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禽业导刊》2014,(24):4-23
在我国,肉鸽产业快速发展了三十余年,为我国特禽养殖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截止2012年底,我国1000对以上的种鸽场有2000多家,全国存栏种鸽约3000多万对,年产乳鸽4.5亿只,部分肉种鸽转化成为蛋鸽生产,蛋鸽年存栏量1000万对左右,年产鸽蛋6亿个。  相似文献   

2.
一 肉鸽业发展现状 1肉鸽存栏情况 (1)全国肉鸽存栏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全国现有种鸽存栏2500万对,年产乳鸽总量达到3.7亿只,产量1.65万吨,占禽肉总量的1.1%,肉鸽业发展潜力极大。  相似文献   

3.
正近十几年来,肉鸽养殖业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存栏种鸽已达3 800万对,年产乳鸽6.2亿只。在鸽业发展过程中,很多鸽场在办场时不注意鸽场的合理设计、防疫消毒以及饲养管理,致使当前鸽病越来越多,发病后也越来越难控制,不少大型鸽场产鸽、青年鸽及乳鸽发病率高,青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优质禽肉、禽蛋需求的增长,肉鸽养殖业在国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家禽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国种鸽存栏3000多万对,年产乳鸽总量达到5亿只,计重量20万吨。部分肉种鸽转化成为蛋鸽生产,专门化蛋鸽年存栏量1000万对左右,年产商品鸽蛋6亿枚。我国各地种鸽存栏1万~10万对的大型企业已达百余家,存栏3000~5000对种鸽的中型企业在各省市农村中已很普遍,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中国畜牧业协会鸽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中国鸽业发展大会在穗举办。"目前我国肉鸽行业已进入稳定上升期,2016年,全国种鸽存栏3700多万对,年产乳鸽6亿只,是世界肉鸽生产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会议相关负责人透露,经初步统计,受此前禽流感风波影响,近3个月以来,中国鸽业已损失超过3.5亿元,而且受影响面还在不断扩大,预计这  相似文献   

6.
目前上海鸽业已拥有养殖企业近百家,连同异地养殖的种鸽规模约50万对,一万对以上规模企业10多家,年销售生产种鸽和食用乳鸽量约500万只,加上深加工产品,年销售额达1.5亿元人民币。上海鸽业在如下方面开展了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肉鸽养殖产业是继鸡、鸭及鹅后第四大家禽养殖业,2018年全国种鸽存栏量4 145万对,上市乳鸽6.45亿只;广东省种鸽存栏量1 800万对,上市乳鸽3亿只;近年肉鸽市场行情较好,乳鸽销售、价格逐步攀升,促使种鸽饲养量在2013~2018年间以10%~20%增长率递增[1]。因肉猪市场受非洲猪瘟冲击,2018年以来肉鸽养殖补栏扩养明显。肉鸽产业发展总体趋势良好,以公司+基地、公司+基地+农户、农户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濉溪县双堆集镇下岗女工谢兰芳不仅带领农民养鸽 ,还搞起卤鸽深加工 ,促进了当地养鸽业的发展。1995年春 ,谢兰芳从上海购进200对美国落地王等4种优良种鸽 ,到1996年就发展种鸽2000对 ,年获利18万元。在她的带动下 ,许多农民靠养鸽脱贫致了富。到1997年 ,全镇就拥有种鸽10万对 ,年产乳鸽80万对。当看到乳鸽大都到外地出售、价格低的情况 ,谢兰芳决心回收农民手中的乳鸽搞卤鸽深加工 ,以提高乳鸽价值增加农民收入。于是 ,她先后到著名烧鸡之乡符离集等地拜师学艺 ,又在此基础上改进配方 ,于去年10月投资3…  相似文献   

