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高等植物花芽分化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花芽分化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生理生化和形态发生过程,是植物体内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相互协调的结果。了解植物花芽分化的机理对于制定合理的栽培措施进行花期调控,缩短果树童期,加速植物的育种进程,实现植物的遗传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对近年来高等植物花芽分化机理研究的主要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花芽分化与环境因素、植物激素的关系,与激素有关的花芽分化机理假说及花芽分化的分子机理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覆盖栽培早竹开花的激素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丁兴萃 《林业科学》2007,43(7):10-15
根据早竹长势、竹叶大小与颜色和经验选择5类竹子分别代表竹子开花的不同阶段,后根据田间挂牌观察确定对应样品测定花芽分化各个时期竹叶、竹鞭iPA、Zr、ABA、IAA和GA35种内源激素动态变化.依据研究结果,将早竹花芽分化划分为3个时期,即"花芽诱导期"、"花芽的发端期"和"花芽形态建成期".促进花芽生理分化的细胞分裂素主要是iPA,不是Zr;GA3和ABA一样,在花芽生理分化期是抑花激素,在花芽形态建成期则是促花激素;而IAA在整个花芽生理分化和形态分化期均为促花激素.竹子花芽分化生理生化触动是通过iPA/ABA,iPA/GA32个激素比值调控进行的,即其比值上升到一定水平时,花芽诱导即启动,而且iPA/ABA比值变化对花芽诱导启动作用比iPA/GA3作用更强.5种激素竹叶/竹鞭比值1.2~11.3,特别iPA比值在"花芽诱导期"高达11.3,竹叶高含量的激素主要在竹叶内部形成,而不是从鞭/根形成运输所致;竹叶是感受开花信号启动开花程序的器官,对竹子花芽分化发挥作用,而竹鞭不是感受开花信号启动开花程序的器官,对竹子花芽分化没有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植物内源激素在树木生长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C、HPLC、GLC和GC-MS分析技术的发展,使对内源激素作用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本文主要介绍了植物内源激素对树木种子休眠、萌发、冠型、枝梢生长以及花芽分化、花芽性分化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花芽分化是果树生殖生长最为关键的发育阶段,李光杏雌蕊败育影响果实产量.以敦煌市10 a生李光杏为对象,通过摘叶试验、常规石蜡切片显微观察研究花芽形态分化与发育.结果表明,在敦煌市,李光杏花芽形态分化6月中旬开始,7月下旬基本结束,8月上旬日仍有少数花芽形态分化;7月上旬开始花器官分化,次序为萼片、花瓣、雄蕊、雌蕊.雄蕊...  相似文献   

5.
为给激素调控板栗二次结实技术奠定基础,以具有二次结实性板栗品种"遵玉"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二次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研究其二次花芽分化与激素含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二次花芽分化整个过程中,花芽中的玉米素(ZT)和脱落酸(ABA)含量是显著升高的.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含量是显著降低的,说明高水平的ZT和ABA以及低水平的GA3和IAA有利于花芽的分化.从激素间的平衡关系看,ZT/GA3、ZT/IAA,ABA/GA3和ABA/IAA的高比值有利于板栗花芽的分化.  相似文献   

