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老虎是农田地下害虫之一,龙江县目前发现至少3种地老虎: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和大地老虎为害农田,本文简要介绍这3种地老虎的发生特点、原因、规律,生活习性和如何进行防治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土蚕,又称地老虎,是地下害虫的一种,河南省常见的地老虎有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和大地老虎三种,以小地老虎为最多。历年来由于该虫发生较轻,一直没有引起重视,2004年以来,土蚕在豫东地区的发生呈现陡增趋势,轻者庄稼苗的被害株率达30%,重者可达80%以上,甚至全被咬断,重新补种。为深入了解土蚕发生的实际情况,正确分析土蚕大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笔者通过大量的田间实际调查,对天气资料和农事活动的分析,以及农药筛选试验,基本上掌握了土蚕大发生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地老虎(地蚕、土蚕、切根虫)是烤烟的重要地下害虫之一,也是世界性大害虫。其种类多,分布广,数量大,危害重。笔者在攀西地区烤烟区、川南考烟区、川北烤烟区调查发现有以下几种: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白边地老虎、八字地老虎、三叉地老虎、暗褐地老虎等。其中小地老虎发生数量最大,危害最重。本文仅对小地老虎在烤烟区发生危害和防治予以报道。一、小地老虎的主要生物学习性小地老虎任何虫态都不滞育,在气温低于8℃时生长缓慢,发育延迟,幼虫、蛹或成虫都可以进入越冬。但在低  相似文献   

4.
忻府区玉米田小地老虎发生为害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地老虎又名土蚕、切根虫,是玉米苗期的主要害虫。轻的造成缺苗断垄,重的导致改种毁种,严重影响产量。忻府区是山西玉米主产区,玉米种植面积占到全区作物面积的90%以上,近年来全区玉米田小地老虎连续几年中度发生或大发生,大发生年份平均危害株率17%,重的危害株率50%,减产30%左右。根据几年来对小地老虎发生、为害规律的观察研究,基本摸清了小地老虎在本区重发的原因,并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文章根据小地老虎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提出了人工、生物、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从而达到科学有效防治小地老虎,降低其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6.
1 玉米生长前期病虫害的防治 1.1地老虎的防治 1.1.1为害症状。玉米心叶中出现了许多半透明的小斑点。当小幼虫长大一点儿后,从地上转移到地下为害,它们白天潜藏在土里,晚上出来取食,将茎基部咬断,使田间缺苗断垄。黄地老虎出现的时间约比小地老虎晚1个月,它在小幼虫阶段取食嫩叶及咬食心叶。大龄地老虎危害造成空心苗。  相似文献   

7.
小地老虎是为害芝麻的主要害虫之一,通过调查阜阳地区小地老虎在芝麻上的为害情况,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为当地芝麻小地老虎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调查发现我县夏玉米主要病虫害为玉米粗缩病、褐斑病、大、小叶斑病;虫害为地老虎和玉米螟。提出以上病虫害发病症状和虫害特点,同时有针对性介绍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地老虎俗称土蚕、地蚕,切根虫等,属鳞翅目夜蛾科。其分布范围极广,为世界性害虫,食性很杂,主要危害玉米、高粱、烟草和多种蔬菜。地老虎常见的有小地老虎、大地老虎和黄地老虎,其中以小地老虎危害最普遍和严重。幼虫将蔬菜幼苗近地面的茎部咬断,使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严重的甚至毁种。  相似文献   

10.
小卷蛾斯氏线虫对小地老虎的侵染性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室内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温度、不同线虫剂量对小地老虎幼虫的侵染力不同 .在 2 2 - 2 7℃温度内 ,线虫侵染力最强 ;在同一温度下 ,线虫剂量越大 ,小地老虎幼虫死亡率越高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2种施放线虫方法毒饵法和浇灌法防治小地老虎效果均比喹硫磷好 ;毒饵法 (线虫剂量为 4 0 0 0 0条·株 -1)防治小地老虎的田间平均防治效果可达 6 8.53%  相似文献   

