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筛选适合污染区生长的超积累植物。[方法]采用野外采样法,以国内某核设施退役厂放射性污染区域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该区优势植物(共9科17种)和土壤中的~(137)Cs、~(90)Sr放射性含量,并进行了筛选与田间修复试验。[结果]污染区土壤~(137)Cs和~(90)Sr放射性含量的最大值分别为5.06×10~6和3.29×10~4Bq/kg,均超过国际规定活度限值;菊科串叶草对~(137)Cs的富集和转移系数均小于1.00,而对~(90)Sr的富集和转移系数分别是3.25和2.95,均大于1.00;串叶草具备~(90)Sr超积累植物特征且能修复土壤中5.9%的~(90)Sr,可推荐串叶草对~(90)Sr的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处理。[结论]首次发现并证实菊科串叶草是一种~(90)Sr超积累植物,为开展污染区域修复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植物修复技术作为高效、经济和环境友好的绿色修复技术,受到广泛认可,已成为重要的污染土壤修复治理技术。概述了植物修复技术的修复植物种类、修复模式,分析了当前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植物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植物修复技术在治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为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绿色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刘兵 《新农业》2023,(3):21-22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业的迅猛发展,土壤承受着巨大压力。由于工业三废、农业农药化肥以及矿区尾矿等无序排放,土壤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周边耕田的土壤质量不断下降,已严重影响到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及农产品安全性。土壤污染中重金属污染尤为严重,因此,土壤修复日益受到重视。植物修复土壤技术具有绿色、安全、环保等特点,凭借着高效、低廉以及生态平衡的优势不断受到关注。鉴于修复土壤的植物种类繁多,本文根据植物种类简要介绍了其在土壤重金属中的吸附作用和植物修复技术的优点和应用前景,介绍了采用植物修复技术成功实例,提出了植物修复技术仍存在的问题及展望,以期为不同重金属污染物及特殊种植功能的植物品种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象日益严重,修复已经势在必行。植物修复技术与工程修复和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相比,成本低,适用范围广,成为受到广泛重视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之一。本文简述了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介绍了植物修复技术与超富集植物现阶段在国内的发展应用状况,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象日益严重,修复已经势在必行。植物修复技术与工程修复和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相比,成本低,适用范围广,成为受到广泛重视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之一。本文简述了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介绍了植物修复技术与超富集植物现阶段在国内的发展应用状况,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砷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砷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因素很多,文章重点综述了超积累植物、砷污染物特性、土壤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气候、农业耕作措施等外部环境因素对砷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影响的研究进展,认为超积累植物是植物修复技术的核心,其对植物修复效率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际工作中,应重视超积累植物的研究和筛选,强化超积累植物收割后的安全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只有建立在以植物修复为主的基础上,辅之以化学、微生物及农业生态等措施,才能大大提高砷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7.
杨曼  王玲 《现代农业科技》2023,(3):159-164+169
本文论述了铜污染土壤中铜元素的不同存在形态以及铜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累积,介绍了铜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降解、植物固定、植物吸收、植物修复强化技术等,以期为铜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策略选择以及技术强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重金属和有机污染土壤植物增效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银  王光辉  胡苏杭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5074-5076,5108
目前,土壤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状况愈发严重,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植物修复技术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项用于处理土壤重金属、有机物污染的绿色技术,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该文综述了植物修复技术在重金属、有机物及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治理中的应用,包括螯合诱导修复、表面活性剂增效修复等,最后提出该技术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不同植物对高浓度Sr、Cs胁迫的响应与修复植物筛选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研究不同植物对锶(Sr)和铯(Cs)的抗性及富集能力对于修复锶和铯污染的土壤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研究和评价10科13种植物对高浓度S(r500 mg Sr.kg-1)、Cs(500 mg Cs.kg-1)的抗性和富集能力,筛选针对土壤Sr或Cs污染的修复植物。结果表明:(1)抗高浓度Sr胁迫能力从大到小依次是芝麻>向日葵>红圆叶苋>菊苣>空心莲子草>西葫芦>蕹菜>黄秋葵>高粱>木耳菜>柳叶苋>四季豆>灰灰菜(;2)抗高浓度Cs胁迫能力从大到小依次是芝麻>蕹菜>四季豆>空心莲子草>西葫芦>黄秋葵>向日葵>柳叶苋>红圆叶苋>灰灰菜>木耳菜>高粱>菊苣;(3)13种植物中西葫芦的Sr含量、转移系数(TF值)、单位种植面积的Sr积累量、地上器官的Sr积累量均最大;(4)菊苣的Cs含量、TF值最大,灰灰菜单位种植面积的Cs积累量、地上部分的Cs积累量最大,空心莲子草次之。综合植物对Sr和Cs的抗性及富集能力,西葫芦、菊苣、木耳菜和黄秋葵可作为修复高浓度Sr污染土壤的植物,灰灰菜、空心莲子草和向日葵可作为修复高浓度Cs污染土壤的植物。  相似文献   

10.
