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芒果种子的发育特点和脱水敏感性,以不同果实生育期的"凯特"芒为研究对象,对其种子含水量、成熟特性及脱水敏感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果实生育后期,芒果种子含水量略有降低,但仍保持较高水平,至果实生育期180d,种子含水率仍高达57.64%;"凯特"芒果实生育周期为210d,而到果实生育期135d时,芒果种子成活率已达100%;种子生长发育成熟度越高,其脱水敏感性越强。  相似文献   

2.
胡子有 《南方农业学报》2018,49(12):2500-2505
[目的]分析金都1号火龙果果实发育过程中品质的变化规律,为科学制定其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肥水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金都1号火龙果开花后第5d至果实成熟期间,每隔7d定期测定其果实的纵径和横径、果形指数、单果重、果皮和果肉鲜重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肉水含量等品质指标,由此绘制增长曲线图,分析果实品质变化规律.[结果]金都1号火龙果果实的纵、横径和单果鲜重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均呈快—慢—快的变化趋势,基本符合果实生长双S形曲线;在种子完全发育后,单果鲜重增加迅速,果皮鲜重呈抛物线变化趋势,果肉鲜重呈平稳—加快的上升变化曲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果实生长发育呈平稳—加快的上升变化曲线,其增长高峰出现在花后25~30 d,果肉发育过程中水分需求较大期出现在果实生长中后期(花后10~15和20~25 d).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果重与果皮鲜重、果肉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肉水含量等主要品质指标呈线性正相关,其中,单果重与果肉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关显著(P<0.05),且果肉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单果重增加而增加.[结论]金都1号火龙果实发育中后期(花后20~30 d)是果实品质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期保证有足够的肥水供应,可为获得最佳品质和最高产量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贵妃红荔枝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及含糖量变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荔枝新品种贵妃红为试材,观测果实、种核、果肉的生长全过程,测定果实成熟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糖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贵妃红荔枝从雌花盛开到果实完全成熟历经88 d左右,开花后40d前纵径增长快,开花40d后横径增长快;花后70 d左右种皮转为红褐色,种皮萎缩,约46%的种子种皮萎缩成为焦核;花后40d左右开始出现果肉,历经21 d左右果肉包满种子,之后果实果蒂开始转红,成熟时果皮为鲜红色;成熟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糖分积累达到最高,之后较快出现"退糖"现象.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早钟6号枇杷果实的发育过程,对其全果和果肉鲜重变化动态及水分的需求和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钟6号枇杷果实及果肉鲜重、水分的生长变化呈单"S"型;果肉的鲜重变化曲线与果实生长期鲜重增长曲线相似;果实成熟时果肉、鲜重均达到最高值;水分支配着果实、果肉鲜重的增长;成熟时果实水分含量与增加速率最高;水分的最大效益期在花后130~150 d;果肉的水分含量较果核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夏黑葡萄果实生长发育变化规律。【方法】以大棚夏黑葡萄为试材,谢花后每隔7d对果实单果重、纵横经、硬度、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单果重增长有2个增长高峰期、2个缓慢期,整个果实生长发育呈现"快—慢—快—慢"的"双S"型变化曲线;纵径与横径仅有1个生长高峰期,均出现在谢花后14d,呈逐渐上升的"快—慢"单S型动态变化曲线;夏黑葡萄果实硬度有2个明显下降期,呈现"急快—缓慢"的下降变化曲线;可溶性固形物积累变化有4个时期,表现"快—慢—快—慢"的"双S"型。【结论】结果表明夏黑葡萄果实生长发育前期较快,属于前期生长发育速度加快的品种。大棚栽培条件下,夏黑葡萄果实发育期约需49d,表现为特早熟;夏黑葡萄谢花后7~21d是其果实膨大、品质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6.
选用‘华栗3号’为材料,采用异交、自交、不授粉及自然授粉4种授粉方式探究锥栗(Castanea henryi)果实的生长发育特性.结果表明:锥栗果实生长发育期约135 d,异交、自然授粉的总苞和子房及自交、不授粉的总苞的鲜重均呈"慢—快—慢—快"的增长趋势,自交、不授粉的子房鲜重呈"慢—快—慢"的增长趋势,总苞和子房纵横径呈"慢—快—慢"增长趋势,果实成熟时总苞和子房大小均表现为异交自然授粉自交不授粉;不同授粉处理对锥栗座苞及落果的影响不同,异交、自然授粉经历了2次落果高峰期,自交、不授粉则经历了3次落果高峰期,落果最高峰均出现在花后90~105 d;不同授粉处理显著影响锥栗的结实率和空苞率,4种授粉处理的坐苞率、结实率大小均表现为异交自然授粉自交不授粉,空苞率大小表现为不授粉自交自然授粉异交.  相似文献   

