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针对影响汽车甲醇发动机燃烧特性的敏感因素,研究不同发动机转速、进气温度和过量空气系数对其燃烧特性的影响。建立甲醇发动机燃烧室模型,利用AVL-Fire仿真分析不同因素下甲醇发动机的气缸压力、缸内温度和放热率的变化规律,对比不同因素下最高气缸压力、缸内温度和放热率峰值的变化程度。结果表明,过量空气系数对甲醇发动机的最高气缸压力、缸内温度和放热率峰值的影响程度最大。3个分析因素中,甲醇发动机燃烧特性受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2.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与其动力性、经济性、排放特性、噪声及强度等直接有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柴油机的综合性能。本文根据实测小缸径直喷增压柴油机不同负荷及转速时的气缸压力,分析其燃烧过程特性及放热规律。结果表明,为降低最大燃烧压力及NOx排放,小缸径直喷增压柴油机采用的喷油提前角较小,柴油机在大部分工况下,燃烧始点较迟,最大压力升高率、最大燃烧压力较低,其对应相位较迟,放热规律也较低。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直喷式柴油机燃烧气体压力波动低阶模式的压力级及模式频率与柴油机负荷、转速、供油提前角等因素的关系 ,以及气缸内不同位置所测得的压力波动模式特征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对压力波动各阶模式的压力级和频率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一台非道路用柴油机上进行了燃用不同生物柴油掺烧率的试验,根据实测的气缸压力数据,对不同掺烧率下燃烧噪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最大气缸压力、最大气缸压力升高率等时域指标都随生物柴油掺烧率的增大而增大;掺烧生物柴油后,燃烧噪声基准值(1 000 Hz气缸压力级)增大,全负荷B50燃烧总声压级最大,其值比燃用纯柴油高约0.5 dB(A)。生物柴油的掺烧对于燃烧噪声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增大燃烧噪声的方面,也有减小燃烧噪声的方面。  相似文献   

5.
从时域和频域两方面综合评价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噪声,分析转速、负荷、供油提前角以及生物质气替代率等因素对燃烧噪声的影响,并与柴油机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21℃A供油提前角时,转速对整个频率范围内气缸压力级的影响较小,在相同转速下随负荷的增加,生物质气替代率下降,燃烧总声压级普遍增大;而当供油提前角增大至24℃A时,两种机型的气缸压力级频谱曲线变化强烈,转速的增大使其在高频范围内呈振荡式发展,负荷的增加使其在低、中频范围内增大.  相似文献   

6.
多缸柴油机转速波动与燃烧不均匀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量了不同转速和负荷下V型6缸增压柴油机6个气缸内的瞬态压力和瞬时转速波动,分析了瞬时转速波动和各缸燃烧不均匀性的相关性.试验表明:多缸柴油机相邻的两缸压力峰值对应的曲轴转角之间总会出现一个转速波动峰值,并且某一缸燃气对活塞作功越大,随后出现的转速波动峰值越大,反之,转速波动峰值越小;当平均转速一定时,负荷越大,转速波动率也越大;负荷相同时,转速波动率的大小与转速没有单调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7.
LPG转子发动机缸内燃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转子发动机的计算模型,结合自编程序在CFD软件上对转子发动机的燃烧过程进行了二维动态数值模拟,并利用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出缸内直喷LPG转子发动机燃烧演变过程,分析了喷嘴在3个不同位置时发动机的燃烧特性,由此确定了喷嘴安装的最佳位置,并进一步研究了该情况下喷油时刻和喷油持续期对转子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转速一定,给定喷射方向、喷射持续期和喷雾锥角时,发动机存在一个最佳喷射提前角,能使燃烧室内混合气分布合理,气缸压力峰值高,最大放热率和最大压力升高率高,燃烧持续时间短,发动机热效率高。当喷嘴位于长轴顶点时,燃烧稳定性和持续性都比其他两个位置更好,最佳喷射提前角对应的燃烧压力峰值最高;若在此最佳喷射提前角下,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改变其喷射持续期,会使最高燃烧压力和最大放热率出现一定的降低,但影响不大,其燃烧特性仍然比较理想,气缸压力峰值能达到6 MPa以上。  相似文献   

