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核桃青皮为原料提取制备出核桃青皮缓蚀剂,通过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核桃青皮缓蚀剂和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对冷轧钢在二氯乙酸的缓蚀协同效应,分析了缓蚀剂复配浓度、温度、浸泡时间、二氯乙酸浓度对核桃青皮缓蚀剂缓蚀协同性能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核桃青皮缓蚀剂具有中等程度缓蚀效果,200 mg/L核桃青皮缓蚀剂的缓蚀率为65%;而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的缓蚀效果较差,最大缓蚀率仅为40%;将核桃青皮缓蚀剂和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混合复配后在酸溶液有较好的缓蚀性能,最大缓蚀率超过93%,产生了明显的缓蚀协同效应。缓蚀协同效应系数随核桃青皮缓蚀剂浓度、浸泡时间、酸浓度的增加而总体增大,但随温度升高而总体下降,核桃青皮缓蚀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及核桃青皮缓蚀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均在钢/二氯乙酸界面上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核桃青皮缓蚀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复配后吸附平衡常数增大,标准吸附Gibbs自由能为-28.2 kJ/mol。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对钢在二氯乙酸的缓蚀主要是抑制了钢的阴极反应,但核桃青皮缓蚀剂、核桃青皮缓蚀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则同时抑制了阴极和阳极反应,两者皆为混合抑制型缓蚀剂,且复配后抑制程度进一步增强。Nyquist图谱主要呈弥散容抗弧特征,核桃青皮缓蚀剂与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复配后电荷转移电阻显著增大。扫描电子显微镜证实了核桃青皮缓蚀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复配缓蚀剂明显减缓了二氯乙酸对钢表面的腐蚀。  相似文献   

2.
利用失重法评价了双环咪唑啉及其季铵盐缓蚀剂在CO2存在条件下对N80钢的缓蚀性能。双环咪唑啉缓蚀剂(KUC)和双环咪唑啉季铵盐(KUCI)在CO2存在条件下缓蚀率随着缓蚀剂加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和CO2压力的增加而降低。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A-1复配后具有较好的缓蚀效果,缓蚀率增大。在最佳复配时,KUC对N80钢的缓蚀率为96.69%,KUCI对N80钢的缓蚀率为99.03%。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某陆上油田苛刻工矿条件下的金属防腐蚀要求,以三乙烯四胺和脂肪酸为原料,选择乙醇和平平加作为分散剂,添加氯化苄,合成了一种新型完井液用酸性咪唑啉缓蚀剂HAC-S。通过室内模拟油田施工现场的工况条件,考察了HAC-S缓蚀剂的缓蚀性能,研究了缓蚀剂添加量、盐水质量分数、温度和酸浓度等对缓蚀剂缓蚀效果的影响,并与其他缓蚀剂的缓蚀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HAC-S缓蚀剂具有优越的缓蚀性能,并且对X52、L80、K55这3种钢材均有良好的缓蚀效果,能将钢材的腐蚀速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采用静态挂片失重法评价了缓蚀剂CA101和JHS对G105、N80碳钢和L80不锈钢在饱和CO2的聚胺完井液中的腐蚀和缓蚀性能,分析了温度对缓蚀剂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饱和CO2的聚胺完井液中,在温度低于90℃时,G105和N80钢在聚胺完井液体系中的腐蚀速率能控制在0.0567mm/a以下。当温度高于110℃时,钢片的腐蚀速率迅速增加;L80钢几乎不发生腐蚀。加入缓蚀剂后缓蚀速率明显降低,但缓蚀剂JHS的缓蚀效果优于缓蚀剂CA101。缓蚀剂JHS对CO2腐蚀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在高温130℃时,仍可控制G105钢和N80钢的腐蚀效率在87.7%以上。  相似文献   

5.
GP—1输气管道缓蚀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绍明 《油气储运》1996,15(6):31-34
由于管输天然气中硫化氢和水含量较高,管道内壁腐蚀程度呈增长趋势,近年来未保护管道的腐蚀穿孔及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输气生产。为提高抑制局部腐蚀能力及综合性能,研制了GP-1输气管道缓蚀剂。该缓蚀剂是酰胺化合物复配其他缓蚀组分的复合型缓蚀剂。通过室内评定(挂片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及现场模拟试验,认为GP-1缓蚀剂浓度为100×10~(-6)时,其缓蚀率已达97.7%,且抑制坑蚀能力较强,综合性能良好,适用于抑制含硫化氢的天然气集输管道的内壁腐蚀。  相似文献   

