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进境动物检疫的范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进出境动物检疫的范围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动物、动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二是装载动物、动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装载容器、包装物;三是来自疫区的运输工具。 应施检疫的动物 包括饲养、野生的活动物。如畜、禽、兽、鱼、虾、蟹、蛇、龟、贝、蚕、蜂等以及其他检疫物。所谓“其他检疫物”是指动物疫苗、血清、诊断  相似文献   

2.
茶叶末     
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达官贵人需要,平民百姓也需要。区别是达官吃的、用的好些,平民的丑些。就拿茶叶来说,有钱人享用的是龙井、碧螺春,再者是乌龙茶、铁观音,都是有名有姓的,  相似文献   

3.
大、小斑病是宜昌玉米生产主要病害,其流行速度快、发生面积大、为害严重,是宜昌多年来所少见。气候条件恶化、盲目引种、大调大运、品种抗性差、栽培管理粗放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根据其病害发生特点,提出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地中海实蝇(Ceratitis capitataWiedemann)是地中海区各国水果和蔬菜作物最大的害虫。它的原产地是非洲的热带地区,传播到伊朗、刚果、尼日利亚、津巴布韦、突尼斯、乌干达、南非、阿根廷、巴西、乌拉圭、澳大利亚,中欧的某些国家等地。它是一种多食性害虫,危害约二百种植物的果实,特别是甜橙、柑橘、桃、杏、梨等。地中海实蝇比家蝇略小(约5毫米),  相似文献   

5.
对植物检疫法制管理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检疫是以行政管理为主的法制性工作。植物检疫法制管理是指国家运用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等行政法制手段,实现植物检疫行政管理目标的全部活动[1]。现代意义的法制管理,是管理国家、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现代文明的最高形式。植物检疫法制管理是国家行政...  相似文献   

6.
GLP概况与中国农药GLP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LP是英文Good Laboratory Practice的缩写.中文直译是良好实验室规范或标准实验室规范。GLP是就实验室实验研究的实施从计划、实验、监督、记录到实验报告等一系列管理而制定的法规性文件.涉及到实验室工作的可影响到结果和实验结果解释的所有方面。它主要是针对医药、农药、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兽药等进行的安全性评价实验而制定的规范。  相似文献   

7.
玉米粥是东北地区特有的食品,是以去皮去脐的玉米粒(以下简称为玉米粒)为主,添加芸豆煮熟而成。八宝玉米粥是在玉米粥基础上配以红枣、花生、黑豆、芸豆、南瓜块、木耳及桂圆制成的营养保健食品,具有营养均衡、滋补身体等特点,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辅助食品。1 原料配比、设备及加工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8.
动物性水产品检疫,从法律依据、国际惯例和检疫实践等方面来看,无疑都是必要的。 一、动物性水产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规定的检疫物,对法定检疫物施检是依法检疫。《检疫法》之所以这样规定,是有其充分的科学依据的。无数事实证明,动物性水产品可感染沙门氏杆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埃希氏菌、异尖线虫等多种微生物和寄生虫,其中有些是人畜共患病的病原;动物性水产  相似文献   

9.
秋、冬季节,剩余的农药若保管不好,就会变质失效或造成来年误用。为此在存放农药时须注意以下7个问题:一是存放农药的地方温度不应超过25℃,更要远离火源,以防药剂高温分解。二是农药要集中放在一个地方,做好标记,瓶装农药检查后再存放。如药瓶破裂,要换好包装,贴上标签,以防误用。三是粉剂农药要放在干燥处,以防受潮结块而失效。四是切勿将农药与种子、粮食、食油等存放在一起。五是挥发性强的农药要注意密封,防止挥发。如敌敌畏、菊酯类农药。六是农药要分类贮存。按化学成分,农药可分为酸性、碱性、中性3类。酸性农药有敌百虫、乐果、敌…  相似文献   

10.
<正>葡萄病虫害防治的策略是"预防是基础、防治是关键、救急是保障、安全是前提",防治中要坚持"保健栽培、化学防治、绿色防控"的原则,采取"选用无病虫苗木、实施保健栽培、提前喷药预防、抓好各生育期病虫害防治、加强田间病害暴发的救急、强化冰雹灾害或大暴雨后的应急和科学合理使用农药"等关键技术措施。1.选用无病虫苗木  相似文献   

