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营养方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胎次、体重相近、发情期相近空怀的长×大母猪60头,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试验日粮营养分低水平营养(日粮1)和高水平营养(日粮2);第1组在发情配种之日开始饲喂日粮1至分娩,第2组在配种之日开始饲喂日粮2至分娩,第3组配种之日连续30 d饲喂日粮1,而后经过7 d过渡期逐渐转为日粮2至分娩。分娩后所有母猪都饲喂哺乳日粮至断奶。结果表明:①第3组产仔数分别比1组、2组提高12.49%(P<0.05)和12.08%(P<0.05);②第3组产活仔数分别比1组、2组增加17.35%(P<0.05)和21.00%(P<0.05);③平均出生个体重以第2组最高,差异不显著;但28日龄断奶窝重则以第3组最高,分别比1组、2组提高41.06%(P<0.05)和21.50%(P<0.05)。④不同营养方式对母猪情期受胎率没有影响,但低营养水平可延长发情间隔(P>0.05)。前低后高营养方式使母猪产仔数、产活仔数和28日龄断奶窝重显著提高;不同营养方式对仔猪平均出生个体重、母猪的发情间隔及情期受胎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养猪》2021,(5)
为研究饲粮离子平衡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160头二元杂种母猪[长白×大白,平均体重(274.3±4.95) kg,平均胎次(3.6±0.68)],按体重和胎次相近原则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饲粮离子平衡(dEB)为160 mEq/kg的妊娠饲粮(配种当天至分娩)+饲粮离子平衡(dEB)为200 mEq/kg的哺乳饲粮(分娩至断奶),T1组饲喂饲粮离子平衡(dEB)为300 mEq/kg的妊娠饲粮(配种当天至分娩)+饲粮离子平衡(dEB)为200 mEq/kg的哺乳饲粮(分娩至断奶)。每组8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试验期140 d。结果表明:1)试验处理对初生窝重、平均初生重、母猪哺乳期平均采食量、哺乳仔猪平均日增重、断奶-发情间隔、背膘厚度和背膘损失无显著影响(P0.05);2)对照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数、断奶窝重、平均断奶重显著高于T1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与妊娠期饲粮离子平衡为300 mEq/kg比,饲粮离子平衡为160 mEq/kg显著提高了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数、断奶窝重和平均断奶重。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妊娠后期营养水平对初产母猪体况、繁殖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本试验选用背膘厚及体重相近的初产杂交母猪36头,按体况和配种时间随机分为3组(Ⅰ、Ⅱ、Ⅲ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母猪,饲喂营养水平依次为维持需要的1.5、2.0和2.5倍的日粮,母猪妊娠81d时开始试验至母猪分娩结束,试验期33d。结果显示,分娩时Ⅰ组母猪背膘厚显著低于Ⅲ组(P0.05),断奶时各组背膘厚度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母猪泌乳期背膘损失显著低于Ⅲ组(P0.05);Ⅲ组母猪分娩后体重、分娩前体重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各组母猪妊娠81d体重及泌乳期失重等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间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断奶个体重及母猪断奶-发情间隔均无显著差异(P0.05);Ⅲ组仔猪初生均重、断奶窝重、泌乳期窝增重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随营养水平升高,Ⅱ、Ⅲ组雌激素水平显著高于Ⅰ组(P0.05);各组催乳素和孕酮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甘油三酯水平显著低于Ⅱ、Ⅲ组(P0.05);各组尿素氮和葡萄糖含量随营养水平的升高逐渐增大,且差异显著(P0.05);Ⅲ组胰岛素含量显著高于I组(P0.05);各组总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母猪妊娠后期饲喂营养水平为2.0倍维持需要的日粮时可使后备母猪分娩时体况达到标准水平,而饲喂营养水平为2.5倍维持需要的日粮可使母猪产仔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生殖营养素和中草药复方制剂(商品名"喜满圈")对藏猪经产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以往繁殖正常的分娩1周的藏猪经产母猪40头,随机等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两组试验母猪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饲养管理,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于母猪产后2周开始每天饲喂"喜满圈"产品,每头每天1袋,均匀拌料投喂,至配种后21 d结束,对于断奶后2周仍不发情的母猪停止饲喂"喜满圈"。跟踪测定其发情配种及后续繁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经产母猪断奶后21 d内的发情率和受胎率分别提高20和14.74个百分点(P0.01);仔猪初生重较对照组提高0.03 kg(P0.05),放牧经产藏猪母猪窝产仔数提高1.2头(P0.01),2月龄仔猪断奶重较对照组提高0.31 kg(P0.01)。试验证明:补饲饲粮中添加"喜满圈"能提高放牧经产母猪发情配种受胎率,同时提高产仔数、仔猪初生重和仔猪断奶重。  相似文献   

5.
