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陕勇  张旭 《林业科学》2006,42(Z1):62-67
在综合各相关技术特性的基础上,分析数字林业平台(DFP)的安全特性和身份认证现状,提出一个适合DFP应用的统一身份认证与用户管理系统(UAS)的新型体系结构.在系统的功能实现部分,主要解决用户状态的保存、信息的交换以及统一认证和授权,同时以DFP中的两种资源访问情景和UAS解决方案来阐述UAS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数字林业平台技术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数字林业平台的设计目标与作用,针对林业信息化建设的特点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设计思想和网格技术,提出数字林业平台的系统体系结构,同时对数字林业平台的组成结构和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工作原理等进行概要设计.数字林业平台为实现林业各类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及跨管理层次和跨业务领域的协同工作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数字林业平台适用于构建国家、省、地(市)、县不同管理层次的多种林业信息系统,对林业信息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震春 《林业科学》2006,42(Z1):45-50
在对现有各种注册与索引技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资源规范语言(resource specification language),并给出该语言的XML Schema描述.在此基础上,基于Java语言设计实现分布式的网格资源注册元服务.该元服务使用在数字林业网格中,可为数字林业网格提供稳定和高效的资源注册与查找服务.  相似文献   

4.
GIS在福建省数字林业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林业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林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提供森林资源基础性服务的平台.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是综合有效地采集存贮、管理地理信息并能对地理信息进行空间检索查询和分析处理的系统.将GIS应用于数字林业建设中则能实现森林资源与环境监测、森林灾害监测、林业辅助决策的信息化,并能有效地实现林业信息的共享.  相似文献   

5.
邓广  张旭  李增元  范东璞 《林业科学》2006,42(Z1):80-84
从一般计算型网格和数据型网格的概念和特性出发,结合森林资源与林业生态工程信息网格(数字林业网格)中数据的特点,提出一种森林资源与林业生态工程信息网格中空间处理服务实现的方法.通过讨论广域异构环境下构建森林资源与林业生态工程信息网格的原则和标准体系,给出森林资源与林业生态工程信息网格的体系结构,讨论矢量数据服务的网格注册、网格发现和网格传输,各种GIS服务的网格封装策略和实现方法以及构成森林资源与林业生态工程信息网格的任务调度问题.通过退耕还林工程潜力分析的应用来验证从核心基础网格扩展成森林资源与林业生态工程信息网格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当前,时代在飞速前进,世界在飞速发展。信息化建设既是快速发展森林草原防火事业的有效途径,也是更好地保护森林草原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高新技术,更是实现数字林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本文中笔者试从组织机构、信息平台、通讯网络和资源管理等四个方面讨论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张旭  李凡  刘燕 《林业科学》2006,42(Z1):1-4
论述网格技术应用在建设数字林业平台支撑环境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和结构.运用网格技术可实现数字林业平台基本服务的发布和使用,实现在数字林业平台中关于Web服务标准的建立,实现数字林业支撑平台的基本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林业管理部门对林业产业相关技术指标准确性和规范性的要求日益提高,林业资源的数据信息必须做到"账面、图面和地面"三位一体,即要做到图纸信息与地面林业实际情况以及账面上的数据信息三者一致,更好地为林业部门的整体规划和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本文着重介绍GIS技术及Arcgis软件在林业制图中的应用。1 GIS技术在林业制图中的应用1.1 GIS系统GIS系统全称是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基于电子  相似文献   

9.
DBPS是一个通用的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本文论述了DBPSV3.0版的程序设计思想和结构功能,并介绍了其在科研生产中的应用。该系统采用结构化的程序设计、集成化的运行环境,用C语言编写,下拉菜单驱动、弹出式窗口方便用户使用。本系统可广泛地应用于林业、土地等资源管理部门,既可自成体系,也可作为其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松材线虫病疫情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管理系统),是安徽省林业有害生物检疫局和中国林科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合作建立的。该系统是国内首例真正意义上用于森林病虫害监测、管理与分析的地理信息系统,为我省松材线虫病治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和管理手段,实现了对全省1988年松材线虫病发病以来档案信息的管理与应用,并可及时进行数据信息更新。通  相似文献   

