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伊犁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性较大。伊犁河谷西部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7.9~9.2℃。极端最高气温为40.1℃,极端最低气温为-21.3℃。无霜期为160~180d,年降水量200~350mm;河谷东部属温凉半湿润区,年平均气温5.4~8.1℃。极端最高气温39.6℃,极端最低气温-43.2℃。无霜期为110~160d,年降水量350~500mm,冬季气候寒冷而漫长,气温变化大,  相似文献   

2.
贵州农学院桔园,海拔1120m;粘重黄壤,pH值5~5.5;年平均气温14.9℃,1月平均气温4.9℃,绝对低温-14.5℃,7月平均气温23.4℃,绝对高温39℃,≥0℃的年积温3940~5400℃,年均无霜期287天;年均降雨量1178.1mm,≥0.1mm的年雨日178~182天,降雨的季节分布为春季占27.6%,夏季44.8%,秋季21.9%,冬季5.7%;年日照  相似文献   

3.
新疆地区制种西瓜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新疆阜康市222团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属中温带区,为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为2710h;热量条件也较为充足,年≥10℃积温为3420℃,年平均气温6.6℃;年平均降水量为160mm,夏季降水量明显多于冬季;年无霜期为160~185d。具有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昼夜温差大的特点,是生产、繁育、引种各类农作物种子的良好基地。目前拥有制种良田1万hm2。制种瓜是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4.
辽宁西部热量资源及霜期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利用热量资源,预防霜冻灾害,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采用1953—2012年气候资料,运用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分析辽西地区热量资源和霜期变化。结果表明:辽西地区年平均气温、夏半年平均气温、冬半年平均气温变化速率分别为0.311℃/10 a、235℃/10 a、219℃/10 a;年平均最低气温、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在1986—1988年出现暖突变;暖突变之后使得近20年(1993—2012年)≥0℃、≥10℃活动积温增加256℃·d、233℃·d,初霜冻日期后推8天。热量资源虽然增加,而终霜日期并未提前结束,故大田播种期也不能提前;初霜日期明显后推,可考虑成熟期也后推的原则,如果播种期退后8~10天可减少95%终霜冻的威胁。辽西地区气温升高、积温增加和无霜期延长,对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孝感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温湿区大陆性气候。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133.8mm;光热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96.7h,年平均气温为16.0℃,≥10℃的积温为5091.9℃;无霜期长,全年无霜期225~227d,有利于农作物发育、生长,是我国光、热、水条件配合较好的地带之一。全市现有水田20.02万hm2,双季晚稻面积2.62万hm2。双季稻主要耕作  相似文献   

6.
我場現有采摘茶园104亩,这些茶园原是株叢殘缺不全、呈半荒芜状态产量极低的旧式茶园,解放后經过台刈、补叢、修剪等改建工作而成为現在生产的茶园。几年来,單位面积产量是:1952年亩产为44斤,1953年为60斤,增产36.3%;1954年为70斤,增产16.6%;1955年茶园遭受洪水災害,亩产也达90斤,增产28.5%;1956年为99.15斤增产10%;1957年为107.6斤,增产7.4%,單产是直綫上昇的。  相似文献   

7.
一、基本情况永定县位于闽西的南部,地处亚热带,属南亚热带至中亚热带过渡带的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18~22℃;雨量充沛,年雨量1500~1800毫米,多集中在夏季,霜期短,无霜期282~322天;全年日照为2024.6小时。全县耕地面积33.75万亩,境内多山,耕地以山田、半山田为多,山田、半山田多为红壤母质发育起来的,长期利用种植水稻,而形成红壤性水稻土。据测定这些土壤,每亩含氮11.5斤,磷7.5斤,钾30斤,土壤pH值5~6。  相似文献   

8.
冀东平原生态类型区位于东经117°1′~119°18′,北纬39°03′~40°28′,是河北省高产粮区。其年总辐射量为112.52千卡/厘米~2,降水量679.8毫米,且井灌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10.65℃,≥0℃积温4342.5℃(90%保证率为  相似文献   

