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王章姐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417-7419
[目的]优化榴莲壳多糖的微波提取及脱蛋白最佳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确定多糖的提取工艺;以脱蛋白率与多糖损失率为指标,选择最佳脱蛋白方法。[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0g/ml,微波功率450 W,提取时间6 min,提取次数为1次;三氯乙酸法(TCA)为最佳脱蛋白方法。[结论]优化后的工艺条件稳定可行,可为榴莲壳多糖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白首乌地上部分多糖的微波提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取白首乌地上部分多糖并测定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技术,通过正交试验探讨白首乌(Cynanchum auriculatum Aerial Parts)地上部分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用苯酚-硫酸法在波长490 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结果表明,用苯酚-硫酸法在波长490 nm处测定吸光度,得白首乌地上部分粗多糖含量为2.57%。微波提取白首乌地上部分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5、微波强度80%、提取时间80 s。[结论]该研究为白首乌地上部分资源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杠板归多糖提取工艺条件,为杠板归药材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杠板归中多糖的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根据响应面法设计试验,选取其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60、提取时间1.84 h、提取次数3次,此提取条件下多糖得率最高。[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提取率高,可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朱开梅  顾生玖  唐世锭  刘建楠  欧奕  赵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779-15782,15803
[目的]优选香蕉皮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及多糖生物活性研究。[方法]运用超声波技术提取香蕉皮多糖,考察料液比、水提时间、水提温度和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用苯酚-硫酸法测得香蕉皮中多糖含量。利用MTT法检测多糖对人乳癌MCF_7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香蕉皮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为:超声时间210 s,超声功率320W,料液比1∶50,提取温度为50℃,水提时间1h,提取2次。[结论]利用超声波法提取香蕉皮中的多糖,提取效率高,工艺稳定可靠,方法简便可行;香蕉皮多糖对人乳MCF_7细胞有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5.
缪天琳  张跃华  李文龙  刘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2841-12842,12845
[目的]优选小花琉璃草的多糖提取工艺。[方法]以小花琉璃草主茎粉末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小花琉璃草多糖,选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次数4个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通过k(3^4)正交试验确定小花琉璃草多糖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并用苯酚一硫酸测定多糖含量。[结果]提取次数对小花琉璃草多糖含量影响最大,其次依次为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次数2次,料液比1:30(g/ml),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h。[结论]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多糖提取率最高可达2.28%。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合利用猴头下脚料和残次菇,筛选出超声波法提取多糖的最佳工艺。[方法]通过粉碎、超声提取、浓缩、Sevag法除蛋白、醇沉纯化等得到多糖,采用硫酸-蒽酮法测定多糖含量。在设计单因素试验优化多糖提取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波法提取猴头下脚料多糖的最佳工艺。[结果]pH值在5.0~6.5范围内,经正交试验所得超声波法提取猴头下脚料中多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体积比)为1∶70,超声功率为最大功率的80%,提取时间是45min,提取温度为60℃,此时多糖提取率可达9.56%。[结论]该工艺条件综合利用下脚料和残次菇,多糖得率较高,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江丽  明月梅  白静  张海涛  和聪聪  刘靖雯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502-11503,11505
[目的]优选提取可溶性茯苓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可溶性茯苓多糖,考察料液比、pH、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条件对茯苓多糖得率的影响。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影响茯苓多糖得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DCAB,即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pH;提取可溶性茯苓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组合为A3B2C2D2,最佳提取工艺为加35倍水,在80℃、pH 9.0条件下提取2.0 h。[结论]该研究工艺所需设备简单,易于操作,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枸杞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超声技术提取枸杞多糖的工艺条件,研究枸杞多糖的抗氧化能力。[方法]以宁夏枸杞为试材,采用超声波萃取法从枸杞中提取多糖,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含量,通过正交实验对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并研究枸杞多糖的还原力及对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结果]正交实验表明,提取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溶剂比和提取次数;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60℃,溶剂比1:30,超声提取时间40min,提取次数为2次,最高提取率14.48%。枸杞多糖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性,对化学反应生成的活性氧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作用。[结论]超声提取法可有效提高多糖的得率,同时具有操作方便、省时、高效、节能等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丁晨  郭彬歆  徐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4008-14011
[目的]优化中华芦荟多糖的提取工艺,比较几种精制方法,并建立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多糖得率和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多糖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并比较透析法、AB-8型大孔树脂吸附法和活性炭吸附法3种多糖精制方法;采用芦荟多糖标准品测得芦荟多糖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后,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中华芦荟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0g/ml,提取2次,提取时间3 h;不同精制方法得到的多糖含量:透析法AB-8型大孔树脂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多糖收率:活性炭吸附法透析法AB-8型大孔树脂吸附法;苯酚-硫酸法测定芦荟多糖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为1.32,平均回收率为98.4%,相对标准偏差为2.36%。[结论]优选工艺经济、简单、稳定、可行,透析法精制芦荟多糖简单快速、成本低、多糖含量高,苯酚-硫酸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0.
陈靖  邹艳丽  徐成东  王波  谢启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6):3280-3281,3353
[目的]确定方秆蕨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测定方秆蕨中的多糖含量。[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方秆蕨多糖,研究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采用苯酚-硫酸法,以葡萄糖为标准品,蒸馏水为空白对照,于490 nm波长处分别测定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按标准曲线计算方秆蕨中的多糖含量。[结果]方秆蕨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40(g/ml)、温度80℃、时间2.5 h。[结论]方秆蕨多糖的含量为2.5%。  相似文献   

