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问题的提出子棉的收购检验依据 GB1 1 0 3之规定多年来一直沿用“一试五定”的方法 ,即皮辊机 (近年来也有用锯齿试轧机的 )试轧定衣分 ,对照标准定品级 ,手扯尺量定长度 ,电测器测湿定水分 ,估验结合机检定杂质。其中电测器测湿是专对试轧的皮棉而言。子棉的价格由皮棉价格、棉子价格和加工费形成 ,公式为 :子棉收购价 =皮棉收购价×衣分 (1 -衣分-棉子损耗率 1 %)×棉子收购价 -子棉定额加工费 (1 )………………………………………………其中 ,棉子按皮棉等级分为若干个等级 ,每个等级定一个价格。笔者认为这里存在一个严重问题 ,即棉…  相似文献   

2.
翁小平 《中国棉花》2009,36(1):31-32
子棉衣分与子棉回潮率在棉花收购过程中是棉花结价的两个主要参数。通常这两个参数分别由子棉衣分试轧机和子棉回潮率探测仪得到。棉花收购部门根据这两个参数来确定被收购子棉的出棉率并作为结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棉花收购中采用一试五定,即用皮辊机试轧定衣分,将试轧出来的皮棉再检验品级、长度、水分、杂质等。细绒棉占全国棉花产量90%以上,几乎全部使用锯齿机加工。由于收购试轧与加工轧花工具不同,对长度的损伤亦  相似文献   

4.
棉花收购检验中锯齿机试轧效果好张强河北省衡水地区棉麻公司053000子棉收购是棉花收购站检验工作首要环节,也是做好棉纤维检验工作的重要基础。通过几年的试验,使用锯齿机试轧有以下几方面效果。1效率高每试轧1kg子棉仅需约1分钟时间,底绒完整无头小,比使...  相似文献   

5.
低级棉品质检验时因含有僵瓣,故在试衣过程中不易上刀,有影响衣分率的现象。因此,七十年代初,上海市郊及南方部分棉区的棉花收购部门,在检验低品级子棉衣分时,相继使用机械松僵机,即在试衣前将棉样先经机械松僵处理,增加子棉衣分率。近  相似文献   

6.
抗虫棉与常规棉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不同来源的转基因抗虫棉与国内常规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抗虫棉的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的变异幅度小于常规棉 ,果枝数、果节数、单株结铃数高于常规棉 ,而铃重、衣分、株高则低于常规棉 ,脱落数及脱落率高于常规棉 ,而结铃数的增加难以弥补衣分的降低 ,从而使抗虫棉虽有较高的子棉产量 ,但其皮棉产量却低于常规棉 ,减幅为4.2 8%。  相似文献   

7.
1997年山东子棉衣分走势*谢俊环李英魏振山东省德州市纤检所253020对1997年早、中、晚期棉花的品质调查后发现,子棉衣分与往年不同(表1)。从调查结果看,1995,1996年度的子棉衣分都是早期高,中期稍低,晚期低。而1997年度的子棉衣分却是...  相似文献   

8.
1选育经过徐棉18号原名徐9856,该品种组合为苏棉12号×豫棉21号,1995年杂交,经南繁加代、扩大群体,1996年F2代长势突出,抗枯、黄萎病好,1997年从F3代初选出单株40多个,复选出单株20多个,决选出10多个单株于1998年进入株行圃鉴定。其中徐9856表现出产量高、抗性强、衣分高等特点。1999年升入所品比,每公顷子棉产量4381.5kg,皮棉产量1945.5 kg,较泗棉3号增产13.9%。2000年参加江苏省联合鉴定,每公顷子棉产量3148.7 kg,皮棉产量1373.7 kg,较泗棉3号增产4.87%。2001-2002年参加江苏省中熟抗病棉花品种区试,平均每公顷子棉产量3557.4 kg,皮棉产…  相似文献   

9.
位于密西西比州斯通维尔地区的美国农部棉花轧花实验室在控制状态下,对分布于中南棉区和东南棉区的10个州种植的超窄行棉和常规棉进行了轧花试验。轧超窄行棉所需的机器为配有分离收获器、干燥器、滚筒清洁器的辊式(stick)机器,配有干燥器、滚筒清洁器的CBS机器和配有滚筒清洁器、取子棉输送器并带有两个皮棉清洁器的梳齿板式轧花机;轧常规棉不使用CBS机器且只使用一个收稿日期:1999—06—07皮棉清洁器。常规棉和超窄行棉10个点最初子棉含杂质平均分别为7.8%和20.9%;经清洁器清洁后子棉含杂质平均分…  相似文献   

10.
全国植棉劳模毕承松同志,老当益壮,坚持科学种棉。1981年种的1.334亩棉花试验田,经地、县农业技术部门考察,亩平均结桃82410个,平均百铃重420克,衣分35.76%。共收子棉923.4斤,轧皮棉330.2  相似文献   

11.
黄河流域常规棉品种近几年育种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2007—2012年黄河流域国家区试的资料,来研究近几年常规棉品种的育种趋势。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子棉及皮棉产量呈增长趋势,但受当年气候影响较大。产量构成因素中,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铃重。参试品种的衣分逐年下降、子指逐渐上升,对皮棉产量的提高不利。参试品种的纤维马克隆值呈上升趋势,对纤维品质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棉花种植最佳经济效益,农三师前进水库管理处在2006年引进中长绒棉新陆早24号在前进水库种植,采取宽膜种植的棉田,公顷子棉产量达到6000kg,部分小块地产量更高。衣分平均42.5%,纤维长度多在33mm,每公斤子棉市场销售价格高于细绒棉1元左右,种植经济效益高于细绒棉经济效益。经过一年种植实践,探索出高产栽培技术,并积极将丰产栽培技术推广到周边民族区域推广应用。1播种及土地准备。选择土壤有机质丰富的中潮耕地是获得中长棉丰产的基础,播前重施农家肥或者增施棉仁油饼,公顷1500kg为好。播前用禾耐斯除草剂对耕地进行喷施,减少田间…  相似文献   

