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铃薯是需镁较大的作物之一,施用镁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其平均增产主达14.7%,施用镁肥的增产效果与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及镁肥的施用量有关。施用镁肥平均使单薯增重16.8%,大薯率提高8.9个百分点。施用钙镁磷肥可使马铃薯增产15%左右,故用钙镁磷肥替代过磷酸钙来补充土壤镁的不足,实为一种简便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有机肥料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增施有机肥料不仅可以缓解化肥氮磷比例失调和化肥总量不足的矛盾,还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污染,净化环境,保护生态,对提高地力,稳产高产,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年公顷有机质生成量为420-645公斤,年生成率为0.6%-1.0%,耕层土壤理化生化性状趋向改善,公顷施7500公斤秸秆或马粪,配施氮磷化肥,玉米平均公顷产9000公斤以上,比单施化肥增产15%以上,优质农肥吨肥增产40公斤左右,秸秆或马粪吨肥增产160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3.
大豆增产8法     
1.追施花荚肥。大豆开花结荚期生长发育最旺盛,是一生中需肥最多的时期..施用花荚肥能减少花荚脱落,促进籽粒饱满,提高品质。据试验,施花荚肥可增产15%以上。花荚肥宜在初花期施用,以氮、磷肥配合施用为好。每667平方米用尿素3公斤~5公斤、磷肥7.5公斤~10公斤,于大豆根侧5厘米处开穴施入,施后培土盖肥。  相似文献   

4.
硅肥对水稻氮磷钾营养的影响及增产原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我省3种硅无素缺乏的砂壤土稻田施用两种硅肥的试验结果表明,施硅增产达显著水平以上的占83.33%,以施硅量为N:SiO2+1:0.84的增产效果最佳,其中水溶性硅肥的增产作用又明显优于枸溶性硅肥。  相似文献   

5.
有机肥料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增施有机肥料不仅可以缓解化肥氮磷钾比例失调和化肥总量不足的矛盾,还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污染,净化环境,保护生态,对提高地力,稳产高产,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年公顷有机质生成量为420~645公斤,年生成率为0.6%~1,0%,耕层土壤理化生化性状趋向改善。公顷施7500公斤秸秆或马粪,配施氮磷化肥,玉米平均公顷产9000公斤以上,比单施化肥增产15%以上。优质农肥吨肥增产40公斤左右,秸秆或马粪吨肥增产160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6.
连作的老水田施用硅肥对水稻的增产作用非常明显.在稻田施用硅肥可提高水稻的抗性,增强水稻抗各种病虫害的能力,提高产量,增产幅度为8.5%-13.0%. 硅肥的研究历史在国际上比较悠久,但总体发展较慢,在农业生产上一直是一个被人们忽略重要肥料.  相似文献   

7.
研究表明:磷石膏系列肥可促进水稻前期生长,增加有效穗数,与对照相比可使水稻增产7%—10%,增产效果为复微石膏>磷石膏>普通石膏,而且,施用磷石膏系列肥后可增加水稻体内含硫量,促进养分吸收和氮素的运转。在低硫土壤条件下以每公顷施375kg左右磷石膏系列肥为宜。  相似文献   

8.
张留斌 《农家致富》2004,(20):32-32
江苏金坛市薛埠镇近几年先后在蔬菜、草莓、中药材等作物大棚内施用二氧化碳,结果作物表现茎秆粗壮、抗病,果实鲜艳、早熟,提高品质、增产。春季黄瓜可增产25%,辣椒前期增产36%,番茄前期增产45%,芹菜前期增产52%以上.  相似文献   

9.
钢渣对辽宁省水稻的增产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辽宁省主要类型的水稻土上,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钢渣作为硅肥对水稻增产作用。结果表明:施用钢渣可改善水稻的生长状况;提高水稻植株中SiO2和籽粒中K2O的含量;增加水稻产量,增产幅度为8.3%~20.9%。  相似文献   

10.
小麦用速效化肥作种肥,有显著增产效果。一般可增产10%左右,尤其是旱薄地、底肥不足或晚播麦田,增产幅度更大。小麦施用种肥是充分发挥肥效,经济用肥的好方法,是培育冬前壮苗的有效措施。可作小麦种肥的主要化肥有:  相似文献   

