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胡启山 《蔬菜》2010,(5):23-23
<正>生姜根结线虫病俗称生姜癞皮病、姜蚧。近年来,随着生姜连作和种植面积的扩大,这一病害呈加重为害和扩大蔓延的趋势,并且成为仅次于姜瘟病的第二大生姜病害,严重影响生姜的优质、高产。下面介绍这一病害的主要症状、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姜瘟病又称姜腐烂病、姜腐败病、姜青枯病、姜臭病等,是生姜生产地区的重要病害,又是危害生姜的主要病害,始发期一般在6月初,7、8月份最为严重,重的田块产量可减半,甚至绝收,严重影响生姜的质量和产量。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南方尤其普遍。病菌除了为害姜外,还侵害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  相似文献   

3.
生姜根结线虫病俗称生姜癞皮病、姜蚧,近年来.该病已在莱芜、莒县、安丘等地发生。随着姜连作和大规模的种植,有加重为害和扩大蔓延的趋势.并且在部分地区已上升为仅次于姜瘟病的第二大病害,对生姜的生产和品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发病重的姜失去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促进河南生姜产业发展,从种植面积及效益、种植模式、品牌建设、产区分布等方面梳理了河南生姜产业的发展现状,其中,生姜种植面积整体呈持续增长趋势,大多种植者采用露地种植,打造出了以清化姜、张良姜、黄姜、州姜为代表的知名地方生姜品牌,形成了豫北、豫中和豫南3大主产区;并针对存在的机械化水平较低、市场竞争力缺乏、科研推广实力弱、价格变动大等问题,提出了加快良种选育和科技创新、加强品牌效应和打造全产业链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内江生姜产业的发展,分别从外地引进乐山白姜、乐山黄姜、湖南无丝姜、台湾大白姜4个生姜品种,以内江本地永福生姜作为对照,从植株性状、根茎性状、产量、品质特征4个方面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同永福生姜相比,台湾大白姜植株长势极强、产量高、根茎大且单层排列,姜块肥大质脆,辛辣味适宜,适合进一步扩大试种;乐山黄姜、湖南无丝姜与永福生姜产量无显著差异,根茎形状呈扇形,表现较好,姜块较肥大,质脆;乐山黄姜植株长势强,湖南无丝姜辛辣味更好,2个品种适合进一步留种观察;乐山白姜虽然产量高,植株长势极强,但姜块小、数量多,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不适宜进行下一步试种。  相似文献   

6.
杜守良 《中国蔬菜》2015,1(10):60-62
以安丘大姜为试材,研究在生姜不同生长期施用5种药剂对姜瘟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生姜播种前用姜瘟净水剂(黄芪多糖、小檗碱、紫草素≥2.8%)500倍液、45%代森铵水剂600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5000倍液、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浸种,对生姜出苗率没有显著影响。浸种后在生姜出苗、三股杈、大培土时用上述药剂进行灌根处理,对降低姜瘟病发病率均有效果,其中以姜瘟净水剂防治效果较好,达92.6%;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次之,为90.5%。除去用药成本,生姜收益以姜瘟净最高,每667m2为23348.6元。  相似文献   

7.
福安是福建生姜主产区之一,为提高生姜生产用种的质量,当地相关农业部门在海拔400 m以上的山区建立了生姜繁育基地,为沿海平原生姜产区提供优质的种姜。种姜产量约2 000 kg/667 m2,2019年市场售价7元/kg,产值约1.4万元/667 m2,经济效益显著。该文从繁育品种、地块选择、培育壮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藏等方面介绍了种姜的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8.
市场看台     
《蔬菜》2006,(7)
大姜市场在升温姜农头脑需冷静按照惯例,随着生姜价格的上涨,农民对生姜产生积极性,会引发出新一轮的“种姜热”。估计,2006年大姜种植面积增长20%。为尽可能减少因生姜价格起伏,造成农民利益受损,有关人士提出如下建议:一是要不断提高大姜质量。有关人士认为,从目前大姜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生姜性味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多种功效。喝生姜红糖水治感冒;生姜有"呕家圣药"之称;生姜还可用于治疗肠炎、痢疾等;生姜外擦对白癜风、斑秃、手癣也有一定治疗效果。民间有"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及"十月生姜小人参"之说。还有"每天三片姜,不劳医生开处方"的谚语。因此,生姜广受人们的青睐。但由于近几年姜农只重视产量,忽视质  相似文献   

