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轻度镉胁迫下23个不同水稻品种间籽粒产量、籽粒镉含量及镉富集系数的差异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产量、籽粒镉含量及富集系数存在较大差异,其变幅分别为484.1~624.8kg/667m~2、0.081~0.474mg/kg、0.19~1.13,产量与籽粒镉富集能力不存在显著相关性。通过聚类分析,初步筛选出产量较高、籽粒镉富集能力较弱品种1个(川作优1727),产量中上、富集能力较弱品种3个(德香4103、川作优6203、蓉18优447)和产量中等、富集能力较弱品种3个(宜香优4245、蜀优217、冈优725),可用于轻度镉污染区种植参考。  相似文献   

2.
不同类型土壤下水稻镉的富集特征及与土壤镉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20个水稻品种在轻度镉污染农田上进行小区试验,统计分析水稻镉富集特征及比较不同类型水稻土下水稻镉吸收与土壤镉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提高土壤pH值可以降低土壤有效镉含量,而土壤总镉含量是影响土壤有效镉含量的关键因素。(2)不同类型水稻土上稻米的镉富集能力不同。灰棕潮田上镉富集率较低的品种为川作6优177、粳稻、金优284,冲积黄泥田上为金优284、B优840、粳稻,紫潮田上为Ⅱ优498、富优21、粳稻。不同类型水稻土上水稻对镉的吸收能力差异较大,因而生产上要因地制宜选择水稻品种防控稻米的镉污染,粳稻在3种类型的水稻土上均有较低的镉富集率,适用性较强。(3)在镉污染水稻土上,通过土壤全镉含量与有效镉含量均可以有效预测稻米镉含量,其中土壤全镉的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轻度铅胁迫下23个不同水稻品种间籽粒产量、糙米铅含量及铅富集系数的差异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产量、糙米铅含量及富集系数存在较大差异,其变幅分别为484.1~624.8kg/667m~2、0.055~0.252mg/kg、0.0004~0.0024,轻度铅胁迫下水稻产量与糙米铅富集能力不存在显著相关性。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产量较高、糙米铅富集能力较弱品种3个(川作优1727、泸优11092、宜香优2115);5个产量中上、富集能力较弱品种(F优498、德香4103、川优6203、蓉18优447、宜香优1108),可用于轻度铅污染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高产且镉低积累水稻品种,选择江西省新余市主推的10个早稻和12个晚稻品种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不同水稻品种在轻度镉污染农田对镉吸收、积累和富集的差异,测定不同水稻品种的产量、糙米镉含量、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的糙米镉含量差异较大(P<0.05),早稻品种糙米中镉含量为0.11~0.25 mg·kg-1,晚稻品种糙米中镉含量为0.05~0.21 mg·kg-1,其中启两优1639、陵两优171和兴安香占等水稻品种糙米的镉含量超过国家限量标准值(0.20 mg·kg-1)。早稻品种糙米对土壤镉的富集系数为0.26~0.57,晚稻为0.17~0.73;早稻品种谷壳-糙米转运系数为1.12~2.62,晚稻为0.26~2.75;糙米镉含量与富集系数、转运系数相一致。不同品种水稻产量为6.30~11.69 t·hm-2,早晚稻产量较高的分别是启两优1639和甬优4949。通过多目标的聚类分析,兼顾水稻产量与糙米镉累积情况,筛选出早稻品种陵两优47、晚稻品种甬优494...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不同水稻品种稻米镉的积累差异及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在福建省水稻稻米镉污染风险评估基础上,收集当地常见的18个水稻品种,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测定稻米中镉含量,筛选对镉具有低累积性的水稻品种,并通过概率模型评估经食用稻米摄入镉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供试水稻稻米镉含量为0.001~0.989mg·kg~(-1),8.09%的样品镉含量超出了我国食品卫生标准值(0.2mg·kg~(-1))。