《养猪》2017,(2)
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和哺乳期2胎母猪饲粮中添加低聚木糖(XOS)和益生菌对母猪繁殖性能、乳成分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膘情、体况及预产期相近的2胎健康纯种母猪(大白和长白)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饲喂基础饲粮+0.05%低聚木糖的饲粮,试验2组饲喂基础饲粮+0.05%低聚木糖+0.03%益生菌的饲粮。试验期52 d(母猪妊娠90 d至断奶后发情)。结果表明:1)试验1组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健仔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3组初生窝重、断奶个体重、仔猪个体增重、仔猪窝增重、母猪背膘损失、产程和发情间隔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1组和试验2组产程分别比对照组缩短8.67 min(P0.05)和22.33 min(P0.05),试验2组发情间隔比对照组缩短0.25 d(P0.05);3)3组母猪初乳和常乳的乳成分和血清生理生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从整体来看,低聚木糖能显著提高2胎母猪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健仔数,低聚木糖和益生菌协同作用不仅可以提高2胎母猪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健仔数,还可以缩短母猪产程和发情间隔。  相似文献   

6.
48头浙江中白后备母猪按窝别、体重分成4组,在6~8月龄和配种后至第二胎分娩后20天期间,分别饲喂菜籽粕(含硫代葡萄糖苷 3.7mg/g)替代饲粮中豆饼蛋白质0、25、50和75%的4种后备母猪饲粮和繁殖母猪饲粮,以研究饲粮菜籽粕水平对青年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菜籽粕水平对母猪采食量、初孕年龄、头胎断奶至第二胎怀孕间隔时间、一次情期受胎率、平均妊娠天数、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仔猪初生重、60日龄育成数、后备母猪日增重和饲料报酬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母猪初孕年龄和断奶再怀孕间隔时间有随饲粮菜籽粕水平增高而延长的趋势,产活仔数和育成仔数有下降趋势。后备母猪增重成绩以25%菜籽粕替代组较优。仔猪20和60日龄平均体重菜籽粕组显著低于豆饼对照组(P<0.05),60日龄平均体重,50%菜籽粕替代组显著低于25%替代组(P<0.05)。由此可见,母猪饲粮中菜籽粕用量,按补充蛋白质计,以不超过25%为宜。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生殖营养素和中草药复方制剂(商品名"喜满圈")对后备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体重约120 kg的长大二元后备母猪40头,随机等分成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每天每头添加一剂"喜满圈",至发情配种后21天结束。两组试验猪的配种方式以及后续饲养管理方法一致,跟踪测定两组后备母猪的发情配种性能以及后续初产母猪的繁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后备母猪发情配种方面:饲喂"喜满圈"组在7天内发情率和总发情率分别比对照组高7.63和6.32个百分点,返情率比对照组低21.43个百分点。受胎率比对照组高22.11个百分点(P0.05)。2)后续母猪繁殖性能方面:试验组后续初产母猪的平均窝产仔数提高15.60%(P0.05),出生活仔率提高9.12个百分点,仔猪平均出生窝重提高28.95%(P0.05),21日龄断乳平均个体重提高6.74%(P0.05)、断乳窝重提高12.72%(P0.05)、断奶成活率提高8.56个百分点;初产母猪泌乳力提高12.72%(P0.05)。3)在后备母猪分娩方面:试验组的早产率和滞产率和分别比对照组低23.86和20个百分点,哺乳母猪三联症(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MMA)发病率降低21.02个百分点,断奶后母猪体况评分比对照组高23.11%。4)仔猪方面:仔猪的腹泻率比对照组低4.92个百分点,皮毛发育评分比对照组高18.37%(P0.05)。5)试验组在试验第14 d,促黄体素、促卵泡素、雌二醇均高于对照组,而孕酮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饲喂"喜满圈"后,后备母猪在发情受胎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并提高了母猪产仔数和仔猪初生重、断乳重,同时改善了母猪体况,提高了仔猪育成率,促进了仔猪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在饲粮中添加一定剂量的腐植酸对空怀母猪繁殖效果的影响,为腐植酸在母猪饲粮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根据母猪品种、胎次、体况的原则,选取3~4胎次的大白与长白二元杂交、断乳后的空怀母猪100头,随机将其分为2个组,分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和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腐植酸),每个组有2个重复,每个重复头数不等。