6.
秋季是果实成熟采收期,也是果树营养物质积累和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按照果树学生理规律,应加强这一时期的综合管理,确保翌年果树正常生长发育和产量,同时也能提高果树的秋冬抗寒抗病虫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果实无核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实无核是果实的优良性状之一,尤其是葡萄、柑橘、枇杷等果树栽培中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技术措施.从果树生理(主要包括雄性不育、胚囊败育、胚乳败育、自交不亲和性、激素平衡和协同机制等方面)和遗传(主要包括自然单性结实、突变、多倍体无核机制、=三倍体应用、化学诱导、无核基因应用等方面)的角度,综述了果实无核的形成原因和机理,并对相关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植物体内信号分子———植物激素在调节植物各种生长发育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生长素是调控植物根系发育唯一具有极性运输特性的激素,调控过程包括生长素生物合成、极性运输和信号转导。文中从生长素合成、代谢、运输、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和影响林木根系形成的相关基因及激素互作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提出了林木生长素信号转导途径研究的新思路,展望了林木根系形成机理研究及其对林木根系调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影响葡萄花芽分化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葡萄是我国的主要栽培果树之一.近年来,葡萄设施栽培发展迅速,但要调节结果期,首先 应 有数量充足且发育质量良好的花芽.因此,首先应对其花芽分化机制有所了解.葡萄的成花 研究,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1].本文对影响葡萄花芽分化的因素,分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和激素3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植物外源激素对银杏Ginkgo biloba雌株结实和开花的影响,揭示外源激素如何通过影响开花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银杏花芽分化的分子机理,对银杏花芽分化诱导期的成年雌株进行GA_3(赤霉素)和PP_(333)(多效唑)2种外源激素喷施实验,并利用RT-qPCR手段分析银杏开花相关基因在不同外源激素处理间转录水平的差异,分析基因相对表达量与结果枝花芽、叶芽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银杏花芽分化诱导期多次喷施200 mg·L~(-1)的GA_3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雌株开花;GA_3和PP_(333)两种激素处理对银杏雌株混合芽GinNdly基因的表达没有明显的诱导作用,但对GinLFY和GBM5基因的表达具有显著的诱导上调;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Gin Ndly基因的表达与每米结果枝花芽数呈负相关,GinLFY和GBM5基因的表达具有较高的同步性,且与每米结果枝花芽数呈正相关。据此推断,GinLFY基因与银杏雌株的开花密切相关且对外源激素的响应较为敏感,上游开花相关基因GinLFY的表达调控GBM5基因的相对表达,从而影响银杏的开花结实。本研究为揭示外源激素通过影响开花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银杏花芽分化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1.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茶花期授粉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生长调节剂在油茶(Camellia oleifera)花芽分化期和盛花期进行试验,结果显示,花芽分化期采用2 000 mg/L细胞分裂素或1 000 mg/L乙烯利进行喷雾可促进花芽分化;盛花期采用200 mg/L防落素+0.5%尿素或500 mg/L细胞分裂素处理可较大幅度地增加花朵的授粉受精率,促进座果,座果率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2.
夏秋季节水肥调控综合措施对油茶促花保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盛果期油茶林的产量,针对当前成林油茶落花落果率高而保花保果率低的问题,就不同的保墒、根外追施微肥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冬季修剪等水肥调控综合技术措施对油茶保花保果效果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覆草、根外追施0.1 g/L的尿素与100 mg/L的GA3的坐果率最高;修剪与保水措施对坐果率的影响较大。(2)对油茶成林4月与7月保果率的影响最大的分别为修剪强度与保水措施,追施0.1g/L的硼肥有利于提高油茶4月与7月的保果率。(3)滴灌、喷施0.10 g/L的硼肥与100 mg/L的GA3及轻度修剪后油茶花芽分化数量最高;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茶7月花芽分化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3.
氮磷钾配比施肥对油茶花芽生长及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油茶高效栽培提供参考,选择8年生‘长林53号’油茶作为研究对象,按照3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施肥试验,筛选最适油茶花芽分化及生长的施肥配比。施加的氮磷钾肥分别为尿素、钙镁磷肥、硫酸钾肥,其有效成分分别为有效氮(质量分数≥46.4%)、P2O5(质量分数≥12%)、K2O(质量分数≥51%)。结果表明:施加氮肥能显著促进花芽伸长,提高花芽分化率的最佳氮磷钾施肥量为N218.23g/株、P71.00g/株、K242.48g/株;在花芽生理分化期(前分化期),施肥处理显著提高了花芽中ABA和ZR含量,ABA和ZR含量与花芽分化率显著正相关;在花芽形态分化期,施肥处理下ABA含量呈现下降趋势,ZR、IAA和GA3含量呈现增加趋势,氮、磷、钾与多数形态分化期内源激素含量呈显著相关。施肥能促进花芽生长,并且通过影响花芽中内源激素含量来影响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14.
扁桃生殖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阐述了近年来扁桃生殖生物学特性研究的新进展,就扁桃的花芽分化、开花授粉、坐果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对今后进行扁桃生殖生物学特性研究提出了针对开花坐果特性,进行现有优良品种的区域化研究、加快不同品种生殖特性遗传分析研究、扁桃花芽分化过程中酶代谢规律及其外源激素和药物对其花芽分化的影响的研究、不同品种花粉性状及其授粉结实特性筛选各地适宜的授粉昆虫的研究、受精生理学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胡柚花芽分化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冰冻切片法观察胡柚花芽分化各阶段的形态特征.胡柚花芽分化从12月中旬开始到次年4月中旬结束,可分为6个时期,历时120d左右。花芽分化和物候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刚进入盛果期的胡柚,其春梢结果母枝的各节位均能分化花芽,主要集中在其顶端的第1 ̄第4节位上.  相似文献   

