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秸秆饲料化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木质素。文章主要阐述了白腐真菌降解木质素的特性、白腐真菌处理秸秆的研究现状及其在秸秆饲料工艺化处理中的问题,有助于完成秸秆饲料化养畜。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秸秆为反刍动物提供了丰富的粗饲料资源,但大部分农作物秸杆因其直接饲喂时难以被消化,故饲用价值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如何对其进行降解处理来提高其饲用价值,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秸秆饲料处理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微生物法。近年来,国内外利用白腐真菌对秸秆进行微生物处理上取得一些成果。本文综述了白腐真菌降解秸秆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白腐真菌研究与秸秆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白腐真菌木质素降解酶系统、白腐真菌在秸秆养畜中的应用作一综述。利用白腐真菌和其它微生物进行混菌发酵,既可以降解秸秆中的木质素,又可以提高发酵后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丛立新 《饲料研究》2014,(7):11-13,24
利用微生物处理秸秆,克服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的一些弊端,在微生物处理中,白腐真菌处理秸秆效果明显,可有效切断木质素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间的酯键,使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释放出来被反刍动物所利用,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和营养价值。重点综述秸秆的结构特点,以及白腐真菌降解秸秆的原理和效果,并对白腐真菌降解秸秆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白腐真菌可提高秸秆利用率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微生物处理秸秆是人们最早应用秸秆作为饲料的方法之一,它与物理、化学等方法处理相比,具有投资少,操作简单,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在微生物处理中,只有少数真菌能同时分解所有的植物聚合物,主要是白腐真菌。而其它如酵母菌等对底物有选择性,并需对木质素、纤维素进行化学的或物理的预处理。检测表明白腐真菌能把秸秆体外降解率从40%提高到69%。1白腐真菌的生物学分类及分解木质素、纤维素的机理白腐真菌属真菌门担子菌纲,包括桦多孔菌、云芝深褐色刺革菌、漏斗状侧耳、糙皮侧耳、晚生侧耳、弓状多孔菌、甜菜苷侧耳辐射卧孔菌、粉状…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畜牧行业的高速发展,饲粮短缺与养殖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开始研究将农作物秸秆用于动物饲料。但未经加工的农作物秸秆营养价值较低,不能满足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将白腐真菌用于发酵稻草饲料的生产,解决了稻草饲料粗蛋白含量低、适口性差、消化率不高等缺点,为畜牧业饲粮不足以及人畜争粮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文章就稻草秸秆的利用现状、稻草秸秆的处理方法以及白腐真菌发酵稻草饲料的原理和研究进展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白腐真菌处理秸秆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某些白腐真菌能选择性的降解秸秆木质素,提高秸秆瘤胃干物质降解率和改善和秸秸营养价值,因此,白腐真菌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本文主要阐述白腐真菌降解秸秆木质素的机理、处理前后秸秆学成分和瘤胃干物质消失率的变化、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以及生产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笔者通过试验比较了使用白腐真菌处理秸秆饲料、普通秸秆饲料以及氨化饲料饲喂小尾寒羊时的表观消化率和采食特性。选择小尾寒羊18只,随机平均分成3组,采用完全粗饲料饲喂,即仅饲喂玉米秸秆、菌化秸秆和氨化秸秆。记录采食量,测算表观消化率,并且在饲喂时观察采食特性。结果表明,白腐真菌处理秸秆可以显著增加采食速度(107.17%)和采食量(53.33%),并且极显著地提高了纤维的表观消化率(P0.01)。  相似文献   

9.
秸秆资源来源丰富 ,也是潜在能量资源。由于工业资源的开发 ,秸秆已不再是主要能源 ,因而出现秸秆被焚烧 ,严重地污染环境。在利用白腐真菌等一系列微生物处理下 ,使秸秆转化为猪饲料源的研究中 ,我们观察到白腐真菌通过其分泌的活性酶对影响猪消化吸收的木质素进行分解 ,降解率平均为 2 4 %以上 ,最高达4 5%。就木质素的降解使稻草秸秆的表观物理性状有何变化 ,我们对稻草秸秆处理前后的粒度进行了观察。1 材料与方法1 .1  原料 :稻草粉 (将稻草粉碎成 1cm长的细粉 )、石灰水、多菌灵。1 .2 白腐真菌 :由本所收集、分离的菌株。1 .3 …  相似文献   