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分析表明,杂交稻稻米对镉的吸收能力相对于常规稻低,三系杂交稻稻米镉含量略高于两系杂交稻;不同水稻品种稻米镉含量也存在差异,其中红优2155、T78优2155、特优716、中浙优1号和花Ⅱ优3301为镉低累积水稻品种,中浙优8号、宜香2292、宜香673、甬优9号和宜优99为镉高累积水稻品种。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稻米中镉含量的差异可以引起不同的健康风险效应。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生物改良剂在修复水稻镉污染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早稻品种株优819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对其修复水稻镉污染能力和促生能力进行评价。共设置2个试验点,每个试点3个试验组,分别为常规施肥组、常规施肥+生石灰1 200 kg/hm~2组、常规施肥+生物改良剂600 kg/hm~2组,测定各组中水稻的株高、茎粗、叶宽、根粗、主根长、单株次生根数量、各小区单收单打测产、稻米中的镉含量和秸秆中的镉含量,对比各试验组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改良剂后,水稻的株高、茎粗、叶宽、主根长、根粗和单株次生根数量相比常规施肥+生石灰1 200 kg/hm~2组和常规施肥组均有显著提升。在产量上,相比常规施肥+生石灰1 200 kg/hm~2组和常规施肥组,施用生物改良剂后分别增加了6.33%~7.59%和7.71%~7.81%。同时,施用生物改良剂还能有效降低水稻植株和稻米中的镉含量,相比于常规施肥+生石灰1 200 kg/hm~2组和常规施肥组,稻米中的镉含量分别下降30.43%~36.00%,水稻秸秆中的镉含量分别下降32.80%~35.80%。综上所述,施用生物改良剂能够有效促进水稻生长,显著提高水稻产量,降低水稻植株及稻米中的镉含量,修复水稻镉污染。  相似文献   

7.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对污染稻田内15个水稻品种的镉、砷吸收累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个供试品种的稻米镉含量范围为0.04~0.06 mg/kg,均未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砷含量范围为0.15~0.28 mg/kg,其中C两优386、晶两优1212、泰优390和深两优475的稻米砷含量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镉的转运效率以深两优475最高,五优308最低,砷的转运效率以深优9595最高,Y两优9918最低。15个品种稻米镉、砷富集系数均低于1.0,说明该土壤上稻米对镉、砷的富集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8.
镉胁迫下硅对不同品种水稻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施硅条件下不同品种水稻对镉的响应,在中和硅酸钠碱性和消除钠离子影响的基础上,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镉胁迫下硅对两个品种水稻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对镉毒害的响应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与对照相比,镉胁迫下"辽星19"和"辽粳9"的生物量和产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生物量分别降低20.79%和24.94%,产量分别降低21.50%和34.31%;水稻糙米中镉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分别是各自对照处理的46.94倍和35.27倍;"辽星19"镉的转移系数和富集系数也都高于"辽粳9"。镉胁迫下,施硅显著提高水稻的生物量和产量,降低糙米镉的含量和镉的转移系数与富集系数;其中"辽星19"生物量增加8.75%~10.00%、"辽粳9"增加4.40%~20.06%,"辽星19"和"辽粳9"稻米的转移系数分别降低30.17%~57.76%和45.25%~72.07%;富集系数分别降低24.63%~58.77%和40.11%~63.81%;当施硅量(以SiO_2计)大于100mg·kg~(-1)土时,"辽粳9"糙米中镉含量已能符合国家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安全要求。