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水库水温对网箱养殖罗非鱼的影响及网箱养殖罗非鱼高产技术试验.通过在水库中连续3年设置网箱养殖罗非鱼,按4.5~6 kg/m3放养量投放鱼种(平均规格65~95 g/尾),饲养100天左右.结果表明:罗非鱼平均规格达到374~439 g/尾,产量达27.0~32.6 kg/m3,饲料系数分别为1.3、1.32、1.7...  相似文献   

2.
我市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山塘水库众多,占全市已养水面的92%。东阳市北江渔场是我市主要的罗非鱼养殖单位,年产罗非鱼120多吨。该单位从2004年起承包当地的水库进行鱼种培育,摸索出一套较为可行的小型水库培育罗非鱼鱼种的养殖技术,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8年4月~10月,在福建尤溪水东水库开展奥尼罗非鱼水库网箱集约化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投放平均体重为27g的奥尼雄性罗非鱼,经过190d的饲养,鱼体平均体重1062g,产品符合水产品质量安全要求,平均成活率达98.0%,饲料系数为1.7,平均盈利244元/m^2,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从水源条件、养殖设施、养殖密度、饲料和饲养管理等方面,总结了福建尤溪水东水库罗非鱼网箱健康养殖的技术要点,为福建溪流型水库开展罗非鱼网箱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2004年5月~2005年8月我们进行了水库投饵网箱养殖中华倒刺鲃试验.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张延河 《齐鲁渔业》2007,24(1):32-33
彩虹鲷又称红罗非鱼、红吴郭鱼,为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突变型的杂交良种,具有食性广、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氧等诸多优点。利用水库网箱养殖彩虹鲷,可以调整养殖品种,优化养殖结构,提高水库水体生产效率。通过我们近几年水库养殖试验表明,要实现彩虹鲷水库网箱养殖高产高效,必须把握以下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6.
钱国宏 《内陆水产》2005,30(7):12-12
彩虹鲷又称红罗非鱼、红吴郭鱼,为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突变型的杂交良种,具有食性广、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氧等诸多优点。利用水库网箱养殖彩虹鲷。可以调整各地养殖品种,优化养殖结构,提高水库水体生产效率。养殖试验证明,要实现彩虹鲷水库网箱养殖高产高效,必须把握以下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7.
陈三木 《中国水产》2012,436(3):62-63
2011年我站承担福建省罗非鱼种业工程项目—子项目《小山塘水库主养罗非鱼优质养殖模式示范与推广》试验。总结漳州市已往养殖经验,在莲花水库开展新吉富罗非鱼养殖试验,取得良好效益。现将试验结果总结报告如  相似文献   

8.
在海南文昌市湖山居民饮用水库周边,罗非鱼养殖已经禁止,但湖山绿色生态甲鱼山庄的养殖事业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罗非鱼肥水养殖,鱼塘排水容易对水库水质造成污染。而我们的甲鱼采用外塘生态养殖模式,并可以对水体进行循环利用,不会对水库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9.
赵巍  齐子鑫 《河南水产》2005,(4):13-13,20
彩虹鲷又称红罗非鱼、红吴郭鱼,为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突变型的杂交良种,具有食性广、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氧等诸多优点。利用水库网箱养殖彩虹鲷,可以调整北方养殖品种,优化水产养殖结构,提高水库水体生产效率。通过我们近几年的养殖实验表明,要实现彩虹鲷水库网箱养殖高产高效,必须把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彩虹鲷又称红罗非鱼、红吴郭鱼,系鲈形目,鲡鱼科,为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突变型的杂交良种,具有食性广、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氧等诸多优点.利用水库网箱养殖彩虹鲷,可以优化养殖结构,提高水体生产效率.通过近几年的养殖试验表明,要实现彩虹鲷水库网箱养殖高产高效,必须把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小型水库精养高效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变过去山区水库多以放养鲢、鳙等肥水性鱼类为主,水面利用率低,养殖单产、经济效益普遍偏低的状况,进一步提高大水面利用率、单位年产量和养殖效益,笔者继2002~2005年开展小型水库主养草鱼高产高效养殖试验、取得较好成效后,从2005年开始进行山区小型水库精养高效(一年养两茬)养殖试验,现将养殖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水库形状不规则,面积10ha,水体为汇集雨水,原处于闲置状态,2003年开始进行人工养殖,水库平均水深2.8m.最深4~5m。2003年养殖淡水白鲳,水质清瘦,透明度达60~80cm,2003年冬季,排干水,清整库底,修整堤岸,2004年,水库不缝消毒即回水施化肥,每1/15ha施碳酸氢氨7kg、磷肥40kg,5月上旬,每1/15ha放养35~50g罗非鱼鱼种1700尾,花鲢130尾,白鲢20尾。  相似文献   