9.
湟水河流域近50年来农业气候资源变化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为了给湟水河地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及农业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利用湟水河地区9个气象站1961—2012年逐日气温、降水、积温等气象数据以及干旱、暴雨、干热风、霜冻等灾害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近50年湟水河流域气候资源的变化的趋势。结果表明:(1)湟水河流域年平均气温呈明显升高趋势,年平均气温升温率为0.41℃/10 a;年平均降水量呈现微弱增加趋势,增幅为0.96 mm/10 a,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96.6 h,年平均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减少率为37.3 h/10 a;(2)0℃、10℃的积温总体呈增加趋势,增幅分别为78.7℃/10 a、77.2℃/10 a,湟水河流域无霜期在94~155天,增幅为4 d/10 a;(3)近50年来,湟水河流域干旱出现站次呈减少趋势,减少率为0.91站次/10 a,而暴雨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强度增加,年平均干热风强度指数为15.5,2000s以后干热风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0.
一、福建省农业气候简况本省位于北纬23°46′~28°22′,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暖热湿润。年平均气温16~21℃,全省由北向南≥10℃积温5000~7500℃(其中鹫峰山区为4500℃),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上,自东南的1100毫米向西北递增至2000毫米,年降水量的相对变率全省在11—25%,其中厦门以南沿海相对变率最大为20~25%,其它地区为11~18%;从西北到东南年日照时  相似文献   

11.
<正>1试验目的佳木斯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年平均气温3℃。冬长夏短,无霜期140d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27mm,日照时数2 525h,有效积温2 590℃。低温冷害是佳木斯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1951~2002年的52年中,佳木斯郊区  相似文献   

12.
高纬寒地稻作环境及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秀峰 《作物杂志》2006,22(2):51-52
黑龙江省黑河市地处北纬50°15′,为我国水稻种植的最北线,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纬度最高限,其所居的地理位置、气候和环境,有明显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该区属于大陆性气候,受季节性大气环流影响比较明显。热量资源不足,年平均气温为-1℃,≥10℃的活动积温在1900~2100℃之间,水稻生育期仅95~120d(插秧)。6~8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7·8℃、20·4℃和18·0℃。5~9月份日照时数为1205·7h,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为500~600mm,多集中在6~8月间,加之江河水量极为丰富,可满足水稻灌溉要求,且该地区土地资源丰富,低洼涝地宜种水稻土壤多;黑土层厚,有机质含量高,蓄水能力  相似文献   

13.
翁奇区位于独山县的北部,属丘陵山区,海拔一般为一千公尺左右,年平均气温为15℃左右,降雨量约1200毫米,无霜期270多天。耕地面积31220亩,其中田24794亩,土6424亩。粮食生产,以水稻为主,水稻常年产量占粮食总产的85%左右。由于大部分社队山大坡陡,田高水低,阴山雾多,光照少,气温较低,干旱、寒潮、冰雹、秋风等自然灾害频繁,以致水稻产量长期徘徊在1400万斤,亩产只有600多斤。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依据1967—2016年惠阳区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逐日平均气温资料,运用趋势分析、M-K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指标分析了惠阳区农业热量资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惠阳区农业热量资源增加明显,≥10℃年积温与年平均气温的增加呈显著相关,且皆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平均升高102.6℃?d/10 a和0.24℃/10 a;≥10℃的年积温日呈缓慢波动增加趋势,升高速率1.73 d/10 a;热量资源增加趋势的阶段性显著,整体表现为一种突变现象,年平均气温和≥10℃的积温突变年分别为1990年和1988年,1996年为年平均气温显著增加开始年份;≥10℃的年积温日突变呈现升降交替,2017年后还将有1次突变后增加的趋势;震荡主周期为24~32年,在10~32年时间尺度的震荡周期上,发生了3次高低交替,且≥10℃的年积温日和积温较之年平均气温震荡表现更频繁。惠阳近50年平均气温为22.1℃,≥10℃积温平均为8028.8℃?d,满足热带作物生长对热量的需求,并满足三季稻的种植。因此,对于近50年来惠阳区热量资源增加并将继续增加的趋势下,需合理评估、开发和利用热量资源,及时有效规避农业气象风险。  相似文献   