施硅不能改变不同品种水稻对镉胁迫响应的差异,但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水稻对隔的积累;选用镉低积累品种,施用适量硅的情况下,可实现镉污染稻田水稻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不同马铃薯品种对镉的富集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1个马铃薯品种不同器官中重金属镉元素的吸收富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马铃薯品种的根、茎、叶中镉含量差异较大,其平均值根最高(1.3045 mg/kg),其次为茎(0.8253mg/kg)、叶(0.5533 mg/kg),薯肉含量最低(0.0519 mg/kg);不同马铃薯品种根、茎、叶的镉富集系数均较高。种植中薯3号、N108、紫花851等品种能降低镉污染。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施硒对当季和后茬水稻镉吸收转运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基本性质相似的中、重度镉污染稻田土壤为对象,采取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施硒量(0.5、1.0、2.0、4.0 mg·kg-1)对当季及后茬水稻各部位镉与硒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中度镉污染稻田土壤仅施硒2.0 mg·kg-1处理使当季稻米镉含量降低28.6%(P<0.05);施硒对重度镉污染土壤当季稻米镉含量均有降低作用,其中施硒1.0 mg·kg-1处理的降镉效果显著,镉含量降低36.1%(P<0.05);施硒处理使两种土壤后茬稻米镉含量显著降低30.9%~50.7%(P<0.05)。适量施硒(1.0、2.0 mg·kg-1)使当季水稻镉TF茎/根降低21.5%~28.3%(P<0.05),而对后茬水稻镉转运则无显著影响。中、重度镉污染土壤施硒,可增加当季和后茬水稻植株各部位硒含量,硒含量增幅随施硒量增加而增加。稻米镉富集系数随稻米硒含量增加呈自然对数降低(P<0.05)。中...  相似文献   

11.
蒋小芳 《农技服务》2023,(12):13-15
为切实做好平坝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降低农产品重金属镉污染风险,解决镉污染农田水稻安全生产问题,提高平坝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安顺市平坝区十字乡九甲村镉轻度污染农田开展水稻低积累品种筛选试验。以尊优3号、T香优557、泰优98、泰优553、宜香4245、宜香2079及泰优粤占等7个平坝区当地主栽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其产量及糙米中的镉含量,筛选适合平坝区种植的镉低积累水稻品种。结果表明:7个水稻品种产量均达610 kg/667m2以上,且糙米的镉平均含量为0.011~0.069 mg/kg,均未超标。其中,泰优553糙米的镉含量最低,为0.011 mg/kg,产量为648.52 kg/667m2。综合糙米的镉含量及产量指标,泰优553效果最好,建议在平坝区镉轻中度污染耕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镉砷低积累水稻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方法,对镉砷复合污染稻田内15个水稻品种的镉砷累积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5个水稻品种的平均产量为7 962.20±352.45 kg/hm~2,其中野香优丝苗、天龙一号、深优9595这3个品种产量较低,存在减产风险;15个供试品种的稻米镉含量范围为0.41~0.81 mg/kg,均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稻米砷含量范围为0.14~0.21 mg/kg;其中深优9595、桃优香占、C两优87和天龙一号4个品种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5个品种中仅Y两优9918和野香优莉丝这2个品种的稻米镉、砷含量皆低于平均值,可优先在轻度镉砷复合污染地方进行试种;根据稻米镉、砷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可知,15个品种可分为3类,第一类为镉高砷低类型,有隆两优华占、晶两优1212、隆两优1988、C两优386这4个品种;第二类为镉砷同步低积累类型,仅Y两优9918这1个品种;第三类为砷高镉低类型,有深两优5814、和两优1号、C两优87等10个品种。  相似文献   

13.
