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1 毫秒
1.
1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04年设在黑龙江省曙光农场试验站,土壤为岗地白浆土,有机质含量2.815%,pH值6.64,土壤速效氮39.45mg/kg、速效磷66.22mg/kg、速效钾153.15mg/kg。前茬为大豆,秋深松。春起垄,达到播种状态。  相似文献   

2.
1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设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农场试验站,土壤类型为草甸黑土,土壤有机质含量4.579%,pH值为6.38,中等肥力,含速效氮47.05mg/kg、速效磷75.84mg/kg、速效钾199.65mg/kg,前茬玉米,秋翻春起垄。  相似文献   

3.
1、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05年设在黑龙江省嫩北农场种子公司试验基地,土壤为草甸土,有机质含量为3.427%,PH值为6.4。土壤速效磷39.78mg/kg。速效钾202.76mg/kg.碱解氮126.46mg/kg。当年未施基肥,田间管理同生产田。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推荐施肥与常规施肥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我们于2008年实施了该试验,试验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基本地情况 试验设在大荔县段家乡段家村8组毛建民家的责任田。供试土壤为黄土性土,面积4669m^2,肥力中等,灌溉方便,前茬作物为小麦,播种前测定土壤养分基础为:速效氮50.35mg/kg、速效磷26.31kg/mg、速效钾100.72mg/kg、有机质9.43g/kg、pH为7.1。  相似文献   

5.
恒生氨基酸叶面肥为浓缩糖蜜发酵液(CMS),又称浓缩氨基酸液,由青岛迈森农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是以糖蜜淀粉等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所制成的产品。该产品参加了2007年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土肥联网试验。1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设在黑龙江省胜利农场十队1号地,土壤为草甸白浆土,5年老水田,有机质含量3.76%,pH值5.9。土壤速效磷20.81mg/kg、速效钾282mg/kg、速效氮213.59mg/kg、速效硅331.86mg/kg。供试水稻品种为空育131。  相似文献   

6.
张玉喜 《河南农业》2008,(17):28-28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土壤 本示范于2006m秋安排在新郑市观音寺镇姚张村张岭义的责任田内,供试土壤为褐土,土壤肥力中等。耕层土壤基础养分为:有机质1.03%,碱解氮96.5mg/kg,速效磷(P2O5)12.8mg/kg,速效钾(K2O)105.6mg/kg。  相似文献   

7.
几种杀菌剂对水稻病害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设在黑龙江省胜利农场十队1号地,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多年老稻田,有机质含量为3.76%,pH值5.9,速效磷20.81mg/kg,速效钾282mg/kg,速效氮213.59mg/kg,速效硅331.86mg/kg。供试水稻品种为空育131,4月16日播种,4月25日出苗。5月8日整地,整地时全层施肥,每公顷施64%磷酸二铵90kg、46%尿素45kg、50%硫酸钾45kg。5月15日插秧,分蘖期公顷撒施返青肥60kg,穗肥公顷喷爱丰液肥1875g。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土壤养分状况及施肥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巴彦淖尔地区耕作土壤由草甸灌淤土和盐化灌淤土组成。其养分含量平均为:全氮0.68g/kg,速效氮64mg/kg。速效磷9.1mg/kg,速效钾245mg/kg,有机质10.5g/kg,全盐含量0.9g/kg,pH值为8.96(表1)。  相似文献   

