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十烷醇对海萝孢子萌发、幼苗及藻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三十烷醇对海萝孢子萌发、幼苗及藻体生长的影响.第1个试验,用0.50、1.00、2.00 mg·L-1的三十烷醇分别对附着后3d的海萝抱子进行14和24 h的浸泡,每隔10 d处理1次,共处理3次,试验进行2个月.第2个试验,用0.25、0.50、1.00、2.00 mg·L-1的三十烷醇浸泡平均长度为1.5mm...  相似文献   

2.
三十烷醇对侧耳菌丝体生长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三十烷醇对侧耳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三十烷醇对侧耳菌丝平板培养、瓶栽培养和液体培养的最大增长率为9.11%、17.10%和36.17%,其最佳促进生长浓度为0.05ppm0.1ppm和0.05ppm、通过对侧耳菌丝在深层发酵时总糖、总氮利用情况的测定。证明了添加适量的三十烷醇.菌丝对碳、氮源利用的增加与其生物量形成的增加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三十烷醇对龙胆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十烷醇是一种广谱性的植物生长促进剂。探讨了三十烷醇对龙胆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十烷醇能促进龙胆草种子萌发、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龙胆草经三十烷醇处理后,其幼苗生长速度、叶片叶绿素素含量和根系活力显著增高,并且以0.1mg·L^-1浓度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三十烷醇对3种单细胞藻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不同浓度的三十烷醇对蛋白核小球藻、斜生栅藻、菱形硅藻生长及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十烷醇对这3种单细胞藻的细胞增殖、叶绿素a和光合放氧量均有明显促进作用,对小球藻、栅藻和硅藻的促生长最佳浓度分别为2 mg/L、5 mg/L和0.01 mg/L。  相似文献   

5.
真江蓠是我国重要的栽培藻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和生态价值.为了优化真江蓠四分孢子放散、附着、萌发和生长等过程的培养条件,选择温度、光照度和盐度3个环境因子,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环境因子对真江蓠四分孢子放散和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光照度和盐度对真江蓠四分孢子放散和发育具有显著影响(P<0.05),当温度为20~25℃、光照度为15~60μmol/(m2·s)、盐度为28‰~36‰时,真江蓠孢子放散量达到最大值2.8~3.3×106个/g;低温(15~25℃)、低光[15~60μmol/(m2·s)]和低盐(24‰~32‰)有利于四分孢子的附着和萌发,真江蓠孢子附着率高于85%,萌发率高于90%;中温(20~25℃)、高光[60~100μmol/(m2·s)]和低盐(24‰~32‰)有利于真江蓠孢子后期(直立体阶段)幼苗的生长发育,线性生长速率最高可达(148.95±4.28)μm/d.研究优化了真江蓠四分孢子放散和培育的条件,为探索真江蓠室内采孢子育苗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蕨菜孢子萌发及生育进程与诸因素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蕨菜孢子没有休眠性,成熟的褐色粉孢子播种后萌发快,生长势强;孢子萌发与光照时间无关,原丝体绿化要求每天1-24h的光照。MMG其质是促进孢子萌发及生长发育的最佳处理。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5-28℃,最适温度为25-28℃,高于30℃抑制孢子萌发,受精及幼孢子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28℃,最适温度为28℃。  相似文献   

7.
几种植物生长物质对底栖硅藻生长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原位光密度测定法探讨了三十烷醇(TA)、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对盾卵形藻小形变种、柔软舟形藻生长速率的影响。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3种植物生长物质对两种底禁硅藻的生长速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TA对两种底栖硅藻促进生长的最佳质量浓度为1.0mg/L;IAA对盾卵形灌小形变种、柔软舟形藻促进生长的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1.0,0.1mg/L;GA3对盾卵形藻小形变种、柔软舟形藻促进生长的最佳质量  相似文献   

