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应引进推广水稻抛(摆)秧机械桂林地区农机局潘绍山,李益民目前,我区水稻插秧仍是手工劳动,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生产率,经济效益差。为改变这种落后状况,应引进推广水稻抛(摆)秧机械,使水稻插秧逐步向机械迈进。一、农民希望用机械化代替人工插秧。随着农业...  相似文献   

2.
专利摘要     
一种水稻栽培方法及栽培机械这种水稻栽培方法及栽培机械,属于农作物栽培和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其栽培方法是,把育成的盘式小、中。大苗用摆秧机按农艺要求的穴、行距规则摆放在水田中。摆秧机由秧箱。横向送秧器、纵向送秧器、分秧爪和分轮等组成。秧箱固定在支架的导轨上,分秧爪有规则地固定在分秧轮上。本发明可以显著地提高水稻的生产效率,从而达到水稻轻型栽培高产。高效的目的。1叶面肥添加剂D叶面肥添加剂涉及一种添加于叶面肥料中并随叶面肥料一同喷施于农作物叶面的叶面肥料添加剂,其原料配方中包括三十烷醇、展着剂、黄连素…  相似文献   

3.
第四讲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续2) 第四节水稻机械化摆秧技术一、机械化摆秧技术的产生和特点在推广机插秧、机抛秧技术之后,人工摆秧苗技术和摆秧机应运而生。所谓摆秧技术就是将水稻带土规格化育秧秧苗,按规定行距和株距抛摆在水田表面的一种浅裁技术。它兼有插秧和抛秧的优点,并克服了其缺点。摆秧机与插秧机工作机构不同,插秧机的栽插机构需模仿人手取秧插入土中,机构复杂,造价高,钩秧、伤秧率高,返青迟,难以达到水稻生育前期的农艺要求:摆秧机又区别于抛秧机的无规则抛撒秧苗,影响水稻生育后期的农艺要求。摆秧机吸取抛秧机抛落秧苗的优点,达到浅植早扎根,立苗快,分蘖早,适应水稻生  相似文献   

4.
论述2ZB-8电磁振动式小型水稻摆秧机的结构、工作流程及振动排秧机构使钵苗分散、自动成链、排列的工作原理。同时,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研究了2ZB-8电磁振动式小型水稻摆秧机工作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工作性能,表明电源电压、苗高对C各影响大,该摆秧机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型抛秧机械──—水稻钵荣行栽”机近日·由中国农业大学研制成功。它解决了传统抛秧机械不能使秧苗有序成行的难题,为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目前,我国水稻抛秧作业主要由人工手抛或采用旋转锥盘式水稻抛秧机作业,抛秧均匀度不太理想,抛秧密度不易控制,特别是秧苗在田间无序分开,给后续作业带来不便,未能充分发挥水稻抛秧栽培的技术优势。中国农大研制出的水稻钵荣行栽机采用的拨秧装置和波浪形底拖板等创造性设计,不仅实现了连续自动输秧、拨秧和等距单株栽植,使作业成本大大降低,而且解决了常规底拖板前方…  相似文献   

6.
针对水稻摆秧机摆秧量和行走速度同步性问题,设计出了单片机控制系统.同时,介绍了该系统的单片机电路、驱动电路以及单片机的主要程序流程图,并利用Protel对设计的驱动电路进行仿真分析,以验证设计电路是否能产生让摆秧机达到设计要求摆秧量的电流.  相似文献   

7.
在水稻栽植机械化发展经过机插、机抛、机摆等技术之后,由中国农业大学农机研究所新近推出了一种新型水稻栽植技术——水稻机械行栽技术。该技术是在水稻抛、摆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栽培技术,它保存了抛秧技术所具有的优点,从根本上改变  相似文献   

8.
一、技术概况 机械行抛(机摆秧)是在抛秧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水稻轻型栽培技术。它沿袭了抛秧浅栽、低节位分蘖高产的原理,又从元序栽植转向有序栽植,从而更好地解决了田间通风透光,田间管理等问题,向群体质量栽培技术方向发展,使水稻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水稻钵秧行抛机的作业效果,分析了水稻钵秧行抛技术要点,指出了行抛机械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常见机插毯状秧苗要求盘根紧密、提起不散、形如毯状,杂交中籼稻机插在育秧时要求盘播量相对较大,而在机插过程中,取秧面积较小,易造成伤秧和漏插,特别是根系拉伤严重、返青时间长,直接影响到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水稻钵苗摆栽技术,虽然机插时不伤苗、返青时间短,但因摆栽机械和育秧专用盘的价格昂贵,生产投资成本高,目前难以推广应用。近年来,毯状钵苗机械化育插技术在安徽省天长市推广应用,取得明显效果。因毯状钵苗秧块下部分开、上部连成毯状,秧龄时间长、秧苗壮,毯  相似文献   