13.
南疆棉区氟节胺化学打顶技术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农科所进行了不同时间氟节胺化学打顶和人工打顶的田间对比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化学打顶后棉株高于人工打顶,铃重与衣分略有降低,子棉和皮棉产量与人工打顶相当,对纤维品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棉花产量的构成因素为密度、单株铃数、单铃重和衣分。以丰产为目标对这些因素的控制 ,密度可以通过栽培措施调节 ,单株铃数、单铃重和衣分可通过田间和室内考种选择。其中考察衣分高低主要依据室内子棉轧后计算出的数据 ,而出于对高产的需要 ,育种上往往偏重于高衣分材料的选择 ,由于衣分和子指之间存在高度负相关关系 (r=- 0 .80 6 7* * ) ,因此选择的结果会忽视子指这一重要因素而形成高衣分低子指现象 ,在生产中低子指对出苗不利。通过研究二者的关系 ,以期为育种者正确选择材料提供依据。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 2 0 0 2年在郑州市农林科学…  相似文献   

15.
 以辽宁棉花品种(系)为母本,黄河流域早熟品种(系)为父本,配制了12个杂交组合(F1),进行配合力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辽棉15号、辽棉17号的霜前子棉、皮棉和子棉、皮棉总产的一般配合力均较好,以这两个品种为亲本所配制的杂交组合产量一般都较高;2)辽棉17号×冀668和辽棉17号×石远321的特殊配合力较高,相应的纤维品质也较好;3)产量与单株铃数、铃重、衣分、果枝数之间有显著正相关;铃数与株高和果枝数显著正相关;绒长与强力值存在显著的正相关;4)绒长与麦克隆值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衣分与铃重、强力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绒长与整齐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铃数与铃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北疆植棉区分属特早熟棉亚区和早熟棉亚区,以“矮、密、早、膜”为主的栽培体系日益完善,棉花产量高,生态条件利于纤维整齐度的提高,品质一致性相对较好;而2 0 0 3年新疆北疆棉花产量及品质降低明显,从本单位主持的棉花品种多点试验结果分析,2 0 0 3年与气候条件基本正常的2 0 0 2年相比,各参试品种(系)产量构成要素中,单铃子棉重、单位面积铃数、衣分差别明显,主栽及搭配品种(系)单铃子棉重平均下降1 3.69% ,单位面积铃数平均下降2 3.97% ,衣分平均升高3.4% ,子棉产量平均下降34.45 % ,衣分虽有升高,但幅度远不如前两项,所以,皮棉产量也降…  相似文献   

17.
麦后移栽棉不同时期喷施催熟剂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麦后移栽和麦后直播棉生长后期的4个不同时期用乙稀利催熟,研究其对棉花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9月10日过早喷施催熟剂,铃重、衣分和成铃数均极显著降低,导致子棉、皮棉产量也极显著降低;且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伸长率和麦克隆值5项指标均极显著减小。麦后移栽棉田喷施催熟剂的适宜时期在10月上旬,可提高霜前子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对纤维品质无不良影响。育苗移栽可促进麦后棉早发早熟,提高产量和霜前花率并改善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18.
杏棉间作复合系统中棉花生长及生产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大田棉花为对照,与杏、棉间作下棉花的株高、LAI、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杏、棉间作下棉花的株高和LAI相比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且随着距杏树垂直距离的增加,其变化呈偏态分布趋势;间作下棉花的铃重、株铃数、有效果枝数和衣分相比对照均有一定的减少,各处理与对照间单株铃数和果枝数差异极显著,间作对产量性状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有效果枝数株铃数铃重衣分;间作减少了棉花的单位面积子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各处理与对照间差异极显著;在杏、棉间作下试验的3个品种中鲁棉研28最为稳定。  相似文献   

19.
科棉5号由江苏省科腾棉业有限责任公司、大丰市棉花原种场以(泗棉3号/海7124)×(湘棉13/辽棉9号)配组选育而成。2002-2003年参加江苏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4年进入江苏省生产试验。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生育期136天左右,属中早熟陆地棉。出苗较好,生长势较强;株高中等,植株较疏朗;茎秆粗硬有茸毛,叶色深。铃长卵圆形,中等大小,铃重5.8g左右,吐絮畅,絮色白。衣分39%左右,衣指7.5g,子指10.8g。2产量表现2002-2003年江苏省区试中,两年平均分别产子棉、皮棉3418.5kg·hm-2和1360.5kg·hm-2,比对照泗棉3号增…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选育、中棉种业长江有限公司推荐并申报的杂交棉新品种中棉所53(中杂003)于2006年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1.1生育特性。生育期129天,单铃重5.38g,絮朵大,吐絮畅,衣分41.54%。长势较强,结铃性较强,丰产稳产性好,属高产型杂交棉。1.2丰产稳产。安徽省2004-2005年棉花品种区试,两年平均子棉每公顷3812.25kg,为对照(皖杂40F1,下同)的115.84%;皮棉每公顷1583.70kg,为对照种的113.47%。2005年安徽省同步生产试验,子棉每公顷3442.5kg,为对照的105.2%;皮棉每公顷1442.7kg,为对照种的105.7%。1.3抗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