6.
套管腐蚀严重影响着油田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针对镇340区块具有腐蚀代表性的油井开展了套管腐蚀机理研究:首先对油井采出水的水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镇340区块的水样矿化度较高并伴有一定含量的CO_2,在腐蚀介质中含有CO_2的情况下,钢片的腐蚀速率出现了明显的增加,而且腐蚀介质中CO_2的含量越高其对金属腐蚀的促进作用越强;再借助电化学测试手段,评价缓蚀剂MH-46在腐蚀介质中对金属的缓蚀效果,结果表明加入缓蚀剂后腐蚀电流密度出现了明显地降低,当缓蚀剂浓度达到10×10~(-4)mol/L时,对钢片的缓蚀效率达到了98.4%,有效地阻隔了腐蚀性离子与金属基体的接触,降低了金属基体的腐蚀速率,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评价了自制固体咪唑啉缓蚀剂的缓蚀效果,结果表明该缓蚀剂是一种阳极控制型缓蚀剂。固体缓蚀剂缓释溶解后可在金属表面吸附形成比较致密的保护膜,且在溶液中形成较稳定的浓度,能够有效的抑制酸液的腐蚀,具有良好的缓蚀效果,其在酸性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效率大于90%,并能控制碳钢腐蚀速率在0.076mm/a以下。探讨了其吸附行为,其在碳钢表面上的吸附遵循兰缪尔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8.
钼膦系缓蚀剂协同效应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钼酸钠(Na2MoO4.2H2O),1-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和硫酸锌(ZnS04.7H20)为原药,分别组成一元、二元和三元等复合缓蚀剂配方,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钼膦系缓蚀剂对碳钢在循环冷却水中的缓蚀协同效应,着重讨论了钼膦系缓蚀剂对不同材质在不同介质中,缓蚀剂对腐蚀速率和缓蚀的影响。通过大量的实验,用三角形图解法研究了在实验浓度范围内,缓蚀率、腐蚀速率与缓蚀剂配方浓度比之间的变化规律。为开发新一代低成本、高效能的钼磷系复配缓蚀剂提供了经济、高效的配方和准确、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常规咪唑啉缓蚀剂在腐蚀防护方面有很多应用,但缓蚀效果不佳,且存在使用浓度高,形成缓蚀膜持久性差等问题,为此研发了一种新型高效环保的双子咪唑啉缓蚀剂。双子咪唑啉由两个烃链与两个头基通过刚性基团相连形成。采用电化学线性极化测试对缓蚀剂抑制CO_2腐蚀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腐蚀失重实验评价了缓蚀剂形成膜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双子咪唑啉缓蚀剂在较低浓度下效果更好,双子型咪唑啉与脂肪酸混合比常规缓蚀剂的成膜性更好,乳化倾向也低于常规的缓蚀剂;新型双子咪唑啉比常规咪唑啉的表面活性高很多,临界胶束浓度比常规咪唑啉低数倍;新型双子咪唑啉缓蚀剂及其复配产品用量小、效果好、对环境污染小。  相似文献   

10.
以天然木薯淀粉和丙烯酰胺进行接枝共聚改性制备出木薯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用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研究木薯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对铝在0.5 mol/L KOH溶液中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在KOH溶液中添加木薯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后铝的腐蚀速率明显降低,说明其具有较好的腐蚀抑制作用。缓蚀率随木薯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剂量的增加而升高;随温度升高而降低,20℃时1.0 g/L木薯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时最大缓蚀率为55%,50℃时缓蚀率降低至17%。缓蚀性能腐蚀浸泡时间加长而逐渐升高,6 h达到最佳,显示出较佳的后效性。木薯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在铝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标准吸附Gibbs自由能为-22.58 kJ/mol,吸附方式为物理和化学协同发挥作用的复合吸附。极化曲线分析表明木薯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为混合抑制型缓蚀剂,腐蚀电位最大正向偏移仅为16 mV;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测试结果均表明铝片浸泡在添加了木薯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KOH溶液中表面腐蚀程度和粗糙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