结果表明:试验组断乳母猪7 d内的发情率和情期受胎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母猪多集中在断奶后第4、5天发情,无返情现象,断奶到配种的间隔减少了16.36%,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母猪日粮中添加腐植酸对经产母猪的发情及情期受胎率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目的是确定给初产母猪投喂四烯雌酮(Regumate;Roussel-Uclaf,巴黎,法国)是否能提高群体的同期发情率和繁殖率,测定项目:断奶到发情的间隔(WEI)、断奶到第1次有繁殖力的发情间隔(WFEI)、母猪重复发情率和第1次发情受胎率。商品猪群中的初产母猪(长白×大白),从断奶后开始连续5d饲喂四烯雌酮,20mg/d·头,用另一群未经该法处理的母猪作为对照。从发情母猪百分率看,在处理群中,断奶后4-7d(对照组65.6%)或是处理后4-7d(断奶后8-11d)发情的母猪所占比例(86.2%)比较高(P<0.5)。母猪在断奶后初次发情时自然交配2次,23-24d后通过超身波检查法进行妊娠诊断。处理组和对照组母猪之间的WEI、WFEI、母猪发情重复率和初次配种受胎率并无差异。群体问的分娩窝产仔数,活仔数,死胎数,断奶前死亡率和断奶窝仔数仍比较相近。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短期优饲(催情补饲)对初产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笔者选择年龄在8月龄以上,体重在120 kg以上,发情规律,体况一致,符合后备母猪种用标准的性成熟后备母猪200头,随机分成短期优饲组和对照组,每组100头。2组饲喂相同的基础饲粮,饲喂至配种、产仔,跟踪测定2组母猪的配种性能、分娩繁殖性能。结果表明,短期优饲组在配种受胎率和产仔分娩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分别高出5.00和9.00个百分点;短期优饲组与对照组配种受胎并最终分娩的母猪数分别为89和80头;短期优饲组在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产壮仔数方面都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提高8.33%、8.81%和6.42%。在产弱仔数、死胎数、木乃伊数方面,短期优饲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仔猪初生个体重,短期优饲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呈产仔数多、初生重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文章旨在研究夏季热应激母猪饲喂高营养水平日粮对其繁殖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乳成分的影响。试验选择平均胎龄在3.5胎次的二杂(长白×大白)母猪7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2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代谢能13.94 MJ/kg,粗蛋白质16.2%),处理1组饲喂高营养水平日粮(代谢能14.41 MJ/kg,粗蛋白质16.6%),处理2组饲喂高营养水平日粮(代谢能14.70 MJ/kg,粗蛋白质17%),试验从母猪妊娠110 d到断奶再到发情。结果显示:对照组与高营养水平组对分娩或断奶后母猪体重、背膘损失无显著影响(P0.05);高营养水平日粮对母猪活产仔数、产仔窝重、断奶仔猪数及断奶存活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处理1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仔猪的断奶体重及平均日增重(P0.05)。母猪分娩当天血清甘油三脂和肌酸含量显著高于断奶当天(P0.05)。营养水平对母猪不同时期的激素水平均有影响,其中母猪断奶后血清LH和FSH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胰岛素和皮质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不同营养水平对母猪初乳、常乳中蛋白质、脂肪、乳糖和总固形物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表明:母猪日粮中代谢能为14.41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16.6%可以提高整个哺乳期间仔猪的日增重,降低高温应激造成的背膘损失。  相似文献   

12.