7.
研究甜樱桃果实发育过程中品质指标的动态变化,可为果实适时采收和品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以甜樱桃品种红灯为研究对象,对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大小、单果重、糖含量和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各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红灯甜樱桃果实的生长发育呈快—慢—快的双"S"型曲线;可溶性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均呈持续增加趋势,在硬核期后迅速升高,至果实成熟时达到最大值,其中葡萄糖含量始终高于果糖;可滴定酸在幼果期开始积累,含量随着果实的发育而逐渐升高,在着色期达到最大值,随后开始下降,果实中的可滴定酸以苹果酸为主,苹果酸的积累趋势与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基本一致。在甜樱桃生产中适当延迟采收,有利于提高果实单果重和糖酸比,使果实风味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全面认识早酥梨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变化,为生产中调控和改善果实品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以早酥梨发育期果实为材料,测定了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品质指标动态变化及呼吸乙烯释放规律.【结果】早酥梨果实从发育到采收,果实的纵、横径和单果质量生长动态曲线为"S"型,呈"快-慢-快"的趋势,果实硬度则随着果实发育成熟而逐渐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性糖的含量不断增加;可滴定酸呈现出"降-升-降"的变化动态,至采收期达到最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和VC含量随着果实成熟呈现下降的趋势;淀粉含量呈现出前期升高后期下降的趋势.【结论】呼吸强度在幼果期较高,随着果实生长逐渐降低.乙烯释放速率在果实发育前期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发育后期释放量微弱.  相似文献   

9.
‘晚大新高梨’树体及果实生长发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深入系统研究‘晚大新高梨’树体及果实生长发育特性,对其幼龄期树干、枝梢生长进行了田间观测,并对生长结果期果台叶、果实及其内含营养成分动态变化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晚大新高梨’幼龄期树体生长快,枝条生长势强,幼树干周膨大率前期高后期低,前期达142%,后期降为120%左右;生长结果期1年生长枝生长快、发育好,花芽率平均高达63.15%,结实能力与2、3年枝基本相同。果台叶在盛花后30~150 d,SPAD值逐渐增大,变化范围在39.6~48.8;叶中P、K、Mg含量逐渐降低,Ca含量逐渐升高,变幅分别为0.058%~0.124%、1.07%~1.48%、0.250%~0.332%、1.10%~2.37%,N含量相对稳定,在2.08%~2.85%。果实在年生长发育过程中,纵、横径生长动态曲线为“W”型,呈“快-慢-快”的趋势;水分日相对变化率与生长动态曲线相似,果实生长快时,水分相对变化率也高;果实中无机成分含量(鲜重)在幼果期即盛花后45d前变化快,其中K变化最大,幼果期含量高达1.092 g/100 g,成熟时降为1.035 g/100 g;果实中总糖变化呈逐渐积累趋势,在成熟采摘时达最高值10.15 g/100 g;有机酸含量呈“降-升-降”变化,成熟时含量最低。果实最佳采收期在盛花后150~160 d。  相似文献   

10.
黔龙1号火龙果果实鲜重动态变化及水分的需求与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黔龙1号火龙果果实的发育过程,对其全果、果肉、果皮和鳞片鲜重变化动态及果肉中水分的需求和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黔龙1号火龙果果实在整个生长期鲜重的增长型呈双"S"曲线型;果实成熟时全果、果肉鲜重均达到最大值;水分支配着果实、果肉鲜重的增长;果实发育后期水分含量与增加速率最高;水分的最大效益期在花后24~29 d;黔龙1号火龙果果实成熟时,水分和干物质在果肉内占的比例最大,果皮次之,鳞片最少.  相似文献   