13.
王文彬 《内陆水产》2004,29(4):24-24
彩虹鲷又称红罗非鱼、红吴郭鱼,为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的杂交突变型良种.具有食性广、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氧等诸多优点。利用水库网箱养殖彩虹鲷,可以调整各地养殖品种,优化水产养殖结构,提高水库水体生产效率。养殖试验表明.要实现彩虹鲷水库网箱养殖高产高效.必须把握以下技术.  相似文献   

14.
马广栓 《内陆水产》2005,30(11):24-24
彩虹鲷为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的突变型良种。具有食性广、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氧等优势。利用中小型水库网箱养殖彩虹鲷.可提高水库水体生产率。是水库渔民致富的一条捷径。现将水库网箱养殖彩虹鲷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元霞  刘永清 《河南水产》2015,(2):39-40,44
林州市位于晋冀豫三省交汇处太行山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水温适宜。境内有淇、淅、洹、漳四条河流,大中型水库5座(盘石头水库、南谷洞水库、弓上水库、石门水库、马家岩水库),小型Ⅰ、Ⅱ类水库70余座,池塘133.3ha,宜渔水域滩涂1000ha。改革开放以来,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1986年建成淇河鲫鱼场进行的淇河鲫鱼人工养殖;1988年利用电厂余热水进行罗非鱼温流水养殖;1992年引进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北方。罗非鱼的成鱼养殖方式主要是水库等大水面的网箱养殖。水库由于面积大,水体深,春季水温回升缓慢,每年需5月底水温才能稳定在20℃以上,网箱才能开始放养罗非鱼。而池塘由于面积较小,水体又不与其他水体连接,水温回升较快,每年4月初水温基本稳定在18℃以上,达到罗非鱼的放养条件,两者时间差接近50天。越冬罗非鱼的回放,就是将越冬罗非鱼种及时放养到池塘中,促进罗非鱼种迅速增肥增重,使罗非鱼种越冬养殖的效益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17.
大水面网箱养殖罗非鱼病害较少,链球菌病更鲜见报道。棉花滩水库2004年9~11月初罗非鱼发生大面积的病害,死亡高达60%以上,2005年5月底个别网箱又开始发病,病状病征与上年相同,经本人会同市、县水技人员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罗非鱼链球菌病。现将病情诊断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水产科技》1992,(4):30-32,36
近年来,全国各重点养鱼区相继发生银鲫、鲮、鲢、鳙、鲤、罗非鱼等淡水鱼暴发性流行病,造成严重损失,已引起各级水产部门和水产研究者的重视。我们自1988年在湛江的池塘、水库发现该病后,即对湛江、茂名两市的部份水库、池塘进行了调查。1989年选择了全国最大的网箱养殖罗非鱼基地——鹤地水库网箱养殖场作为研究点,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9.
小水库养殖花鲢一直是我市利用水库大水面资源、发展水产养殖的一种主要养殖方式,而如何提高水库养殖效益,则是当地技术部门和广大养殖者研究的重点内容。笔者自2003年以来,在松阳县关弄水库进行了小水库花鲢高效养殖模式研究,经过四年的努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2005年,我们承担了阳朔县科技局下达的《水库网箱养殖光倒剌鲃试验》项目。从2004年8月开始,我们在阳朔县白沙水库设置网箱养殖光倒刺鲃,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