8.
生物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噪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气化炉热解气化各种农林废弃的生物质,产生可燃生物制气.作为双燃料发动机的主要燃料.双燃料发动机由单缸、四冲程、水冷、直喷式柴{由机改装,生物制气通入发动机进气管,在进气过程中吸入气缸.测量生物制气一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气缸压力,通过与原柴油机对比,对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噪声进行分析.除低速大负荷外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噪声均低于原柴油机,其噪声随负荷增大而增大,随转速升高而降低,随供油提前角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柴油机燃烧噪声的频谱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测量发动机工作和倒拖时的气缸压力,并在不同转速下从4个不同方向对单缸柴油机进行了1/3倍频程噪声频谱测量分析,分离出燃烧噪声级。基于柴油机燃烧示功图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气缸压力级频谱,同时计算2种不同转速下的柴油机衰减曲线。研究表明,随着转速的降低,除了柴油机前侧值有所提高外,其他3个方向上的总燃烧噪声值均下降。低频段时柴油机结构的衰减量大,高频段的衰减量小,2种转速下的衰减曲线走向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0.
以高温小桐子油在单缸水冷四冲程柴油机上进行试验,测录了多循环的瞬时气缸压力与高压油管燃油压力,对比分析了最大转矩点燃用柴油与高温小桐子油,燃用高温小桐子油在不同转速的全负荷工况与标定点转速不同负荷工况在喷油与燃烧过程中各参数的循环变动。结果发现,燃用小桐子油滞燃期的变动最突出;2000rpm时喷油持续期、滞燃期循环变动较大,使得其最大燃烧压力升高率的变动也较大;1400rpm时喷油前期和燃烧后期的缸内压力循环变动均较大;10%负荷,喷油过程循环变动大,同时喷入的燃油少,缸内空气量大,燃油雾化、蒸发、混合的不确定性增强,后续燃烧过程的差异大。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以1台自然吸气直喷柴油机及1台相同排量的增压中冷柴油机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测录不同负荷、中冷温度以及供油提前角下的多个循环的缸内压力及油管泵端压力,编程计算放热规律并进行循环波动研究,对两者的燃烧及放热规律循环波动进行比较.试验表明:自然吸气直喷柴油机放热规律循环波动比较大.  相似文献   

12.
柴油机燃用二甲醚喷射与燃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2135型柴油机燃用二甲醚日寸的喷射与燃烧特性。测试了嘴端油管压力、针阀升程、缸内压力、氮氧化物排放等参数,计算了燃烧率和累计燃烧率。试验结果表明,该燃料的喷射与燃烧过程明显不同于柴油。二甲醚的油管压力升高率和压力峰值低,喷射滞后期及其负荷依赖性很大;相应地,其着火点迟后,着火点的负荷依赖性也很大;滞燃期短;缸内最高燃烧压力和压力升高率低;扩散燃烧快速。柴油机燃用二甲醚可大幅降低氮氧化物排放,并实现无烟、低噪声燃烧。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小比例甲醇-柴油混合燃料对直喷式柴油机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平均有效压力和转速下,相比于纯柴油,甲醇-柴油混合燃料滞燃期延长,燃烧持续期缩短,缸内最大爆发压力、最大压力升高率及最高平均燃烧温度上升;甲醇-柴油混合燃料与纯柴油放热规律相似,最大瞬时放热率比纯柴油大,且峰值所对应的时刻滞后;混合燃料预混燃烧部分比柴油略大,燃烧放热重心向上止点后偏移。  相似文献   

14.
在一台增压发动机上分别进行了燃用生物柴油和二甲醚的燃烧和排放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增压发动机在高负荷下燃用生物柴油和二甲醚时,预混合燃烧不明显,出现扩散燃烧单峰的燃烧规律,生物柴油燃烧的单峰规律更明显。与生物柴油相比,二甲醚的缸内压力峰值、压力升高率幅值和放热率峰值均降低;NOx排放大幅下降,HC排放和CO排放升高,碳烟排放和燃油消耗率降低。  相似文献   

15.
对高压共轨柴油机的噪声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缸压传递函数法对柴油机燃烧噪声和机械噪声进行了分离,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转速下,负荷减小机械噪声减小,而燃烧噪声增大;在负荷一定下,转速增大,燃烧噪声和机械噪声均增大,但机械噪声的增大高于燃烧噪声。低速时和高速小负荷时燃烧噪声是降噪重点,高速、大负荷时机械噪声是降噪重点。同时对影响柴油机噪声和排放的相关参数进行试验研究和分析,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结果,对高压共轨柴油机降噪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柴油/甲醇组合发动机燃烧压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MCC)方式对增压共轨发动机进行缸内燃烧压力特性研究。对比分析了DMCC模式和纯柴油模式下的缸内燃烧压力、压力升高率、最高燃烧压力和燃烧放热率。结果表明:DMCC模式大大改变了放热率的形式,使得着火始点较原机推迟很多;并且燃烧过程中的预混燃烧比例明显加大,扩散燃烧的比例减少。该研究结果为大幅度提高柴油机效率、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ZS195柴油机掺氢燃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标定转速下试验研究了小比例掺氢燃烧对ZS195柴油机工作过程、排放和经济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ZS195柴油机掺氢燃烧后,随着掺氢率的增加,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和压力升高率峰值都会增加;ZS195柴油机进行小比例掺氢燃烧会降低HC、CO和烟度排放水平;富氢进气会提高缸内混合气燃烧速度,改善缸内燃烧质量,使柴油机热效率有所增加;柴油机排温和NOx排放也会随着掺氢率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