11.
桑黄多糖脱蛋白方法与条件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桑黄多糖提取液中的蛋白质去除方法和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Sevag法与三氯乙酸(TCA)法去除桑黄多糖中的游离蛋白质,比较两种方法对蛋白质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氯乙酸法去除蛋白质的效果优于Sevag法,其最佳脱蛋白条件为:5%三氯乙酸用量,处理3次,反应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蛋白质去除率为82%,多糖损失率为10.8%.  相似文献   

12.
黄芪多糖除蛋白质方法与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Sevag法除黄芪粗多糖中蛋白质的最佳条件,并比较Sevag法和反复冻融法的除蛋白质效果,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溶剂比例、用量、处理时间对蛋白质去除的影响。结果显示,Sevag法除蛋白质最佳条件为氯仿:正丁醇=4:1,多糖溶液:Sevag试剂=2:1,搅拌时间为25min。Sevag法与反复冻融法除蛋白质的最适次数为4次,前者除蛋白质的效果优于后者,从而优化了去除黄芪粗多糖中蛋白质的方法,可为黄芪多糖的研究与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桑黄多糖脱蛋白方法与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桑黄多糖提取液中的蛋白质去除方法和条件进行了优化,并比较了2种方法对蛋白质去除的影响。[方法]采用Sevag法与三氯乙酸(TCA)法去除桑黄多糖中的游离蛋白质。[结果]三氯乙酸法去除蛋白质的效果优于Sevag法,其最佳脱蛋白条件为:5%三氯乙酸用量,处理3次,反应时间30min,。在此条件下,蛋白质去除率为82%,多糖损失率为10.8%。[结论]TCA法为最佳的桑黄多糖脱蛋白方法。  相似文献   

14.
沙棘多糖脱蛋白工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多糖纯化过程中脱蛋白是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为了提高多糖纯化效率,对沙棘多糖脱蛋白的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先选取了3种不同方法脱蛋白,即三氯乙酸法(TCA法)、沙维积法(Sevag法)、酶法与Sevag法联用,通过比较不同方法处理后的蛋白含量及多糖含量来确定最佳的脱蛋白方法。结果表明,对于三氯乙酸法而言,5%的三氯乙酸脱蛋白效率最高且多糖损失最小;对于Sevag法,反复处理5次脱蛋白效率相对较高且多糖损失率较小;对于酶法与Sevag法联用,酶法+Sevag法2次进行脱蛋白效果最好。并且3种方法相比,酶法与Sevag法联用脱蛋白效率相对最高,且多糖损失率最小。因此进一步设计正交试验来确定木瓜蛋白酶法脱蛋白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法脱蛋白的最佳条件是酶加量5 mg/mL,酶解温度60℃,pH6,且此条件下的蛋白清除率为73.58%。  相似文献   

