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闽甜208系福建省农科院作物所与福建省种子总站合作选育的超甜玉米新品种.于2007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笔者于2007年春季在常太镇引种示范.该品种表现出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强等特点。现将闽甜208的主要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闽甜208系福建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与福建省种子总站合作的超甜玉米新品种。为满足近年来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本文对闽甜208进行无公害生产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3.
对引进的8个甜玉米新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超甜2000、世珍、闽甜208及广甜2号等表现较好,可进一步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闽甜208甜玉米的种植表现,总结了其高山反季节栽培技术,以期为高山反季节甜玉米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超甜玉米新品种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04年福建省超甜玉米区域试验9个参试品种从株高、产量等14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评选出金银粟2号、超甜2000、广甜2号、闽甜208等多个综合性状优于对照品种穗甜1号的超甜玉米新品种,其结果与实际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6.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04年福建省超甜玉米区域试验9个参试品种从株高、产量等14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评选出金银粟2号、超甜2000、广甜2号、闽甜208等多个综合性状优于对照品种穗甜1号的超甜玉米新品种,其结果与实际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7.
引进11个杂交甜玉米新品种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金皇甜1号、永珍7号、永珍1号、榕甜1号、金桂3号等5个甜玉米品种综合性状突出,明年可较大面积示范种植;闽甜4号甜玉米品种产量低、综合性状差,建议淘汰;黄甜168等5个品种综合性状一般,建议明年进一步展示观察。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适合大田县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甜玉米新品种,2020年引进12个甜玉米新品种在大田县桃源镇及广平镇试验点试种,以粤甜16为对照(C K),综合考察各品种的产量、产值、生育期、植株主要性状及抗病性等.结果表明:闽甜736、荟甜188、闽甜6855每667 m2产量分别为1391.7、1271.7、1238.4...  相似文献   

9.
甜玉米是一种营养丰富,适口性好,适合鲜食、菜用的新型玉米品种,很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随着我区农作物品种结构的不断调整,甜玉米生产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许多农民增产增收的一种经济作物。为选择适合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生产的优良品种,优化品种结构,笔者在2004年引进试种成功的基础上,选择了8个甜玉米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一、材料与方法⒈试验材料引进的新品种有:闽甜208、金银粟2号、龙甜5号、超甜2000、福甜2号、广甜2号、世珍、华威1号,以本地主栽品种穗甜1号为对照。⒉试验方法试验地设在同安区良种场,土质为沙质壤土,肥力中等,地力…  相似文献   

10.
引进10个甜玉米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闽甜6855、闽甜683、金冠218和永珍7号等4个品种优质、高产,综合性状表现较优,闽甜6855产量比对照粤甜16增产12.1%;闽甜683比对照粤甜16增产9.9%;金冠218比对照粤甜16增产9.2%;永珍7号比对照粤甜16增产7.3%。建议这4个新品种在当地进行扩大种植示范。  相似文献   

