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古沙冬青的园林价值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我国干旱区面积很大,在这辽阔的土地上,植物资源贫乏,而园林树种更是单调,到冬季所有荒漠植物纷纷凋落,只有蒙古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和新疆沙冬青(A.nanus)是亚洲中部荒漠地区唯一的常绿阔叶树种。由于它的常绿和耐干早的特点,不少人认为这两种植物应属于干旱区有园林价值的树种。近几年来,我们在中国科学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研究其特点的基础上,对蒙古沙冬青的园林价值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荒漠,英文为Desert,主要分布在南北纬度15~35°地带。世界荒漠(包括半荒漠)面积约280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5。荒漠一般可分为石漠、盐漠、土漠、沙漠等类型。沙漠的面积约537万平方公里,占荒漠面积的1/5。世界上受荒漠化(亦有称“沙漠化”)威胁的面积约450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3。世界上的荒漠成带状分布,与干旱地区基本重叠。荒漠和半荒漠是景观上的概念,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是气候上的概念。两者基本是一致的。有两个地区虽然从景观上看是荒漠,可是现在都不把它作为荒漠,即南极大陆和西藏高原。  相似文献   

3.
通过到冬牧点与牧民面对面访谈,调查新疆卡拉麦里山(简称卡山)自然保护区越冬渡春牧业现况及其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冬牧点牧民保护荒漠有蹄类野生动物意识、冬季放牧与野生动物的竞争、生态补偿等方面。结果表明:①目前,卡山自然保护区社区牧民收入稳中增加者均占各乡(镇)总数的96. 67%以上,但传统畜牧业依然是主要的经济来源;②卡山自然保护区牧民保护荒漠有蹄类野生动物意识较高,认为雪灾和旱灾是影响荒漠有蹄类野生动物生存的主要因素;③卡山自然保护区受访牧民普遍感觉冬牧点周围荒漠有蹄类野生动物活动数量、范围等都开始增加,并对野生动物和家畜共存持认可态度;④社区牧民愿意定居、限牧乃至禁牧,但需要建立并实施生态补偿和安置补助政策。当地政府应与我部门联合,依托国家和自治区在退牧乃至禁牧等方面的生态补偿和奖补政策,积极推进卡山自然保护区荒漠有蹄类野生动物有效保护和社区牧民经济来源多元化。  相似文献   

4.
新疆荒漠生态系统分布特征及其演替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依据中国植被分类原则,利用400万植被图,并借鉴景观分类方法,对新疆荒漠生态系统进行了划分,将新疆荒漠生态系统类型划分为4个荒漠生态系统类型。在分类的基础上,对新疆荒漠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数量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新疆荒漠生态系统总的面积为65.46×104km2。荒漠生态系统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很强的地带性规律。在空间上主要分布在吐鲁番盆地,哈密盆地环天山和昆仑山山原和山麓地带。荒漠生态系统在各县域行政区域中的分布规律是半灌木、矮半灌木荒漠生态系统跨越的县市最多,最少的是垫状小半灌木(高寒)荒漠。本文同时在荒漠生态系统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新疆20年荒漠生态系统演变趋势,新疆荒漠生态系统面积增加了13.83×104km2,说明新疆总体的生态环境质量是降低的。在其他类型向荒漠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中,转移面积最大的和最多的是垫状小半灌木(高寒)荒漠和灌木荒漠,面积分别为12.20×104km2和12.16×104km2。这两种荒漠生态系统类型主要分布在南疆,说明南疆的生态环境变化更剧烈。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半荒漠地区位于内蒙中部,其东与锡林郭勒干草原相连,西面毗接阿拉善荒漠。阴山山脉将本地区分隔为南北两大部分。南部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西部,北部在蒙古高原中段。该地区是半干旱的草原植被向极干旱的荒漠植被过渡带。动物栖息环境主要是小禾草、小灌木荒漠化草原。近年来笔者对这一地区进行了多次野外调查,现将其啮齿动物的区系与数量分布特点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亚流动沙丘占荒漠总面积5—7%,一般呈零星分散状态分布。流动沙丘通常被认为是风成作用的结果。风速大,降水少,缺乏植被以及广泛分布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十分有利于风成作用。事实上,在荒漠地区,不合理的经济开发方式也促使流沙面积不断扩大。在土库曼斯坦,流动沙丘面积为132.3万公顷。西土库曼低地北部流动沙丘面积为33.417万公顷,风蚀盐土面积也有43万公顷。在卡拉库姆东南沿阿姆河流域,流动沙丘面积为81.57万公顷,其中阿姆河下游流动沙丘面积为6.5万公顷,在卡拉库姆中部和外翁古兹卡拉库姆,流动沙丘面积为1.28万公顷。  相似文献   

