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浙江不仅是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同时也是"两山"思想与理论的发源地、全国乡村振兴改革与推进试点的排头兵。近年来,浙江高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创新方面,在课程思政的维度下探索形成了"一懂两爱"乡村振兴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三元一体"的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新服务实践模式,凝练形成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有风景的思政课"等课程思政实践育人品牌,实践形成了"艺术振兴乡村""乡村振兴创意大赛"等活动案例,推动了乡村振兴视域下课程思政的生动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2.
"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人才是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而作为农业人才储备的农业院校大学生"离农""弃农"现象越发严重。如何引导农林高校学生向农业人力资本转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学生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学生就业涉农意愿以及"一懂两爱"目标下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难点和痛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业高等院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距"一懂两爱"人才培养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学生对农业领域的理解不够深入,部分学生对农村抱有偏见,就业涉农意愿普遍较低。对此,文章提出建议:优化课程设置并重点关注实践课程的设计;营造"支农"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关注农业;培养大学生政治素养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  相似文献   

3.
正乡村振兴需要一批具有规划美丽乡村建设的工匠师,需要一批"懂经营、会管理、有文化"的新型职业农民、需要一支"懂农业、爱农场、爱农民"的基层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因此,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了人才振兴的重要性以及高职院校作为地方高校培养服务乡村振兴人才的责任和优势,介绍了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五年来围绕振兴乡村实施的人才培养机制及做法。1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分析  相似文献   

4.
姜宗庆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0):149-151
高职院校是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引擎,为"三农"发展注入新动能.培养高质量的乡村振兴人才,要有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师资队伍;需要聚焦重点乡村人群,加大宣传力度;创新招考模式,扩大招生培养规模;切合学生学情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面向乡村振兴需求,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农业装备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人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保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背景下,培养懂农机、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农机人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需要,是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要。为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创新和转型,通过构建“三自主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探索了一条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之路,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懂两爱”人才,是时代赋予涉农高校的重要使命。涉农高职院校是我国农业类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办学定位、办学模式、学科设置、培养模式、思政教育等方面存在诸多偏差,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乡村振兴专干班”为研究试点,通过实施多元主体协同办学、打造高水平专业群、强化“三农”情怀思政教育等措施,构建了具有贵州山地特色的农牧类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范例,旨在为其他农业类职业院校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描绘了具体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关键是培育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因此,要强化"人才先行"战略定位,构建乡村人才培养管理体制机制,完善乡村公共服务,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繁荣乡村文化,激发爱村爱民情怀,增强乡村的凝聚力和活力,夯实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8.
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昆山市创新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模式,通过重视学历教育、树立先进典型、加强内部联结、打造职业新名片等举措,培养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产业领军型人才队伍,形成了"政策育人、人才兴业、产业富农"的良好机制,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9.
《农技服务》2019,(9):118-120
为乡村振兴战略不断输送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一懂两爱"的建设人才,综述了国内外协作培养研究生的相关研究,介绍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硕士协同创新培养平台的内容体系及综合成效。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破解"三农"问题,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关键,也是农业高校的职责和使命。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江西农业大学始终不忘初心,为乡村人才振兴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共大"办学时期,形成了"半工半读、扎根基层、学以致用"的培养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坚持继续教育、农技推广、科技兴农"三位一体"育人才;进入新时代,积极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科技服务、智力帮扶。总结建国以来江西农业大学在农业职业教育方面的经验与启示,主要有:一是立足农业高校办学定位,二是立足国情农情校情,三是立足农业农村发展前沿,为乡村培育"一懂两爱三宽四得"的农业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1.
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产业化是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三者互动发展,具有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获得聚集效益、优化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协同效应,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盐然选择。促进农村“三化”互动发展必须树立科学发展现、促进集群化、壮大龙头企业、着力发展中心镇、实现技术跨越发展和完善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12.
中印同为发展中国家,在乡村治理中存在相似与不同,本文通过分析潘查亚特及其治 理中的影响因素,找到印度乡村治理中的问题,从中得到完善中国乡村治理机制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农家书屋”管理机制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家书屋"和公共图书馆同属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用公共图书馆的管理理念,深入探讨"农家书屋"的定位及其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有它的外部支撑,这就是城市的反哺。也就是通常讲得“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如何适应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和政策趋向的变化,如何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观念来调控经济的运行,这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红色乡村借助绿色生态进行发展成为一种新模式。本文以靖江市 生祠镇东进村为例,对该村如何构建“红色文化+绿色生态”模式进行调研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 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农家书屋”建设及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宜州市"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情况,分析了目前"农家书屋"在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深入探讨了我国"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破解“三农”难题的路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余维祥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10059-10060,10077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8.
"民工潮"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跨世纪的潮流,造成中国"民工潮"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土地资源缺乏,政府政策向城市倾斜,以及经济利益的驱动,文章对此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9.
从农家书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分析“互联网+农家书屋”的优势,提出了构建“互联网+农家书屋”模式解决农家书屋日常管理中各种问题的设想,进而分析了实施“互联网+农家书屋”模式的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20.
建国后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变迁可分为土地改革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人民公社化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四个阶段.当前,"集体所有、农户承包"的农村土地制度在所有权上存在主体模糊、内容抽象、绩效低下、处于强势等缺陷,造成所有权对经营承包权的干预.因此,在物权化经营承包权的基础上,一方面要弱化所有权,实行农村土地国家所有,逐步恢复土地生产要素性质,虚化所有权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要强化监督权,明确规定所有权主体的权利边界,设立土地法庭,培育农民利益集团,构筑所有权、监督权、经营承包权"三权分立"、三位一体的农村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