的外接电流阴极保护方式成本高、占地大,牺牲阳极方式的保护寿命过短。为了给温室地埋供热金属管道提供可靠的阴极保护,该文利用地埋供热金属管道表面余热,基于温差电池,对地埋供热金属管道提供外接电流方式的阴极保护。通过现场试验发现,该装置温差电池正常工作时冷热两端温差为33.2℃,当该装置提供的保护电位为–1 100 m V时,管道保护度达到了92.79%。该研究为温室地埋供热金属管道的保护提供了一种较为可行的方案,同时也对外接电流方式的短距离管道保护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蒸发(散)是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一个重要分量,遥感为蒸发(散)的研究提供大范围的地表特征信息,为大尺度非均匀的蒸发(散)研究提供了新途径。从20世纪后期遥感开始应用在对于区域蒸发(散)量的监测,通过研究国内外有关应用遥感技术监测蒸发(散)的研究成果,了解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为今后进行的蒸发(散)研究提供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6.
棉籽油基生物柴油铜片腐蚀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国家标准《发动机燃料铜片腐蚀试验方法》(GB/T378-1990),在温度为25℃和50℃条件下,研究棉籽油基生物柴油铜片腐蚀特性,同时考察了棉籽油甲酯和乙酯理化性质的变化,并与0#柴油作了对比。结果表明:在25和50℃条件下,腐蚀试验历时2个月,棉籽油甲酯、乙酯对铜片具有不同的腐蚀现象,且棉籽油甲酯比乙酯的腐蚀性更大。在温度25℃条件下,棉籽油甲酯的铜片腐蚀率达到0.0926?cm/d,腐蚀后棉籽油甲酯的酸值、过氧化值、运动黏度分别提高10.4、1.44、1.13倍;温度升高到50℃时,棉籽油甲酯的铜片腐蚀率达到0.4115?cm/d,腐蚀后棉籽油甲酯的酸值、过氧化值、运动黏度分别增加12.8、2.16、1.13倍。温度升高,铜片腐蚀加剧,油品性质变化增大,乙酯生物柴油也具有类似的变化趋势,而0#柴油对铜片几乎无腐蚀。铜片的腐蚀是由生物柴油变质导致的。该研究可为棉籽生物柴油的工业化应用提供腐蚀数据。  相似文献   

7.
地下管线腐蚀的勘测技术与土壤腐蚀性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成保 《土壤》1998,30(4):205-208,217
地下管线腐蚀的科学勘测和土壤腐蚀性的正确评价是地下管线防腐蚀工程精心设计与优化施工的基础与前提,并可对已有地下管线的维护管理提供指导信息。本文首先需要介绍了影响地下金属管线腐蚀的环境因素和管线腐蚀的主要形态,然后简述不同腐蚀开矿伯现场勘测技术和土壤腐蚀性的三种评价方法:土壤电阻率法,Baeckmam法与极化电阻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时间对比分析法的散斑种子活力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散斑是激光照射在生物体表面产生的散斑现象。生物散斑的变化与生物体内的某些性质相关,因而作为一种新型检测技术被广泛研究。生物散斑具有非接触、无创伤、高精度、高灵敏度、抗干扰能力强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在农林业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运用激光散斑技术测量麻皮豌豆种子活力,通过时间对比分析法(LSTCA)处理部分散斑图像,得到不同的散斑值曲线,将结果与栓皮栎种子实际发芽结果对比,结果表明:利用散斑值曲线无损快速区分栓皮栎种子的活力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杂卤石对玉米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杂卤石作为钾肥在玉米上施用的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杂卤石应用于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杂卤石对玉米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各杂卤石处理分别较空白对照增产31. 54%~63. 14%,千粒重分别提高23. 80%~47. 15%,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杂卤石处理的玉米产量分别较氯化钾、硫酸钾及硫酸钾镁处理提高22. 17%~29. 51%,千粒重分别提高7. 67%~12. 92%,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杂卤石能改善玉米对钾的吸收,各杂卤石处理玉米植株钾含量分别较空白对照增加21. 79%~93. 50%。适量施用杂卤石能促进玉米对钙的吸收,杂卤石用量为100 kg/hm~2的处理玉米植株钙含量较空白对照增加52. 7%,且杂卤石处理的玉米植株钙含量较3种传统钾肥处理提高了30. 59%~50. 37%。杂卤石能促进玉米对硫的吸收,各杂卤石处理玉米植株硫含量分别较空白对照增加了4. 43%~52. 22%。杂卤石用量与玉米植株钾、钙、硫含量及玉米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同时在杂卤石处理中玉米植株钾含量及钙含量与玉米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杂卤石能够提高玉米产量,促进玉米对钾及钙的吸收。  相似文献   

