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扑虱灵防治假眼茶小绿叶蝉效果好王亦才(浙江泰顺县茶叶特产局325500)茶小绿叶蝉是泰顺县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通常用40%乐果乳剂进行防治,但防治次数多,劳力强度较大,成本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假眼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1994年我们在产茶乡、镇、茶场...  相似文献   

2.
正猕猴桃是剑河县的特产作物之一,据笔者调查,目前猕猴桃主要害虫有准透翅蛾、大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黄守瓜、斑衣蜡蝉、葡萄天蛾、小绿叶蝉、黑尾大叶蝉、吹绵蚧和蝼蛄等,严重影响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有效防治害虫的为害,笔者介绍猕猴桃主要害虫的防治方法,供生产上参考。1主要害虫种类  相似文献   

3.
中华猕猴桃是我区的特产作物之一。据笔者调查,我区中华猕猴桃主要害虫有大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黄守瓜、斑衣蜡蝉、葡萄天蛾、小绿叶蝉、黑尾大叶蝉、吹绵蚧、红蜡蚧等,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1 主要害虫种类发生与为害  相似文献   

4.
茶假眼小绿叶蝉是永泰县茶园的头号害虫,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茶嫩梢叶片汁液,严重影响茶叶品质。一年发生10代,世代重叠。通过多点茶园系统调查,摸清了茶假眼小绿叶蝉在永泰县茶区的发生为害特点,探索了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预测预报方法,为茶假眼小绿叶蝉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凌云白毫茶园害虫和天敌优势种群发生规律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茶园害虫和天敌的系统调查,明确了茶园主要害虫为假眼小绿叶蝉、茶黄硬蓟马和茶二叉蚜等。以假眼小绿叶蝉的优势度指数最高,达0郾5380~0郾9407;主要天敌为蜘蛛,其优势度指数高达0郾7505~0郾9508。掌握了假眼小绿叶蝉和蜘蛛的消长规律和空间分布特点,为提出防治指标,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0.3%印楝素EC防治茶小绿叶蝉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雄毅 《江西植保》2004,27(3):106-107
茶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F)属同翅日,叶蝉科,是福建省华安县茶园的主要害虫之一,发生频繁,给茶叶生产带来严重损火。由于长期使用化学农约,导致茶小绿叶蝉对多种农约产生抗性,茶园防治害虫极为困难。印楝素是从印楝(Azadirchta,indiea)种子中提取的天然物质,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植物源杀虫药剂,对多种农业害虫具有良好的驱虫效果。为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橙瘿螨、茶蚜等刺吸类害虫,上升为浙南缙云茶区的主要害虫。该类害虫发生隐蔽,虫体小,世代重叠,繁殖速度快,受害茶树光合效率降低,萌芽力下降,萌芽迟,茶树生长停滞。黑刺粉虱和蚜虫还排泄蜜露,诱发煤烟病,致使小虫成大灾,严重影响茶叶的优质高产。为此,作者对茶园刺吸类害虫发生特点与无害化治理技术进行了多年的调查与探索。1主要刺吸类害虫发生特点1.1假眼小绿叶蝉该虫是本县茶树的主要害虫。成、若虫有明显的趋嫩性,畏光、怕湿,多栖于嫩叶背面吸汁为害。阴雨天及…  相似文献   

8.
我区茶树主要害虫茶小绿叶蝉类常给茶叶生产带来很大损失。1989年7月,笔者在本所应用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制的20%菊马乳油对茶小绿叶蝉类进行了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9.
四川宜宾茶树常见害虫21种,其中刺吸类害虫有8种,食叶类害虫有8种,钻蛀类害虫有3种,害螨有2种,以假眼小绿叶蝉、侧多食跗线螨、黑刺粉虱、茶毛虫、茶尺蠖为害严重。假眼小绿叶蝉在所有茶园都是优势种。宜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构建绿色防控体系,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的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吲哚处理对茶树抗茶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的影响,以龙井43为材料,使用吲哚诱导茶树作为处理,以未处理茶树作为对照,于室内测定茶小绿叶蝉对不同茶树的选择趋向,利用昆虫刺探电位图谱分析茶小绿叶蝉的取食行为,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吲哚处理对茶树挥发物的影响,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茶树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在所有时间段茶小绿叶蝉成虫更趋向于取食对照组茶树,至48 h时对照组茶树上的成虫数量是处理组的2.45倍;茶小绿叶蝉3龄幼虫在吲哚处理组茶树上的非取食波(NP波)持续时间占总取食时间的72.15%,在对照组茶树上的非取食波(NP波)持续时间占比则为33.07%,且在对照组茶树上的主要取食波E2波的持续时间是处理组茶树上的3.58倍。相较于对照组茶树,吲哚处理组茶树释放出的挥发物总量显著增加,其中α-法尼烯可以趋避害虫并对天敌有吸引力,且吲哚处理组茶树的防御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表明吲哚处理茶树后,茶小绿叶蝉对其的取食量下降,茶树的挥发物释放量增加且抗性防御基因表达量提高,增强了茶树对茶小绿叶蝉的抗性。  相似文献   