唐伟  黄祥元 《中国饲料》2021,1(18):61-64
文章旨在评估热应激条件下在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同时补充葡萄糖对母猪繁殖性能、乳成分及血液激素水平的影响。试验将150头平均胎次为3.5的二元母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T1和T2组母猪饲喂代谢能水平为3300和3400 kcal/kg的日粮(不添加葡萄糖),T3组母猪饲喂代谢能水平为3400 kcal/kg的日粮(添加30 g/kg葡萄糖)。结果:T3组母猪分娩当天-断奶时的背膘损失显著低于T1组,但T3组母猪断奶时背膘厚度显著高于T1和T2组(P<0.05),同时断奶-发情间隔显著低于T1和T2组(P<0.05)。T2和T3组仔猪断奶窝重、断奶重及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T1组(P<0.05)。与T1组相比,T2和T3组母猪常乳中蛋白质浓度分别显著提高14.20%和13.81%(P<0.05),T3组母猪常乳脂肪含量显著提高7.37%(P<0.05)。与T1组相比,T2和T3组母猪断奶时血清LH浓度分别显著提高16.67%和13.33%(P<0.05)。结论:热应激条件下泌乳母猪饲喂高能量日粮并补充葡萄糖可以改善仔猪生长性能,降低分娩-断奶后的体重损失及断奶-发情间隔。 [关键词]营养水平|葡萄糖|热应激|母猪|繁殖性能|激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前列腺素600(PG600)对母猪同期发情、受胎情况以及窝产仔数产生的影响。方法:将152头母猪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有母猪76头,研究时间为2022年2~6月,实验组母猪耳后肌肉注射PG600,对照组母猪耳后肌肉注射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母猪发情间隔时间、发情、配种受胎、异常、返情、分娩情况、产仔数、产活仔猪情况以及仔猪初生重、断奶重与日增重情况。结果:实验组母猪发情时间主要集中于第67 d,于第6 d达到高峰,对照组母猪发情时间主要集中于第6~9 d。两组母猪发情率、配种受胎率、异常率以及返情率、分娩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母猪窝产仔数与窝产活仔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母猪窝产健仔数、断奶头数以及断奶成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仔猪初生重、断奶重、初生窝重以及断奶窝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G600能够实现母猪同期发情,有助于提高母猪同期发病率以及受胎率,而且不会对后代仔猪的生长性能造成不良影响,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养猪》2020,(3)
试验旨在研究板蓝根超微粉对长大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为寻找抗生素替代品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择2~8胎、健康的妊娠30 d长大母猪144头,按随机区组分为2组,每组72头。试验从母猪妊娠30 d开始至哺乳仔猪26 d断奶后发情配种结束。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妊娠母猪、哺乳母猪饲喂基础饲粮+1%板蓝根超微粉,1个月连续饲喂7 d为1个疗程。