10.
两株白腐真菌发酵秸秆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采用白腐真菌混合发酵法制备高蛋白玉米秸秆饲料,优选2株白腐真菌的原种培养基,利用2株白腐真菌混合发酵玉米秸秆粉,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含量,索氏提取法测定粗脂肪含量.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粉原种培养基最适宜两株白腐真菌的生长,经过混菌发酵后,产物的粗蛋白含量达到21.87%.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从温度、p H值、接种量以及秸秆中的水分含量等优化指标,研究白腐真菌发酵秸秆前后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变化。试验发现,在秸秆含水量为60%,温度在30℃,接种量为0.25g/kg,酸度控制在p H为5.0的条件下发酵7天的效果比较显著。本试验研究为白腐真菌处理秸秆饲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稻草粉经白腐真菌降解后蛋白质变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草秸秆约占我国草资源的1/3,资源丰富,但是,由于秸秆的木质素与纤维素之间的嵌合,含蛋白质仅占4%~5%,作为饲料利用价值非常低。通过白腐真菌对稻草秸秆处理,除木质素、纤维素被降解外,秸秆蛋白质含量有所提高。本实验是用白腐真菌1024对稻草粉处理,以观察其蛋白质转化情况。1 材料与方法1.1 原料:稻草粉(将稻草粉碎成1cm长的细粉)、石灰粉、多菌灵。1.2 白腐真菌:由本所收集、分离的菌株。1.3 方法:第一次处理,稻草经石灰水、多菌灵处理后,用高温菌发酵,当发酵温度达72℃后,冷却装袋并接种5%白腐菌,在室温下生长,待菌丝长满后,取出…  相似文献   

13.
香菇菌糠饲喂黑白花小母牛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粗纤维在奶牛日粮中具有特别的作用。为保证奶牛的健康及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必须每天由饲料中供给一定量的粗纤维。长期以来,奶牛日粮中粗纤维主要来源于青干草,但随着青干草资源的日益不足,成本上升,质量下降,已严重制约奶牛业的发展和牧场的经济效益。为此,寻求能替代青干草的饲料资源,已成为奶牛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目前木本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令人瞩目的焦点。利用方式主要有蒸煮处理、爆碎热喷、青贮、盐浸法,水贮法和发酵生物处理。其中的生物处理则是较适宜的一种。日本采用白腐真菌来分解木材中木质素作为粗饲料来源,证明效果超过碱、酸、氨化等化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研究了4种配方生产的白腐真菌曲种对奶牛常用粗饲料玉米秸秆的发酵效果,旨在筛选出以玉米秸秆为主料生产白腐真菌曲种的最佳配方,从而为奶牛等反刍动物提供优质的粗饲料。试验菌种培养基分成4个处理组,主料为74%的粉碎玉米秸秆与1%石灰,加入不同配比的玉米粉和麦麸(比例分别为处理Ⅰ20%、5%,处理Ⅱ15%、10%,处理Ⅲ10%、15%和处理Ⅳ5%、20%),用生产好的白腐真菌曲种进行发酵玉米秸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处理30d,各处理组曲种均能发酵玉米秸秆,提高粗蛋白(CP)含量,降低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白腐真菌曲种对发酵玉米秸秆CP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NDF含量影响显著(P0.05)。74%的粉碎玉米秸秆和1%的石灰添加5%的玉米粉、20%的麦麸配合生产的白腐真菌曲种对玉米秸秆的发酵效果最好,更适宜作为生产白腐真菌菌种的配方。  相似文献   

15.
在自然界中,木质素的完全降解是真菌、细菌及相应微生物群落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真菌起主导作用。研究发现,可以利用白腐真菌的生物学特性来降解染料[1-3]。目前,白腐菌被认为是最为理想的降解木质素的真菌。大量研究表明,白腐真菌可使秸秆中  相似文献   

16.
利用白腐真菌处理稻草秸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白腐真菌降解秸秆木质素的机理、白腐真菌在秸秆养畜中的作用以及影响白腐真菌降解秸秆的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白腐真菌的资源以及白腐真菌对秸秆的降解原理,利用白腐真菌和其他微生物进行的混菌发酵,以及白腐真菌的应用前景;这对发酵饲料,工业化生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大,秸秆饲料化是提高秸秆利用价值的重要方式之一。秸秆经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处理后,能够提高其营养价值、适口性及利用率。合理开发秸秆饲料资源能够改善动物的生长性能、免疫功能、肠道菌群,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目前秸秆加工技术已取得阶段性进步。因此,文章综述了秸秆的营养价值、饲料化处理技术以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秸秆饲料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白腐真菌在农作物秸秆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秸秆是反刍动物粗饲料的重要来源,但秸秆本身特有的细胞壁结构使其不能被反刍动物充分降解利用。主要原因是秸秆细胞壁中的木质素与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坚固的酯键紧密地镶嵌在一起,限制了消化酶对细胞壁及细胞内容物的消化作用。与物理、化学等处理方法相比,利用微生物处理秸秆,具有投资少,操作简便,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在微生物处理中,尤以白腐真菌处理秸秆效果最佳,能真正降解细胞壁,切断木质素与纤维素、半纤维素之间的酯键,释放出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然后被反刍动物的瘤胃微生物降解利用,从而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杜红 《饲料研究》2022,(2):154-157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采用正确有效的处理方法,可有效提高农作物秸秆的营养价值.生物处理法可提高低质量纤维作物残留物的饲料价值,是调制农作物秸秆的最优选择.利用不同生物菌对农作物秸秆进行生物发酵可破坏木质纤维素复合物,释放游离纤维素,提高饲用价值.文章综述农作物秸秆的生物发酵机理、发酵方式,营养物质、有效降解率、消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