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 近两年来,我县推广了湖桑绿枝土钵扦插新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全县共有8个乡43户蚕农扦插苗木25.4万株,成活率达85.6%,与我县常规袋接成活率比,高15%左右。湖边乡双桥村陈荣伯扦插的5000株,成活率达96%,尽管绿枝扦插苗生长期短,一  相似文献   

2.
王宗和 《蚕业科学》1989,15(3):115-117
以插桑一年生硬枝段(6—10厘米)为砧木,削去顶芽,在上端或其一侧,用切皮芽接法接上良种桑芽片,即成接芽插枝。将其按育苗或建园规格在春季竖插于土内(地温10℃以上),秋季苗高达1.5米以上,成活率90%左右。比桑籽育苗提早一年育成良桑壮苗,取得了当年扦插、当年成苗、当年秋季采叶养蚕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为提高桑树育苗效率,我们引进了全光自动喷雾绿枝扦插育苗技术,进行了湖桑育苗的应用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这种方法大大缩短了育苗时间,一年可育苗2~3次。我们设置了直径20m与直径8m的大小扦插育苗圆盘各4个,共1756m~2,移栽面积31亩。1993年共扦插育苗2批,第1批于5月28~29日扦插,共插湖桑32号76.37万株(尚有其它品种3000余株),成活70.03万株,扦插成活率为91.3%;移栽成活61.4万株,移栽成活率为80.4%。第2批于7月21~22日扦插,共插48.3万株,成活44.2万株,成活率91.5%,因生长期短,直接留床不移栽。当年育成甲级苗6.6万株,乙级苗30.5万株,丙级苗59.4万株,丙级以下苗8.65万株。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发根力弱的当家品种湖桑32号剪梢枝条为插穗,通过扦插生根规律研究和采用温床捆插(每捆20株,每平方米扦插2000株左右)、加温(床温27~28℃,气温11~13℃)催根、床内炼苗、大田移栽等措施,湖桑扦插有了突破。即使不用激素处理,插穗发根率达95%左右,移栽成活率60~70%。扦插1株所花成本0.015元左右。试验还表明:春伐枝条的中下部作插穗,经NHM生根剂处理,在温床内可使发根率由58%提高到95%。插穗充实粗壮(直径1.2厘米左右),发根苗移栽成活率高,扦插适期苏州地区三月十日前后,留床38天左右移入大田,插穗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分别达95%和76%。  相似文献   

5.
1991年,我县有23户农户进行湖桑绿枝土钵扦插试验,试验苗床面积1.41亩,扦插绿枝插穗134700株,成活101808株,扦插成活率为75.5%。移栽大田育苗面积5.25亩,移栽土钵苗95720株,成活88605株,移栽成活率为92.6%。土钵苗直接栽桑(一步建园)1.9亩,栽种土钵苗6008株,成活5469株,栽桑成活率91%。总成活94074株,最终成活率69.8%。  相似文献   

6.
<正> 插桑的芽接育苗时间短,嫁接时期长,操作方便,省工省穗,成本低,成活率高,长势旺盛,是快速育苗和建立新桑园的一条好途径。 一、芽接桑苗的定植和管理 (一)定植:春季芽接可在室内先嫁接好,然后将嫁接体按大小分档,按种植标准种到已准备好的苗床或干田里,直接培育成一步成园桑园。 (二)补接:嫁接一星期左右基本愈合,15—20天后应进行检查,如果未成活,应立即进行补接。  相似文献   

7.
王梅莲 《蚕桑通报》1993,24(1):16-19
草桑芽接是从湖桑枝条上切取一个芽,嫁接在草桑砧木上的嫁接方法.其优点是:育苗时间短;嫁接季节长,春、夏、秋三季均可接;接后易愈合;操作简便,省工省穗,成本低,成活率高,长势旺盛,是快速育苗和建立新桑园的一条好途径.从1989年至今用此法育苗42万株,一步成园5亩,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技术经验总结如下:一、草桑苗的培育要提高芽接成活率,首先必须培育键壮的砧木——草桑苗.无论春播、夏播或秋播,苗地都要求向阳,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  相似文献   

8.
<正> 溧阳县湖边乡马建新说:湖桑绿枝土钵扦插是以春蚕五龄期的桑树新梢为插穗,扦插在钵内,生根后再连苗带钵移到大田的育苗方法。84年开始我乡推广了绿枝土钵扦插15万株,成活142500株,平均成活率95%。经精心管理,当年苗木高度普遍在4尺左右。通过实践,使我们体会到这一新技术具有插  相似文献   

9.
两种茶用皇菊无性扩繁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种的修水金丝皇菊和婺源晓起皇菊两种茶用皇菊采用短穗扦插法和母株分株法进行扩繁试验。比较短穗扦插法的成活率,结果表明:两种茶用皇菊利用新萌发的枝条扦插成活率比老枝条扦插成活率高,晓起皇菊扦插成活率略高;比较两种茶用皇菊的短穗扦插苗和母株分株苗的栽植成活率、生长性状及产量,两种茶用皇菊扦插苗的整体表现比分株苗略高。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县从1985年开始推广湖桑绿枝扦插,1988年有8个乡,13个村进行湖桑绿枝扦插,平均成活率在70%以上,其中高桥乡新民村扦插21.5万株。通过三年来的推广实践,我们对提高湖桑绿枝扦插成活率有以下几点体会:一、立地条件要好。平原圩区扦插用地的选择,地势要高,沟系要配套,要做到雨后苗床不积水。高桥乡新民村有一蚕户扦插2.1万株,由于苗床地势低洼,在6月28、29日下了639mm 雨的情况下,导致苗床积水,插穗霉烂,成活率较低。另有一户选择苗床的地势一边高一边低,低的一边成活率在10%左右,高的一边成活率达60%以上。二、塑料薄膜密闭性能要好,上下层棚架要有一定的距离(上层离地90cm,下层离地50cm),使塑棚内保湿,两个棚架之间又能通风散热。有些苗床用的是旧塑料薄膜,孔洞较多,影响棚内的相对湿度,致使插穗  相似文献   

