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
牛小朋 《蔬菜》2019,(11):53-54
为了缓解每年8—9月的番茄上市淡季,获得番茄空档期的价格优势,增加农民家庭收入,经过近3年的探索,在蓝田县蓝田岭区利用夏粮收获后的空闲土地,推广露地种植晚夏番茄的栽培模式。针对露地晚夏番茄生长期所处的气候环境,在茬口安排、品种选择、基肥配制、纸筒育苗、行间覆草、2,4-D保花、综合防治病虫等措施保障下,晚夏番茄可于7月中下旬上市,8—9月份正处于结果盛期,是一种高效栽培模式;如今,晚夏番茄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成功破解了蓝田岭区种植秋粮作物经济效益低下、土地复种指数偏低、群众家庭收入不高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正>蓝田县岭区位于县城东北部,俗称北岭,地势起伏,沟壑纵横,海拔高,气候冷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霜期达200天以上,远离城市,无工业"三废"污染,为发展晚夏番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气候、生态条件。目前,岭区常年种植晚夏番茄不足1 000亩,主要分布于三官庙镇和金山镇,主要集中在三官庙镇过风岭村和金山镇北仓湾村,常年平均亩产4 500 kg,亩纯收入6 000元以上,是种植村群众主要收入  相似文献   

3.
<正>1冬春番茄设施育苗技术设施冬春茬番茄种植面积很大,育苗一般集中在11月至转年1月,属一年中最寒冷时期,而且连阴、雪、雾等障碍性天气较多,因此育苗期间要特别注意加强管理,防寒保温,克服障碍性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为获得作物高产优质奠定基础。但是,在生产中由于多年种植导致番茄土传病害发生普遍,尤其根结线虫严重发生,可以采用嫁接育苗技术增强番茄抗病性。  相似文献   

4.
反季节夏番茄于1993年在灌阳县高山区试种成功,并大力推广种植十多年来,一直成为该县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灌阳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筛选出一批适应本地栽培、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好的番茄新品种,带动和促进该县番茄生产的发展,笔者进行了高山区外销型番茄新品种夏栽适应性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明确桂林市番茄病虫害种类和发生情况,笔者对该市春、夏、秋季番茄主栽区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桂林番茄生产中发生的病虫害有20多种,其中发生较普遍、危害较重的主要是晚疫病、早疫病、细菌性叶斑病以及棉铃虫;番茄病虫的发生种类、危害程度与当地耕作制度、种植季节和防控措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番茄是桂林市主要蔬菜品种之一,年种植面积1万hm2 ,总产35~5 0万t。其中夏秋反季节栽培面积达6 70 0 hm2 ,大部分产品销往广东、海南等沿海城市,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由于夏秋季气温高、雨水多,番茄病虫害特别是青枯病日趋严重,制约了番茄生产的健康发展。推广和应用番茄嫁接技术,能有效地降低青枯病危害,提高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量,对提高产量及无公害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桂林市番茄嫁接技术已推广了多年,2 0 0 3年全市番茄嫁接面积2 5 6 5 hm2 ,占番茄种植面积2 6 .1%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1 砧木及…  相似文献   

7.
设施保护地专用早熟迷你樱桃番茄新品种爱吉红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是设施蔬菜的主栽品种之一,在蔬菜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等都市农业的发展,樱桃番茄作为一大番茄品类,以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果菜兼用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生产和需求量较大,种植规模和效益均逐年快速增长,栽培品种也丰富多样。为了满足日益变化的生产和消费需求,针对樱桃番茄生产上缺乏优质多抗的设施栽培国产品种等问题,培育出适合设施栽培、优质、多抗、高产樱桃番茄新品种,对促进樱桃番茄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山地区延晚番茄灰叶斑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蔬菜产业结构的调整,贵州高山地区夏秋延晚番茄的种植面积日渐增加.但近年来推广的一些进口番茄品种表现出了对番茄灰叶斑病的高感性,如2005年在贵阳市白云区、息烽县、修文县等地大面积暴发,由于番茄灰叶斑病病在我市以往种植的品种上极少发现,农民缺乏防治经验,因而防治不力,给生产带来毁灭性打击.笔者通过对此病的田间观察和防治试验,将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抗病优质新品种是蔬菜高效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为了筛选出适宜福建省莆田地区种植及满足市场需求的优质、高抗番茄品种,对12个红果番茄杂交新组合进行评比。结果表明,组合RT01、RT07、RT08在抗病性、产量、果实品质等方面表现突出,均优于对照,适宜进行品种登记及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0.
<正>番茄营养价值较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色泽鲜艳,口感佳,既可作水果生食,也可煮食,或加工制成番茄酱、汁,以及整果罐藏,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市场需求量非常大。番茄在我国各地普遍种植,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很多地区采用高档玻璃温室种植高品质番茄,以满足部分高端人群的消费需要。由于在温室内种植番茄普遍采用高密度无土栽培,对种植管理技术提出了更  相似文献   