9.
采用乳鸽全程人工孵育技术,改亲鸽孵化为人工孵化,改亲鸽哺乳为人工哺乳,改亲鸽育肥为人工育肥以达到乳鸽生产增加产量,增收效益,减少耗料,降低成本,彻底突破提高传统养鸽业的生产方式,突破每对肉鸽的乳鸽生产量的极限,大幅度提高乳鸽的生产量,提高肉鸽养殖的生产力。能使每对种鸽年产由12~14只乳鸽提高到年产50只乳鸽,经济效益为传统养鸽的4倍。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北京、河北及山东部分地区鸽毛滴虫感染情况,以毛滴虫感染阳性率及携虫密度指数为指标,选择多家规模鸽场对生产种鸽、乳鸽、童鸽、青年鸽,及同窝对应的种鸽和乳鸽进行检测调查。采集样本2 676个,其中种鸽393只、乳鸽689只、童鸽344只、青年鸽333只、同窝种鸽和乳鸽461只和456只。结果显示:毛滴虫感染阳性率种鸽为30.0%,乳鸽为77.8%,童鸽为67.4%,青年鸽为62.5%,同窝种鸽为28.9%,乳鸽为52.4%;携虫密度指数,种鸽为1.58,乳鸽为1.85,童鸽为1.61,青年鸽为1.76;同窝种鸽和乳鸽分别为1.41和1.82。种鸽毛滴虫感染阳性率最低,乳鸽、童鸽、青年鸽随鸽年龄增加阳性率呈现降低趋势,同窝乳鸽阳性率显著高于种鸽,且种鸽与乳鸽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乳鸽全程人工孵育技术是改亲鸽孵化为人工孵化、改亲鸽哺乳为人工哺乳、改亲鸽育肥为人工育肥,以达到增加乳鸽生产效益、降低成本的目的,突破传统养鸽模式,提高肉鸽养殖生产力。该方式可使每对种鸽由年产12~14只乳鸽提高到年产50只,经济效益为传统养鸽的4倍。  相似文献   

12.
1 基本现状1.1 生产总量 据开化县农业部门统计,到1998年底,全县有10个乡镇,30余户从事养鸽生产,每个乡镇约2~3户,全县饲养种鸽量1700对。按每对种鸽平均年产6对乳鸽计算,全年可产乳鸽10200对(20400羽)。就养殖户的生产规模看,规模最大的户养种鸽200对左右。1.2 农户对养鸽业的认识 从调查情况看,农户对发展养鸽业信心较足。他们认为发展大宗产业,如养猪、养鸡、种水果等生产周期较长,见效较慢。而发展养鸽业,投资省、见效快,亏本的可能性较小。池淮镇邹某从1983年开始养鸽,规…  相似文献   

13.
目前,广东省饲养种鸽存栏700万对,年可产乳鸽11000万多只,年出口港澳地区大约3000万只,其余大部分在省内销售,仅广州市年消费乳鸽超过4000万只,是全国最大的乳鸽消费城市。以乳鸽为主的酒楼餐厅在我省各地出现,深圳光明的光明红烧乳鸽;中山石歧的乳鸽专营火锅店;广州的鸽天下、侨美乳鸽等,都为乳鸽的火爆销售提供了渠道。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养鸽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家禽养殖业的重要部分。乳鸽年生产量达9000多万只,成为市民菜篮子中的一种主要食品。但是,由于长期的生产繁殖,国内的现有优良品种和早期从国外引进的种鸽绝大部分已经出现退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鸽业的进步和养鸽农户的收入。因此,应重视优良种鸽的培育工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新一年里我国特禽养殖业仍将继续高速度发展,但又面临着现代化市场的竞争。因而,各地在发展特禽生产时,应根据各类特禽的饲养量,市场需求和变化来选择饲养品种。肉鸽:我国养鸽业自2000年回温以来,发展迅猛。全国养鸽场增加到1050家,种鸽存栏量突破500万对,乳鸽市场呈产销两旺态势,市价持稳在12-15元/只。步入2001年,我国养鸽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乳鸽市场依然旺销.货源紧缺。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农民、养鸽大王冀逢成,近日与东方航空公司山西分公司又签订了空运乳鸽的3份合同,至此他已买断了太原至福州、厦门、上海、广州等地9个航班的货运权。 从养鸽入手,不久做起长途贩鸽生意,再发展到自己加工乳鸽。1993年以来,每年贩运乳鸽达200万只。1996年后,在省、地、市各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先后投入500多万元,成立了山西环飞乳鸽公司,引进美国、泰国优良种鸽,建成年加工乳鸽300万只的屠宰生产线,创出红烧乳鸽、油炸乳鸽、脆皮乳鸽和香酥乳鸽四大品牌系列产品,建  相似文献   

