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实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硫酸锌及羟基蛋氨酸螯合锌( MHA-Zn)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组织锌沉积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初重为(2.73±0.01)g的异育银鲫1 120尾,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40尾.以白鱼粉和豌豆蛋白粉为蛋白质源设计基础饲料,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硫酸锌至饲料锌含量分别为50(ZN50组)、65 mg/kg(ZN65组)和MHA-Zn至饲料锌含量分别为37.5(MZN37.5组)、50(MZN50组)、65(MZN65组)和200 mg/kg(MZN200组).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存活率较高(P>0.05);低剂量MHA-Zn组(MZN37.5组、MZN50组和MZN65组)鲫鱼的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降低(P<0.05),但MZN200组和硫酸锌组(ZN50组和ZN65组)的增重率及蛋白质效率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硫酸锌组的鲫鱼椎骨锌沉积量随饲料锌含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ZN65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HA-Zn组的鲫鱼椎骨沉积量随饲料锌含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抛物趋势,MZN65组显著高于ZN65组(P<0.05);且经一元二次回归分析,当添加MHA-Zn饲料中锌含量为131.3 mg/kg时,椎骨锌沉积量达最大值.3)肝胰脏抗氧化指标不受饲料锌的影响(P>0.05);MHA-Zn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呈下降趋势.由此得出:当实用饲料中锌满足异育银鲫生长需要时,进一步补充硫酸锌对其生产性能没有显著影响,补充MHA-Zn至饲料锌含量为131.3 mg/kg时,鲫鱼椎骨锌沉积量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2.
不同锌源对断奶小鼠生长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选用断奶小鼠72只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硫酸锌组和蛋氨酸锌组),每组设4个重复。测定体重、组织锌含量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以研究硫酸锌、蛋氨酸锌2种不同锌供给形式对机体的生长效应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锌组和蛋氨酸锌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小鼠体重,蛋氨酸锌组小鼠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与硫酸锌组(P<0.05)。饲粮中添加硫酸锌可提高小鼠肝脏和血清中的锌含量(P>0.05);蛋氨酸锌组小鼠肝脏和血清锌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及硫酸锌组(P>0.05)。2种锌源均显著提高碱性磷酸酶(AK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不同锌源间无明显差异(P>0.05)。添加不同的锌源不同程度地提高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SOD(T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P<0.05),蛋氨酸锌组TAOC、TSOD显著高于硫酸锌组(P<0.05)。添加锌显著降低NO含量(P<0.05),蛋氨酸锌效果显著强于硫酸锌(P<0.05);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表现出与NO相反的趋势(P>0.05)。  相似文献   

3.
锌源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纳滨对虾配合饲料中添加20、40、60、80和100mg/kg硫酸锌和蛋氨酸锌。饲养4和10周称质量,并采集对虾血清、肝胰脏和肌肉,测定血清中酚氧化酶(PO)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及肝胰脏和肌肉中的锌含量。试验结果表明,锌源和锌水平影响对虾4周末体质量,但对10周末的体质量无影响。锌源和锌水平不影响血清中的PO,但硫酸锌组AKP表现出随添加量的升高而显著提高,蛋氨酸锌组AKP差异不显著。2种锌源的添加水平对肌肉中的锌含量无影响,但对肝胰脏中锌含量影响显著。生长、酶活和组织锌含量的统计结果表明,锌源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蛋氨酸锌的营养效果好于硫酸锌。