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植被砼生境上的黑麦草3个品种(Barverdi,Medalist,Accent)为试材,分别进行38℃和50℃的干热胁迫处理后,测定了叶片的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相对活性、游离脯氨酸和叶绿素的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电导率、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物歧化酶活性都有所上升,Accent、Medalist的抗干热性较强,Barverdi的抗干热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2.
乙烯利对干旱胁迫下草地早熟禾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Nuglade'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叶片喷施乙烯利对草地早熟禾在水分充足、干旱及复水恢复3种处理下叶片电解质渗透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烯利与对照组(CK)相比,乙烯利在干旱胁迫下保持更高的叶片相对含水量23.5%(对照为11.5%)和更低的电解质渗透率68.1%(对照为90.7%)及MDA含量53.90μmol·g~(-1)(对照检查131.62μmol·g~(-1)),且复水后的电解质渗透率恢复程度更好;此外乙烯利处理提高了复水恢复过程草地早熟禾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说明,叶片喷施乙烯利能够缓解草地早熟禾的干旱胁迫损伤,并促进干旱后的复水恢复。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多年生黑麦草‘爱神特’(Lolium perenne cv.Accent)种子为材料,土壤设3个水分梯度,分别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30%(FWC 30)、50%(FWC 50)、70%(FWC 70),模拟重度干旱、水分适宜、水分充足的土壤水分条件。同时设4个浸种处理分别为0(CK)、0.05%、0.1%、0.2%浓度的乙烯利溶液浸种24 h,通过测定出苗率、苗长、根系总表面积、根系总长度和侧根数等指标,探讨各乙烯利浸种处理对多年生黑麦草苗期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多年生黑麦草生长的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30%~50%之间,过多的灌溉水并不利于多年生黑麦草的生长。0.05%~0.1%浓度乙烯利浸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土壤水分因素的差异对多年生黑麦草生长造成的影响,但相比乙烯利浸种处理,土壤含水量对多年生黑麦草苗期生长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顶峰Ⅲ’为供试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品种,研究了低温和干旱胁迫下内源褪黑素(melatonin,MT)的响应,并采用叶面喷施不同浓度MT (0,20,100,1 000 μM)的方法,探讨了MT对低温和干旱胁迫下黑麦草幼苗生长和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和干旱胁迫下内源MT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在不同胁迫强度下,喷施一定浓度的MT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使幼苗鲜重发生改变,其中100 μM的MT处理对提高幼苗鲜重和降低相对电导率的效果最佳;低温和干旱胁迫下,黑麦草叶片中O2·-,H2O2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显著增加;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活性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MT显著地降低了MDA和活性氧的积累,提高了CAT,APX和GR活性及脯氨酸含量。综上,低温和干旱胁迫下MT能够诱导植物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增强和脯氨酸积累,有效地清除活性氧,从而缓解了黑麦草的生长抑制,增强了其抗寒和抗旱性。  相似文献   

5.
PEG胁迫下4个黑麦草品种生理生化指标响应与比较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利用不同浓度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比较研究4个多年生黑麦草品种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响应。结果表明,不同PEG胁迫处理下,品种“欧必克”叶片相对含水量均最高且降幅最小,叶片电导率均最低,MDA含量增幅较小,叶片细胞膜系统有较强的忍耐干旱的能力;而品种“凤凰”忍耐干旱的性能相对较弱。胁迫下各品种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随渗透胁迫加剧,品种“欧必克”脯氨酸含量急剧上升。低浓度胁迫下(5%PEG),各品种叶片SOD活性均提高,胁迫加剧时SOD活性则下降。PEG渗透胁迫导致4个多年生黑麦草品种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细胞膜透性增大、MDA含量增加、脯氨酸含量上升而SOD活性下降,但4个品种对应指标的变化幅度存在差异,品种“欧必克”的抗旱性最强,而“凤凰”的抗旱性最弱。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研究了温室盆栽条件下带内生真菌(E+)和不带内生真菌(E-)的多年生黑麦草喷施不同浓度水杨酸(SA)后,持续干旱胁迫15 d和对照水分两种条件下,多年生黑麦草的叶片相对含水量(RLWC)、叶绿素含量(Chl)、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SS)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以明确干旱胁迫下SA和内生真菌对多年生黑麦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感染内生真菌的多年生黑麦草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POD活性、SS含量显著(P0.05)高于未感染内生真菌的多年生黑麦草植株;一定浓度的SA增加了多年生黑麦草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POD活性、SOD活性、Pro和SS含量,降低了MDA含量,且最适水杨酸浓度为0.25和0.50 mmol·L~(-1);内生真菌与SA互作显著(P0.05)提高了多年生黑麦草SOD活性、P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该结果说明内生真菌与SA都能提高多年生黑麦草的抗旱性,即内生真菌和SA通过提高寄主的渗透调节和活性氧清除系统进而提高了寄主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7.
