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单低油菜(即低芥酸油菜)和双低油菜(即低芥酸和低硫苷油莱)是油菜生产中的新事物,在我国于1985年前后开始在生产上应用.由于其优质高产,深受农民的欢迎,发展很快,至1985年全国单低油菜和双低菜面积占油菜总面积的20%以上.湖南是全国单低和双低油菜栽培面积最大的省份,已占全省油菜总面积的50%左右.由于单低和双低油菜的发展迅速,必须制定有关标准.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自然条件适合油菜生长。该国从1969年发展油菜生产以来,油菜栽培面积和单产逐年提高,油菜科研工作蓬勃开展,特别在油菜遗传育种方面研究较多,成果较显著。如西澳大利亚大学农学系Richards R.A.和Thurling N.关于两类油菜(B.Campestris和B.napus)对干旱反应的遗传分析,对黑胫病反应的遗传分析,研究比较深入,有一系列报导。在油菜育种方面,主要研究单位有:西澳  相似文献   

3.
优质油菜,在目前主要指单低油菜和双低油菜。这种油菜我国80年代以前没有种植。现经育种家的努力育成了一批适于我国种植的品种,于80年代初期开始在生产上推广。在农业部和各级主管部门的努力下,至1992年春收优质油菜面积达53.3万多ha,占全国油菜总面积的10%,成绩是很大的。但我们也应看到不足之处:(1)除部分省市外,优质油菜发展速度不快。若与加拿大优质油菜发展速度比,则差距更大。他们从推广到实现优顾油菜化只花了15年时间(加拿大1965年开始推广单低油菜,1975年开始推广双低油菜,1977年优质油菜占全国油菜总产的55%,1979年占65%,1980年达80%,实现了优质油菜化),而我们花了13年时间才达到10%的面积。(2)优质油菜的原料大多数没有形成优质菜油和优质菜饼饲料产  相似文献   

4.
移栽与直播对油菜根系建成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深入理解根系调控在轻简化栽培技术中的作用,以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11号和中油杂12号为材料,通过设置直播(4.5万株/公顷)和移栽(12万株/公顷)两种栽培方式,高氮和低氮两种施肥方式的田间试验,从群体的角度研究了油菜的根系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直播油菜根系比移栽油菜分布更深,直播油菜在0~10cm土层的根系分布显著低于移栽油菜,但在10~20cm和20~30cm土层的根系显著高于移栽油菜;初花期根干重是决定油菜群体籽粒产量的主要因素,根干重越大,籽粒产量越高;粗壮的根系是油菜获得高产的关键,移栽油菜的根系比直播油菜更为粗壮,增施氮肥有助于根系的粗壮型生长。  相似文献   

5.
2006-2010年在四川丘区多个油菜制种基地连续开展定点试验和调查,研究了油菜制种产量随蜜蜂放置点的不同而变化的情况,对不同油菜制种田块与蜜蜂放置的直线距离和制种产量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油菜制种田块的制种产量与蜜蜂放置的直线距离存在显著差异。四川丘区油菜制种生产主要依赖蜜蜂辅助授粉,近几年,油菜花期灾害性气候频繁发生,对蜜蜂授粉影响很大,油菜制种产量普遍降低。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如何在油菜制种区合理摆放蜜蜂点,最大限度地提高蜜蜂的使用率,降低灾害性气候对油菜制种产量的影响,为创新和优化油菜制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多室油菜具有多室多粒的特性。本文概述了油菜的多室性状,从芥菜型、白菜型和甘蓝型多室油菜三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多室油菜的形态和遗传研究进行了综述,对多室油菜研究中存在心皮数目、多室性状的嵌合性和起源进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多室油菜在高产、抗裂角性及果实发育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油菜多室性状对丰富和充实油菜花器和角果的形态建成理论以及探讨其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多室油菜的开发,也对丰富和充实油菜种质资源以及油菜的高产育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油菜抗倒伏性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邑 《作物研究》2014,(2):216-220,225
倒伏是油菜高产栽培的主要障碍因子。油菜抗倒伏性研究一直是油菜及其栽培研究领域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油菜倒伏的分级与诱因、油菜茎秆抗倒性的测定方法、油菜倒伏指数和倒伏系数的计算、油菜抗倒伏性与植株农艺性状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比较了甘蓝型优质油菜和普通油菜、黑籽油莱和黄籽油菜种皮、种胚的比率和硫甙含量及其组分。结果表明:黑籽油菜的种皮重量占17%、黄籽为12%。普通油菜种胚和种皮的硫甙含量分别占种子硫甙含量的97%和3%,而优质油菜分别占91%和9%。在种皮中,以2—羟基—3—丁烯基硫甙为主。在种胚中,优质油菜的2—羟基—3—丁烯基硫甙和3—丁烯基硫甙明显比普通油菜的低。育成的低硫甙新品系,吲哚硫甙含量比较高。  相似文献   