15.
自贡市地处四川盆地南部,多数地方属于浅丘平坝区,年平均气温17.8℃,年降雨量1,036mm,区内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无霜期长,适宜于粮食作物生长。1985年全年粮食总产21.22亿斤,其中,水稻总产5.54亿公斤,占整个粮食总产的55.66%,而水稻以一季中稻为主,占整个水稻播种面积的90.1%,总产5.485亿公斤,占92.89%。因此,要发展自贡的农业生产,稳定和提高粮食作物产量,就必须始终抓住和抓好中稻生产这一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6.
吴纪安 《作物杂志》2007,23(2):32-35
对黑河市1982~2006年秋季气温分析表明,黑河市秋季日平均气温为13.48℃,极差为3.29℃;秋季热量资源年平均为552.86℃,极差为134.7℃;秋季活动积温平均为420.05℃,极差达449.9℃。秋季热量资源呈增加趋势,但活动积温却呈减少趋势,并且年际间变幅均有加大趋势,原因是逃逸积温大幅增加。提出三点预防途径,一是加强短、中、长期气象预报;二是研制应用有效的抗低温制剂;三是做好烟雾防低温工作,要注重材料布置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油茶气象影响指标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收集到的近百篇与气象条件有关的油茶研究文献和出版书籍,进行气象条件对油茶生产影响的归类统计,其结果可分为3类,即油茶种植气候适宜性指标、油茶产量气象条件的影响指标、油茶气象灾害指标。油茶种植气候适宜性指标及条件为:(1)年平均气温14~21℃,最适宜温度为16~21℃,极端最低气温-10℃,极端最高气温40℃,最冷月平均气温0℃以上,最热月平均气温31℃以下,年无霜期大于200天,≥10℃积温为4000~7000℃·d,最适宜的≥10℃积温为5000~7000℃·d;(2)年降水量1000~ 2200 mm,最适宜年降水量为1200~1800 mm;相对湿度74%~85%;(3)年日照时数1500~2200 h,年日照百分率35%以上。油茶产量适宜性气象指标及条件为:(1)春梢生长期适宜的平均气温为10~20℃;(2)花芽分化期适宜的平均气温为24~33℃,最适宜平均气温为27~33℃,日平均日照时数在10 h以上;花期适宜的平均气温为10~20℃,最适宜平均气温为14~18℃,盛花期雨日小于13天,日照大于100 h;(3)果实生长期适宜的平均气温为25~30℃,降水量在200 mm以上,最适宜降水量为450~550 mm;(4)油脂累积期适宜的平均气温为16~23℃,降水量在100 mm以上,最适宜降水量为150~200 mm,高温日数小于20天。油茶主要气象灾害有:低温冷冻害、连阴雨、高温干旱、冰雹和大风。  相似文献   

18.
<正>宁都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8.3℃,年平均降雨量1 865毫米,年无霜期289天;全县平均海拔300~500米,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宁都县杂交稻制种起步时间早,从1975年开始到现在已有35年的历史,近些年常年稳定在1万~1.5万亩,亩产在250千克左右。宁都的制种素以面积大、产量高、质量优闻名于省内。最大面积  相似文献   

19.
平塘县地处贵州南缘,海拔760公尺,年平均气温16.9℃,年降雨量1200mm。全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日数为251.9天,大于10℃的积温5257℃。从自然条件看,水稻生产条件较好,全县平均单产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城郊坝子不少生产队亩产已突破千斤,我所80年丰产田单产已达到1321.3斤。全县现有耕地25.2万亩(上报数,下同),其中田13.7万亩,估54.3%。79年前  相似文献   

20.
<正>农四师七十七团位于昭苏盆地中部偏北,地处东经80°07′~80°08′,北纬42°55′~43°17′。年平均气温1.3℃,≥10℃的年积温1 850~2 000℃,无霜期在90~110 d。降雨量在400~600 mm,年蒸发量1 200~1 800 mm。土壤多为碳酸盐黑钙土,有部分栗钙土和沙壤土。耕地有机质7.5%~8.5%,速效氮6.4~7.5 mg/kg,速效磷30~40 mg/kg,速效钾2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