草坪草在冬季的时候常常面临着干旱和低温的双重胁迫,严重影响着春季返青时草坪草的质量。为了探讨多年生黑麦草的干旱-低温胁迫交叉适应的生理机制,以多年生黑麦草“爱神特(Accent)”为植物材料,设置3个水分梯度,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30%(重度胁迫)、60%(中度胁迫)、100%(良好浇水)。处理5 d后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低温处理(2℃)15 d。低温胁迫使多年生黑麦草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电解质渗漏、脯氨酸、可溶性总糖、抗氧化酶的含量增加。3种水分处理条件下,经过中度干旱处理后的多年生黑麦草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的降低幅度减小,但脯氨酸、可溶性糖、抗氧化酶的含量增加显著。实验结果表明多年生黑麦草对干旱-低温胁迫具有交叉适应能力。适当地进行干旱处理有利于提高多年生黑麦草对低温胁迫的适应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严重的干旱处理会造成过度伤害,致使植株更快死亡。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研究了温室盆栽条件下带内生真菌(E+)和不带内生真菌(E-)的多年生黑麦草喷施不同浓度水杨酸(SA)后,持续干旱胁迫15 d和对照水分两种条件下,多年生黑麦草的叶片相对含水量(RLWC)、叶绿素含量(Chl)、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SS)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以明确干旱胁迫下SA和内生真菌对多年生黑麦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感染内生真菌的多年生黑麦草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POD活性、SS含量显著(P<0.05)高于未感染内生真菌的多年生黑麦草植株;一定浓度的 SA增加了多年生黑麦草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POD活性、SOD活性、Pro和SS含量,降低了MDA含量,且最适水杨酸浓度为0.25和0.50 mmol·L-1;内生真菌与SA互作显著(P<0.05)提高了多年生黑麦草SOD活性、P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该结果说明内生真菌与SA都能提高多年生黑麦草的抗旱性,即内生真菌和SA通过提高寄主的渗透调节和活性氧清除系统进而提高了寄主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9.
干旱及复水处理下坪用黑麦草和高羊茅抗旱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冷季型草坪草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品种凌志(Barlexas)和黑麦草(Lolium perenne)品种首相(Premier)为供试材料,研究其在干旱胁迫和复水过程中的生长、形态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草坪草在干旱胁迫期间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水势、蒸散量、土壤相对含水量、草坪质量、生长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质膜透性(以相对电导率表示)、萎蔫率呈上升趋势;复水后两草种叶片相对含水量、萎蔫率、叶片水势、生长速率和凌志草坪质量恢复到对照水平,两草种质膜透性、蒸散量和首相草坪质量未恢复到对照水平。胁迫期间凌志各指标可保持较好水平,变化幅度也相对较低,复水期间凌志各指标恢复速度快,复水结束时较多指标恢复到胁迫前水平,说明高羊茅品种凌志的抗旱性及恢复能力优于黑麦草品种首相。  相似文献   

10.
干旱胁迫对6个坪用多年生黑麦草品种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研究6个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品种在模拟干旱条件下相对含水量、细胞膜相对透性、游离脯氨酸、叶绿素、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及丙二醛含量等抗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并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抗旱性强的品种在干旱胁迫(PEG胁迫)下叶片保水力强,叶绿素含量高,游离脯氨酸维持积累时间长且累积量较高,并能保持相对较高的细胞膜完整性。经抗旱性综合评价得出,6个品种抗旱性强弱依次为:爱神特>首相>百舸>顶峰>卡特>球道。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抗旱性强的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本试验以12个苜蓿品种为材料,利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设置了100 g·L-1和200 g·L-1两个胁迫梯度,分别测定叶片、茎、根颈、根系4个器官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植株根冠比,通过主成分分析计算植株各器官生理指标在抗旱性评价过程中所占权重,结合抗旱系数评价苜蓿品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在100 g·L-1和200 g·L-1 PEG模拟干旱胁迫下,植株的生长受到抑制,生物量、株高、叶面积、根长均减小,根冠比增加;各器官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在所有的生理指标中,脯氨酸、可溶性糖、过氧化氢酶活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较敏感。不同器官生理调节物质的抗旱系数存在差异,叶片各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小于茎和根系,根颈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大于叶片、茎和根系。在评价品种抗旱性时,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根颈脯氨酸含量、根颈可溶性糖含量、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及根系过氧化氢酶活性占权重较大。综合分析得出,100 g·L-1 PEG处理时,‘公农1号’、‘中苜1号’和‘前景’的抗旱性比较强;200 g·L-1PEG处理时,‘骑士2’、‘东苜1号’、‘巨能2’和‘斯贝德’的抗旱性较强,可作为苜蓿抗旱栽培的参考品种。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盆栽控水法,对达乌里胡枝子进行不同梯度干旱胁迫(适宜水分,CK;中度干旱,DR1;重度干旱,DR2)和复水处理,研究其在胁迫过程中的抗氧化保护系统及膜脂过氧化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1) 在整个胁迫过程中,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干旱胁迫使SOD、POD、CAT、APX活性高于对照,且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SOD活性为DR12,CAT、APX活性为DR1>DR2,而POD活性在胁迫开始后前6 d内为DR1>DR2,之后则为DR2>DR1;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下AsA含量变化不明显,Car含量则高于对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AsA含量先降低后升高,Car则呈上升趋势;干旱胁迫下O2·-含量高于对照,膜脂过氧化导致MDA含量升高,细胞膜相对透性改变,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MDA含量在胁迫开始后前6 d为DR2>DR1,之后各处理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O2·-含量为DR1>DR2。