9.
木通引种栽培土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采自湖南、湖北两省木通产地的28个土壤样品进行风干、弃去杂物、磨细以及过筛处理,分别测定28个土样的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以及速效钾含量等6项农化指标.结果表明:木通产地土壤pH值为4.89~6.62,平均为5.63;有机质含量为5.2~85.6g/kg,平均为45.3g/kg;全氮含量为0.64~3.10g/kg,平均为1.95g/kg;速效氮含量为7.19~140.55mg/kg,平均为77.59mg/kg;速效磷含量为5.57~16.00mg/kg,平均为10.15mg/kg;速效钾含量为5.56~47.54mg/kg,平均为31.95mg/kg.因此,可以初步确定,养分含量比较丰富的酸性土壤适合木通生长。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三明市水田土壤0~25cm土层有代表性的2710个土壤样品进行养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偏低,平均值为5.16,84.1%的土壤pH〈5.5;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28.5g/kg,87.4%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20∥kg;土壤碱解氮含量平均值为154mg/kg,87.8%的样品含量高于90mg/kg;土壤样品中速效磷含量的平均值为44.5mg/kg,仅5.9%样品含量低于10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平均值为99mg/kg,其中有61.6%的样品含量低于100mg/kg。说明三明市目前土壤养分状况总体上处于偏酸、中等有机质、高氮、高磷、低钾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不同保水措施对南方季节性干旱区春玉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缓解日益严重的南方季节性干旱危害,选取目前生产上相对实用的干旱防控技术措施,通过对春玉米干旱胁迫试验,模拟季节性干旱的发生,研究探讨了南方季节性干旱区域地膜覆盖(FM)、稻草覆盖(SM)、保水剂(SAP)和对照(无处理,CK)对春玉米保水抗旱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FM、SM、SAP同期土壤含水量最大分别增加了28.1%、13.55%和11.37%,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了26.1%、12.8%和10.2%,植株地上部全氮(N)、全钾(K)含量均显著高于CK,产量显著增加了33.80%、25.87%和13.59%。FM还显著提高了土壤温度,加快了玉米的生育进程,生育期缩短了6 d。上述结果说明,地膜覆盖能使玉米提早成熟,有利于避旱减灾,同时3种保水措施均能通过保蓄土壤水分,缓解季节性干旱危害,实现玉米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2.
季节性干旱区不同播期对春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春玉米不同播种期试验,探讨了季节性干旱区不同播期对春玉米植株形态、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分析了春玉米不同播期与避旱减灾和种子发芽出苗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春玉米成熟期推迟,易遇季节性干旱危害,产量降低;在选择早熟品种、适当提早播种、加强培育管理的前提下,能避开季节性干旱,有利于春玉米高产稳产,其适宜播种期为3月中旬至4月上旬。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保水剂和黄腐酸在土壤水分保持以及作物耗水的影响效果,2011年在中国农业大学温室进行了玉米盆栽试验,研究两种土壤水分条件下施用保水剂和黄腐酸对玉米的生长、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置了2个土壤含水量水平(田间持水量为40%~50%的干旱条件和田间持水量为70%~80%的正常水分条件)、2个保水剂含量水平(分别为0和0.9 g/pot)和。试验用土来自内蒙玉米田间土壤,每个处理重复4次。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状况严重影响玉米的株高、叶面积、穗粒数、干重、产量和收获指数,而保水剂和黄腐酸的施用可以缓解干旱对这些指标引起的不良影响;保水剂的单独施用降低了玉米的蒸腾速率,提高了产量,联合施用黄腐酸后效果更显著。研究结果显示在干旱缺水条件下,折算施用45 kg/hm2保水剂的基础上再施用120 kg/hm2的黄腐酸效果最好,水分利用效率约提高了90%,产量增加了50%。  相似文献   

14.
基于WOFOST模型的吉林省春玉米干旱复水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是吉林省春玉米生长发育阶段面临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如何合理地进行灌溉,减轻干旱缺水造成的不利影响,是吉林省春玉米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研究利用气象、土壤等数据资料,对WOFOST模型进行了修订;利用修订的WOFOST模型,模拟了不同干旱条件下,不同的复水方案对玉米生长发育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修订的WOFOST模型在干旱条件下对春玉米的叶面积、地上部分干物质重以及产量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干旱复水模拟结果显示,在拔节-抽雄和抽雄-乳熟阶段,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榆树和白城两地的玉米地上部分干物质重和产量的损失都随之增加;相同的复水方案下,榆树地区的春玉米地上部分干物质重和产量损失要小于白城地区;抽雄-乳熟阶段的干旱对春玉米的产量影响更大。从复水方案上来看,连续复水方案整体上要优于一次性复水方案,并且干旱过程中的及时、足量复水对春玉米抵御干旱、减少产量损失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WOFOST模型在农业干旱和灌溉模拟方面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保证黑龙江省玉米的高产稳产,以嫩单14玉米杂交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对花粒期的不同生育时期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对春玉米的植株性状、产量性状及其品质进行测定,分析了花粒期干旱胁迫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粒期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春玉米株高、单株干重、单株叶面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穗粒数在抽雄期干旱处理降低幅度最大,百粒重在灌浆期干旱处理降低幅度最大,单株产量在抽雄期干旱胁迫处理减产最大;抽雄期、吐丝期和灌浆期干旱胁迫处理使籽粒粗脂肪含量下降,粗蛋白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16.
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处理对春玉米保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处理均使春玉米功能叶片中CAT活性和POD活性降低,CAT在吐丝期干旱处理时其活性降低幅度最大,达52.97%;POD在抽雄期干旱处理时其活性降低幅度最大,达32.01%;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处理均使功能叶片中MDA含量增加,苗期干旱处理时增加幅度最大,达57.77%。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处理对平均穗粒数影响最大的时期为抽雄期;对百粒重影响最大的时期为灌浆期;对单株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为抽雄期。对各处理单株产量进行方差分析说明,除成熟期干旱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各生育时期干旱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即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处理产量均下降,以孕穗期到开花期干旱处理产量下降幅度最大,减产幅度在58.73~75.41个百分点之间。  相似文献   