结果表明,在妊娠母猪饲粮中添加板蓝根超微粉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7.86%(P0.05)、7.92%(P0.05),初生窝重提高了11.94%(P0.01),初生个体重提高了4.02%(P0.05)。在哺乳母猪饲粮中添加板蓝根超微粉后,断奶窝重、断奶个体重、断奶日增重、21 d泌乳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14.06%(P0.01)、6.97%(P0.01)、7.71%(P0.01)、15.64%(P0.01),断奶仔猪成活率提高了1.45%(P0.05)。妊娠期和哺乳期饲粮中添加板蓝根超微粉后,妊娠期延长了2.4 d(P0.01),妊娠期日采食量增加3.72%(P0.05),哺乳期日采食量增加了6.62%(P0.05)。母猪产程缩短54.58 min(P0.01),断奶至发情配种时间缩短了7.17 d(P0.01)。试验组妊娠期、哺乳期母猪尿液稠黄比降低了93.93%,母猪产后恶露比率降低了81.23%,哺乳仔猪腹泻频率降低62.81%(P0.01)。该试验表明,在妊娠母猪、哺乳母猪饲粮中添加板蓝根超微粉后,提高了母猪繁殖性能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比较“吉姆瑞2号”与PG600激素对发情异常经产母猪繁殖障碍的防治效果,选择2~3胎次、体重、体况相近的断奶后不发情或屡配不孕的经产大白母猪60头,随机分成吉姆瑞2号组、PG600激素组,每组30头,对照组选择胎次、体重、体况相近的正常经产母猪3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吉姆瑞2号组每天每头添加1剂“吉姆瑞2号”,连续拌料饲喂1周;PG600激素组于试验开始的第1天每头母猪注射1剂PG600,跟踪测定各组经产母猪的配种性能以及后续繁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发情配种性能方面:吉姆瑞2号组在7 d内发情率比PG600组低53.34个百分点(P〈0.05),14 d内发情率、返情率以及总受胎率分别低20.00、8.21和10.00个百分点(P〉0.05),吉姆瑞2号组、PG600激素组母猪的受胎率均不如正常经产母猪对照组(P〈0.05)。后续繁殖性能方面:吉姆瑞2号组母猪窝均产活仔数、初生窝重、21日龄断奶和28日龄转群窝重及成活率均略高于PG600组,但3组母猪的后续各项繁殖性状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吉姆瑞2号”在刺激母猪发情方面不如PG600激素来的快速,但其对母猪的受胎率、产仔数以及仔猪21、28日龄窝重和成活率等后续繁殖性能的影响方面无显著差异,作用的效果持续而稳定。“吉姆瑞2号”的成分天然,对于倡导绿色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叶酸水平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叶酸水平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选用体质量和胎次相近,产仔数超过8头的120头(与配公猪为杜洛克)长×大经产母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头猪。基础日粮满足母猪各种营养的需要,试验日粮补加叶酸水平分别达到1、1.5、2和2.5mg/kg。于断奶后开始饲喂试验料至妊娠30d。结果表明:添加叶酸可以提高发情率和情期受胎率,缩短发情间隔;2mg/kg的叶酸水平可以显著提高母猪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但对断奶窝质量影响不明显;不同的叶酸水平对母猪发情率都没有显著影响,对断奶到发情间隔的时间影响也不大。  相似文献   

17.
