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科学合理地选用米粉专用早稻品种,以15份早籼稻品种为原料,采用隶属函数、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探讨供试水稻制备的鲜湿米粉的蒸煮品质、质构指标、感官评分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原料制备的鲜湿米粉的品质差异显著,以株两优4026及煜两优22为原料制作的鲜湿米粉品质较好,断条率和吐浆值低,硬度大,弹性好,咀嚼性强,黏附性低,感官评分较高,分别为78.2、79.2;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蒸煮品质、感官品质与质构品质各指标之间呈极显著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吐浆值、断条率和黏附性为负向评价指标,硬度、弹性、咀嚼性、感官指标及评分为正向评价指标;结合聚类分析,将15个早籼稻品种制作的鲜湿米粉分为品质较优、品质一般和品质较差3大类,其中株两优4026和煜两优22适宜加工成高品质鲜湿米粉。  相似文献   

2.
选用12种粳米粉,研究不同混合梯度条件下清蛋糕糊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采用TA-new plus质构仪,以反挤压方法对清蛋糕面糊的质构特性进行测定分析;通过单因素轮换法,采用TA-new plus质构仪和体积质量指标及感官评价对蒸米蛋糕成品品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清蛋糕糊的强度、稠度、黏聚性、黏性和曳丝长度随着粳米粉的添加,其总体呈上升趋势,粳米粉品种不同,上升幅度不同;当米粉质量分数80%,全蛋质量分数125%,绵白糖质量分数110%时,大米蒸蛋糕成品的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3.
陈化对不同产地烤烟品质和香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烤烟陈化期间烟叶化学成分和香气成分变化特点。[方法]从贵州黔南、云南大理和福建三明等地选择有代表性中部烟样,复烤后置于自然条件下进行陈化,12个月后检定各项指标。[结果]陈化对K326烟叶感官评吸质量有明显改善,而云烟85烟叶感官评吸质量因产地不同差异明显;陈化过程中,多数样品总糖、还原糖、总氮和烟碱含量呈下降趋势,酸性香气成分总量降低;陈化后,多数样品中性香气总量增加,碱性香气总量有的增加、有的下降;陈化能提高烤烟主体香味成分茄酮和巨豆三烯酮的含量,降低了多数烤烟的主体香味成分大马酮含量。[结论]黔南QN-1品种陈化特性较好,特别是烟叶主体香味成分和香气指数B值的改善明显优于其他样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明大米原料特性与鲜湿米粉品质的相关性,为鲜湿米粉原料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10种大米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原料产地、大米理化特性及其凝胶质构特性等差异,并对大米原料的理化性质与鲜湿米粉品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适宜制作鲜湿米粉的大米原料特性指标。【结果】不同产地大米的蛋白质、脂肪、直链淀粉含量等变异系数大,直链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与鲜湿米粉品质有显著相关性,与质构特性、外观等呈正相关,与蒸煮损失和断条率及米香味呈负相关,支链淀粉含量与米粉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则相反。【结论】大米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是影响鲜湿米粉品质的关键因素,其次是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较高(20%~22%)、蛋白质(6%~7%)和脂肪含量(0.8%~1.4%)及胶稠度(85~104 mm)适中的大米适宜作为鲜湿米粉制作原料,可获得更好的米粉品质;支链淀粉含量高(>52%)的大米不宜制作鲜湿米粉。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选用黔优35、贵丰优785、川香优569、协优385几个杂交水稻品种及常规稻桂朝2号5个米粉加工原料大米品种进行米粉加工适应性探究实验,从基础指标、出粉率、质构特性、感官评分几个方面对其加工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探究不同大米在米粉加工中的适应性,以期获得较为适宜的米粉加工大米品种,结果表明:黔优35无论在出粉率还是感官评分上都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是比较具有潜力的米粉加工大米品种。  相似文献   