饲料中蛋氨酸锌的添加量为40~60mg/kg时,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和免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母羊饲粮中添加不同锌源对母羊和羔羊体液免疫及羔羊肠道组织形态、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体重(38.1±9.7)kg、胎次(第2~3胎)相近的怀双羔湘东黑山羊21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各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60 mg/kg的硫酸锌、蛋氨酸螯合锌和甘氨酸螯合锌。基础饲粮中锌含量为22 mg/kg,各试验饲粮中锌含量均为82 mg/kg。预试期7 d,正试期45 d。分别于母羊产前第10天及羔羊出生后的第30、60和100天采集颈静脉血,测定妊娠母羊和羔羊血浆免疫球蛋白(Ig)和细胞因子含量;羔羊在出生后的第100天进行屠宰并采集肠道组织,测定羔羊肠道组织形态及肠道黏膜Ig、细胞因子含量。结果表明:1)母羊产前第10天,甘氨酸螯合锌组血浆白细胞介素(IL)-6和IL-8含量显著高于硫酸锌组和蛋氨酸螯合锌组(P<0.05)。2)羔羊出生后第30天,蛋氨酸螯合锌组血浆IgG含量显著高于甘氨酸螯合锌组(P<0.05)。羔羊出生后第60天,硫酸锌组和蛋氨酸螯合锌组血浆IL-4含量显著高于甘氨酸螯合锌组(P<0.05),蛋氨酸螯合锌组血浆IL-6、IL-22含量显著高于硫酸锌组和甘氨酸螯合锌组(P<0.05),甘氨酸螯合锌组血浆IgG含量显著高于蛋氨酸螯合锌组和硫酸锌组(P<0.05)。羔羊出生后第100天,各组之间血浆细胞因子和Ig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3)各组之间空肠和回肠的绒毛宽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无显著差异(P>0.05)。4)蛋氨酸螯合锌组和甘氨酸螯合锌组空肠黏膜IL-6、IL-22、IL-23和IgG含量显著高于硫酸锌组(P<0.05),甘氨酸螯合锌组空肠黏膜IL-4含量显著高于硫酸锌组和蛋氨酸螯合锌组(P<0.05),蛋氨酸螯合锌组空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显著高于硫酸锌组和甘氨酸螯合锌组(P<0.05)。蛋氨酸螯合锌组和甘氨酸螯合锌组回肠黏膜IL-4、IL-6、IL-23、IgM和IgG含量显著高于硫酸锌组(P<0.05),蛋氨酸螯合锌组回肠黏膜sIgA含量显著高于硫酸锌组和甘氨酸螯合锌组(P<0.05),且蛋氨酸螯合锌组回肠黏膜IgM和sIgA含量显著高于甘氨酸螯合锌组(P<0.05)。由此可见,妊娠母羊饲粮中添加蛋氨酸螯合锌和甘氨酸螯合锌能够改善羔羊体液免疫和肠道黏膜免疫功能,且蛋氨酸螯合锌优于甘氨酸螯合锌。  相似文献   

5.
凡纳滨对虾配合饲料中添加20、40、60、80和100mg/kg硫酸锌和蛋氨酸锌。饲养4和10周称质量,并采集对虾血清、肝胰脏和肌肉,测定血清中酚氧化酶(PO)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肝胰脏和肌肉中的锌含量。试验结果表明,锌源和锌水平影响对虾4周末体质量,但对10周末的体质量无影响。锌源和锌水平不影响血清中的PO,但硫酸锌组AKP表现出随添加量的升高而显著提高,蛋氨酸锌组AKP差异不显著。2种锌源的添加水平对肌肉中的锌含量无影响,但对肝胰脏中锌含量影响显著。生长、酶活和组织锌含量的统计结果表明,锌源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蛋氨酸锌的营养效果好于硫酸锌。饲料中蛋氨酸锌的添加量为40~60mg/kg时。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和免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锌源(肠溶型甘氨酸锌、甘氨酸锌、一水硫酸锌)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脂肪代谢以及血清和肝胰脏中抗氧化相关微量元素铜、铁、锰、锌含量的影响。将240尾初重为(47.54±0.84)g的吉富罗非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对照组罗非鱼饲喂基础饲料(锌含量为72.22 mg/kg),试验组罗非鱼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40 mg/kg(以锌计)肠溶型甘氨酸锌、甘氨酸锌、一水硫酸锌的试验饲料。试验期为4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和一水硫酸锌组对比,饲料中添加肠溶型甘氨酸锌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P<0.05),还可以显著降低吉富罗非鱼肝体比和饲料系数(P<0.05)。与对照组和一水硫酸锌组相比,甘氨酸锌组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蛋白质效率显著提高(P<0.05)。各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但肠溶型甘氨酸锌组、甘氨酸锌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肠溶型甘氨酸锌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同时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一水硫酸锌组(P<0.05)。各组血清中铜、铁、锰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肠溶型甘氨酸锌组血清和肝胰脏中锌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一水硫酸锌组(P<0.05)。结果提示,饲料中添加肠溶型甘氨酸锌可提高吉富罗非鱼的生长性能,提高抗氧化能力,促进脂肪代谢,增加血清和肝胰脏中锌含量,且肠溶型甘氨酸锌的促生长效果优于甘氨酸锌。  相似文献   

7.