在配种期饲喂金霉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用40头母猪进行配种期饲喂金霉素试验,以估价配种期喂金霉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配种期母猪饲喂含金霉素200mg/kg饲料的日粮增加母猪体重。与对照组相比,配种期(P<0.05)、怀孕110天(P<0.01)、产仔后24小时(P<0.01)、产仔后21天(P<0.05)和断奶期(P<0.01)母猪体重显著增加;除怀孕增重外,分娩失重和哺乳失重略高(P>0.05);哺乳期饲料摄入降低(P<0.05);配种受孕率略高。配种期母猪饲喂金霉素显著提高每窝产仔数(P<0.05),出生时、21日龄和断奶时存活仔猪数都略高于对照组(P>0.05)。出生时存活仔猪体重、21日龄仔猪体重都略低于对照组(P>0.05),断奶时仔猪体重略高于对照组。断奶至发情的间隔略长于对照组。结论:配种期母猪饲喂金霉素可提高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妊娠后期营养水平对初产母猪体况、繁殖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本试验选用背膘厚及体重相近的初产杂交母猪36头,按体况和配种时间随机分为3组(Ⅰ、Ⅱ、Ⅲ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母猪,饲喂营养水平依次为维持需要的1.5、2.0和2.5倍的日粮,母猪妊娠81 d时开始试验至母猪分娩结束,试验期33 d。结果显示,分娩时Ⅰ组母猪背膘厚显著低于Ⅲ组(P<0.05),断奶时各组背膘厚度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母猪泌乳期背膘损失显著低于Ⅲ组(P<0.05);Ⅲ组母猪分娩后体重、分娩前体重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各组母猪妊娠81 d体重及泌乳期失重等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间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断奶个体重及母猪断奶-发情间隔均无显著差异(P>0.05);Ⅲ组仔猪初生均重、断奶窝重、泌乳期窝增重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随营养水平升高,Ⅱ、Ⅲ组雌激素水平显著高于Ⅰ组(P<0.05);各组催乳素和孕酮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甘油三酯水平显著低于Ⅱ、Ⅲ组(P<0.05);各组尿素氮和葡萄糖含量随营养水平的升高逐渐增大,且差异显著(P<0.05);Ⅲ组胰岛素含量显著高于I组(P<0.05);各组总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母猪妊娠后期饲喂营养水平为2.0倍维持需要的日粮时可使后备母猪分娩时体况达到标准水平,而饲喂营养水平为2.5倍维持需要的日粮可使母猪产仔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文章旨在研究在妊娠和泌乳母猪日粮中添加不溶性膳食纤维(ISF)对母猪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大肠微生物菌群及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以期为ISF在猪生产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将64头长大二元杂交母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母猪。第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Ⅱ组饲喂添加1% ISF的基础日粮|第Ⅲ组饲喂添加3% ISF的基础日粮|第Ⅳ组饲喂添加5% ISF的基础日粮。试验期为配种至断奶结束。试验期间分别称量和测量母猪初始、妊娠107?d、分娩后和断奶后的体重和背膘厚,用于分析母猪体重和背膘厚的变化|记录母猪产子数、产活仔数、死胎数、畸形数、初生重、产程和断奶至发情的间隔时间,用于分析母猪繁殖性能|分别记录仔猪初生重、断奶重、初生窝重和断奶窝重,用于计算平均日增重和平均窝增重|分别于每天7:00和14:00观察母猪排便情况,根据粪便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和记录|于母猪产后3?d采集粪便,用于分析大肠微生物。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3%和5% ISF均可显著降低母猪泌乳期失重和泌乳期背膘损失,提高初生窝均重,缩短产程和断奶至发情间隔(P<0.05),显著降低母猪产前7?d粪便评分及大肠杆菌数量(P<0.05),可显著提高仔猪断奶个体均重、平均日增重、断奶窝均重和平均窝增重(P<0.05)|同时添加1%和3% ISF还可显著降低大肠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P<0.05)。结论,在母猪日粮中添加ISF对母猪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大肠微生物菌群及仔猪生长性能均有一定改善。在本试验条件下,结合经济效益分析发现添加3% ISF效果最好。 [关键词]不溶性膳食纤维|母猪|生产性能|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20.
PMSG提高初产母猪繁殖力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70头初产断奶母猪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于断奶当日颈部肌肉注射1000Ⅰ.U.PMSG;对照组只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注射用水),以观察初产母猪断奶后发情配种和2胎产仔的情况。结果表明:试验组母猪断奶发情配种的时间比对照组显著提前(P<0.01);2胎产仔数增加(P<0.01);而两组母猪发情配种的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