11.
<正>金银208是上海华耘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早熟黄白双色超甜玉米单交种。该品种口感佳、上市早、种植效益高。2014年、2015年在浙江杭州、绍兴等地示范种植成功;2015年参加浙江省甜玉米生产试验,2016年6月通过了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组考察。现已在浙江省内示范推广40公顷。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选育品质优、产量高、抗倒性强、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广的超甜玉米新品种。【方法】2013年,应用"温带种质×热带种质"的甜玉米杂种优势模式,利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最新育成的热带种质黄色超甜玉米自交系闽甜系G73与温带种质白色超甜玉米自交系闽甜系AS67测交配组,培育黄白粒超甜玉米新品种闽双色4号。2017年分析了闽甜系G73和闽甜系AS67两个自交系的配合力情况,2016–2017年闽双色4号参加秋季国家东南区鲜食玉米科企联合体区试。【结果】配合力测定结果:闽甜系AS67的穗重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闽甜系G73的穗重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中等,而闽甜系AS67×闽甜系G73的穗重特殊配合力效应值高。秋季国家东南区鲜食玉米科企联合体区试结果:产量方面,闽双色4号在2016–2017年区试中,2年平均鲜穗产量11 691.0 kg·hm~(-2),比对照品种粤甜16号增产4.3%,增产点率77.5%。抗逆性方面,在室内接菌试验和田间自然诱发鉴定试验中,表现抗茎腐病、中抗纹枯病,并具有较强的抗倒性。品质方面,经专家鉴定,2年区试平均,综合评分达90.2分,显著优于对照品种粤甜16号(85.0分),并达到国家颁布的优质甜玉米品种标准(专家品尝分≥90.0分);经扬州大学农学院理化品质检测,闽双色4号2年平均皮渣率10.2%、可溶性总糖含量20.2%、还原糖含量8.3%,优于对照品种粤甜16号的理化品质。2018年9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玉20 180 363)。【结论】"温带种质×热带种质"的杂种优势模式可应用于甜玉米新品种选育;闽双色4号很好地协调了品质与产量、抗性的关系,具有品质优、产量较高、抗倒性强、抗病性较强等优点,满足了生产上对优质高产新品种的需求,适宜在我国东南部鲜食玉米栽培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闽甜6855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甜玉米新品种,201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广适应性和抗倒性强,目前在福建、广东和海南得到大面积推广。结合闽甜6855亲本生长特性和福建特殊气候条件,从制种地选择、父母本播种时间、播种条件、田间管理技术等方面,探讨闽甜6855高产制种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为闽甜6855在福建大面积制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甜玉米‘闽甜208’的生育特性与群体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生育特性观测表明,‘闽甜208’甜玉米春播采青生育期86-90d,秋播采青生育期73-76d,生育动态呈现苗期弱,中间旺长稳定期短,后期早衰快的生育特性,栽培上要注重精细播种,各项田间管理要及时到位。群体结构试验表明,‘闽甜208’叶面积系数(LAI)及叶片净同率(NAR)较高,峰值持续时间较长,大喇叭口至抽雄期LAI对NAR影响最大,通过密植保证一定的总粒数,增加抽雄后群体叶面积及干物质积累,提高成粒率,是高产的关键措施,适宜种植密度为4.95万-5.4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5.
1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甜玉米分为普通甜玉米、超甜玉米和加强型甜玉米三大类型。以幼嫩果穗作水果蔬菜上市为主的,选用超甜玉米品种;以做罐头制品为主的,选用普通甜玉米品种。此外应注意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种植,陆续上市,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目前北方地区种植较多的甜玉米品种主要有沈农甜单  相似文献   

16.
王和寿 《现代农业》2008,(10):28-28
超甜玉米由于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独特的风味及多样化的加工产品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尤其在福建省各地发展迅速。超甜玉米闽甜208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与福建省种子总站合作选育的超甜玉米新品种。2007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鲜果穗生食脆甜爽,蒸煮嫩香甜脆,皮薄,口感好,品质优,适合鲜穗生食、蒸煮后食用或加工包装在超市销售,秸秆可做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17.
“闽甜107”甜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文庆 《福建农业》2008,(12):14-15
“闽甜107”是我省审定的第1个自育甜玉米新品种.本中心于2006年开始推广甜玉米新品种“闽甜107”。其主要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和探索超甜玉米新品种"金银208"在上海地区种植的配套栽培技术,特开展了"金银208"栽培模式试验和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金银208"在奉贤地区适合采用大棚栽培,其最佳种植密度为52 500株/hm~2。  相似文献   

19.
正种植鲜食甜玉米已有多年历史,它对提高当地种植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起到积极作用。为进一步提高糯玉米产量,实行无公害、高效种植,改善品质,提高商品性,笔者进行了高效种植技术和种植模式探讨,现总结如下。一、品种选择与处理甜玉米分为普通甜玉米、超甜玉米和加强型甜玉米三大类型,依据生产目的选择对路品种类型。以幼嫩果穗作水果蔬菜上市为主的,选用超甜玉米品种;以做罐头制品为主的,选用普通甜玉米品种。此外,还应注意早、中、晚熟品种搭  相似文献   

20.
正种植鲜食甜玉米已有多年历史,它对提高当地种植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起到积极作用。为进一步提高糯玉米产量,实行无公害、高效种植,改善品质,提高商品性,笔者进行了高效种植技术和种植模式探讨,现总结如下。1品种选择与处理甜玉米分为普通甜玉米、超甜玉米和加强型甜玉米三大类型,依据生产目的选择对路品种类型。以幼嫩果穗作水果蔬菜上市为主的,选用超甜玉米品种;以做罐头制品为主的,选用普通甜玉米品种。此外,还应注意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