11.
采用广东青皮冬瓜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冬瓜的生育周期。自种子萌动至果实成熟,分为种子发芽、幼苗,抽蔓和开花结果四个时期。发芽期约占全生育过程的10~15%,幼苗期占25~30%,抽蔓期占10~15%,开花结果期占45~50%。不同栽培季节的生育速度,主要受温度的影响。茎蔓与叶的生长特点是:每叶面积随着生长时期逐渐增大,即幼苗期发生的叶最小,抽蔓期发生的叶较大,开花结果期的叶最大。叶数与叶面积的增长与茎蔓生长相一致,发芽期和幼苗期生长缓慢,抽蔓期生长较快,开花结果期迅速生长,其中开花结果前期生长最迅速,中期仍迅速生长,后期不再增长,呈S形的生长曲线。果实发育开花至成熟一般为40~50天。果实长度和横径,果肉厚度的增长前期最大,中期其次,后期最小;果实重量的增长则前期慢,中期最快,后期仍较快。种子随着果实发育逐渐发育,充实和成熟。青皮冬瓜果实发育的特点,是发育期长,增长速度高,生长量大。果实发育与蔓叶生长密切相关,必须使蔓叶生长与果实发育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12.
草莓果实生长发育及主要营养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草莓果实从谢花后3d到成熟期间生长发育和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果实纵、横径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一直呈平稳增长;果实重量和体积在白果期前缓慢增长,然后快速增长;果柄的长度与粗度在幼果期增长先快后慢,之后基本停长;含糖量在果实发育后期呈上升趋势;含酸量从谢花后3d开始增加,到半红期达到最大,然后再下降;“石莓4号”的维生素C含量从幼果到果实成熟一直增长,而“达赛莱克特”在白果期维生素C含量达到最大值,然后再下降。  相似文献   

13.
《江西农业学报》2022,(2):67-70
研究了草莓果实从谢花后3d到成熟期间生长发育和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果实纵、横径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一直呈平稳增长;果实重量和体积在白果期前缓慢增长,然后快速增长;果柄的长度与粗度在幼果期增长先快后慢,之后基本停长;含糖量在果实发育后期呈上升趋势;含酸量从谢花后3d开始增加,到半红期达到最大,然后再下降;“石莓4号”的维生素C含量从幼果到果实成熟一直增长,而“达赛莱克特”在白果期维生素C含量达到最大值,然后再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营养元素的合理供应是实现芒果优质高产的基础,研究芒果果实生长发育期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的需求规律,确定芒果合理施肥时间和用量,为芒果的科学精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在攀枝花市仁和区芒果优势种植区选择盛果期的台农 1 号(15 年生)作为试验材料,研究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整个果实矿质元素 N、P、K、Ca、Mg、Cu、Zn、Fe、Mn 含量及其积累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花后 7~77 d,N、K、Mg、Cu、Zn、Fe、Mn 含量分别降低 59.55%、38.72%、39.75%、73.85%、82.49%、77.71% 和 49.50;花后77~105 d,各元素含量相对稳定或小幅降低。花后 7~35 d,果实 Ca 含量增加 56.85%,然后表现出下降趋势。整个果实生长发育期,果实 P 含量相对稳定。从幼果期至果实采摘期,果实中各营养元素积累量逐步增加。除 Mn外,其他元素均以果实快速膨大期(花后 35~77 d)吸收量为主,占总吸收量的 64.38%~74.94%。在整个果实生长发育期间,N/Ca、K/Ca 和 Mg/Ca 整体上均表现出降低趋势;花后 7~77 d K/P 比值先增加后下降。【结论】果实快速膨大期是芒果果实养分需求的最大期,也是补肥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15.
分析不同樱桃番茄品种果实发育期类胡萝卜素的变化规律,探讨果肉外观颜色差异形成的原因,为选育不同果实颜色的樱桃番茄新品种提供参考.以成熟果色分别为红色、粉色、黄色、紫色和绿色的"状元红""粉丽娜""皇冠""黑珍珠"和"碧玺"5个樱桃番茄品种为试材,测定其绿熟期、转色期、成熟期的叶绿素、番茄红素、胡萝卜素等色素的含量.结果表明,5个樱桃番茄品种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完熟期含量最低;番茄红素含量呈逐渐增高趋势,其中,"状元红"完熟期番茄红素的含量最高,达0.092 mg/g;"黑珍珠"随着果实的成熟,叶绿素、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的含量呈增高趋势,其叶绿素、胡萝卜素含量明显高于"状元红"和"粉丽娜";"皇冠"果实成熟过程中胡萝卜素的含量均低于其他几个品种;"皇冠"和"碧玺"果实成熟过程中几乎不含番茄红素.  相似文献   