6.
不同水稻品种大米直链淀粉含量对加工米粉丝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米粉丝加工中不同水稻品种大米原料的直链淀粉含量对米粉丝品质的影响,为确定适合米粉丝加工用大米原料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以直链淀粉含量介于16.45%—29.64%的14个不同籼型水稻品种为材料,分别采用一步成型法制作米粉丝,分析评价米粉丝的加工效果、感官品质、蒸煮品质和质构特性,通过相关分析建立大米原料直链淀粉含量与加工米粉丝品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随着水稻品种大米原料直链淀粉含量的升高,米粉丝的加工效果显著提高,但当其含量超过26.14%后,米粉丝的加工效果反而出现下降的趋势;米粉丝的劲道感、爽滑感、不粘牙、光泽以及综合感官品质与大米原料的直链淀粉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米粉丝的复水时间与大米原料的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而其膨胀率、断条率以及损失率则与大米原料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性(P<0.01);米粉丝的硬度、咀嚼性、剪切力、拉伸长度、断裂力和破断功等质构特性指标与大米原料的直链淀粉含量亦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结论】采用一步成型法制作米粉丝时,米粉丝的加工效果、感官品质、蒸煮品质及质构特性与水稻品种大米原料直链淀粉含量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选用直链淀粉含量介于22.11%—25.45%的籼稻米原料加工的米粉丝具有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刘瑞山  齐强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139-8140,8232
[目的]研究怀山药的糊化特性,并对其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焦作怀山药为研究对象,以粘度值、黏蛋白含量及感官评价为品质指标,分别探讨糊化温度、糊化时间和料液比等因素对山药品质的影响规律,以对怀山药的糊化特性进行分析,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糊化工艺进行正交优化。[结果]山药浆糊化过程中粘度变化是淀粉糊化与黏多糖-蛋白复合物结构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山药浆最优糊化工艺为:料液比为1∶4(W/V,g/ml,下同),糊化温度为70℃,糊化时间为15 min。[结论]该方法制备的山药浆糊化品质好,生产效率高,适于工业化深加工。  相似文献   

8.
对陈化过程中烟叶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和评吸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陈化时间的增加,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均增加,其中总糖含量增加最多;总氮、烟碱、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均减少;烟叶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棕色化产物类物质和新植二烯含量呈现升高—下降—升高—下降的趋势,但棕色化反应产物陈化后期又大幅上升,类胡萝卜素类物质和苯丙氨酸类物质含量持续升高,茄酮类物质含量呈现下降—升高—下降的趋势;陈化后烟叶感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其香吃味品质整体得到提升,18个月时感官质量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9.
以鲤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在0℃冰温贮藏条件下质构参数的变化,同时考查了TVBN值、p H值、汁液流失率和感官评价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TVBN值和汁液流失率均呈上升趋势;p H值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硬度、弹性和咀嚼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胶黏性有下降的趋势;结合TVBN值、汁液流失率和感官评分的测定结果,当硬度值小于225 g,胶黏性小于154.1 g,咀嚼性小于80.1时TVBN值达到国家标准中的上限。可见,鱼肉质构的测定结果可以反映其品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黑茶陈化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茶陈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重点阐述了"陈化"对黑茶感官品质及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在水分、氧气、光照、温度条件和微生物作用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黑茶的感官品质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主要品质成分、香气成分在陈化过程中均发生不同趋势、不同程度的变化,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黑茶的品质得到提高和改善,具有"越陈越香"的趋势。深入研究黑茶陈化的实质,对于促进黑茶理性消费、黑茶市场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水稻品种(系)抗稻瘟病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定了来自江西省农科院等单位提供的131份水稻品种(系)材料对稻瘟病的抗性,其中抗病的7份,中抗的22份,中感的28份,感病的58份,高感的14份。感病材料占77.52%,抗病类型的材料仅占22.48%。加强育种中间材料的抗病性鉴定有利于提高抗病育种之成效。  相似文献   