2) 复水后,APX、CAT、Car、O2·-均呈上升趋势,其他指标则呈下降趋势。3) 通过隶属函数法对该种的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得出,达乌里胡枝子抗旱能力较高,且中度胁迫下该种的抗氧化能力高于重度胁迫,中度胁迫可能更适合于该植物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幼苗盐胁迫下的缓解作用,以较耐盐品种‘爱神特’(Accent)和盐敏感品种‘夜影’(Evening Shade)为材料,研究施用外源EBR对NaCl胁迫下黑麦草幼苗的丙二醛(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过氧化氢(H2O2)及抗氧化酶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施用外源EBR能够显著降低幼苗的MDA含量,降低膜质过氧化水平,提高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减少H2O2的积累,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可有效缓解盐胁迫对幼苗所造成的伤害,且2个品种对EBR处理的敏感程度以及在不同处理时间的表现存在差异,对盐敏感品种夜影的缓解效果更明显,且前期处理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以2种不同耐旱性的鸭茅基因型(敏感型“01998”和耐旱型“宝兴”) 为研究对象,研究干旱胁迫下鸭茅根、叶膜质过氧化作用,渗透调节和保护酶活性的生理变化,探讨鸭茅耐旱机制。结果表明, 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2种基因型鸭茅根系及叶片电导率,丙二醛含量逐渐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不断积累,而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叶片脂膜过氧化产物MDA累积和膜透性增幅较大,说明在持续的干旱胁迫下叶片所受伤害重于根系。而渗透物质积累方面,叶片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高于根系,而根系中的游离氨基酸的相对增加量则大于叶片,这可能与叶片是糖的主要产生部位,而根系则可以合成氨基酸有关。研究还表明,干旱胁迫第24天,耐旱型品种“宝兴”根系及叶片APX、POD活性显著高于“01998” 表明重度干旱胁迫并没有降低APX和POD酶清除H2O2和单态氧的能力,说明“宝兴”鸭茅在干旱条件下抗氧化清除系统响应更积极、更持久。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干旱胁迫下玉米素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和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抗旱性的影响,试验在土壤含水量分别为90%、60%、40%、25%的干旱胁迫和土壤含水量始终为90%的充分浇水条件下,设4个玉米素浓度处理(0,10,50,100μmol/L),测定了两种草坪草的坪观质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萎焉、电导率、脯氨酸、丙二醛(MDA)和地下生物量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与不施加玉米素处理相比,干旱胁迫下,施加玉米素能显著提高两种草坪草的草坪质量和相对含水量(P0.05),减轻草坪草叶片细胞电解质渗漏和萎蔫度(P0.05),降低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P0.05),提高高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抗旱性。在干旱胁迫后期,高浓度玉米素处理(50μmol/L或100μmol/L)的高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各项指标均表现出更加显著的优势(P0.05),表明高浓度玉米素对草坪草抵御干旱胁迫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浦绿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耐热性的影响,以热敏感品种‘顶峰’(Pinnacle)为材料,研究了浦绿(1.95 mL·L-1)预处理对热胁迫下(35℃/30℃,昼/夜)多年生黑麦草的草层高度和草坪质量、叶片细胞膜稳定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叶绿素(Chlorophyll,Chl)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气体交换参数、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抑制了黑麦草的生长,显著降低了叶片Chl含量、草坪质量和叶片光合碳同化能力,提高了叶片电导率、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浦绿预处理显著降低了黑麦草草层高度,提高了热胁迫下叶片Chl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化学猝灭系数、电子传递速率和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降低了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增加了叶片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和酶活性,降低了叶片气孔和非气孔限制,缓解了高温对叶片PSⅡ反应中心的抑制,从而提高了黑麦草的耐高温能力。综上所述,浦绿可有效提高多年生黑麦草的耐热性,从而提高其坪用性能。  相似文献   

17.
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在冬季低温多风条件下易受寒害影响,造成脱水死亡。本研究以抗寒性强品种‘Brightstar SLT’和抗寒性弱品种‘Linn’为试验材料,在自然状态下观察两种黑麦草叶片形态,测定叶片相对失水速率,并在0℃低温胁迫条件下测定相关生理指标,以探究多年生黑麦草叶片形态与其低温胁迫生理响应的关系。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Brightstar SLT’叶片气孔数量显著多于‘Linn’(P0.05),气孔长度、气孔面积、叶片表皮细胞和相对失水速率显著小于‘Linn’(P0.05)。低温胁迫后,两品种多年生黑麦草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在短时间内均升高,‘Brightstar SLT’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小于‘Linn’(P0.05),光合速率显著高于‘Linn’(P0.05),电解质渗透率低于‘Linn’。由此得出:抗寒品种失水速率慢,在低温胁迫条件下表现出光合能力稳定和受低温伤害程度低的特点与其气孔数目多、长度小、面积小和表皮细胞小的叶片形态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