试验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研究饲料中锌添加水平10、15、30、45、60mg/kg蛋氨酸螯合锌、60mg/kg无机锌对水貂粪便、肾脏、肝脏和胰脏中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45mg/kg蛋氨酸螯合锌的水貂肾脏锌含量显著低于饲料中添加30mg/kg蛋氨酸螯合锌处理组和60mg/kg无机锌处理组的(P0.05);同时45mg/kg蛋氨酸螯合锌组粪便锌含量最低,显著低于60mg/kg无机锌处理组(P0.05)。饲料中添加45mg/kg蛋氨酸螯合锌水貂对锌的代谢利用率最高。饲料锌的不同水平添加对肝脏和胰脏锌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估计60日龄水貂肝脏和胰脏锌含量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10.98~37.12μg/g和20.09~53.47μg/g。随日粮有机锌添加水平的增加,肾脏湿重呈上升趋势,胰脏湿重呈下降趋势,30mg/kg的添加水平胰脏重和肾脏锌含量均较高。结论:水貂饲料蛋氨酸锌的添加量在30~45mg/kg为宜。  相似文献   

8.
试验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288只,按体重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硫酸锌、蛋氨酸锌(以锌计)30 mg/kg、60 mg/kg和90 mg/kg,研究不同锌源及其水平对肉仔鸡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含量、碱性磷酸酶(AKP)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SH-Px活性在锌源60 mg/kg添加量时低于其他各水平,21日龄30 mg/kg硫酸锌组与30、60 mg/kg蛋氨酸锌组差异极显著(P0.01);适量锌对肉鸡血清MDA含量有一定的增加趋势,42日龄90 mg/kg蛋氨酸锌组与60 mg/kg硫酸锌组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锌源在各组间对不同日龄肉仔鸡血清AKP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蛋氨酸锌组AKP活性趋于稳定;同一种锌源,锌添加量为60 mg/kg时肉仔鸡血清SOD活性最高;不同日龄肉仔鸡血清SOD活性硫酸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蛋氨酸锌组间SOD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蛋氨酸锌对肉仔鸡血清抗氧化指标的改善效果优于硫酸锌。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微量元素对饲料油脂氧化的影响,选择畜禽饲料中常用的3种微量元素原料,模拟实际生产中8%仔猪预混料中油脂与微量元素的添加量,将3种锌离子与大豆油按6∶1 000乳化后与大豆油混合,分为对照组(大豆油中不加锌离子)、硫酸锌组(100 g大豆油中添加1.48 g一水硫酸锌)、氧化锌组(100 g大豆油中添加0.75 g氧化锌)和甘氨酸锌组(100 g大豆油中添加1.96 g甘氨酸锌),每个处理3个重复,在广东夏季(6—9月)高温高湿条件下,将混合后的油脂在避光和密封的条件下储放0、10、20、30、40、50和60 d,检测各处理组的酸价、碘价、过氧化值和丙二醛含量。结果显示:第20~60天时(除第40天硫酸锌组酸价),3种锌离子组的酸价和丙二醛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10~60天时,硫酸锌组的过氧化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30~60天时,氧化锌组的过氧化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10~60天时,甘氨酸锌组的过氧化值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存储时间的延长,与储放第0天相比,各组的酸价、过氧化值和丙二醛含量均呈线性升高的趋势,碘价均呈线性降低的趋势;在存储期间,与氧化锌组和甘氨酸锌组相比,硫酸锌组的酸价上升幅度最小,碘价降低幅度最快,过氧化值和丙二醛含量上升幅度最大。结果表明:硫酸锌更容易导致大豆油的氧化酸败,建议在预混料配制时优先选择甘氨酸锌和氧化锌作为微量元素原料。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研究蛋氨酸螯合锌对绿头野鸭生长性能及能量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探讨蛋氨酸螯合锌的最佳添加量。