16.
华盛顿种番木瓜果实显示出两条S形生长曲线。从开花期到表皮色泽转变期需要145~150天和160~165天达到成熟可食期,果重、果肉、果皮和种子的重量在果实发育期均在增加。果实的果肉、果皮比率直至果实发育120天都在增加,此后,至果实成熟均在减少。果实的干物质含量在发育早期相对稳定,而随色泽转变期的到来而增加。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在果实发育早期是低的(果实生长120天)。此后在成熟期急剧增加。果实糖、酸比率至果实生长140天时以较慢速度增长。而后急剧增加。可滴定酸的浓度随成熟的到来而下降。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早钟6号枇杷果实的发育过程,对其全果和果肉鲜重变化动态及水分的需求和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钟6号枇杷果实及果肉鲜重、水分的生长变化呈单“S”型;果肉的鲜重变化曲线与果实生长期鲜重增长曲线相似;果实成熟时果肉、鲜重均达到最高值;水分支配着果实、果肉鲜重的增长;成熟时果实水分含量与增加速率最高;水分的最大效益期在花后130~150 d;果肉的水分含量较果核高。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长采收期桃-双久红果实成熟前后硬度变化与相关内源激素的关系,以普通桃品种—川中岛为对照,在果实成熟前后各20d对其果肉硬度和内源IAA、ABA、CTK、GA3的含量和乙烯释放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的成熟,川中岛果实的硬度迅速下降,双久红果实的硬度则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川中岛果实的乙烯释放量在成熟后5d出现高峰,而双久红则一直处在较低的水平;川中岛桃果肉中IAA、ABA含量、ABA/IAA值均明显高于双久红的,ABA含量与果实硬度呈显著负相关;随成熟度的加大,两类型桃果肉中CTK、GA3含量都呈下降趋势,但双久红桃果肉中的CTK、GA3含量明显高于川中岛的。  相似文献   

19.
张传来  扈中林  刘遵春  周增莲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730-2731,2755
以金光杏梅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期间主要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Vc含量呈“3峰”型曲线,幼果时、硬核后和成熟时较高,其他时期较低;有机酸含量以幼果期最高,以后迅速下降并维持较低水平,果实成熟时含量最低;可溶性总糖含量与果实发育状况基本相吻合,果实发育速度快时含量较高,慢时较低;在谢花后59d以前,可溶性糖以还原糖为主,之后以非还原糖为主;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在谢花后45d以前两者呈高度相关,且与果实生长速度相吻合,谢花后45~59d是胚和胚乳的主要形成期,此期游离氨基酸含量迅速增加,蛋白质含量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20.
金光杏梅果实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金光杏梅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呈“慢—快—慢—快—慢”的“3S”形曲线,整个发育过程可分为5个时期:即幼果缓慢生长期,果实第1次迅速生长期,果实第2次缓慢生长期,果实第2次迅速生长期和果实熟前缓慢生长期。果实第2次缓慢生长期与果实硬核期相吻合,果实第1、2次迅速生长期是果实增长的两个关键时期。果实纵、横、侧径、果肉厚度与果实鲜重、体积变化曲线极为相似,果实纵、横、侧径、果肉厚度与果实鲜重、体积均极显著相关,说明它们是同步增长的。果核的生长发育动态呈“快—慢—停”的近“厂”形曲线,谢花后31d前是迅速生长期;31d后进入缓慢生长期并开始硬化、变色;至59d达到固有大小和颜色,硬化结束;59d后停止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