推广应用镉(Cd)低累积水稻品种是解决我国南方镉轻度污染农田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本研究连续2 a采用微区和小区试验分别比较了43个和6个水稻品种(系)对Cd累积的差异。结果表明,微区试验中,2 a稻米Cd含量相对偏差<20%的仅有8个,稻米Cd累积较低的品种有加33、南粳46、秀水137和甬优538;小区试验6个供试品种中,667 m2产量2 a均高于700 kg的品种为甬优538,稻米Cd含量低于0.1 mg•kg-1的品种为甬优538和中浙优8号。甬优538为高产稳产、稻米Cd低累积水稻品种,适宜在浙江省镉低污染农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四川省稻田生态系统中镉(Cd)污染突出的问题,以轻度Cd超标稻田治理为目标,开展阻控稻米积累Cd的施肥技术研究。通过大田试验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铁肥种类及施用方法对水稻籽粒Cd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铁肥处理均增加了四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其中硫酸亚铁追肥喷施显著增加了Y两优的产量(6.67%,P0.05),EDDHA-Fe底肥土施及追肥喷施显著增加了德粳1号的产量(13.33%~14.32%,P0.05)。不同铁肥施用方式中,EDDHA-Fe喷施处理对四个水稻品种的稻米Cd含量降低幅度最大(20.87%,P0.05)。不同时期喷施铁肥结果来看,以孕穗期、扬花期和灌浆期各喷施一次EDDHA-Fe处理的稻米Cd含量最低。四个水稻品种的秸秆Fe含量与稻米Cd含量呈直线性负相关。扬花期喷施铁肥稻米中Fe含量增加最多,稻米/秸秆Fe含量比值远高于稻米/秸秆Cd含量比值,这表明水稻中Fe由植株向稻米转移的速率远高于Cd。水稻稻米Fe含量与稻米Cd含量呈二元函数关系(P0.05),在较低含量时,水稻籽粒中Cd的含量随着Fe含量的上升而上升,当到达一定程度时,水稻籽粒中Cd的含量随着Fe含量的上升而下降。研究表明,水稻籽粒中的Cd受秸秆中Cd和铁肥施用方式和类型的影响,通过合理施用铁肥可以降低镉轻度污染土壤中稻米Cd含量。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解决龙里县镉超标水稻安全生产问题,筛选出水稻中镉含量低、稳定性好、适应当地环境的品种,开展镉低积累的水稻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泰丰优238产量为551.6 kg/667m2,且镉含量(0.019 mg/kg)不超标;金龙优263产量为547.8 kg/667m2,且镉含量(0.098 mg/kg)不超标;泰丰优208产量为521.3 kg/667m2,且镉含量(0.122 mg/kg)不超标;华浙优1号产量为496.8 kg/667m2,且镉含量(0.077 mg/kg)不超标;瑞优727产量为428.8 kg/667m2,且镉含量(0.028 mg/kg)不超标。泰丰优238、瑞优727、华浙优1号、金龙优263和泰丰优208可推荐为龙里县安全利用类镉污染耕地推广种植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明不同浓度镉污染土壤条件下镉在水稻中的迁移转化特征,为控制镉在水稻中的迁移及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人工模拟镉污染的盆栽试验,研究不同镉污染程度(轻微、轻度、中度及重度污染)土壤对分蘗期和成熟期水稻各器官镉积累、富集能力及土壤-水稻系统各部分间转运特征的影响。【结果】水稻各器官镉积累量及富集能力均随土壤镉污染程度增加而增大,镉在水稻中的富集能力表现为根系茎叶糙米。镉在土壤-水稻系统各环节转运能力表现为土壤-根系根系-茎叶茎叶-稻米。镉胁迫浓度与土壤-水稻系统各部分间转运系数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镉在水稻不同部位的含量与土壤中镉浓度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地质高背景区镉(Cd)污染稻田水稻对Cd的富集转运特征,筛选适用于稻田安全生产的Cd低累积水稻品种,为该地区的水稻安全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贵州开阳县10个主栽水稻品种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测定土壤、水稻不同组织部位Cd含量,对比不同水稻品种对Cd的富集和转运特征,并结合水稻产量和聚类分析,筛选Cd低累积水稻品种。