11.
水稻生理抗病的研究:稻株淀粉与稻瘟病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株淀粉含量与稻瘟病的发生规律是明显的,有密切相关的。水稻一生,有二个时期稻株淀粉含量较少,一个是分蘖期,一个是抽穗期,而这二个时期又是最易感染稻瘟病的时期。因此,稻瘟病的发生与水稻生理有着内在的特殊关系,总的规律是稻株淀粉(在这二个时期)含量高,稻瘟病轻,反之则重。稻株淀粉含量与水稻品种的抗性有关,而且,对于气候、栽培等因素也有相互关系,而这些因素与稻瘟病的发生又有密切的关系,在几个因素中,品种的抗性是内因,而气候、栽培对于水稻属外因。然而,外因可以促使品种的抗性产生变化。因此,品种的抗性应该有两个含义,一是品种本身的(基因)抗病,另一种是外界因素给予的抗病能力,而了解稻株淀粉,掌握水稻的生理规律,对于预测预报和加强综合防治都是有实践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作者研究了1个稻梨孢菌株与4个稻以外寄主梨孢菌株在混合接种和间隔接种条件下,在水稻植株上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弱致病菌与强致病菌间交互作用较强,非致病菌与强致病菌间较弱。弱致病菌可明显降低强致病菌的致病性,非致病菌对强致病菌的作用,多数组合表现为减轻病害,但有少数组合表现为促进发病。弱致病菌先接种;2天后接种强致病菌,比两者混合接种具有更强烈的互作效应,病斑数减少达35.7%—38.1%。先接种菌的孢子浓度对后接种菌的致病性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二化螟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水稻生育期和相同二化螟虫量下,杂交稻损失大于常规稻,早稻损失大于晚稻。并用改进的二化螟防治指标计算方法算出杂交早、晚稻二化螟防治指标,经检验,比传统的计算方法算出的防治指标准确、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14.
水稻稻飞虱和纹枯病系统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分析历史资料、深入研究稻飞虱和纹枯病发生为害规律基础上,组建病虫测报模型,探讨控害丰产配套栽培技术及提高化防水平,定性定量地建立以准确的测报为前提,合理施肥、密植技术为主的生态控制为基础,按复合防治指标进行化学防治,系统控制稻飞虱、纹枯病,经近几年来的应用,收到显著的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在系统分析历史资料、深入研究稻飞虱和纹枯病发生为害规律基础上,组建病虫测报模型,探讨控害丰产配套栽培技术及提高化防水平,定性定量地建立以准确的测报为前提,合理施肥、密植技术为主的生态控制为基础,按复合防治指标进行化学防治,系统控制稻飞虱、纹枯病,经近几年来的应用,收到显著的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再生稻二化螟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福建省,二化螟是再生稻的重要害虫。作者对第二代二化螟为害前季稻造成的产量损失结构进行了通径分析。通过田间调查和小区试验,建立了再生稻二化螟防治指标模型: ET=(100C·F-P·E(0.0037N_1 0.1207N_2))/(P·E(0.0123N_1 0.0098N_2)) (卵块密度) ET=(100C·F-P·E(0.0097N_1 0.1258N_2))/(P·E(0.7077N_1 0.5601N_2)) (枯鞘株率) 按照防治指标模型,制定出不同产量水平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7.
 建立15株分泌抗水稻细菌性条斑病(RBLS)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对RBLS病菌呈阳性反应,与植物病原细菌5个属的其它检测菌株均无交叉反应。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法对30份人工接种稻种进行检测,28份呈阳性反应,检出阳性率达93.3%;对46份病田稻种进行检测,36份呈阳性反应,10份呈阴性反应。取检测为阳性反应中的11份病田稻种的浸出液接种稻苗,有7份发病;而10份检测阴性反应的病田稻种浸出液的接种稻苗均无发病。该检测法灵敏度为0.0125-0.00125mg/ml(蛋白浓度)。  相似文献   

18.
二化螟为害水稻产量损失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9年在重庆巴县白市驿设置了三种不同肥力水平180个一代二化螟自然为害及18个控制螟害的隔离小区,4月30日至6月29日每隔5天系统调查了苗数、枯鞘株数和枯心株数的发生情况,收获时考种,建立了不同生育期苗数、枯鞘、枯心数对产量损失的二次回归模型。详细讨论了苗数、枯鞘和枯心数的消长规律及对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