9.
白菜型无花瓣油菜突变体的花器官形态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我国白菜型油菜地方品种余井花籽和国外白菜型油菜品种Am032中同时发现了无花瓣突变体。通过对白菜型油菜无花瓣突变体与甘蓝型无花瓣油菜及正常油菜器官形态的鉴定和比较,认为白菜型油菜无花瓣突变体的花瓣缺失突变机制与甘蓝型油菜不同,白菜型油菜无花瓣突变体有花瓣转变成雄蕊的现象,推测白菜型油菜花瓣缺失突变可能与花器官同源异型基因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的系谱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油菜种植历史悠久,各地生态条件和栽培制度复杂,形成了十分丰富多彩的油菜品种资源。本文仅就五十年代以来,我国所选育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系)就其亲缘关系进行了系谱分析,以供油菜育种工作的参考。 一、我国育成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的亲缘 甘蓝型油菜(B.napus)原产欧洲。我国种植的甘蓝型油菜是在三、四十年代分别从日本和英国引入(刘后利:1984,《作物学报》10(1):16页)。1953年甘蓝型油菜品种胜利  相似文献   

11.
选育高含油量双低油菜品种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含油量作为油菜生产最终目标性状产油量的组成因素,与油菜生产效益的提高息息相关。在目前我国 油菜产量水平已得到相当程度提高的前提下,培育高含油量油菜品种是进一步发展油菜产业的必由之路。根据油 菜含油量的遗传特点,结合培育高含油量杂交油菜品种中油杂8号和中油杂11的体会,提出了除了利用黄籽以 外,培育大粒和适宜植株形态性状的品种也是提高油菜含油量的重要途径。初步构建了高含油量油菜品种的形态 组成,并基于近年来参加和通过国家区域试验的冬油菜品种含油量变化情况,展望了我国高含油量油菜育种的发 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油菜文化和油菜功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春云 《作物研究》2011,25(2):95-96
我国种植油菜的历史悠久,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油菜文化。作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油菜,研制医药品需要油菜,国家工农业生产同样需要油菜。通过"油菜搭台"等方式,宣传油菜文化,促进相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盛花期油菜绿肥还田对土壤微生物和后茬花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明确油菜作为绿肥对土壤微生物和后茬花生生长的影响,选用种子硫苷含量不同的甘蓝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盛花期地上部作为绿肥,以盆栽方式模拟绿肥归田。结果表明:相比低硫苷甘蓝型油菜,高硫苷的芥菜型油菜不同生育期植株硫苷含量相对较高,花期植株硫苷含量差异显著。模拟还田后30d内,两类油菜植株体内硫苷的降解产物异硫氰酸酯(ITC),均在20d时出现最高峰值。芥菜型油菜硫苷含量高,作为绿肥用其抑制细菌和真菌的能力较强,而低硫苷甘蓝型油菜肥用,对真菌无抑菌能力。芥菜型油菜还田能促进后茬花生生长,花生有效根瘤数和单株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11.4%和7.1%,均达到了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间作对油菜和紫云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使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在保持油菜不减产的同时,建立合理的油菜/紫云英间作技术体系。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与不同密度油菜(Brassica napus L.)间作对二者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云英与密度为20~40万株/hm2油菜按2:1带型间作(即1m宽带内播种两行油菜,1行紫云英),间作油菜各处理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和碳的养分累积量均有高于或接近于油菜单作(MR)的趋势,间作油菜株高、根长、根颈粗、单株鲜重和产量接近于或显著高于密度为30万株/hm2的单作油菜。在保持油菜产量不显著降低的同时,间作模式可以收获3 592~5 724kg/hm2的紫云英绿肥。紫云英与不同密度油菜间作均表现土地资源利用优势(LER>1)。  相似文献   

15.
在成都根肿病重发病区,对四川主栽的38个油菜品种和8个德国新引进的油菜品种进行了根肿病抗性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46个油菜品种可分为4个类群,其中54.4%的油菜品种为感病品种,四川主栽油菜品种中无抗根肿病品种,德国油菜Lisek和Oase病情指数均小于30,为高抗品种,可作为育种材料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6.
高芥酸油菜利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芥酸油菜是指油菜的菜籽中芥酸含量达到50%以上的油菜品种。随着芥酸在工业领域内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前景,高芥酸油菜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工作者和政府部门的关注。本文就芥酸的用途、高芥酸油菜利用现状、高芥酸油菜的资源、遗传与选育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多室油菜在提高油菜产量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是一种重要的油菜种质资源。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多室油菜已经展开了深入研究。本文主要从多室油菜的种类、解剖学观察、遗传规律和基因定位及克隆等方面阐述研究进展,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对油菜多室性状研究的展望,为油菜多室性状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原产欧洲,在三、四十年代分别由日本和英国引入我国。最早的品种仅胜利油菜和早生朝鲜。近十多年来引入的品种增多,有20多个国家的4 00多个品种。到1982年,我国利用这些资源育成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系)有225个。生产上的种植面积也日益扩大,约占油菜总面积的70%以上。 在油菜生态分类方面,研究还不多。禹长春(1931)根据油菜品种主茎和分枝的不同发  相似文献   

19.
油菜施用稀土,对油菜生长发育、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含油量有良好的影响。本文介绍1985—1989年在我省临夏、甘南、岷县等地进行油菜应用稀土技术与效果的试验示范结果,为应用稀土提高油菜产量和增加经济效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同移栽油菜相比,直播油菜省去了育苗、移栽两道工序,种植成本大幅下降。同时直播油菜主根入土深,能吸收土壤深层养分和水分,抗旱、抗寒、耐瘠、抗倒伏能力强。由于播种较晚,在一定程度上能错过油菜病毒病和菌核病的主要感染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