11.
夏番茄综合丰产栽培技术471000河南省洛阳市蔬菜办公室焦光才,郑黎红夏番茄栽培由于气温高、品种混杂、栽培管理粗放等原因而导致番茄病毒病严重发生,轻则减收3—5成,重则绝收、给生产上造成了极大损失。1992年新安县曹村乡小沟村种植了40亩夏番茄,有2...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番茄灰叶斑病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在鲁西南一些番茄种植基地流行为害逐年偏重。由于该病是本地区新发展起来的病害,加上生产上缺乏有效的防控措施,造成番茄损失较为严重。据统计,2008  相似文献   

13.
贾长才  张京社 《蔬菜》2004,(7):18-18
番茄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一种大众蔬菜,在我国普遍栽培。番茄栽培方式多种多样,雨养旱作番茄栽培是针对北方地区干旱缺水自然特点而发展的一种栽培技术。雨养旱作番茄栽培技术特点是旱地晚播,与春番茄相比,主要是在生产季节上打了一个时间差。旱地晚播比春番茄播种期推迟1个月,生长在7、8、9月份,收获在番茄市场淡季,巧用了自然降水,充分利用了光热资源,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番茄品质和经济效益。该项技术在山西省晋东南地区实施推广以来,种植面积已达5 000 hm2,每667 m2产量为5 000~7 000 kg,产值5 000~7 000元。已成为当地农民增产增收的…  相似文献   

14.
番茄是鲁南地区最主要的蔬菜经济作物.近年来,随着番茄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番茄斑点病在鱼台县一些番茄基地流行为害.由于该病是本地区新发展起来的病害,生产上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造成番茄损失较为严重.据统计,2006年环鲁南微山湖的任城、金乡、鱼台等区、县番茄斑点病相继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15.
<正>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生产,不仅可以缓解北方地区冬季蔬菜供应压力,而且还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冬季温室蔬菜的生产已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有效途径。由于冬季的天气变化复杂,如不加强温室蔬菜的管理,要想取得高产高效就比较困难。首先,种子选择很关键。选择适合温室大棚蔬菜的种植作物,在结构合理的情况下,在棚内使用热风炉就可以实现越冬生产,种植辣椒、番茄、茄子均可,其中辣椒、番茄的耐寒性相对好一些。如果为普通的塑料大棚,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漳平市大棚蔬菜产业发展较快,特别是大棚番茄发展迅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漳平市重要农产品之一。但是由于连作、大棚管理不善等原因,棚内番茄晚疫病、灰霉病、病毒病、蚜虫等病虫害发生日趋加重。为实现番茄高产、优质、高效、无公害生产,我们严格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并结合生产实际,制定了一套无公害大棚番茄病虫害综防技术,现介绍如下。1农业防治1.1选用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17.
<正>陕西省蓝田县北岭地区夏季气候凉爽,雨水较为充沛,发展晚茬番茄种植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常年种植面积约333.3hm2(5000亩)左右。但近几年来由于棉铃虫为害逐年加重,造成被害番茄果实畸形、脱落、腐烂,产量损失达30%以上,已经成为发展晚茬番茄生产的一个主要障碍因素。笔者对  相似文献   

18.
陕西合阳植物营养肥厂,是集绿色农化产品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的科研、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民营科技企业。坚持“企业、院校、商家、农民”四结合,以“土地施肥,农民致富”为课题,率先提出“全营养施肥”理论,并以此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第一代产品——“玉象”牌多功能稀土微肥广泛试验示范应用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9.
正灰叶斑病对国内传统的番茄栽培品种来说并不是主要病害,但近年来推广的一些进口番茄品种表现出对番茄灰叶斑病的高度感病性,灰叶斑病已经成为一些硬果型番茄的重要病害。2009-2014年该病在寿光市大面积暴发,由于该病以前甚少发生,农民普遍缺乏防治经验,因而防治不力,给生产带来严重损失。细菌性斑疹病是近年来番茄生产上的一种重  相似文献   

20.
对桂林市春夏秋季番茄种植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桂林市番茄种植面积在逐年增加,并呈现出春、夏、秋季番茄种植区,延长番茄供应期,并提出了生产上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