11.
茶小绿叶蝉螯蜂是寄生于茶小绿叶蝉成虫的一种体外寄生蜂。茶小绿叶蝉主要为害茶树的嫩芽、嫩叶,严重影响苯叶的产量及品质,是茶叶生产上的一种重要害虫。目前在防治此虫的手段中,许多茶区主要是采用化学防治,采一次茶喷二次农药,有的在喷农药后,有效期还没有过期,即进行采茶,严  相似文献   

12.
鄂西南茶树主要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分析鄂西南茶区茶树三种主要害虫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和茶毛虫的危害发生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小贯小绿叶蝉区域性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Matsumurasca) onukii Matsuda]是茶园中的主要害虫,通过刺吸方式为害茶树嫩芽、叶和嫩茎,严重影响茶叶品质,并造成一定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小贯小绿叶蝉的生活习性和为害特点,以及在我国四大茶区的发生代次、为害盛期等发生规律。总结了近年来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相关领域的最新防治手段和方法,并对小贯小绿叶蝉综合治理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茶小绿叶蝉、柑橘全爪螨分别是茶和柑橘上的重要刺吸性害虫,防治难度大,为害严重。通过田间药效试验,对0.5%藜芦碱可溶液剂防治这两种刺吸性害虫的效果进行评价。药后3d,藜芦碱的3个用量处理对茶小绿叶蝉防效为84.38%~93.51%,对柑橘全爪螨防效为84.49%~87.88%;药后15 d,对茶小绿叶蝉防效为48.73%~64.58%;药后30 d,对柑橘全爪螨防效为80.96%~88.99%。藜芦碱对两种刺吸性害虫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  相似文献   

15.
0.3%印楝素乳油防治茶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是融水县茶叶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已严重影响到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为了寻求高效、低毒、无公害、无残留药剂以控制茶小绿叶蝉的发生与为害,作者开展了本试验.0.3%印楝素是一种植物源农药,对环境无污染,对茶叶产品无残毒.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探讨0.3%印楝素EC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和使用技术,为大面积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茶小绿叶蝉是茶叶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在咸宁地区每年发生代次多,且世代交替,为害夏、秋茶,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7.
昭平县茶小绿叶蝉的发生特点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小绿叶蝉是昭平县茶园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发生面积逐年增加,为害程度逐年加重。通过对茶小绿叶蝉发生特点的调查,总结其发生规律,分析其偏重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治意见,为该虫的防治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查,贵州南部茶树主要害虫种类有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蚜、螨类、蚧类等十余种,其中以假眼小绿叶蝉、黑翅粉虱为优势种类。研究分析茶树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状况,提出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要手段、无公害农药防治为补充的防治策略,以保障茶叶生产安全和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19.
信息素色板诱捕茶小绿叶蝉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验证茶小绿叶蝉信息素及色板在茶园茶小绿叶蝉防治上的作用和效果,以获取科学、准确的试验数据,掌握其在规模化标准茶叶园区和茶叶绿色防控技术的使用方法,促进农业部大别山名优茶优质、高产协作项目顺利实施,推进全县高效生态茶园和湖北省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万亩示范区建设,我们承担并实施了茶小绿叶蝉信息素诱捕茶园茶小绿叶蝉试验。  相似文献   

20.
茶树主要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主要害虫有茶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橙瘿螨和茶黑刺粉虱等,影响茶叶生长,造成茶叶减产。为了有效地防治茶树虫害,笔者介绍茶叶主要害虫的防治方法。
  1茶小绿叶蝉
  1.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4 mm,黄绿色或绿色,头顶中央有一个白纹,两侧各有一个不明显的黑点。前翅绿色半透明,后翅无色透明。雌成虫腹面草绿色,雄成虫腹面黄绿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