10.
农作物品种的高产稳产和广适性一直是产量育种的主要目标,而农作物品种多环境试验中普遍存在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增加了广适性品种选育的难度,科学评价品种的高产稳产和适应性有助于提高新品种的选育和应用效率。本研究采用GGEbiplot~?软件分析了2012—2013年长江流域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鄂杂棉30’等参试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并采用"成对比较"功能图比较了‘鄂杂棉30’与对照品种‘鄂杂棉10号’在目标区域的适应性表现。结果表明:1)‘鄂杂棉30’在两年多环境品种试验中的丰产性突出,稳产性表现优良。2)‘鄂杂棉30’在两年区域试验中的高产稳产性综合表现(即理想指数)显著优于对照品种‘鄂杂棉10号’及其余各参试品种。3)‘鄂杂棉30’为所有参试品种中适应性最广的品种,其最适宜种植区域涵盖了长江流域大部分棉区。4)‘鄂杂棉30’在长江流域的绝大部分棉区都比对照品种更有产量优势,同时也优于其余参试品种,在长江流域棉区种植优势明显。本研究展示了GGE双标图在品种的丰产性与稳产性分析和适宜种植区域划分等方面的应用效果,明确了‘鄂杂棉30’是兼备丰产性、稳定性和广适性的理想品种,可为‘鄂杂棉30’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其他作物品种的综合评价提供了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棉田机械化残膜回收存在对地面不平度适应性差、残膜回收率低、回收的残膜含杂量大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夹指链式棉田残膜回收秸秆粉碎还田一体机,可一次完成秸秆粉碎还田、残膜回收和清杂打包作业。对现有夹指链式收膜装置结构和参数进行改进,设计了圆盘脱膜装置和倾斜带式清杂喂入装置。通过力学分析确定脱膜装置和清杂喂入装置的结构尺寸和布置方式。在7 km/h的作业速度下进行性能试验。起膜率试验结果表明,平均起膜率相对于改进前提升了2.52百分点。脱膜率试验结果表明,脱膜圆盘转速为189.47 r/min时脱膜率最高,为99.79%。残膜回收率与残膜含杂率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残膜回收率的因素主要为夹指链线速度比、清杂带工作长度、清杂带倾角;影响残膜含杂率的因素主要为清杂带倾角、清杂带工作长度、夹指链线速度比。对工作参数进行优化并得到最优组合为:夹指链线速度比0.8、清杂带倾角50°、清杂带工作长度608 mm。在最优参数下进行田间试验,得到残膜回收率为92.85%,残膜含杂率为26.05%,各项评价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发动机气缸的耐久性,该文采用喷射电沉积法在发动机气缸上制备Ni-P合金镀层,并用电化学极化曲线方法和交流阻抗技术对比研究镀有Ni-P合金的发动机气缸在50 g/L的NaCl溶液中不同时刻的腐蚀规律和腐蚀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原始氧化膜减薄,膜层下的Ni-P合金暴露在溶液中产生活性溶解,随后电极表面有腐蚀产物聚集,阻碍腐蚀的进行;腐蚀过程由活化控制转变为镀层和腐蚀产物内的扩散控制;电喷镀所得Ni-P镀层在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约是传统电沉积的5倍左右,发动机气缸电喷镀Ni-P合金镀层后具有良好的耐蚀性。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提高镍磷镀层的耐腐蚀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 目前我国采用的黑木耳的人工培养料,主要是杂木屑、棉籽壳、甘蔗渣、稻草等加入麸皮、米糠或尿素制成的。我们在原有杂木屑袋栽黑木耳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于1987年开展了以胡枝子替代杂木屑、麸皮等材料袋栽黑木耳的试验,利用6~7月份砍伐的胡枝子枝条,经切片、晒干、粉碎后配制培养基,培殖黑木耳,现已获成功。 试验材料与配方 (一)供试菌株:三明真菌所提供的139。 (二)培养基配方 1.常规杂木屑麸皮培养基(CK):杂木屑75%、麸皮22%、糖1.5%、CaCO_31.5%、生长素0.05%,干料:水=1:1.5。 2.胡枝子配方(Les):杂木屑与胡枝子木屑的总量为97% (杂木屑:胡枝子=1:1.2)、过磷酸钙0.4%、糖1.5%、CaC0_31.5%、生长素  相似文献   

14.
玉米机械粒收籽粒含杂率与穗轴特性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确玉米机械粒收籽粒含杂率及其与穗轴特性的关系,对于实现高质量粒收,推动玉米机械粒收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于2018—2020年在四川中江同一地块,采用同一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分期收获试验,调查籽粒含杂率、各杂质组分绝对含量、穗轴弯曲强度和含水率,探讨各收获期杂质组分和穗轴特性变化规律,以期明确籽粒含杂率与穗轴特性的关系。结果显示,随收获期推迟,籽粒含杂率、杂质中穗轴绝对含量和穗轴含水率显著降低,穗轴弯曲强度先升高后降低。不同收获期穗轴均是主要的杂质成分,比例达32%~79%,平均为51.45%。籽粒含杂率与穗轴弯曲强度和穗轴含水率关系分析结果显示,籽粒含杂率与穗轴弯曲强度不相关,与穗轴含水率呈指数关系(y=0.045 6e~(0.063 7x),R~2=0.774 7, n=75),玉米穗轴含水率降低至65.72%以下收获机械粒收籽粒含杂率可降至3%以下。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相同收获期或穗轴含水率相近时,籽粒含杂率与穗轴弯曲强度关系不大。穗轴作为玉米机械粒收主要的杂质成分,其含水率能很好解释籽粒含杂率的变化。生产上选择和选育玉米穗轴脱水快、含水率低或通过推迟收获期在玉米穗轴含水率较低时进行机械粒收,可显著降低机械粒收含杂率。  相似文献   