17.
水分胁迫下DCPTA对寒地春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实验材料,通过设置15%PEG-6000模拟干旱,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2-(3,4-二氯苯氧基)三乙胺(DCPTA)对寒地春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发芽试验5组处理为:清水(CKA1)、15%PEG-6000溶液(CKA2)、0.5 mg/L DCPTA+15%PEG-6000溶液(A1)、1.0 mg/L DCPTA+15%PEG-6000溶液(A2)、1.5 mg/L DCPTA+15%PEG-6000溶液(A3)。苗期实验5组处理为:清水(CKB1)、15%PEG-6000溶液(CKB2)、20 mg/L DCPTA+15%PEG-6000溶液(B1)、50 mg/L DCPTA+15%PEG-6000溶液(B2)、80 mg/L DCPTA+15%PEG-6000溶液(B3)。发芽实验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条件下,DCPTA处理促进了种子萌发,使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抗旱指数、胚根干重、胚芽干重、胚根长度、胚芽长度,贮藏物质运转率显著增加,且1.0mg/L DCPTA处理显著改善了种子的萌发特性。盆栽实验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喷施DCPTA增加了玉米幼苗的保护酶活性、叶绿素含量、Fo和Fv/Fm值,并且促进了脯氨酸的积累,5组处理相比大致趋势为清水处理80 mg/L50 mg/L20 mg/L0mg/L,喷施80 mg/L DCPTA处理明显改善了幼苗的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水氮调控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不同水氮调控对旱棚栽培玉米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水分胁迫条件下,较正常施氮量,氮胁迫有增产趋势;而水分相对充足情况下,氮胁迫相对减产,但不显著;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氮肥对株高和叶面积起促进作用;水分对干物质积累的作用高于氮肥;氮肥可以促进根系对土壤水分的吸收,适当的干旱可以促进植株根系发育;水氮双重胁迫下根系衰老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field trials in two soils with different Nmin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mineral N content (Nmin) in soil on the maximum yield N rate (MYNR), N recovery of cabbage under spring cabbage-maize-winter cabbage rotation system, and the correlation of N fertilization with cabbage yield and quality, and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N recommendation for high-yield, quality, and safety production of vegetables. The effects of six N rates of 0, 90, 180, 270,360, and 450 kg ha-1 on the yield, N recovery of spring cabbage, maize, and winter cabbage, water-soluble sugar, Vc, and nitrate content of vegetables were observ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il Nmin had a remarkable influence on the MYNR in the first spring cabbage season. The MYNR for spring cabbage lessened in the soil with high Nmin. Soil Nmin could be helpful to N recommendation only for the seasonal growing crop because its effects on the following crop yield was less with the active transformation of soil Nmin. The farmer's practice was 1.8-3.2 times higher than the MYNR of cabbage resulted in the nitrate enrichment of groundwater. Both N application rate and Nmin in the soil profile affected N recovery,whereas, the relay intercropping maize in the cabbage field increased the N recovery at a higher N application rate. Lower N rate (less than 90 kg ha-1) improved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cabbage at the same time; higher N rates increased cabbage yield, but decreased the quality; extremely high N rates of application deceased both yield and quality of cabbage.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soil Nmin had close correlations with MYNR and N recovery of the seasonal growing cabbage. Although the residual effects of the N fertilizer were obvious in Shajiang black meadow soil, cabbage-maize rotation increased the N recovery in treatments with higher N rates. Considering the effects of N rates on cabbage yield and quality, it is necessary to reduce the N rate and lower the yield target for obtaining a better quality of vegetable produce.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北方地区春玉米干旱的时间演变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研究北方地区春玉米各生育阶段干旱年代际演变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方法】基于研究区域1961—2010年291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资料以及春玉米生育期资料,利用农业干旱指标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WDI),明确了研究区域春玉米干旱的年代际演变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西北地区春玉米水分亏缺指数年际间波动平稳,华北和东北地区在20世纪80和90年代波动较为剧烈;华北地区春玉米水分亏缺指数在抽雄—成熟阶段明显低于其余两个阶段,东北、西北地区各生育阶段变化不明显;华北中部地区干旱等级的年代间波动明显。北方地区春玉米干旱等级和干旱发生频率的空间分布均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形势,西北地区最高、华北地区次之,东北地区最低;各旱级干旱频率的空间分布以特旱和轻旱最为明显,其中特旱主要集中发生在新疆大部、甘肃北部、内蒙古西北部等地区,发生频率在3年2遇以上,而轻旱主要集中在东北大部、华北大部以及西北东南部地区,发生频率在5年1遇以上。中旱和特旱主要集中发生在华北地区以及西北东部地区,频率均在5年1遇以上,并且随生育阶段更替有减轻的趋势。【结论】北方地区春玉米农业干旱指标CWDI年代间波动以华北、东北地区较为剧烈,且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波动有上升的趋势。干旱的等级和频率空间分布均呈现明显的东西向分布。各旱级中特旱频率呈西高东低分布,生育后期在区域上呈扩大趋势,轻旱频率呈东高西低分布,生育后期有加重趋势,中旱和重旱频率呈中高东西低分布,生育后期在区域和程度上均呈下降趋势;生育阶段间旱级变化敏感的区域主要是新疆北部和华北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