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月季黑斑病的发生、流行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月季黑斑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因子的关系,以及月季品种的抗病性和田间防治。结果表明,月季黑斑病的发生、流行与雨季、降雨量及降雨次数密切相关。不同月季品种,其抗病性亦有一定差异。药剂防治试验结果,以75%百菌清1000倍液和70%甲基托布津800倍与1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测定不同杀菌剂对月季黑斑病菌的毒力,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7种杀菌剂对月季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抑制效果。供试7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400 g/L氟硅唑SC和430 g/L戊唑醇SC对病原菌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分别为0.080 g/L和0.082 g/L,其次为40%晴菌唑WP和10%苯醚甲环唑WG,EC50分别为0.223 g/L和0.245 g/L,30%吡唑醚菌酯SC、30%嘧菌酯SC和40%多菌灵SC对病原菌的抑菌效果较差,其EC50分别为1.182、3.162、10.194 g/L。该研究结果可为月季黑斑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蔡丽君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1):137-138+158
为科学有效防治草地贪夜蛾,筛选出对草地贪夜蛾具有防治效果好而又生态安全的防治药剂,挑选5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进行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2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C、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以及5%甲氨基阿维菌素WG的速效性较好;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2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C以及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持效期较长,施药后14 d,该3种药剂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效果仍保持在80%以上。以上4种药剂可以作为草地贪夜蛾防治的推荐药剂,建议交替使用,2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C作为一种防控草地贪夜蛾生物农药的首选,建议稀释倍数400~600倍液使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浦东新区不同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高效、低毒、低残留新药剂,进行了5种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24%甲氧虫酰肼SC、20%甲维·茚虫威SC、200g/L氯虫苯甲酰胺SC这3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显著,速效性较好,持效期较长,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在稻纵卷叶螟卵孵高峰期用药,即可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张惠芝  舒少华  王沫  陈泉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3):2671-2672,2675
选用5种药剂对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苗期黑斑病进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调查其对茅苍术黑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茅苍术田间地上部分的死苗率及其地下根茎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齐苗后每7 d喷施1次500 g/L的异菌脲SC 1 000倍稀释液,连续3次,对茅苍术黑斑病的大田防治效果最好,可达80.65%,地上部分死苗率最低,仅33.72%;70%丙森锌WP 500倍稀释液处理的茅苍术成株率为74.97%,一年生种子育苗的根茎收获量为2 635.5 kg/hm2。  相似文献   

6.
为试验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小麦田间药效试验,对几种药剂进行防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0%丙硫菌唑OD,50%戊唑·百菌清SC,纳米农药,200 g/L氟唑菌酰羟胺SC+250 g/L丙环唑EC,15%丙唑·戊唑醇SC,48%氰烯·戊唑醇SC等对小麦赤霉病具有较好防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不同农药进行药效试验,筛选出对月季黑斑病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农药品种和使用浓度,为月季黑斑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研究采取大区对比,不设重复,定株定枝进行调查,一个处理共调查27片叶。[结果]在发病初期用12.5%斑即脱乳油1 000倍液、32.5%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500倍液、75%肟菌·戊唑醇(拿敌稳)水分散粒剂500倍液喷雾防治2次,间隔15 d,对月季黑斑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在生产上应用。[讨论]研究筛选出的3种药剂对月季黑斑病菌具有良好的灭杀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寻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有效药剂。[方法]在水稻破口期分别施用250 g/L嘧菌酯SC 240 ml/hm2、30%己唑醇SC 225 g/hm2、30%己唑醇SC 225 g/hm2+250 g/L嘧菌酯SC 225 ml/hm2、75%肟菌酯·戊唑醇WG 150 g/hm2、300 g/L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 300 ml/hm2、10%井冈霉素A SPX 3600 g/hm2,隔7 d再施药1次,调查几种杀菌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30%己唑醇SC 225 g/hm2+250 g/L嘧菌酯SC 225 ml/hm2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第2次药后14 d的防效为87.53%;其次是30%己唑醇SC 225 g/hm2、300 g/L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 300 ml/hm2,防治效果分别为79.03%、78.92%;而75%肟菌酯·戊唑醇WG 150 g/hm2、10%井冈霉素A SPX 3600 g/hm2、250 g/L嘧菌酯SC 240 ml/hm2防治效果较差。几种药剂在水稻破口抽穗期用药安全性均较好。[结论]30%己唑醇SC 225 g/hm2+250 g/L嘧菌酯SC 225 ml/hm2可以作为今后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替代农药,在生产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30%氯苯醚酰胺SC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使用剂量,以250 g/L嘧菌酯SC作对照,采用田间试验研究30%氯苯醚酰胺SC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氯苯醚酰胺SC对黄瓜白粉病具有良好防效,最佳使用剂量为18.33~25.0 g/亩,防效均优于250 g/L嘧菌酯SC,且对黄瓜生长安全,是防治黄瓜白粉病较理想的药剂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提高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水平,特进行了250g/L嘧菌酯SC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用250g/L嘧菌酯SC30、40mL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第2次用药后9d的病指防效分别为68.24%、75.37%,高剂量处理与对照药剂240g/L噻呋酰胺SC处理的防效相近,低剂量处理与对照药剂11%井冈·己唑醇WP处理的防效相近。  相似文献   