11.
水稻专用长效控释BB肥应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水稻专用长效控释BB肥是在普通BB肥的基础上,采用天然植物素,作物营养添加剂和肥料增效长效剂等制成复合材料后,通过混合展着工艺制成。应用效果表明,水稻施用本控释BB肥有较明显的增产效果,比当地施肥处理增产6.0%-10.2%,施肥经济效益提高10.6%;比普通BB肥(等养分)处理增产5.2%;在同等产量水平下,比普通BB肥减少肥料施用量25%。水稻长效控释BB肥的氮素利用率为45.9%-51.2%,明显高于当地施肥处理和普通BB肥。水稻长效控释BB肥,一次基施满足水稻一造的营养需求,较彻底地简化了水稻施肥技术,达到“省工,省肥,增产,高效,低污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花生施用不同种类硫肥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花生施用硫肥可增加花生结荚数和饱果数,提高百果重,果仁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有所提高,增产极显著,平均增产3.8%~17.4%,施用Tiger牌硫肥的效果最好,其次为施用石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土壤养分观测、田间营养诊断和锌肥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石灰性土壤上引起土壤缺锌的原因、缺锌的面积、施用锌肥有效的土壤有效锌临界指标和施锌的增产效果;介绍了三年来推广施锌技术的做法及取得的效益。通过对本县4个土壤养分观测点化验结果表明,土壤有效锌含量平均为0.59mg/kg,接近或低于土壤有效锌临界指标;轻、中度缺锌土壤施锌后作物一般可增产5%-15%,重度缺锌土壤施锌后增产20%以上。锌肥的施用,在提倡增施有机肥、秸杆还田、土壤深松耕、平衡施肥的基础上,一是按施肥配方生产含锌复合(混)肥提供给农民;二是针对不同作物、作物不同时期的需肥特点,推广基施、拌种、浸种、基叶喷施等简便灵活的施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日光温室和大棚作物栽培中,施用二氧化碳气肥是作物获得优质高产的一项新技术。据专家试验,一般可使作物增产20%以上。而且病虫害明显减轻,维生素含量大幅度提高,一些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推广应用此项技术。我国近几年也开始试验应用这项新技术。一、施用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15.
施用微生物土壤接种剂及叶面增效剂对烤烟产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烤烟施用微生物土壤接种剂及叶面增效剂田间试验得出:单独施用微生物土壤接种剂比ck增产14.2%,增值34.2%;单独施用微生物叶面增效剂比ck增产12.05%,增值28.51%;两种混合施用比ck增产19.84%,增值42.25%。单独施用土壤接种剂及叶面增效剂,病毒病、叶斑病、虫害(蚜虫)发生率均比ck低;两种混合施用效果最佳,防治效果病毒病达81.5%,叶斑病达73.1%,虫害(蚜虫)达68.8%。试验结果证明施用微生物土壤接种剂及微生物叶面增效剂增产、增值效果均明显。在烤烟生产中应用可降低投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其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水稻施用硅肥效果及适宜用量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在滨海盐化潮土上进行水稻施硅肥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硅肥,能够增强水稻抗倒、抗病能力;改善植株生态和产量结构;与对照相比,水稻增产19%~34%。硅肥的适宜用量为每亩50~70kg。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探讨和验证二氧化碳气肥在大棚栽培中的肥效反应,我们,区农业局引进了山东淄博产平衡式B27-Ⅱ型二氧化碳气肥发生器,根据硫酸和碳酸氢铵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肥和优质氮肥硫酸铵的原理,在草莓大棚中安装使用,其施用效果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探讨和验证二氧化碳气肥在大棚栽培中的肥效反应,我们区农业局引进了山东淄博产平衡式B27-Ⅱ型二氧化碳气肥发生器,根据硫酸和碳酸氢铵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肥和优质氮肥硫酸铵的原理,在草莓大棚中安装使用,其施用效果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红壤稻田氮素形态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在湘南丘陵区红壤稻田上进行了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对田间氮素动态、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及增产效应的试验,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既能快速提高稻田有效氮含量,又能长久保持土壤氮素含量,提高氮素利用率。早稻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处理产量要高于单施有机肥处理,也高于单施化肥处理,但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晚稻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高于单施有机肥处理,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单施化肥处理早、晚稻氮肥利用率分别为33.50%、22.88%;单施有机肥处理早晚稻的氮素利用率分别为41.04%、32.40%;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早晚稻氮素利用率分别为40.07%、3.5.60%。  相似文献   

20.
采用裂区设计,田间生物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磷酸二氢钾铵不同用量及不同施用方法在中性紫色土上对水稻的营养效应。结果表明,化成复肥供量较低时,产量随供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复肥供量处理为600kg/hm^2时,获得最高产量,主区为7711kg/hm^2,副区为7144kg/hm^2,比CK分别增产33.73%和23.43%,过量供应,养分累积量增加极缓,趋于稳定,单位养分的增产量及肥料利用率则显著降低,产量甚至出现下滑。相同供肥量不同施用方法比较,分次施肥比1次基施,水稻对化成复肥中氮素和磷素利用率提高分别为31.43%-34.88%和30.39%-32.30%,而对钾素累积量和利用率影响较小,分次施肥较1次基施增产幅度为6.95%-7.94%。品质分析表明,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随复肥供量的增加而增加,分次施肥和1次基施增加幅度分别达16.81%-19.52%和17.69%-19.34%,但对淀粉含量影响相对较小,淀粉含量有随蛋白质含量增加而略有下降的趋势。适量供肥及合理施用方法可增加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同化效率、增加水稻穗长、穗粒数等,这可能是实现增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