15.
在甘南州海拔2 750 m的高寒阴湿区对引进的9个甘蓝型春油菜新品种(系)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在露地栽培条件下,以冠油杂812平均折合产量最高,为4 155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7号增产14.46%;其次是华油杂137,平均折合产量为3 965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7号增产9.23%;圣光167、黔油早1号平均折合产量较高,分别较对照品种青杂7号增产7.85%、4.54%。4个品种综合性状良好,丰产及适应性好,可在甘南州海拔2 750 m以下的高寒阴湿区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杂卤石[K_2MgCa_2(S O_4)_4·2H_2O]是近几年推广较快的一种肥料资源,富含钾、钙、镁和硫等元素,其在农业上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对根区施用杂卤石部分替代硫酸钾在昆明烤烟上的施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晋宁、宜良和寻甸3个试验点,与等钾肥用量的农民常规施肥相比,施用杂卤石提高了烤烟产量,幅度为2.32%~9.64%,总产值增加了3.07%~13.6%,经济效益增加了3.22%~10.4%。3个试验点杂卤石根区基施的效果较为稳定,根区追施杂卤石的效果仅在晋宁试验点超过了基施,而在宜良和寻甸均不及基施。合理施用杂卤石较常规施肥提高了烟叶钾、钙和镁含量,提高幅度分别为9.53%~26.2%、13.4%~25.2%和25%~104%。总体而言,在昆明土壤有效钙和镁都不高的烟田,杂卤石是一个比较好的可促进烟叶钾钙镁协调供应的肥料,根区适量施用杂卤石可同时提高烟叶钾钙镁的含量,并促进烟叶产量和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通过07086、宁杂31等6个油菜新品种在淮阴区的评比试验,考查株高、分枝点、分枝数以及产量构成等农艺性状,结果表明,3个宁杂系列品种均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和抗病性,其中宁杂31实收产量最高,综合性状协调,最有生产潜力,宁杂1818、宁杂1838也有较好的推广前景,金地99等另三个参试品种有待进一步试验示范观察。  相似文献   

18.
该文综述了生物散斑技术的装置结构、数据处理方法及其在农产品品质检测中的应用进展。生物散斑技术是一种成本较低、快速、无损、实时和可定性/定量的光学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质量检测的应用中,由于生物散斑活性与农产品的细胞器颗粒大小和细胞质流等生理特征关系密切,因此该技术可用于果皮厚度、成熟度、硬度、酸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淀粉含量、水分含量、呼吸速率等理化指标的测量。该文指出今后生物散斑技术的发展需要改进设备,稳定相干光光源,还需要深入研究生物散斑在农产品生理学上的意义,从而实现该技术的标准化和商品化。该文为今后生物散斑技术在农产品品质分析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风筛选式油菜联合收割机清选机构参数优化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为分析油菜田间实际收获作业状态时风筛选式油菜联合收割机清选机构参数对清选损失率和籽粒含杂率的影响,基于双滚筒风筛选式可移动田间联合收获试验平台,对振动筛振幅、曲柄转速、风机转速和风机倾角4个参数进行了Plackett-Burman试验和响应面回归试验,试验分析表明振动筛振幅和曲柄转速是影响清选损失率的主要因素,风机转速是影响籽粒含杂率的主要因素。采用响应面试验方法分析了单因素和双因素对清选效果的影响,建立了清选损失率和籽粒含杂率的回归数学模型并优化求解了一组最优参数组合,以一组接近最优参数组合:振动筛振幅35 mm,曲柄转速392 r/min,风机转速1 750 r/min,风机倾角29°进行了试验验证,清选损失率和籽粒含杂率分别为0.90%和0.45%。理论求解的清选损失率和籽粒含杂率分别为0.38%和0.48%,与试验值的绝对误差分别为0.52%和-0.03%,籽粒含杂率误差较小,清选损失率误差较大。与该清选机构常用工作参数时的清选损失率和籽粒含杂率对比,清选损失率降低了61%,籽粒含杂率降低了58%。该研究结果和优化方法可为风筛选式油菜联合收割机清选机构的参数选择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晚熟杂柑W·默科特是一种优良柑橘品种,具有易剥皮、种子少等优势。在引入晚熟杂柑W·默科特时,如果采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将能取得更好的种植收益。基于此,阐述了晚熟杂柑W·默科特引种与高产的重要意义,在分析晚熟杂柑W·默科特引种表现的基础上,从做好外部环境整体规划、结合植物特性进行定植和肥水管理、构建植物生长过程的动态管理体系、建立综合全面的病虫害防治模式、提高栽种管理人员素质水平5个方面探讨了优质高产栽培的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