殷培培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3):32-33,39
土壤重金属污染影响粮食安全生产,利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是一种比较有应用前景的技术。盆栽试验的结果表明影响植物吸收重金属的因素除植物自身外,还有土壤pH、有机质、粘粒含量等,并进一步探讨了植物修复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镍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镍是引起我国土壤污染的八大重金属之一,农田土壤镍超标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土壤镍的污染现状和污染来源,镍对农田生态系统(植物、微生物和动物)的影响,镍污染土壤的各种修复技术,包括物理/化学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和农业生态修复技术,介绍了目前为止发现的镍超富集植物,为镍污染土壤植物萃取技术研发提供植物种类。最后提出了镍污染土壤修复需要加强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无公害蔬菜生产中重金属含量的控制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修复和调控的重要性及对无公害生产的影响,提出用农艺调控和植物修复技术来治理和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其中农艺调控措施主要包括施加化学改良剂、增施有机肥、离子间的拮抗作用、改变耕作制度、改变蔬菜布局和品种以及合理施用化肥,降低重金属从土壤向蔬菜中的迁移等,利用超累积植物吸收并去除土壤中重金属的植物提取技术是最有前景的植物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13.
以油菜为受试植物,采用盆栽法将其置于植物管理系统中进行培育,90 d后测定不同浓度Cs水平下油菜的生理生化指标和各个器官的Cs富集量,分析油菜对土壤Cs的胁迫响应及富集规律。结果表明:低浓度的Cs(≤100 mg·kg~(-1))对油菜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使株高、生物量、叶绿素含量、POD活性都有所增加,表明油菜对Cs有一定的抗胁迫机制;但随着土壤中Cs浓度的升高,这种协调机制被打破,油菜生长受到抑制,株高、生物量、叶绿素含量、POD活性都呈现下降趋势。此外,随着土壤中Cs浓度的提高,油菜的Cs富集量也增大。当土壤中Cs浓度≤100 mg·kg~(-1)时,富集情况为茎部叶片根系;当100 mg·kg~(-1)土壤中Cs浓度≤600mg·kg~(-1)时,富集情况为叶片茎部根系,表明油菜具有良好的Cs转运能力和富集能力,其在Cs污染土壤修复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14.
植物修复技术是清除土壤中重金属的一种有效、经济的生态技术。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主要有植物固定、植物挥发和植物吸收等方式,总结了在金属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固定和植物吸收修复技术研究方面的现状与进展,包括植物修复技术的特点、植物修复的研究现状、超富集植物的筛选方法,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植物修复技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治理措施,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植物修复是利用某些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超量吸收、挥发以及固定等特殊功能,并与根际微生物协同作用,原位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费用低、效果显著,是极具发展潜力的"绿色产业"。  相似文献   

16.
生物技术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修复污染土壤可以分为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和动物修复主要用于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修复,微生物修复主要用于对土壤有机物污染的修复。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高效降解菌株的筛选和基因工程菌的开发以及向土壤中添加营养物质等影响微生物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综述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修复和调控的重要性及对无公害生产的影响,提出用农艺调控和植物修复技术来治理和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其中农艺调控措施主要包括施加化学改良剂、增施有机肥、离子间的拮抗作用、改变耕作制度、改变蔬菜布局和品种以及合理施用化肥,降低重金属从土壤向蔬菜中的迁移等,利用超累积植物吸收并去除土壤中重金属的植物提取技术是最有前景的植物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工业和农业的高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给动植物生长和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了极大影响。生物修复技术作为一种低影响、高效益的修复方法,包括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植物联合固氮菌的修复方法属生物修复中较为新型的一种技术手段。本文在概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特点、来源、危害以及对传统修复技术评价的基础上,阐述了植物联合固氮菌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以及展望,以期为土壤重金属修复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APCAs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广泛、危害严重,已经成为环境污染防治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近年来,植物修复技术因其经济、高效而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领域得到关注,但受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螯合诱导植物修复技术应运而生.本文在回顾螯合诱导植物修复技术发展概况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EDTA、EDDS、NTA等多羧基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螯合剂(aminopolycarboxylic chelating agents,APCAs)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进展,系统探讨了使用螯合剂可能带来的环境风险.最后,作者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螯合诱导植物修复技术领域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情况日益严重,植物修复技术以其低廉、环保等优势成为研究热点。已知的大多数超富集植物由于生物量、根茎类型等生物学特性和生理特征不同而具有一定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能力。根据植物的重金属富集指数(BCF),即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比值,将植物修复能力分为较强(BCF1)、中等(0. 1 BCF 1)和较低(BCF 0. 1) 3个等级。到目前为止,大多数植物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水平还少有定量分析。本文综述了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和主要植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进展,并归纳总结了当前研究较多的具有修复功能的植物及其修复特征。同时,展望了植物修复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开发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