11.
<正> “插桑”硬枝露地扦插育苗,在普通条件下成活率达90%左右,具有投产早,成活率高,出壮比苗率高,省时间、省土地、省劳力、省投资等优点。一亩繁殖园当年收穗条500~800公斤,出壮苗5000株,同时可提前一年育成壮苗,亩效益达1000元以上。一亩穗母园头年可扦插16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年生良桑枝接根套袋繁殖良桑,技术简单,操作容易,全年可接,成活率高,是一种多、快、好、省培养良桑的方法,对加速蚕桑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嫁接原理 桑枝具有再生机能的初生根源体和俞伤组织次的生根源体。利用此特点进行扦插或压条繁殖新株。但由于枝条的根是再生的,根系发达程度较差,往往新株生长不旺,寿命较短。因此,利用桑枝繁殖新个体的关键,在  相似文献   

13.
<正> 插桑是武胜县王吉如同志1920年从南充职业高中(今四川省蚕丝学校)引回的一种桑树。其形态特征与鸡桑相似,因扦插易生根成活,故被群众称为“插桑”。1982年南充地区蚕桑局组织专人对其生根特性和培苗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后在武胜县开始推广插桑扦插育苗。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 湖桑的扦插育苗,在应用间歇喷雾方法后,一年内可进行多次扦插繁殖,特别能使扦插较难生根的桑品种发根成活。但是,扦插苗开始萌发的新根,非常幼嫩脆弱,稍一触碰即会折断、脱落,这是扦插苗移栽不易成活的主要原因。为此,我们于1981~1982年进行了焦糠营养钵扦插桑苗的研究,借以探索提高扦插苗移栽成活率的途径。初步得出:用这种方法所得扦插苗的移栽成活率,平均可以达到80%左右。  相似文献   

15.
桑品种与温床硬枝扦插效果关系试验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查明生产上栽培的主要新老桑品种对地加温线温床硬枝扦插效果及其适用性,我们选择26个桑品种进行了扦插试验比较,结果表明,其中77%的新老品种扦插发根率和炼苗成活率都达90%以上,只有少数品种的扦插发根率在50%左右,也有极个别的品种(水桑)扦插不能生根成活。  相似文献   

16.
<正> (一)植桑有了一个大步前进。去冬今春新建桑园二万亩,栽植(?)桑一千二百三十万株,新育桑苗四百四十七亩,一季栽桑株数超过建园后历年栽桑保存株数的总和。(二)锯桩芽接四万一千一百多株,为实生桑的改造开了一个新路。在抓兴建桑园基本建设的同时,抓了实生桑的改造。全县有二百四十一户试办锯桩芽接四万多株,成活率在百分之七十五以上。锯桩芽接为全县改造实生桑,开了一个新路。将为蚕桑的大发展加快步伐。  相似文献   

17.
2001年春夏期我们进行了较大面积、6个桑树新品种绿枝土钵扦插与一步建园,并作了有关的技术探讨,结果表明:1、盛东1号插插成活率最高(97.5%),其次是农桑12号和农桑14号(91.4%、86.1%)、育71-1和对照品种湖桑32号插插成活率在80%左右、大中华成活率最低(40%);2、绿枝土钵扦插生根成活,各品种土钵幼苗的定植成活率均达到95%左右;3、经试验,绿枝土钵扦插幼苗一步建园的主要技术是:适时出床(炼苗时间15天)、移前床内摘芯、定植时避免烈日高温(阴天或傍晚定植最好,清晨次之,日中最差),定值时浇足水量(每株水量500ml以上),定植后加强肥水、病虫害防治等管理。  相似文献   

18.
<正> 我县桑苗冬接从一九七九年开始,以国营泗阳农场三大队为重点的十五个单位的冬接试验点,共接苗141.1万株,平均成活率为65.8%,比春接658万株成活率51%提高了14%。一九八○年全县冬接1011万株,占接苗总数1541万株的三分之二,通过最近不完全的调查,冬接苗成活率在60%左右,比春接苗成活率50%左右,提高了10%左右,而且长势都比春接好。如张圩公社金星大队九队,在同一块地相同管理情况下,冬接4.5亩移栽了54000株成活率为55.5%,平均苗高136cm,而春接2.5亩,移栽28000株成活率仅44%,苗高只达110cm。经过二年来的实践,桑苗冬接取得一定  相似文献   

19.
利用杂交桑杂交优势强,扦插生根力强,易成活的特点.采用杂交桑嫁接扦插繁育桑苗,具有繁苗快,成活率高,苗木质量好的特点,是改造杂交桑,就地繁殖良桑苗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桑苗是发展蚕桑生产的物质基础,不问拓植、补缺,均需要它。因此,如何加速繁殖桑苗是当前头等重要的任务。 我们在工作中体会到,目前群众所用的实播、袋接、芽接、扦插等方法,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点,例如:实播法出苗虽多,但性状复杂,侧枝、花果多,叶小产量低;袋接虽是苏、浙地区繁殖湖桑的唯一良法,但须培育实生砧,一苗之成需二、三年之久;芽接易受气候条件限制,只适于新疆、河北、山东等省气候干燥地区;插条繁殖方法简单,但为品种及气候环境条件所局限,尚不能普遍应用,须待进一步研究。以上几种方法还不能达到快速培苗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