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草地螟是我国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农牧业生产的重要害虫,曾在1953~1959年,1978~1982年,1995~1999年三次暴发成灾,使农牧业生产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其中1997年河北省张家口市一代草地螟幼虫的发生尤为严重。草地螟主要为害亚麻、大豆、油莱、甜菜、蔬菜等数10种主栽农作物。由于草地螟发生的数量大、面积广、时间较长、活动量较大,因此在防治上多采取综合防治技术。文章综合有关文献资料,分析当地草地螟的发生为害情况,总结当地防治经验,提出草地螟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草地螟是一种杂食性害虫,主要为害大豆、玉米、向日葵、马铃薯、甜菜和苜蓿等,2005年在阿勒泰地区的几个县市大爆发,危害严重。论述了草地螟的形态特征、发生为害特征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草地螟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螟是农田常见的一种间歇性爆发成灾的害虫,具有迁飞性、为害隐蔽性、爆发性和广食性等特点。尤其对幼苗期作物为害十分严重。为了了解草地螟的发生与防治,我们于2005~2008年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对该虫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草地螟在我国许多牧区为害程度不断升级,严重阻碍了这些地区畜牧业的发展。本文着重分析了建国以来草地螟在我国两次大面积暴发成灾的特点,概括出了草地螟在我国的发生为害概况。同时在归纳总结前人对草地螟防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恰当的防治对策,即重视预测预报在防治中所起指导作用的同时,合理地进行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5.
草地螟是一种杂食性的害虫,具有暴发为害的特点.20世纪50年代中期,因草地螟幼虫转移为害,虫口密度大,曾在宁武、朔州阻碍了火车的正常运行.进入21世纪后,草地螟的为害又开始回升.  相似文献   

6.
2003年山西省二代草地螟发生与消长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二代草地螟在山西北部大发生。就草地螟发生为害的特点,以及虫源基数、种群数量、生态环境等影响其发生的相关因子进行了概述分析,并提出了加强虫情监测、农业治理、药剂防治及生态控制等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草地螟是鳞翅目螟蛾科害虫,以幼虫为害多种作物,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迁飞害虫,近年来在我国北方和内蒙古地区严重发生,进入了又一个发生活跃期。从我们对呼和浩特市地区多年的调查结果看草地螟的发生危害呈上升趋势,因此,掌握草地螟的发生动态对做好防治工作,控制其危害起着至  相似文献   

8.
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是我国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农牧业生产的重要害虫。解放后,曾在1953~1959年、1978~1982年、1995~1999年三次暴发成灾,使农牧业生产遭受了巨大损失。其中1997年张家口第一代草地螟幼虫的发生尤为严重。在冀西北草地螟主要为害亚麻、大豆、油菜(籽)、甜菜、蔬菜等数10种主栽农作物。由于草地螟发生数量大,面积广,时间较长,活动量较大,因此在防治上多采取综合防治技术。根据当地草地螟危害情况和防治经验,本文提出了综合防治草地螟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9.
草地螟是一种暴发性害虫,食性杂,为害除禾木本科植物外几乎所有的北方农作物和杂草。发生范围广,为害严重的地块可造成作物绝收。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6月30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病虫害测报处发布最新《植物病虫情报》,确认了近期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都已发现草地螟为害农田现象,累计发生面积超过1500万亩。6月上中旬,草地螟越冬代成虫在内蒙古东部、  相似文献   

11.
当前,正值我省蝗虫、草地螟、粘虫等几个暴发性病虫的发生初期。截至目前,粘虫、草地螟等迁飞性暴发害虫单灯单日诱蛾量一直徘徊在5头以下,未出现明显蛾峰;南部夏飞蝗偏轻发生,北部土蝗的发生期也明显推迟,加上总体雨水较好,荒坡草地覆盖度较好,所以土蝗迁移农田为害的情况会明  相似文献   