16.
By determination of the change of endogenous hormone Zr, iPA, GA3, IAA and ABA during different flower bud differentiation stages of Phyllostachys praecox, which is identified through both field observation and lab analysis, and with the reference to the previous research achievements on bamboo flowering, the flowering mechanism assumption of Phyto-Hormone Regulation and Gene Activation of Ph. praecox is induced in this article: Bamboo flower bud differenti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3 stages, i.e. flower bud induction, flower bud initiation and flower bud development; Bamboo leaves sense and receive flowering signals from environments to change its hormone level, esp. ratios of iPA/ABA and iPA/GA3; Flowering gene is activated once the ratios of iPA/ABA and iPA/GA3 reach a proper threshold, and it produces DNA and RNA carrying flowering code and transports them to top or side buds nearby, and then protein necessary for flower bud differentiation comes out, as a result of which the flower bud induction is trigged and started, followed by flower bud initi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induction stage, ratio of C/N is nearly constant, but increases in the initiation stage. Therefore it clarifies that the rising of C/N ratio does not bring about bamboo flowering initially, and it is a follow-up reactions of process initiation of bamboo flowering. It proves that bamboo rhizome is directly involved in the flower bud differentiation. This assumption can well explain mysterious phenomena of bamboo flowering, and by integrating the current several assumptions, answer the difficult and perplexing questions regarding bamboo flowering which have not been answered by the present assumptions.  相似文献   

17.
砀山酥梨花芽分化及开花物候期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砀山酥梨花芽分化时期,了解其开花过程,试验以砀山酥梨短枝顶芽为试材,采取田间摘叶法,统计花芽的生理分化时期;通过徒手切片、利用OlympusBX51显微镜拍摄记录花芽形态分化不同阶段的纵切面图片。结果表明,砀山酥梨花芽的生理分化始于6月初,持续到7月中下旬;花芽形态分化始期发生在7月下旬,9月中旬为雄蕊出现期,雌蕊出现期在10月中下旬。次年3月下旬,花芽开始膨大,经历花序伸长、花序分离、白蕾期、大蕾期、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和谢花期,4月中旬,开花物候期结束。试验结果为促进砀山酥梨花芽分化、提高果实产量与品质,于花期采取适当的栽培管理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幼龄橄榄开花结实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2000年在高州对幼龄橄榄开花结实进行调查,结果如下:春梢萌发期不同,成花株率、成花梢率、每梢花穗数和中穗花蕾数相差相当悬殊,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萌发的春梢,其各种成花指标均居最高;成花株率、成花梢率、每梢花芽数、每梢存果穗数、每梢存果数随树龄的增大而明显增加;不同农家品种橄榄的成花挂果特性有很大差异,要提高橄榄园产量,选用优良品种是关键;母枝粗壮,枝上叶片浓密、较大、浓绿色、厚而硬的榄树,有利于成花挂果,其各种成花指标较高;花芽数、中穗花蕾数与结果母梢径粗分别呈极显著正向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31和0.916);经营管理水平高低对橄榄成花有显著影响,特别是立地条件较差的榄园,精细管理更显得迫切与重要,应及时对树体的养分供应及营养生长进行适当的调控。  相似文献   

19.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硼肥促进油橄榄花芽分化,花粉萌发率提高了74.1%,花期后的坐果率增加29.6%,产量增加14.0%;施用锌肥可以降低油橄榄硬核期和油脂形成期的落果率,分别降低18.5%和12.3%,产量增加12.1%;硼锌肥配合施用效果最佳,花粉萌发率提高了82.4%,花期后的坐果率提高了33.5%,硬核期和油脂形成期落果率分别降低了17.9%和14.8%,产量增加21.9%。  相似文献   

20.
大花蕙兰催花栽培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表明:夏季海拔800m以上地区的高日温、低夜温和较大的昼夜温差有利于大花蕙兰花芽的分化和形成,及时抹芽和合理施肥是大花蕙兰催花栽培的关键技术措施。夏季炎热地区,利用高山基地进行大花蕙兰的催花栽培,是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