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供试绿头野鸭54只,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18只,设3个重复。第Ⅰ组为对照组,添加150 mg/kg硫酸锌;第Ⅱ、Ⅲ组为试验组,分别添加75 mg/kg硫酸锌 150 mg/kg蛋氨酸螯合锌3、00 mg/kg蛋氨酸螯合锌。试验期为8周,采用3层立体笼养,每周进行称重、称料,通过饲养试验、代谢试验,测定绿头野鸭生长率、耗料量及营养物质的代谢率。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了12.13%、11.96%,以4~7周效果最明显;能量和蛋白质代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肉比显著低于对照组;从试验的总体效果看,添加75 mg/kg硫酸锌 150 mg/kg蛋氨酸螯合锌效果较好。因此,提倡蛋氨酸螯合锌与硫酸锌混合饲喂绿头野鸭效果好,成本低,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锌源对鲫鱼生长性能、骨锌含量和5'-核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为在水产饲料中合理选择锌源提供科学的参考。试验选用初均重为(3.33±0.22)g/尾的芙蓉鲫180尾,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20尾。以常规蛋白源设计基础饲料,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93.03 mg/kg Zn),试验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50 mg/kg Zn水平的不同锌源,即分别为一水硫酸锌(硫酸锌组)、碱式氯化锌(碱式氯化锌组)。以天然水库水为水源,在室内桶中饲喂72 d。结果显示:①不同处理组鲫鱼增重率、平均日增重及特定生长率以碱式氯化锌组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硫酸锌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铒料系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与硫酸锌组对比,碱式氯化锌组鲫鱼增重率、平均日增重及特定生长率有升高趋势,分别高于硫酸锌组5.38%、3.19%和4.2%(P>0.05)。②碱式氯化锌组鲫鱼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高于硫酸锌组173.02%(P<0.05),5'-核苷酸酶活力高于硫酸锌组59.41%(P<0.05)。③碱式氯化锌组鲫鱼脊椎骨微量元素锌的含量比硫酸锌组高8.64%,比对照组提高了15.66%。以上结果说明,碱式氯化锌是一种比硫酸锌生物效价更高的营养性锌源,更有利于提高鲫鱼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比较肉仔鸡在正常生理及脂多糖(LPS)攻毒条件下,在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和不同来源的化合物锌对肉仔鸡免疫的调节作用。试验一选用420只1日龄AA肉仔鸡公雏,随机分为对照组、3个硫酸锌处理组和3个甘氨酸锌处理组,共7个处理,每组6个重复,锌元素水平均为30、60、90 mg/kg,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0 mg/kg硫酸锌组和30 mg/kg甘氨酸锌组肉鸡的胸腺指数显著提高;相对硫酸锌,甘氨酸锌提高了外周血T、B淋巴细胞转化率(P<0.05),其中60 mg/kg甘氨酸锌组的转化率最高。试验二随机选用336只1日龄AA肉仔鸡公雏,分为完全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攻毒对照组、2个硫酸锌+LPS攻毒组和2个甘氨酸锌+LPS攻毒组共7个处理,每组6个重复,锌元素水平均为30、90 mg/kg,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30 mg/kg甘酸锌可缓解LPS刺激8 h后胸腺指数的下降(P<0.05);最后一次LPS刺激8 h后,甘氨酸锌组脾脏和空肠IL-8基因表达均低于硫酸锌组(P<0.05),90 mg/kg锌添加组空肠IL-1β和IL-8的表达量均低于30 mg/kg锌添加组(P<0.05)。综上,甘氨酸锌调节肉鸡免疫和缓解炎症反应的功效高于硫酸锌。  相似文献   

13.