12.
水稻抗稻瘟病育种方法概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综述了抗稻瘟病育种的各种技术,主要包括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细胞育种和分子育种。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研究已经克隆的部分稻瘟病抗性基因在吉林省主要水稻品种和优良品系的分布,并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稻瘟病抗性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已经克隆的10个稻瘟病抗性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对目前吉林省主要推广的13个水稻品种和15个主要品系进行稻瘟病抗性基因筛选。根据稻瘟病抗性基因筛选结果,进一步进行聚类分析、杂交组合配制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共获得24株理想的多基因聚合F4单株,并进行苗期稻瘟病接种鉴定。结果表明,Pi2、Pi36、Pi37、Pikh、Piz-t和Pi-ta等稻瘟病抗性基因在目前吉林省主要推广水稻品种中分布较为广泛,而Pi9、Pib、Pi21和Pi-d2分布较少。同时发现,品种间稻瘟病抗性基因有较好的互补性,可以有效地进行多基因聚合。因此,在吉林省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性优良的稻瘟病新品种是一种有效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粳稻抗稻瘟病细胞突变体筛选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较感病主栽品种“辽粳454”作为研究材料,以稻瘟病病菌粗毒素为选择压,进行抗稻瘟病细胞突变体筛选,以期获得优良粳稻品种的抗病系。试验结果表明:经粗毒素处理后,对粳稻种的胚根、胚芽、愈伤组织成活率及愈伤组织分化率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愈伤组织在生植株的抗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走马楼吴简中的"鱼贾米""池贾米""攻捕米"是三种与渔业相关的租税,关于这三种米的含义,目前学界尚未形成统一认识。本文通过对传统文献中有关渔业情况的考察,论证三种米的含义:"鱼贾米"是官府对捕捞、销售各类水产品征收的租税,"池贾米"是针对湖池征收的鱼池税,"攻捕米"是对渔民征收的行业税。  相似文献   

16.
利用水稻品种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研究   总被引:52,自引:2,他引:52  
 根据品种遗传背景的差异、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不同 ,笔者选用了 2个汕型杂交稻品种 (汕优 6 3和汕优 2 2 )和 2个优质地方稻品种 (黄壳糯和紫谷 )进行了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和不同品种净栽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汕型杂交稻与优质地方稻品种混合间栽比同一品种净栽对稻瘟病有极为显著的控制效果 ,尤其突出的是混合间栽中高度感病的优质地方稻品种对稻瘟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均有极显著的下降 ,防治效果达 83%~ 98%。因此 ,合理的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是水稻品种稻瘟病控制的有效途径。试验还证明 ,品种混合间栽与品种净栽相比具有明显的抗倒伏和增产效果 ,品种混合间栽比净栽杂交稻平均增产 6 .5 %~ 9.7%。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和2009年的早稻和晚稻分蘖盛期、孕穗末期-黄熟期对点播、撒播、强化栽培、插植、抛秧5种栽培方式种植水稻的稻田进行纹枯病发生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纹枯病在不同栽培方式的稻田之间是有差异的,强化栽培稻田纹枯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高,抛秧稻田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次之,插植稻田发病情况居中,点播和撒播稻田最低。五种栽培方式稻田在孕穗末期-黄熟期的纹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高于分蘖盛期。调查研究建议,要做好预防工作,适时用药,合理种植密度,以期达到控制该病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用13个杂交水稻组合及恢复系,研究了水稻开花与灌浆结实期持续干旱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可降低稻米加工品质,其中对整精米率的影响最大;干旱对粒形影响不大,但极显著增加垩白米率和垩白度,从而降低稻米的外观品质;干旱还可影响稻米的蒸煮和食用品质,使稻米的糊化温度提高,胶稠度变硬,直链淀粉含量降低。提出优质米生产首先应选用优质品种,同时,应选择温光条件和水源条件均好的生产基地,栽培上应搞好灌浆结实期的水分管理,特别注意保持后期的田间水分,不能断水过早。  相似文献   

19.
水稻多品种混合间栽控制稻瘟病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水稻品种的各种性状,选配了4个组合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对稻瘟病有较明显的控制效果,防效在11.36%~46.6%间,其中常规高秆感病品种表现突出,防效在19.4%~46.6%间,杂交矮秆品种防效在11.36%~37.6%间。混合间栽同时还有一定的抗倒伏与增产效果,每公顷可增产231.6~954.0kg,增产幅度为2.1%~9.3%。  相似文献   

20.
杂交稻、糯稻间栽控制稻瘟病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稻瘟病的控制新技术。[方法]以冈优晋恢1号和本地糯谷为材料,对杂交稻和糯稻间栽控制稻瘟病技术进行了探索。[结果]杂交稻和糯稻间栽技术,对叶瘟、穗颈瘟均有明显的控制效果,而且增产、增收。[结论]杂交稻和糯稻间栽技术在生产上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