7.
以色列干旱地区的沙漠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色列是一个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漠化面积很大的国家。建国后40多年来,他们依靠科学技术,经过艰苦奋斗,把一个水土资源极其贫瘠的荒漠土地改造成为万顷良田,并使其农业生产迅速达到高度现代化的水平,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他们在开发干旱地区沙漠农业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对我国和世界同类地区的农业开发都有很大的启示,特别是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最先进的灌溉技术和设施的研制及适应沙漠农业的一整套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盐池县位于宁夏自治区东部,毛乌素沙漠边缘,属荒漠草原地带,1983年以来,我们对该县土壤沙化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查研究结果报告如下。一、沙化现状盐池县黄土丘陵边缘以北的广大地区是主要沙化区,土壤面积803.9万亩,不同程度的沙化面积竟达689.1万亩。按沙化程度和性质可划分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达2.64×106 km2,占国土面积的27.5%.保护地球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治土地荒漠化是当今首先要关注的人类生存环境问题.随着全球变暖,世界干旱地区的荒漠化趋势加剧,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占到国土总面积的27.5%,其中以沙漠化危害最为突出.其生态状况不仅关系到广大干旱区的内部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深刻地影响到我国东部地区,甚至更远地区的环境.选择正确的生态战略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核心和基础.长期以来,我国生态安全以部门工程性措施和基于植树造林的政策为主,在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并非任何地区都适应这一治理途径,地理地带性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植被与环境具有高度的区域共轭性和动态稳定性,是生态恢复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我国温带干旱区广袤的荒漠地带,不足200 mm的年降水量无力支撑由维管束植物组成的优势植被,但却足以支撑结皮中占优势地位的孢子植物类群.  相似文献   

10.
北美的荒漠     
北美的荒漠分布在墨西哥北部和美国西部的北纬23至45度之间地区。他们的存在有着多种原因。地形影响(雨影)是奇瓦瓦荒漠干旱的主要原因。大盆地的最大降雨在冬季,而奇瓦瓦与索诺拉荒漠的最大降雨在夏季。本文所说的“荒漠”地区,包括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干旱区分布图中的极度干旱与干旱气候区,以及半干旱地区中较干旱部分。它的界线大体上是放牧地与旱作耕地的界线。奇瓦瓦与索诺拉荒漠是个植物上有特点的地区,不是气候上的一个区域。另外,大盆地是个地理单元,东临落基山脉,西靠内华达山脉与喀斯开山脉。火盆地中有个死谷,与亚利桑那州的尤马南北部形成北美极干旱区,这是真正的气候性荒漠。  相似文献   

11.
艾比湖及周边地区环境演变与对策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31  
本文讨论了艾比湖地区近代自然环境演变及出现的湖泊急剧干缩、灾害性天气增加、沙漠化扩展,植被恶性演替等环境问题,指出近代环境变化主因是人为活动,人工绿洲内部的良好环境与外部的荒漠环境反差更加显著。对恢复和稳定区内环境提出了维持湖泊面积,节水农业,恢复荒漠林,控制人口等项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新疆草地生态价值及其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草地是陆地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对于地处干旱区的新疆,新疆天然草地面积5725.88万hm2,可利用面积4800.68万hm2,草地面积是耕地面积的15倍,是森林面积的22倍,占全区绿色面积的86%,是最宝贵、最经济、可更新的自然资源。草地是新疆农业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草地畜牧业的重要基础,通过对新疆草地特点阐述,本文将草地生态价值分为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干扰调节、水资源调节和供应、侵蚀控制、土壤形成、营养循环、废物处理、植物授粉、生物控制、栖息地、食物生产、原材料、基因资源、娱乐文化等15个方面,并结合新疆温性草甸草原、温性草原、温性荒漠草原、高寒草原、温性草原化荒漠、温性荒漠、高寒荒漠、低平地草甸、山地草甸、沼泽等11种不同类型草地特点进行分析。新疆草地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弱点,这与西部干旱草地区域有很大的共性,由于新疆平原与山地草地季节性组合经营,转场距离长,荒漠比重大,生态系统脆弱等特点,使新疆草地开发利用中矛盾就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牧草产量与质量的季节不平衡性与牲畜营养需要的不一致性,牧草产量年度间的不平衡性,水资源与草场的不平衡性。同时,由于草地畜牧业生产经营上长期以来靠天养畜,牧区盲目追求年终牲畜存栏数,使草地因超载过牧而呈现退化现象。文章在阐述新疆草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从提高科学认识,转变思想观念、加强草地建设、逐步改变靠天养畜的现状等3个方面提出了新疆草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极旱荒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极旱荒漠必须作为一个特殊荒漠类型划分出来。它分布于世界干旱区的某些部分。但在中国,尽管它的面积相当广阔,却很少受到研究者们的注意。就我们所知,对气候的极旱类型给予注意的第一个科学家是米格斯,他在1953年发表的《世界同型干旱气候的分布》图中,把塔里木盆地作为极早标出,但范围限于南疆的西部。十四年之后,彼得洛夫在他的《内亚荒漠》(1967)专著中,指出米格斯图中亚洲境内的同型气候不完全精确,内亚的极旱荒漠面积比米格斯所绘出的要广阔得多。他修改了米格斯的图,扩大了塔克拉玛干极旱荒漠的范围,把东疆也包括了进去。并认为整个柴达木盆地是极  相似文献   