试验探讨了日粮中不同硫酸锌和蛋氨酸螯合锌水平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胫骨锌及铁浓度的影响.选用1日龄岭南黄肉鸡720只,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分别以硫酸锌和蛋氨酸螯合锌形式添加40、80和120mg/kg锌饲喂试验鸡,预饲10d,正式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日粮锌源和锌水平对肉仔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血清葡萄糖和总蛋白浓度以及胫骨锌和铁含量无明显影响,在锌添加水平为40mg/kg时,蛋氨酸螯合锌处理组耗料增重比显著低于硫酸锌组(P<0.05).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研究蛋氨酸螯合锌对绿头野鸭免疫器官指数及血液指标的影响,探讨蛋氧酸螯合锌的最佳添加剂量.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1日龄供试野鸭54只,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第1组为对照组,添加150 ms/kg硫酸锌;第Ⅱ、Ⅲ组为试验组,分别添加75 mg/kg硫酸锌 150 mg/kg蛋氨酸螯合锌、300 mg/kg蛋氨酸螯合锌.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组的免疫器官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尿素氮水平显著降低(P<0.05).其他血液指标均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选用1日龄AA肉仔鸡384只,随机分成8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采用2×4因子设计,选用蛋氨酸锌和硫酸锌2种锌源,设30 mg/kg、60 mg/kg、90 mg/kg、120 mg/kg 4个添加水平,考察不同的锌源和水平对肉仔鸡免疫器官指数、新城疫抗体效价和T淋巴细胞阳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蛋氨酸锌组的免疫器官指数均高于硫酸锌组,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蛋氨酸锌组的新城疫抗体效价、T淋巴细胞阳性率均高于硫酸锌组。提示蛋氨酸锌能够提高肉仔鸡的免疫功能,适宜添加量为30~90 mg/kg。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蛋氨酸螯合锌替代硫酸锌对肉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体重接近的健康爱拔益加(AA)肉公鸡200只,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各处理组肉鸡均饲喂基础日粮且将Zn的添加水平定为40 mg/kg,其中处理1组以硫酸锌形式添加锌,处理2组以蛋氨酸螯合锌形式添加锌。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①与硫酸锌相比,蛋氨酸螯合锌显著降低了22~42 d和1~42 d肉鸡的料重比(P0.05),但对各阶段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以及21和42 d肉鸡体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②蛋氨酸螯合锌替代硫酸锌对42 d肉鸡宰前体重、屠体重、全净膛重、腿肌重、屠宰率、胸肌率和腿肌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了42 d肉鸡全净膛率(P0.05),增加了42 d肉鸡胸肌重、腹脂重和腹脂率(P0.05)。③蛋氨酸螯合锌替代硫酸锌对42 d肉鸡胸肌肉色、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均无显著影响(P0.05)。④与硫酸锌相比,蛋氨酸螯合锌显著提高了21和42 d肉鸡血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力以及42 d肉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降低了21 d肉鸡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0.05),但对21和42 d肉鸡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无显著影响。由此可见,蛋氨酸螯合锌替代硫酸锌具有提高肉鸡生产性能和抗氧化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亚麻籽油对罗非鱼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亚麻籽油对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在1种实用饲料配方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对照)、1.5%、3.0%、4.5%亚麻籽油,配制4种等氮(粗蛋白质含量为33.5%)的试验饲料。选取初始均重(9.15±0.03)g的吉富罗非鱼36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饲喂8周。结果表明:3.0%、4.5%组罗非鱼的末重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5%组(P0.05),而3.0%、4.5%组饲料系数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5%组的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5%组罗非鱼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0%、4.5%组罗非鱼全鱼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0%、4.5%组罗非鱼肌肉C20∶5n-3(EPA)、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和n-3/n-6 PUF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肌肉C22∶6n-3(DH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5%组(P0.05)。3.0%组罗非鱼肌肉C22∶5n-3(DP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5%组(P0.05)。4.5%组罗非鱼肌肉PUF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与1.5%、3.0%组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亚麻籽油可改善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和肉品质,且亚麻籽油的适宜添加水平为3.0%。  相似文献   

18.