11.
<正>常见机插毯状秧苗要求盘根紧密、提起不散、形如毯状,杂交中籼稻机插在育秧时要求盘播量相对较大,而在机插过程中,取秧面积较小,易造成伤秧和漏插,特别是根系拉伤严重、返青时间长,直接影响到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水稻钵苗摆栽技术,虽然机插时不伤苗、返青时间短,但因摆栽机械和育秧专用盘的价格昂贵,生产投资成本高,目前难以推广应用。近年来,毯状钵苗机械化育插技术在安徽省天长市推广应用,取得明显效果。因毯状钵苗秧块下部分开、上部连成毯状,秧龄时间长、秧苗壮,毯状钵苗较毯状苗返青  相似文献   

12.
水稻浅植能提高水稻低节位的有效分蘖以实现增产。水稻摆秧机吸收了水稻抛秧种植的浅栽增产优势与水稻机插的成行成距有序移栽的优点,其原理是将规格化的带土毯状秧苗分秧切块,有序浅植于田中而不入土;既实现了有序浅植,又简化了插秧机易损件较多的多组传动栽植臂分插机构;是一种新型高效高产的水稻种植机具。本文将介绍其研究成果与试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杨新春 《中国农机化》2010,(3):56-58,63
水稻浅植能提高水稻低节位的有效分蘖以实现增产.水稻摆秧机吸收了水稻抛秧种植的浅栽增产优势与水稻机插的成行成距有序移栽的优点,其原理是将规格化的带土毯状秧苗分秧切块,有序浅植于田中而不入土;既实现了有序浅植,又简化了插秧机易损件较多的多组传动栽植臂分插机构;是一种新型高效高产的水稻种植机具.本文将介绍其研究成果与试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步进式水稻钵苗摆植机送秧机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步进式水稻钵苗摆植机总体设计方案,分析了送秧机构的工作原理,对送秧机构的齿距、齿高、转速、曲柄、摇杆等结构参数进行了确定。理论分析和台架实验表明,步进式水稻钵苗摆植机送秧机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排序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水稻钵育秧苗机插技术特点及其优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特点水稻钵育秧苗一般采用抛秧或摆栽的方法移植到水田中,需要使用专门的抛秧机或摆栽机,而传统的插秧机适用于盘式秧苗。这里介绍一种新插秧技术,就是用传统的水稻插秧机插栽钵育的水稻秧苗。这种技术不但保留了钵育秧苗栽植的优点,还增加了水稻插秧机的优势,可以说,水稻钵育秧苗机插技术开创了水稻插秧生产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正>全程机械化是水稻生产的发展方向。近些年来,水稻机插秧因显著的省工、节本等优点,受到了农业界科研、生产、管理等部门的高度重视。连云港市农机部门与农业部门紧密合作,积极研究水稻栽插机械及其配套种植技术,先后对机抛秧、机摆秧、机插秧及旱直播技术进行了试验示范。经对比分析后一致认为,采用机插苗素质好、栽插效率高、栽插质量好、秧苗群体发育均匀整齐,比普通栽插方式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是一项适合在我市推广的水稻栽插技  相似文献   

17.
惠南镇是上海市南汇区中心城镇,经济、地理、气候等各方面条件均适宜发展农机化,水稻是惠南镇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10639亩。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上海郊区各村都有插秧机进行机插,当时的插秧机是针对大秧龄洗根苗特点开发生产的,栽插作业时,秧爪能控制自如,靠人工坐在秧拖板上摆秧,勾秧率、伤秧率高.  相似文献   

18.
<正>全程机械化是水稻生产的发展方向。近些年来,水稻机插秧因其显著的省工、节本等优点,受到了农业界科研、生产、管理等部门的高度重视。连云港市农机部门与农业部门紧密合作,积极研究水稻栽插机械及其配套种植技术,先后对机抛秧、机摆秧、机插秧及旱直播技术进行了试验示范。经对比分析后一致认为,采用机插苗素质好,栽插效率高,栽插质量好,秧苗群体发育均匀整齐,比普通栽插方式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但机插水稻的大田管理技术还未形成完整的  相似文献   

19.
<正>全程机械化是水稻生产的发展方向。近些年来,水稻机插秧因其显著的省工、节本等优点,受到了农业界科研、生产、管理等部门的高度重视。连云港市农机部门与农业部门紧密合作,积极研究水稻栽插机械及其配套种植技术,先后对机抛秧、机摆秧、机插秧及旱直播技术进行了试验示范。经对比分析后一致认为,采用机插苗素质好,栽插效率高,栽插质量好,秧苗群体发育均匀整齐,比普通栽插方式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但机插水稻的大田管理技术还未形成完整的  相似文献   

20.
根据调查,江西省水稻种植方式主要有人工与机械化。机械化包括:机插、机播和机浅栽(含机械化水稻抛秧、摆秧和播秧);人工包括:手工撒播、手插和手抛秧。江西省樟树市目前以手工撒播、手抛秧和手插的人工方式为主,机插占少部分,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机插面积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