11.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洪日明 《农技服务》2009,26(5):100-101
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对白叶枯病防效较好的药剂为20%龙克菌SC,其次为50%东宝菌惧WP和20%叶青双WP,5%神仙水碘剂AS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以不同药种交替使用为好;药剂量以20%龙克菌SC1500ml/hm2、50%东宝菌惧900g/hm2、20%叶青双2250g/hm2、5%神仙水碘剂450ml/hm2为宜;从见病初期开始用药防治的间隔期以5d左右为宜,连续用药防治才能控制白叶枯病的流行;在防治白叶枯病药剂中加用10%好湿或丝润农用助剂可显著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防治杜仲夜蛾,选用1.8%阿维菌素EC、25 g/L多杀霉素SC、茶核·苏云菌SC、300亿PIB/g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WG、20%氯虫苯甲酰胺SC和48%毒死蜱SC 6种药剂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EC1500倍液、茶核·苏云菌SC1000倍液和20%氯虫苯甲酰胺SC4000倍液对杜仲夜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7 d的防效均达90%以上,显著优于其它药剂,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适合安徽繁昌地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品种。[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6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小麦的增产效果。[结果]25%氰烯菌酯SC、48%氰烯·戊唑醇SC、430 g/L戊唑醇SC、25%咪鲜胺EC在小麦齐穗-扬花期施用,对小麦赤霉病均有较好的预防效果,病指防效在82.98%~87.02%,防治区比不防治区增产幅度达8.38%~15.07%。[结论]在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中应优先推广使用25%氰烯菌酯SC、48%氰烯·戊唑醇SC、430 g/L戊唑醇SC、25%咪鲜胺EC,并合理轮换用药。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氟唑菌酰羟胺及其与咪鲜胺等复配使用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开展了氟唑菌酰羟胺等药剂防治油菜菌核病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油菜盛花初期,200g/L氟唑菌酰羟胺(麦甜)SC与25%咪鲜胺EW复配药剂对油菜菌核病防效最高,且产量最高。200g/L氟唑菌酰羟胺(麦甜)SC+430g/L戊唑醇SC复配药剂和200g/L氟唑菌酰羟胺(麦甜)SC的防效及产量均表现较高,在油菜菌核病的防治中均可放心使用。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开展了75%肟菌·戊唑醇WG、240 g/L噻呋酰胺SC、430 g/L戊唑醇SC、25%吡唑醚菌酯EC、30%苯甲·丙环唑EC、325 g/L苯甲·嘧菌酯SC、6%井冈·嘧苷素AS、20%井冈霉素AS等药剂对中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25 g/L苯甲·嘧菌酯SC、75%肟菌·戊唑醇WG、240 g/L噻呋酰胺SC、30%苯甲·丙环唑EC、430 g/L戊唑醇SC对稻曲病有较好的防效。另外,在药剂防治筛选试验过程中进行了稻曲病0~5级的产量损失率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发病程度越重,产量的损失影响越大,5级产量损失率可达52.61%。  相似文献   

16.
成都平原冬春作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更多有效的可供交替使用的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为其田间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对5种化学药剂科佳100g/L SC、银法利687.5g/L SC、金雷68%WP、百泰60%WG和德劲47%SC进行了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效试验,从防治效果、保产率、安全性3个方面对供试药剂进行评价,发现德劲47%SC田间表现最好,其次为金雷68%WP、百泰60%WG和科佳100g/L SC,而银法利687.5g/L SC或因多年使用导致其防治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7.
10%哌虫啶悬浮剂等药剂防治小麦田灰飞虱试验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10%哌虫啶SC等药剂对小麦田灰飞虱的防治效果,适用剂量等,特进行了10%哌虫啶SC等药剂防治小麦田灰飞虱试验,结果表明,10%哌虫啶SC在小麦生长中后期使用,防治灰飞虱效果较好,药效期长达15d以上,建议用量为35g/667m2。其它几种药剂及混剂效果不是很好,不宜用于小麦田防治灰飞虱。  相似文献   

18.
[目的]葡萄白粉病(Uncinula necator)是造成新疆葡萄减产的重要病害之一,杀菌剂的应用是控制该病的主要方法,确定几种杀菌剂对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室内药剂筛选、田间保护与治疗试验等方法,了解各供试杀菌剂之间对白粉病防治效果的异同,并采用Duncan新复极差法对不同处理的防效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从而选出防效较好的药剂.[结果]2.00 g/L石硫合剂结晶、0.50 g/L冠信WP、0.15 g/L三唑酮WP能明显抑制分生孢子的萌发,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96.57;、93.71;和85.71;.无论是田间预防还是治疗效果0.15 g/L三唑酮WP、2.00 g/L石硫合剂结晶和0.06 g/L敌力康WP均显著高于其它供试药剂;田间预防和治疗效果分别为88.85;和70.17;、87.88;和77.05;、82.86;和78.62;,0.50 g/L冠信WP和0.11 g/L好力克SC的防治效果也较好.[结论]在葡萄白粉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优先选用上述防效较好的药剂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几种较新上市的杀虫剂对茶树小贯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筛选出适合江苏省宜兴市防治茶树小贯小绿叶蝉的杀虫剂新品种,特进行此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用量下,150 g/L茚虫威EC和240 g/L虫螨腈SC对茶树小贯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较好,且防效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4.5%联菊·啶虫脒EC及其他供试药剂。在茶树小贯小绿叶蝉世代为害高峰期,可每667 m~2用150 g/L茚虫威EC 22 mL或240 g/L虫螨腈SC 30 mL,兑水30 kg,均匀喷雾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0.
月季抗黑斑病品种筛选及药剂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适合宿迁地区抗黑斑病较强的月季品种,并提供防效较好的药剂,该研究对10个月季品种进行了自然发病情况调查和药剂试验。结果显示:供试品种中无免疫、高抗和中抗品种,5个为高感品种,5个为中感品种;50%速克灵(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和225g/L异菌脲(扑海因)悬浮剂对月季黑斑病的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