8.
番红花丛花青霉菌(Penicillium corymbiferum)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红花丛花青霉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5-25℃,最适pH值为6,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0℃10min。分生孢子在蒸馏水中不萌发,1%寄主汁液和其它不同的营养液均有促进孢子萌发的作用。在供试6种药剂中以50%多菌灵和50%托布津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9.
三十烷醇对坛紫菜叶状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三十烷醇对坛紫菜野生型品系(WT)叶状体生长的影响作用,用1×10-7、3×10-7、5×10-7和7× 10-7的三十烷醇溶液处理WT品系叶状体1 d,恢复正常条件充气培养25 d后发现:在上述浓度范围内,3×10-7组对WT品系的叶状体的促生长效果最明显,5×10-7组次之,1×10-7组处理几乎无效果,而7×10-7组对叶状体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3×10-7组叶状体的平均长度增加了94.92%,叶绿素a、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26.00%、92.88%和84.89%。三十烷醇对WT品系叶状体生长的促进作用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且这种促生长作用会持续到处理后20 d左右。上述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三十烷醇溶液(3×10-7)浸泡处理可以显著、持续地促进WT品系的叶状体生长,增加光合色素和色素蛋白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进行了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孢子萌发及侵染环节的定性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弯孢菌孢子在清水中或可直接萌发,或不能直接萌发。花粉粒及玉米叶面物质对弯孢菌的萌发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已萌发孢子干燥超过1min即丧失侵染能力。弯孢菌在15-35℃都可对玉米形成侵染,以25℃为最适侵染温度。孢子侵入适宜温度范围窄于附着胞形成温度,又窄于孢子萌发适宜温度,叶面结水时间需超过7h才能形成侵染。  相似文献   

11.
浒苔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浒苔(Ulva prolifera)人工育苗技术全过程。首先研究了室内育苗浒苔藻体孢子放散的最适温度及藻体密度,孢子附着及萌发的最适温度与光照强度,浒苔苗网下海养殖小苗最适长度。结果显示:浒苔在温度25℃、藻体密度为0.8 g/L时藻体放散孢子量最大,温度为20℃、晴天[光照强度300μmol/(m2·s)]时浒苔孢子附着及萌发效果最好,浒苔幼苗海区养殖的适宜藻体长度为1~3 cm。根据以上育苗技术参数,2013年12月10日至2014年1月26日,在浙江象山港河伯所村奉化益珍海藻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浒苔规模化人工育苗试验,并初步建立了浒苔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本次规模化育苗共用6.6 kg新鲜藻体,共放散了17.82×1010个孢子,平均每克藻体放散孢子量高达2.7×107个;共采苗2 000张苗帘(规格16 m×1 m),平均每张网帘附有8.64×107个孢子;网苗经20℃室内培育,7 d萌发达到最高峰,平均20棵苗/cm,小苗长度最长可达3 cm,达到出海养殖要求。育苗全过程共为45 d。该研究为浒苔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三十烷醇作为一种新型植物调节剂,目前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研究。对三十烷醇(TA)采用纳米技术方法处理,制备三十烷醇纳米制剂,并初步研究了该制剂对绿豆种苗生长的影响。通过比较得出以下结论:通过超声波振荡法制备三十烷醇的纳米制剂,三十烷醇颗粒粒径可达到50~200nm。在三十烷醇(TA)使用浓度范围为0~2mg/L的条件下,三十烷醇(TA)纳米制剂浓度为0.5mg/L时绿豆种苗长势最好。  相似文献   

13.
在鹿角海萝Gloiopeltis tenax藻体生育期内,观察了大连沿海鹿角海萝的自然生态及藻体生长过程;在繁殖期内定期采集种藻进行孢子放散,测定了藻体生长、孢子放散量与水温的关系;使用培养皿、贝壳等附着基采集四分孢子和果孢子并在室内进行培养。结果表明:1)鹿角海萝在大连沿海的生育期为10月至翌年7月,藻体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生长最快,此阶段水温为6~9℃。2)鹿角海萝的繁殖期为4月下旬至6月下旬(水温6~12℃),其中果孢子体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水温6~10℃)放散,放散高峰为5月上旬,最高放散量为0.9×10^6个/g;5月上旬至6月下旬(水温9~12℃)四分孢子体开始放散,高峰期为6月上旬,最高放散量为1.65×10^6个/g。3)四分孢子和果孢子附着后均可萌发形成盘状体,盘状体直径达250um左右时形成直立枝,盘状体和直立枝在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干露2h条件下,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直立枝经在室内培养成为鹿角海萝幼苗。  相似文献   