【结果】参试水稻品种的稻田土壤pH为5.88~6.37、全Cd含量为0.89~1.30 mg/kg、有效态Cd含量为0.40~0.58 mg/kg,不同品种间土壤pH及Cd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水稻不同组织部位间的Cd含量以茎部和根部积累较高。相对于根际土,Cd在水稻茎、根中呈明显的富集特征,富集系数均超过1.00,但多数品种谷壳、糙米对Cd的富集系数小于1.00。Cd转运系数以糙米/谷壳、茎/根转运系数较高,其中,水稻体内Cd从根向茎、谷壳向糙米的转运能力相对较强,接近或超过1.00。在水稻品种间产量无显著差异的前提下,结合聚类分析可将10个水稻品种划分为三类:第Ⅰ类(较低值类)包括成优1479和天优1177;第Ⅱ类(中间值类)包括C两U华占、黑糯80、川华优320、红优2号、C两优华占和泸香优110;第Ⅲ类(较高值类)包括金优2017和宜香优2115。【结论】10个参试水稻品种中,本地主栽水稻品种各部位相对易于富集Cd,其中,金优2017和宜香优2115糙米Cd含量严重超标,不建议在Cd污染稻田中种植;成优1479和天优1177的糙米Cd含量较低,可作为Cd低累积水稻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2015年,在宁远县潴育型水稻土上开展稻田VIP镉污染控制技术的小区和大田示范试验,分析农艺性状,对试验区域的土壤pH值和糙米镉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VIP控制技术对水稻田污染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土壤pH值较试验前有明显提高,土壤镉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少,采用低镉品种加施用生石灰的效果极显著优于施用生物菌肥,早稻稻米含镉量明显低于晚稻稻米含镉量,实现了镉污染农田土壤中生产的稻米镉含量降低61%,达到国家稻米安全生产的目标(镉含量0.2 mg/kg),但对生育期、产量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镉胁迫盆栽试验及大田试验,研究漳州市长泰区引进的红糯优138、紫两优润香水稻新品种稻谷对镉的富集特性及安全利用风险临界值。结果表明,红糯优138、紫两优润香稻谷镉含量与土壤镉全量呈正相关性直线关系(P<0.01)。盆栽试验土壤pH为5.54~5.68、镉全量为0.06~0.65 mg/kg,2个品种稻谷镉含量分别为0.037~0.310 mg/kg和0.029~0.350 mg/kg,稻谷对土壤镉全量平均富集系数分别为56.4%和58.8%;大田试验土壤pH为5.90~6.16、镉全量为0.11~0.21 mg/kg,2个品种稻谷镉含量分别为0.048~0.110 mg/kg和0.042~0.110 mg/kg,稻谷对土壤镉全量平均富集系数分别为48.9%和46.6%。红糯优138、紫两优润香应用于受隔污染水田推行安全利用措施的品种调整研究,土壤(pH≥5.5)镉全量下限风险临界值分别为0.33 mg/kg和0.31 mg/kg,上限风险临界值分别为0.44 mg/kg和0.49 mg/kg。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水稻叶中镉含量与糙米中镉含量的关系,以及施加不同叶面肥对水稻产量及稻米中镉含量的影响,在湖南省株洲县某镉污染区随机采集水稻样品进行分析,并在该地选择镉污染稻田开展4种不同叶面肥(Ca肥、Si肥、N肥和Fe肥)的阻控水稻富集镉的试验。结果表明:随机采集的水稻植株中镉含量的分布是根茎籽粒,叶中镉含量的分布是第一叶第二叶第三叶第四叶及其他叶,水稻叶中镉含量与糙米中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其中第一叶中镉含量与糙米中镉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达到0.857 8。与对照相比,施加不同叶面肥后,水稻明显增产8.14%~27.27%,其中施加叶面Fe肥水稻增产效果最明显。在4种叶面肥的不同浓度处理下,降低糙米中镉含量效果顺序是低浓度中浓度高浓度,当叶面肥低浓度处理时,Si肥阻控稻米富集镉效果最佳,达到57.14%;其次是Ca肥和Fe肥,分别达38.78%和32.66%;N肥的降镉率为16.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