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对吉林省某规模化养猪场的不同阶段的哺乳母猪、哺乳小猪、怀孕母猪、后备母猪、保育小猪和公猪随机抽血采样,采用猪瘟病毒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测定样品抗体水平,分析当前该猪场猪瘟流行状况,是否对免疫程序进行优化,制定出科学、适用的综合防控措施,以促进猪瘟的控制和扑灭,从而达到猪瘟净化的计划。通过实验操作结果表明:猪瘟病毒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具有简便、快速和敏感等特性,是适合于地方规模化养猪场检测猪瘟抗体水平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应用正向间接血凝实验,对福清市某规模化猪场猪免疫状况进行监测。检测经产母猪30头份,后备母猪30头份,猪瘟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3.3%和66.6%。检测5、10、20、30、40、60、80、100各日龄段的小猪各18头份,猪瘟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100%、77.8%、88.9%、94.9%、66.7%、33.3%、16.6%。检测结果表明,该猪场母猪和60日龄以后的架子猪猪瘟抗体水平偏低,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1999年11月,漳州龙海市某种猪场的小猪曾发生猪链球菌病,病初使用抗生素和磺胺药治疗有效。但后来猪只发病增多,先前的治疗方法无效,造成许多小猪死亡,后经我局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猪瘟,采用大剂量猪瘟疫苗紧急免疫,已将疫情扑灭。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漳州龙海市某种猪场是一个新建不久的以自繁自养为主的小型猪场,其中生产母猪120头,公猪10头,存栏商品猪726头。1999年11月初,场内3~4月龄猪陆续发病。11月14日,将病猪送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求诊,经过剖检,初诊为猪瘟,全场小猪采取紧急…  相似文献   

4.
2002年11月,某猪场4月龄左右的育肥猪部分出现腹泻、消瘦、后躯无力等症状。发病急,传染快,发病率高,死亡率高。10天左右有100多头猪发病,死亡10余头,经猪瘟疫苗紧急免疫接种后病情得到了控制。现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调查该猪场存栏数约2000头,其中种母猪250头,肉猪1500头。以前一直未发生过猪瘟。所有母猪每年6-7月份和年前都进行一次猪瘟免疫,每次剂量为1.5头份;小猪20日龄时以1头份首免,40日龄时以1.5头份二免。一个月前引进一批后备母猪。由于没有专用隔离舍,该批后备母猪与肉猪同舍饲养。11月中旬肉猪舍中一栏4月龄左右的3头育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市部分猪场仔猪猪瘟疫苗接种采用断乳后首免(约30日龄~35日龄),使用该方法后造成免疫失效,引起猪瘟流行。1999年3月,潮阳市一规模化猪场中小猪发病,流行期间死亡200多头,现将流行情况,诊断结果和防制方法报告如下。1防疫情况该场饲养母猪500头,商品猪4000多头,母猪采用配种前猪瘟免疫,每年2次,剂量为2头份。商品猪首免为35日龄,70日龄用猪三联二免。2流行情况采用上述免疫程序,该场今年3月份中小猪1000多头发病,主要表现发热,体温42℃左右。病猪拒食,部分卧地不起,耳部、腹…  相似文献   

6.
青岛某大型养猪场地处城阳区,饲养有杜洛克、长白等优良品种。饲养种母猪600多头,种公猪13头,全部采用人工授精配种。母猪平均每胎产仔数为9.75头。现存栏种公猪、母猪、仔猪、育成和育肥猪共有6500多头。全部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种母猪免疫过猪瘟、蓝耳病(PRRS)和伪狂犬病的二联灭活疫苗及细小病毒灭活疫苗。该场母猪免疫程序是:配种前一个月免疫4倍量猪瘟冻干苗,母猪产后在仔猪断奶前后进行猪瘟窝防(仔猪和母猪同时免疫)。  相似文献   

7.
提高猪瘟兔化弱毒脾淋疫苗原料兔质量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瘟兔化弱毒脾淋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猪瘟弱毒细胞苗,特别是用于母猪的加强免疫和有母源抗体小猪的免疫,其免疫效果更好,是猪瘟防疫的最重要的疫苗品种之一[1-3]。  相似文献   