14.
以浮筏栽培的Costaria costata成熟种藻为材料,采用阴干刺激方法获得大量孢子并采集在维尼纶绳苗帘上,研究了孢子萌发、配子体生长发育和幼孢子体生长与水温的关系。结果表明:胚孢子在水温16℃下24 h后开始萌发形成配子体;16~22℃是配子体生长的适宜温度,经过近1个月培育,雌雄配子体藻团直径分别可达50μm和45μm;雌雄配子体在水温达到22℃后生长速度明显减慢,超过23℃后生长停止进入休眠期;当水温降至23℃以下时配子体恢复生长,22℃时雌雄配子体开始发育,形成卵囊和精子囊,21.5~20.5℃是雌雄配子体成熟高峰期,其间雌雄配子体大量排出卵和放出精子,其卵囊和精子囊形成率分别达到70%和62%;卵受精后形成的幼孢子体在21.5~20℃间生长很快,受精20 d时测定藻体长度达到200μm以上,经过1个月海区暂养培育成藻体长度为0.3 cm的幼苗,经海区栽培后生长成为长为3 m、宽为35 cm的C.costata成体。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营养、pH值、温度及湿度条件对荔蝽菌分生孢子萌发及菌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10-2(质量分数,下同)的蛋白胨最有利于孢子萌发和菌落生长.在1×10-2的蛋白胨溶液中,孢子萌发率(Y)与时间(T)的回归方程为Y=-42.512+7.0665T.在PDA+1×10-2蛋白胨培养基25℃条件下,菌落直径(Y')和时间(T)的回归方程为Y'=-0.098+0.3413T,pH6.47最有利于孢子萌发,pH6.0最适于菌落快速生长,其回归方程分别为Y=-2.75+5.1T(pH=6.47)和Y'=0.1943+0.3497T.温度在20-30℃时,较适合于孢子萌发和菌落生长,其中以25℃为最好.只有在RH为100%的条件下,孢子才能大量萌发.  相似文献   

16.
玫烟色拟青霉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的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培养液离体培养玫烟色拟青霉孢子,观察其萌发过程,结果显示,玫烟色拟青霉孢子萌发可以产生单极芽管和双极芽管,而且芽管顶端膨大可形成附着胞,附着胞形态以球形和棍棒状为主;不同培养液中,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率不同,其中0.1%的菜青虫体壁浸出液(CL)培养液中孢子萌发率和附着胞形成率最高,分别达到79.01%和18.69%。不同基质对玫烟色拟青霉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的影响也不同,蝉翅较适合玫烟色拟青霉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  相似文献   

17.
采用 GA_3,萘乙酸,三十烷醇和2,4-D 等4种生长调节剂,每种药剂分3个浓度和2个温度水平.试验数据经方差分析和模糊聚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这4种生长调节剂对兰竹荔枝品种的花粉萌发率均有促进作用.在18℃下,其作用效果为 GA_3>三十烷醇>2,4-D>萘乙酸;在22℃条件下,三十烷醇>萘乙酸>GA_3>2,4-D.其中,GA_3 50和100ppm 及三十烷醇2ppm 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江蓠是经济价值较高的一种海藻,是制造琼胶的重要原料,目前无论在国际市场或国内市场都非常畅销。其中细基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更是优良品种,是我国目前人工栽培的理想品种之一。它的特点是生长周期短、个体较大、含胶量高(约30%)。但种苗如何解决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我们自1977年到1978年先后进行了潮间带采孢子培苗试验,即在潮间带筑小围堤,建立简易的苗圃,用贝壳、小石块、碎珊瑚及聚乙烯或维尼纶网片等做生长基,用洒孢子水法,使江蓠孢子附着萌发,培育成幼苗。实践证明,这种苗圃每亩浅滩所培养的江蓠幼苗,可供10亩左右的海区栽培江蓠使用。这和农业上的播种育秧、种植水稻的效果相似,可以向广大群众推广,以解决人工栽培江蓠的种苗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研究了影响楸子(Malus prunifolia Boukh.)离体繁殖的有关因素。芽的增殖和生长适宜的BA和IBA浓度分别为0.5~1.0mg/L和0.5mg/L。山梨醇代替蔗糖以及附加赤霉素可促进增殖和生长。高浓度IBA和BA及山梨醇作碳源时易产生玻璃化苗。0.1mg/L的IBA诱导不定根较好。三十烷醇对增殖和生长以及不定根的诱导均具显著的效应。在较低温度下,用细沙作基质,喷布高脂膜或三十烷醇有利于试管苗的移栽成活,小植株大田移栽成活率为93~100%。  相似文献   

20.
孢子萌发试验证实速保利对赤霉菌分生孢子芽管有强烈的致畸作用。当浓度为100~400μg·ml ̄(-1)时,速保利对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其对该菌的菌落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属极敏感型。田间药效测定确认该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穗腐对小麦具有良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其防效与多菌灵防效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