14.
蒺藜科植物为草本或灌木。全世界约28属,290余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与温带。我国沙漠地区有5属28种及5个变种。该科内许多植物为荒漠地区的优势种或建群种,在荒漠植被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其中,霸王和白刺属的一些植物属亚洲中部区系成分,以旱生性质为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亚洲中部干旱植被的特色。而骆驼蓬也主要分布于荒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河生态环境演变及整治途径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24  
在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下 ,塔里木河生态环境演变是绿洲与沙漠同时扩大 ,而处于两者之间的自然林地、草地、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自然水域不断缩小 ,也即荒漠与绿洲之间过渡带缩小 ,这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区域水量平衡、水盐平衡和生态平衡造成。塔里木河整治应实行治理上游、改造中游、拯救下游 ;合理利用水资源 ,使上、中、下游相对平衡 ;保护自然植被使下游绿色走廊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16.
山地、绿洲、荒漠系统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在干旱区山地、绿洲及荒漠系统 ( MODS)中 ,三大系统具有各自的固有特征和密切的耦合关系。山地系统是干旱区水资源的形成区 ,也是重要的矿质营养库和生物种质资源库 ,绿洲系统是生产力相对较高的区域和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中心 ,而荒漠系统则是干旱区面积广阔和环境相对恶劣的区域。地貌类型与气候特征决定耦合类型的基础和框架 ,水文特征决定耦合类型的空间格局 ,植被类型反映耦合类型的外貌 ,土壤状况影响耦合类型的功能 ,人为活动制约耦合类型的演变过程。维护 MODS的生态安全是干旱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拾零     
韦公远 《干旱区研究》2004,21(2):121-121
以色列的荒漠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5 % ,以色列的建国史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一部开发利用荒漠的历史。一代一代的以色列人对这块荒漠进行综合治理,用高科技、高投入,创造上高产出、高效益。她们系统地研究和开发荒漠植物资源。在开发荒漠植物资源方向:1 .广泛开展引种驯化工作。在  相似文献   

18.
艾比湖地区绿洲化与荒漠化过程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990、2001和2005年的遥感数据作为数据源,进行景观分类与制图,利用ArcGIS提取了艾比湖地区的绿洲和荒漠景观,使用占补平衡原理和变化检测对比分析了绿洲退缩区和扩张区的数量特征和空间格局,并利用重心迁移模型得出绿洲和荒漠重心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1990-2005年15年间,研究区绿洲面积不断增加,荒漠面积呈减少趋势,绿洲退缩区的面积为64.28km2,而绿洲扩张区的面积达到了383.63km2。其中,1990-2001年间,绿洲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最大,为0.93%;2)研究时段内,绿洲的空间变化较大,其扩张区多位于研究区西部以耕地为主的区域和艾比湖湖区周围,绿洲退缩区主要位于研究区的东南部;3)绿洲的重心向西南方向迁移了0.8751km,同时,荒漠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迁移,迁移距离共为2.0999 km。  相似文献   

19.
我国西北部及北部的部分地区,是全球性的温带荒漠带的一部分,与中东、近东及帕米尔高原的荒漠带相连。尤其是处于欧亚大陆心脏部位的新疆,最集中地体现了荒漠气候和植被的主要特点,是典型的荒漠生物气候带。由于幅员广阔和天山的隆起,新疆分为北疆和南疆两部分,北疆被划为温带半荒漠气候带,南疆则被划为暖温带荒漠气候带,这主要是以温度、降水和干旱度的差异来划分的,是  相似文献   

20.
我国干旱荒漠区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综合评价及合理利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1.前言我国干旱地区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1%强。干旱区主要是荒漠景观,在如此广阔的土地面积上,全部高等植物仅约3900种,常见更不过数百种。因而,干旱荒漠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远比我国热带、亚热带、湿润温带的种类少。现已编入我国植物“红皮书”的干旱荒漠种约17种,其中属2级保护的7种,属3级保护的10种(表1),仅占保护植物总种数的4.4%。我国干旱荒漠地区位于古地中海范围,自石炭、二叠纪已经形成陆地,且从白垩纪,尤其是第三纪起,气候趋于干旱,从而干旱植物区系逐渐形成。现该地区建群植物和优势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