8.
仔猪感染猪瘟后抗病力下降,极易并发仔猪副伤寒,造成混合感染。现将某猪场发生以流产、死胎和4月龄以内小猪大批死亡为特征的猪瘟与仔猪副伤寒混合感染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03年1~5月,某猪场陆续出现生产母猪发生流产、死胎,4月龄以内小猪和初生仔猪短期内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9.
龙岩市某猪场由于母猪猪瘟免疫剂量不足,抗体水平低下,怀孕母猪感染猪瘟病毒,部分母猪引起流产、死胎,大部分怀孕母猪产下的仔猪发生先天性震颤,通过病理解剖观察,发现病猪肾脏点状出血,发病仔猪血清荧光抗体检测阳性'发病母猪猪瘟抗体平均为5.1(1:36),紧急免疫后40天母猪抗体水平平均上升到11(1:2048)以上,紧急免疫后一周,病情得到控制,这场猪疾病被确诊为猪瘟引起的仔猪先天性震颤。  相似文献   

10.
1发病情况河南省罗山县某小型猪场,饲养的母猪(15头)陆续发生流产、死胎、母猪分娩时间拖长达18 h;初生仔猪及3月龄的小猪在短期内出现大批死亡,该场曾经使用过多种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病情均不见好转。根据现场了解,该猪场曾用猪瘟疫苗给大小猪1头份进行免疫,后备母猪、空怀母猪每半年进行1次细小病毒苗和用乙型脑炎苗免疫注射。2临床症状大猪群未见什么异常临床症状,而初生仔猪多表现精神不振,畏寒颤抖,喜群集扎堆,体温在40~41.5℃。3个月左右的小猪表现精神沉郁,少食或禁食,怕冷,钻窝,叫声嘶哑,行走无力,体温升高在41.5℃以上,耳…  相似文献   

11.
重庆某猪场4头濒死仔猪病理变化疑以猪瘟,病科脾、淋巴结用兔体交互免疫试验检测也为猪瘟阳性。采用中国兽药监察所的猪瘟单抗纯化的强、弱毒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该场的母猪及仔猪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9.69%(19/196)的母猪及16.83%(33/188)的仔猪血清中即为猪瘟强毒(野毒)抗体阳性,又为猪瘟兔化弱毒抗体阳性。试验结果显示,猪瘟是该场母猪繁殖障碍及仔猪死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采用ELISA检测方法,对某规模猪场不同日龄仔猪、不同阶段种猪和不同胎龄母猪的猪瘟免疫抗体进行跟踪监测,以对该场不同猪群猪瘟抗体水平和免疫状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该场不同日龄仔猪的猪瘟抗体水平变异系数较高,应高度重视,及时进行免疫程序优化。不同阶段种猪群中,公猪的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和平均阻断率较低,变异系数较高,应及时补免;不同阶段母猪群的猪瘟免疫程序较合理。不同胎龄母猪的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1胎母猪较低,2-5胎基本相同,但随着台龄增加平均阻断率不断增大,变异系数不断缩小。  相似文献   