11.
文中分析了在美国进行可持续森林管理背景下林产工业企业在环保认证、应对经济危机和适应社会思想转变等方面所遇到的战略环境限制,以及对此做出的在企业形象、投融资模式、产品研发方向以及企业管理思考框架等方面的战略转变;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林产工业发展现状,建议通过完善森林认证体系、借鉴美国的林地投资管理模式和统一可持续管理思考框架等措施,加大对林产工业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加强对我国林产工业的管理,从而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智慧林业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智慧林业是在数字林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立体感知、管理协同、服务高效、有效支撑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新模式。以《中国智慧林业发展指导意见》发布和第三届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为标志,全国林业信息化从"数字林业"进入"智慧林业"的新阶段。文中重点论述了智慧林业的基本概念、产生背景、基本思路、建设目标、核心技术、重点任务等若干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对推动全国智慧林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基于管理区域的访问控制技术对于实现林业网络应用系统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特点分析了基于管理区域进行访问控制的必要性,基于RBAC思想,提出了一套基于管理区域的访问控制方案,通过为角色添加区域约束实现用户的区域授权,选择基于网络平台的造林作业设计系统进行了开发,运行效果表明系统用户依据管理区域对系统资源进行访问,满足了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需求,实现了林业网络应用系统的数据安全共享。  相似文献   

14.
标准化体系是标准化工作的基础和保障。通过对广东林业标准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需求 分析,并根据广东林业发展实际,构建了由林业技术标准体系和标准化实施监督服务体系组成的具有广 东特色的林业标准化体系。其中,林业技术标准体系由基础综合、林木种苗、森林经营、森林资源保护、 自然保护地体系管理、生态建设、森林资源利用和其他等 8 个标准分体系构成;标准化实施监督服务体 系由标准化实施、检测认证、监督管理、技术服务和评价等 5 个子体系构成。  相似文献   

15.
The paper is based on the summarization of forest certification development to analyze and describe how forest certification promotes and pushes the setup of forest resources management model, forest management level and collective forest tenure reform. In terms of breaking green trade barrier, upgrad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forest products, facilitating forestry enterprise growth, etc, it elaborated the role of forest certification in promoting forestry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authors also ma...  相似文献   

16.
森林认证助推世界私有林及我国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世界上绝大部分森林是私有林, 而随着我国集体林权改革的深入和国家政策的支持, 我国非公有制林业发展迅速。森林认证对促进世界私有林和我国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和可持续经营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分析世界私有林和我国非公有制林业认证发展现状、模式和作用的基础上, 对如何推动我国非公有制林业认证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美国小型私人林场森林认证体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小型私人林场在美国的林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文中对适合美国小型家庭林场ATFS认证的对象、标准、方式和程序以及ATFS认证与政府林业激励政策的关系进行了说明和分析.从ATFS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 作为一种将政府与市场紧密联系的管理方式, 森林认证只有与国家管理体制和林业政策紧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Forest certification for community-based forest management was designed to strengthen an area’s forestry functions while simultaneously alleviating poverty by developing the existing community forest. It is fundamental for forest certification to maintain the economic benefits for certified local sellers and balance conservation goals with increasing local incomes. This study explores how FSC certification of a community-based forest enterprise in Southeast Sulawesi in Indonesia could improve effectively field situations of community forest management and strengthen local peoples’ financial benefits and social perceptions towards conserving forests. FSC group certification was introduced in the area of teak community forest of several villages in 2005. Because of local strong interest in group certification, the size of certified forests, the number of group certification members and the amount of certified wood harvested gradually increased. The support of a local NGO and an international NGO contributed towards successful establishment of group certifica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a small-scale forestry enterprise producing certified wood in a sustainable manner. These NGOs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establishing stro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strengthening local forest management institutions, and promising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to the local people.  相似文献   

19.
顾雷  张旭  黄震春  范东璞 《林业科学》2006,42(Z1):101-105
数字林业领域中部分应用为典型的数据流驱动,但传统的数字林业领域对数据流驱动型应用还缺少有效的支撑环境.在数字林业网格中,设计基于工作流的面向数字林业网格的数据驱动支撑平台,并在此平台上开发若干林业生态工程应用.描述基于工作流的林业应用支撑平台WIFG(workflow-based infrastructure for forestry grid)的设计以及该平台的特点,介绍基于该平台开发的应用--退耕还林规划来说明如何使用该系统进行快速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