配制3个不同脂肪水平(4.5%、6.5%、8.5%)的实用饲料,在高脂肪水平(8.5%)饲料中添加0.1%复合降脂因子,组成4种等氮(粗蛋白质含量为30%)试验饲料,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和复合降脂因子对罗非鱼生长性能、体组成、肝胰脏代谢相关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初体重为(4.21±0.09) g的奥尼罗非鱼36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每组随机饲喂1种试验饲料,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罗非鱼的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显著升高(P<0.05),饲料系数(FCR)显著降低(P<0.05);在8.5%脂肪水平下添加0.1%复合降脂因子后,罗非鱼的PER显著升高(P<0.05),FCR显著降低(P<0.05).饲喂脂肪水平为8.5%的饲料会显著升高罗非鱼的肝脂和体脂含量(P<0.05),但在添加0.1%复合降脂因子后,罗非鱼的肝脂和体脂含量显著降低(P<0.05).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罗非鱼的肝胰脏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8.5%脂肪水平下添加0.1%复合降脂因子后,罗非鱼的肝胰脏GOT和GPT活性显著升高(P<0.05),CAT活性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得出,增加饲料脂肪水平会显著提高罗非鱼的生长性能,但较高的脂肪水平会降低罗非鱼肝脏的生理机能;添加复合降脂因子能够显著改善罗非鱼肝脏的生理机能,进而促进生长.因此,复合降脂因子可以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保肝剂应用于罗非鱼的养殖生产.  相似文献   

19.
蛋氨酸螯合锌对绿头野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研究蛋氨酸螯合锌对绿头野鸭生长性能及能量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探讨蛋氨酸螯合锌的最佳添加剂量。第Ⅰ组为对照组,添加150mg/kg硫酸锌组;第Ⅱ、Ⅲ组为试验组,分别添加75mg/kg硫酸锌+150mg/kg蛋氨酸螯合锌、300mg/kg蛋氨酸螯合锌。结果表明,各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能量和蛋白质代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4-7周效果最明显;料肉比显著低于对照组;添加75mg/kg硫酸锌+150mg/kg蛋氨酸螯舍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饲料工业》2017,(10):9-14
试验以纳米锌(20 nm)为锌源,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纳米锌0、30、60、90、120 mg/kg和180 mg/kg,添加无机锌60 mg/kg(W60);配制成7种等氮等能的饲料,投喂初体重为(52.68±0.13)g的半滑舌鳎84 d,研究纳米锌水平对半滑舌鳎的生长、肌肉营养成分和血液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锌的添加量为90 mg/kg时,增重率、饲料效率及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除60 mg/kg组的其他各组(P0.05),与60 mg/kg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肌肉营养成分组成各试验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120 mg/kg组、180 mg/kg组及W60组的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除对照组(0 mg/kg)之外其他各组(P0.05);纳米锌添加量为0~90 mg/kg组NBT显著高于其他组别(P0.05);90 mg/kg组与W60 A/G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血清GOT活力W60组显著高于除对照组之外其余各组(P0.05)。血清GPT活力在90 mg/kg组出现最大值并显著高于除W60组外其他各组(P0.05)。CHO含量120 mg/kg组及W6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及30 mg/kg组(P0.05);TG含量在90 mg/kg组出现最大值并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综上所述,在基础饲料中纳米锌添加量为90 mg/kg时,既可以提高半滑舌鳎的生长性能,又可以提高其非特异性免疫力,同时对其肝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