11.
【目的】小地老虎(Agrotis ipsilon)是粮食和经济作物的重要地下害虫之一。论文旨在明确山大齿猛蚁(Odontomachus monticola)和日本弓背蚁(Camponotus japonicus)对小地老虎的捕食特性,丰富小地老虎生物防治技术手段,降低小地老虎防治成本与化学农药用量。【方法】在猎物被土壤覆盖和裸露两种自然条件下,观察并统计山大齿猛蚁和日本弓背蚁在1、6、12、24和48 h内对不同虫态小地老虎的捕食选择性、捕食方式以及捕食致死率;在室内,利用两种蚂蚁的试验种群开展捕食行为序列特征研究。通过统计分析,明确两种蚂蚁捕食行为差异及控害特点。【结果】日本弓背蚁对小地老虎卵的致死率较低,48 h累计致死率仅为12.67%;山大齿猛蚁不取食小地老虎卵。两种蚂蚁对小地老虎幼虫和蛹的控制效果超过49%,最高达98.67%,且控制效果随小地老虎龄期增长而降低。山大齿猛蚁和日本弓背蚁捕食行为序列存在一定差异:两种蚂蚁对小地老虎低龄幼虫均以直接搬运为主;对体型较大的小地老虎高龄幼虫,日本弓背蚁具有试探、攻击、召唤同伴、猎物切割、群体搬运等行为,呈现出明显的群体性行为;而山大齿...  相似文献   

12.
<正>辣椒小地老虎是辣椒的一大虫害。辣椒小地老虎的幼虫将辣椒幼苗近地面的茎部咬断,使整株死亡,造成严重损失,甚至毁苗。辣椒小地老虎防治方法:1.辣椒小地老虎诱杀防治。一是黑光灯诱杀成虫;二是糖醋液诱杀成虫,糖6份、醋3份、白酒1份、90%敌百虫1份调匀或用泡菜水加适量农药,在成虫发生期设置,均有诱杀效果;三是堆草诱杀幼虫,在辣椒定植前,可选择地老虎喜食的灰菜、刺儿菜、苦荬  相似文献   

13.
小地老虎属鳞翅目,夜蛾科。幼虫俗称土蚕、地蚕、切根虫、夜盗虫,是烟草重要的地下害虫之一。小地老虎是多食性害虫,幼虫除为害烟草外,还为害粮、油、棉、薯类、瓜类、蔬菜等100多种植物的幼苗,寄主植物十分广泛。在我省烟田常见的地老虎除小地老虎外,还有黄地老虎、大地老虎、三叉地老虎等。在我省的德阳、凉山、泸州、宜宾、广元、攀枝花等烟区,多种地老虎可混合发生,而以小地老虎发生最广,危害最重。  相似文献   

14.
小郑蛾斯氏线虫对小地老虎的侵染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内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不同线虫剂量对小地老虎幼虫的侵染力不同,在22-27℃温度内,线虫侵染力最强;在同一温度下,线虫剂量越大,小地老虎幼虫死亡率越高,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种施放线虫方法毒饵法和浇灌法防治小地老虎效果均比喹硫磷好;毒饵法(线虫剂量为40000条.株^-1)防治小地老虎的田间平均防治效果可达68.53%。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山西省小地老虎暴发原因分析及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虫源基数、气候条件、生态因素、耕作习惯等方面出发,对2008年山西省小地老虎暴发原因做了深入分析。同时结合生产中的经验教训,对小地老虎的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小地老虎是黔西北高寒山区六盘水市玉米生产中的主要地下害虫,各地常年均有发生,主要危害玉米幼苗,造成缺苗断垄,严重影响玉米生产。调查发现在种植不同作物、不同土壤条件下小地老虎危害程度有所不同,而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品种之间小地老虎危害程度没有显著差异。药剂防治试验发现,1%阿维菌素水分散颗粒剂喷雾结合50%辛硫磷乳油毒饵诱杀效果最好,平均防治效果达90.33%,而当地长用的50%辛硫磷乳油毒饵诱杀效果最差,平均防治效果只有57.86%。  相似文献   

17.
小地老虎俗名土蚕、地蚕、黑土蚕、黑地蚕等,分布在全国各地,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常给露地和保护地农作物造成较大损失。今年全省小地老虎发生较重,需注意防治。  相似文献   

18.
小地老虎主要取食苗木的根、茎、幼苗及嫩叶等,造成缺苗断垄或使幼苗生长不良。本文根据苗圃地下害虫小地老虎的生活习性,提出了综合防治方法,以减少对苗木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山东省邹平县二点委夜蛾的发生规律、形态特征及为害特征,并与相似虫害小地老虎、大地老虎、黄地老虎进行比较,然后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了二点委夜蛾的综合防治方法,旨在为大田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玉米二点委夜蛾的形态特征、与黄地老虎、小地老虎的区别及危害玉米的严重程度,总结提出宿松县二点委夜蛾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