10.
以莱芜小姜和莱芜大姜为试材,采用秋水仙碱处理生姜幼芽根茎,分析了莱芜小姜与莱芜大姜后代各性状的抑制率、变异类型及突变率。结果表明:莱芜小姜VM1代性状的抑制率小于莱芜大姜;莱芜小姜的变异类型多于莱芜大姜;莱芜小姜获得的有益变异类型多、比例高且稳定性好。说明秋水仙碱处理密苗型莱芜小姜更容易获得高产稳定的变异类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8个不同生姜品种的根茎为试验材料,利用DPPH法、水杨酸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金属鳌合离子法测定其抗氧化性,最后利用隶属函数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8个生姜品种都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利用不同方法测定不同生姜品种的抗氧化性结果不尽相同,其中DPPH清除率以冀姜18最高,为91.78%,安徽铜陵大姜最低,为70.93%;羟自由基清除率以冀姜5最高,为85.02%,冀姜7最低,为71.89%;超氧阴离子清除率中最高的是冀姜5,为46.239%,最低的是冀姜1,为20.647%;金属离子鳌合率最高的是安徽铜陵大姜59.87%,最低的是冀姜1,为12.50%。通过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发现,8种生姜品种的综合抗氧化活性顺序由强到弱依次为:冀姜5、山东昌邑大姜、山东娃娃姜、冀姜2、安徽铜陵大姜、冀姜18、冀姜7、冀姜1。  相似文献   

12.
《中国瓜菜》2016,(2):50-51
鲜食嫩姜早春促成栽培是安丘生姜栽培的一项创新技术。一是通过品种适合性试验确定了安丘黄姜这一当地传统品种最适合做鲜食嫩姜栽培,并通过改良栽培设施,开发应用了大拱棚4膜1苫的栽培模式,实现了大量鲜食嫩姜提前上市,填补了我国大陆早春没有鲜食嫩姜的空缺,满足了南、北方消费者对鲜食生姜的需求;二是该技术的应用将生姜栽培时间由210 d缩短110 d,为姜—姜、姜—葱1年2作栽培提供了充分的栽培时间,颠覆了生姜1年1作的传统模式;三是目前安丘种植面积达1 300 hm2以上,每667 m2产值达4万元左右,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被农业部命名为"三辣"之乡,而生姜号称"三辣"之首。近几年发展速度之快更是其它两辣所不及,随之而出现的病虫害使生姜产量大大降低,严重影响了生产者的经济利益,作者通过近几年的研究调查发现对生姜危害较严重的病虫害有姜腐烂病、姜斑点病、姜炭疽病、姜螟和姜蛆。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从栽培措施角度研究了生姜周年高效栽培模式对不同生姜品种、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莱芜大姜周年高效栽培模式比普通栽培模式产量提高60%,莱芜小姜提高40%。地温24℃和在地温24℃下加热层与姜种距离5 cm处理的生姜生长均优于其他间距(15 cm和10 cm)和不同地温,该条件下生姜产量高,且生长量大,生长势强,品质良好,生姜株高、有效叶数、根茎鲜质量、茎粗、分枝数等农艺性状明显增加;周年3茬次栽培的产量最高。周年高效栽培模式对生姜生长的影响主要是为生姜提供适宜的生长因子尤其是地温条件,从而打破生姜自然休眠障碍,提高长势,实现周年生产,且对不同品种增产效应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生姜性温,口味辛辣,具有解表驱寒、止咳化痰、温中止呕等功效,是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重要的天然原料.本文介绍了生姜中的姜精油、姜辣素、黄酮化合物、生姜多糖等主要营养成分,总结了姜的药效(如解表驱寒、消炎抗菌、防衰老等),并对姜粉、姜汁饮料和姜酒等主要加工产品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展望了生姜药效及加工前景,为生姜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6.
2021年,中国生姜种植面积36.87万hm2,比2020年增长18.7%,作为药食同源的典型代表,生姜绿色防控对我国大健康产业和城市居民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中国知网,对生姜病虫害相关的论文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主要病害致病菌多样性,目前重大细菌性病害是姜瘟病、真菌性病害是茎基腐,主要虫害是姜螟和姜蛆。分析了生姜种植面积增加和追求高产农事操作等现状,从加大品种选育、脱毒姜种生产、升级生产技术和模式、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方面提出对策,进而减少病虫害发生,推动生姜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姜瘟病也称腐烂病或青枯病,是生姜主要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及时了解掌握田间姜瘟病发生规律,危害症状及生姜姜瘟病菌流行发生症状,以便生产者能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应用姜瘟病综合防治策略,为生姜生产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指导,稳固生姜生产。  相似文献   

18.
生姜属姜科姜属多年生宿根植物,营养丰富,是药、食、加工等多用途经济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外贸产品。具有栽培容易、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特点。近年来在各地发展很快,但是生姜在生产上长期采用无性繁殖,反复重茬,极易感染姜枯萎病、姜眼斑病、姜根腐病、姜腐烂病等病害,致使生姜品质变劣,叶片皱缩,生长缓慢,减产30%~80%。侵染生姜的主要病毒病,是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和山姜花叶病毒(AlpMV)。  相似文献   

19.
在总结重庆市荣昌县生姜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分析生姜种源供应问题,提出建立种姜基地保障供应,推动生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1选姜:宜选小姜、片姜,健壮、整齐、芽痕明显的姜种,不要大姜、病虫斑,畸形、色暗、干缩的姜种.宜选奶头多、充实的生姜做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