15.
高大方  张泽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756-17757
[目的]探讨不同生态型玛咖中的活性成分总多糖含量间的差异,并研究玛咖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苯酚-硫酸法分别测定了云南丽江地区引种的4种生态型的玛咖块根中的多糖含量,并进行分析比较.玛咖多糖的基本纯化步骤为水提、醇沉、脱蛋白、脱色.[结果]依照颜色不同而划分为4种不同生态型的玛咖中总多糖含量有所不同,几种玛咖块根的总多糖含量顺序为黑色>紫色>绿色>黄色.多糖纯化的最优方法为80%乙醇沉淀、Sevag法脱蛋白.[结论]玛咖多糖的含量与其生态型有一定的关系,因此不同生态型的玛咖,其生理活性可能有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保藏16种杏鲍菇品种中筛选出高蛋白、高多糖含量的优势菌株,为杏鲍菇功能研发发掘出优势材料。[方法]通过菌丝发酵的方法获得16种杏鲍菇的菌丝体,经过组织处理,利用二喹啉甲酸(BCA)检测法和苯酚-硫酸法进行蛋白和多糖的筛选工作。[结果]16个品种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品种为杏21,其蛋白含量占菌丝体鲜重的5.20%;水溶性多糖含量较高的为杏4,占菌丝体干重的6.37%。[结论]16个品种中蛋白质含量和多糖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可以根据对功能成分开发的需要,选择优势菌株并对其进行高产发酵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不同光质处理对库拉索芦荟有效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光质对库拉索芦荟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以库拉索芦荟为试验材料,运用植物化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了红、蓝不同光质处理下,芦荟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蒽醌类物质的含量。[结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白光照射)相比,红光照射下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蒽醌类物质的积累有所下降,分别减少了17%、24%、2%;蓝光照射下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分别减少33%、27%,而蒽醌类物质的含量增加了44%。[结论]蓝光有利于蒽醌类次生代谢物的积累。  相似文献   

18.
甘蔗叶多糖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进行甘蔗多糖的深入研究和利用。[方法]对甘蔗叶多糖提取与含量测定进行研究。建立80%乙醇去杂—热水提取—乙醇沉淀—去色素的提取工艺,从甘蔗叶中提取粗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比色测定多糖的含量,在波长490 nm处测定吸光值。[结果]结果表明,甘蔗多糖在80℃9、5%乙醇沉淀的条件下多糖提取率最高,为1.34%,在8~80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9%,RSD=0.6%。[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率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甘蔗多糖提取与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沸水浸提法在批量制备螺旋藻多糖上的应用。[方法]利用新鲜螺旋藻和螺旋藻干粉为原料,采用直接加水煮沸提取的方法制备螺旋藻多糖,并测定所提取的螺旋藻多糖质量和含量。[结果]平均每25 kg藻泥平均提取出多糖236.06 g,出糖率为0.94%;每2.5 kg藻粉平均提取多糖191.95 g,出糖率为0.77%;对获得的两种螺旋藻多糖的含糖量分别进行测定,得出:以新鲜螺旋藻藻泥为原料提取的粗多糖含糖量为12.56%(以葡萄糖计),以螺旋藻藻粉为原料提取的粗多糖含糖量为12.38%(以葡萄糖计)。鉴别试验检验显示,样品水解后的葡萄糖来源于粗多糖。[结论]减少了使用量较大的乙醇用量,降低了非食品化学原料的污染可能,使生产的螺旋藻多糖进入了食品行列,建立多糖生产线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