17.
2002年对我国特禽养殖业来说,是充满寒意的一年。综观市场走势和特禽产品消费结构的变化,2003年我国特禽业有望走出困境,但又面临着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对此,在发展特禽生产时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选择饲养品种。肉鸽:自2001年6月起我国养鸽业第四次陷入低谷状态,全国上规模养鸽场从原来的600家猛增到1050多家,高度分散的养鸽户更多,种鸽存栏饲养量超过500万对之多,市场供过于求,种鸽无人问津,乳鸽滞销,市价不断跌落,从10元/只跌至6~7.5元/只,有的地区跌破4~5元/只,形成乳鸽市场的低迷…  相似文献   

18.
1流行病学调查安徽省濉溪县双堆集镇某养鸽专业户,饲养种鸽4 200只,于2006年5月8日晚及5月9日早分二次给种鸽使用丙硫苯米唑片驱虫(广东海康兽药厂生产、批号0505177),按每羽成鸽1片×25 mg,磨碎后拌料投服,5月9日一早即第2次投药,2 h后,见大批幼小乳鸽突然抽搐倒地死亡。第3天稍大日龄的乳鸽相继发生死亡;并有个别种鸽发病死亡的现象;通过治疗试验和采取应激处理措施后,于第5~7天成年种鸽出现死亡高峰,以后逐日倍量减少,第12天死亡停止,鸽群食欲饮欲基本恢复正常。发病及治疗共11 d,计死亡乳鸽1 960只,致死率94·5%;成年鸽及种鸽发病2 600…  相似文献   

19.
价格紧紧地牵动着消费者、商家、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等方面。如何定价、或者说由谁来主导价格,已经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鸽业产品有种鸽与乳鸽之分,其市场与价格有明显的差别。目前种鸽、乳鸽价格混乱,每只乳鸽上市价格低至8~9元,高至15~18元。种鸽(生产鸽)价格低至60元/对,高至150元/对。目前鸽业产品的市场价格差距大是违背价格规律,是不正常的。那末,由谁来主导鸽业产品市场价格?是值得深思和研究的。种鸽从育龄上分青年鸽、成年鸽、生产鸽;青年鸽是指二月龄至四月龄;成年鸽是指四月龄至五月龄以上;生产鸽…  相似文献   

20.
李湘阳  吴颖  陆春兵 《中国家禽》2006,28(12):21-21
2005年初我市某大型肉鸽场免疫鸽群暴发鸽新城疫疫情,现报道如下: 1发病情况 2005年2月12日1号棚的部分种鸽拉绿色稀粪,少数种鸽出现神经症状,3天后出现死亡,同时2~4号棚的鸽子出现拉稀现象,1周后5~8号棚、10天后9~17号棚的种鸽和各棚的乳鸽陆续发病并出现死亡.3月1日接种鸽新城疫灭活苗,10天后鸽子的死亡开始减少,到3月20日疫情得到控制.其间疫情持续36天,种鸽发病10 587只,死亡734只,乳鸽发病10 811只,死亡7 778只(出现疫情后孵化的乳鸽未统计在内)(见附表).该场种鸽于2004年6月下旬接种鸽新城疫疫苗,其中1~8号棚接种鸽新城疫蜂胶苗,9~17号棚接种鸽新城疫油乳剂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