13.
范春贺 《北方牧业》2021,(20):28-29
随着我国猪场规模越来越大,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猪场各种疾病越来越多. 1 猪瘟 猪瘟这个病养猪人都不会陌生,猪瘟是养猪过程必须要防控的疾病,如果防控不好,猪场会损失惨重,不管大小猪,对猪瘟都易感,比如母猪没有防控好猪瘟,产的小猪就容易得先天性猪瘟,先天性猪瘟小猪出生后一两天内,会因为猪瘟而发生腹泻,然后脱水死亡,得先天性猪瘟的小猪100%死亡.剖检死亡小猪,肾脏凹凸不平,先天性猪瘟典型剖检症状为沟回肾(见图1).因此猪场要重视对猪瘟的防控,建议母猪一年注射3次猪瘟疫苗;商品猪30~35日龄、60~65日龄分别注射一次猪瘟疫苗.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笔者曾处理过近30起约34万头的猪瘟病例,发现采取猪瘟兔化脾淋毒湿苗或兔体组织苘作紧急免疫后,虽得到一定的控制,但这些猪场以后仍有零星的猪瘟出现,使小猪成活率在85%左右。笔者选择2个发生猪瘟的猪场用间接血凝试验测定所有的母猪的抗体水平,淘汰重新免疫后抗体水平仍达不到保护线的母猪,及抗体水平在1:256以上,其后代仍出现猪瘟的母猪,试图用此方法达到净化或逐步减少发病率、提高仔猪成活率的目的。现将试验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针对普遍反映的疫苗质量问题,我们的应对方案是,购买不同厂家、不同生产批次的产品,撕掉标签并编号,送至有关部门检测,主要看是否有BVDV污染。然后选择无BVDV的产品,接种阴性小猪后测抗体滴度,根据抗体滴度的高低选择相应的产品,一次性购齐。我们对小猪猪瘟的免疫,以前是25日龄,现在由于母猪的抗体水平都比较高,已延后至35日龄。母猪采取的是跟胎次免疫,产后6~7天打苗。配种后母猪不免,尤其是活疫苗。建议对母猪不用一刀切的免疫方式。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新干县养殖户刘某请兽医站为其饲养的150头小猪进行了猪瘟免疫。2个月后,该批经过免疫的生猪,出现了持续高烧的症状,兽医站多次医治不愈。猪死亡3头后,刘某请县兽牧局的兽医参加治疗,才逐渐治愈。经对死亡的生猪解剖,有关专家认定是猪瘟所致。刘某认为其饲养的生猪已请兽医站进行了猪瘟疫苗注射,但在免疫期内又患猪瘟,是防疫失败,据此,要求兽医站赔偿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2005年第八期《中国牧业通讯》第59页刊登的《猪瘟免疫失败的责任追究》一文中介绍江西省新干县养殖户刘某请兽医站为其饲养的150头小猪进行猪瘟免疫。2个月后.该批经过免疫的生猪出现了持续高烧的症状,兽医站多次医治不愈.猪死亡3头.刘某请县畜牧局的兽医参加治疗.才逐渐治愈。经过对死亡生猪的解剖.有关专家认定是猪瘟所致。  相似文献   

18.
应用美国IDEXX公司的猪瘟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对某规模猪场的36头断奶母猪在猪瘟疫苗免疫前、免疫后30 d及部分抗体不合格猪加强免疫后30 d的血清样品进行猪瘟抗体的跟踪监测,以对生产母猪的抗体水平和免疫状态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显示,91.7%的断奶母猪在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会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且阻断率低于45%的母猪免疫后增幅较大,阻断率高于70%的母猪免疫后增幅不明显。随后对免疫后抗体仍为阴性的母猪进行猪瘟疫苗的加强免疫,并在加强免疫后30 d进行采血检测,结果表明,对该部分母猪即使进行猪瘟疫苗的加强免疫,抗体水平仍未能上升。由于在猪场实际生产中检测抗体比检测病毒容易,所以可以只进行抗体检测,淘汰无抗体反应或抗体水平异常低下的种猪,对于种猪群的净化、提高种猪群抗体水平的整齐度和规避仔猪发生免疫失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永春县东平镇某养猪场于2000年11月从省外购回小猪196头,在没有有效隔离观察的情况下,直接运入猪场,并与本场的猪只放在同一幢猪舍饲养。15d之内,发病死亡80多头,经济损失严重。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猪瘟,经采取销毁病死猪,紧急接种大剂量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等综合性防制措施,疫情得到控制,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猪场有生产母猪307头、后备母猪150头、种公猪16头、乳猪400多头、商品猪2260多头,并按免疫程序分别在20~25日龄和55~60日龄时注射猪…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间接血凝试验净化猪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笔者曾处理过近30起约34万头的猪瘟病例,发现采取猪瘟兔化脾淋毒湿苗或兔体组织苗作紧急免疫后,虽得到一定的控制,但这些猪场以后仍有零星的猪瘟出现,使小猪成活率在85%左右。笔者选择2个发生猪瘟的猪场用间接血凝试验测定所有的母猪的抗体水平,淘汰重新免疫后抗体水平仍达不到保护线的母猪,及抗体水平在1:256以上,其后代仍出现猪瘟的母猪,试图用此方法达到净化或逐步减少发病率、提高仔猪成活率的目的.现将试验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