12.
粘虫是一种暴食性害虫.为害严重时,能将作物叶吃光、穗咬断,造成严重减产.一般减产10%-20%;草地螟是一种突发性很强的害虫,具有较强迁移能力,为害较重,因此要重视两种害虫的防治.本文介绍粘虫与草地螟的形态特征、为害特点及一些有效的防治病虫害的方式及方法.  相似文献   

13.
草地螟为螟蛾科,又名黄绿条螟、甜菜网螟。草地螟为多食性大害虫,可取食35科200余种植物。草地螟是突发性很强的害虫,主要为害甜菜、大豆、向日葵、马铃薯、麻类、蔬菜、药材等多种植物,但它最喜取食的植物是灰菜、甜菜和大豆等。  相似文献   

14.
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inne),螟蛾科,又名黄绿条螟。草地螟为多食性大害虫,可取食35科,200余种植物。主要为害甜菜、大豆、向日葵、马铃薯、麻类、蔬菜、药材等多种作物。大发生时禾谷类作物、林木等均受其害。但它最喜取食的植物是灰菜、甜菜和大豆等。  相似文献   

15.
草地螟又名黄绿条螟,是多食性大害虫,可取食35科,200余种植物。主要为害甜菜、大豆、向日葵、马铃薯、麻类、蔬菜、药材等多种作物。大发生时禾谷类作物、林木等均受其害。但它最喜取食的植物是灰菜、甜菜和大豆等。草地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有间歇暴发性、迁移性和毁灭性等特点,属国家农业部高度关注的重大害虫。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吉林省正值一代粘虫、草地螟发生期,省病虫测报站数据显示,一代粘虫已经在部分地区发生为害且虫龄较高,一些县(市)草地螟成虫迁入数量较大,对我省未来粮食安全生产威胁较大。为此,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切实强化组织领导,按照省里统一工作部署,切实加强迁飞性重大害虫监测防控工作,全力保障粮食和农业生产安全。加密监测网点,全面掌握发生扩散动态  相似文献   

17.
自2005年以来,受气候、生态环境、作物种植结构等多种因素影响,阿勒泰地区草地螟发生范围不断扩大、危害逐年加重,而且在当地可以安全越冬。特别是2012年,阿勒泰地区六县一市及农牧团场的农田不同程度地发生面积达280万亩,为害盛期田间最高虫量超过3000头/m2,为历年罕见。草地螟在阿勒泰地区一年发生1-2代,发生2代的田块以老熟幼虫在土内吐丝作茧越冬。由于草地螟大部分由外地迁入当地产卵,并且在高温下,幼虫历期缩短,很快就进入暴食期,并在短期内暴发成灾,特别是农牧交错区的大部分作物最易受害。  相似文献   

18.
草地螟又名黄绿条螟,是多食性大害虫,可取食35科,200余种植物.主要为害甜菜、大豆、向日葵、马铃薯、麻类、蔬菜、药材等多种作物.大发生时禾谷类作物、林木等均受其害.但它最喜取食的植物是灰菜、甜菜和大豆等.草地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有间歇暴发性、迁移性和毁灭性等特点,属国家农业部高度关注的重大害虫.  相似文献   

19.
当前,正值我省蝗虫、草地螟、粘虫等几个暴发性病虫的发生初期。截至目前,粘虫、草地螟等迁飞性暴发害虫单灯单日诱蛾量一直徘徊在5头以下,未出现明显蛾峰;南部夏飞蝗偏轻发生,北部土蝗的发生期也明显推迟,加上总体雨水较好,荒坡草地覆盖度较好,所以土蝗迁移农田为害的情况会明疑轻于近年从目前各地测报站的调查和灯下情况来看.这些病虫也不会对大秋作物生产形成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姚井东 《现代农业》2008,(12):14-14
草地螟俗称甜菜网螟、二粘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我国北方一种迁飞性、暴发性害虫,幼虫食性极杂,为害最严重的作物是甜菜、豆类及玉米、高粱、谷子等。大发生食料缺乏时.亦为害向日葵、瓜类、蔬菜、果树及榆树叶等。1999年赤峰市中北部8个旗县区重发生,对当年的农牧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和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