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全自动便携式光合仪与自制PVC呼吸环相连,退化红壤区湿地松3个径级(17.9~22.9、23.6~26.8、27.5~32.5 cm)的树干呼吸进行为期1 a的活体原位监测,同时监测树干温度。结果表明:3个径级树干呼吸呈现出一致的单峰型季节变化趋势,最大值均出现在2013年7月份,最小值均出现在2014年2月份;湿地松树干生长季最大呼吸速率可达非生长季最小呼吸速率的5.0~12.9倍,季节变化差异显著;树干呼吸与树干温度间具有显著的自然指数关系( p<0.01),但相关程度因径级大小而异;树干呼吸的Q10按径级由小到大依次为1.77、1.95和1.79,中等径级树干呼吸对温度的变化最敏感;树干呼吸与胸径间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R2=0.97),胸径大小显著影响树干呼吸。同时,树干维持呼吸占树干总呼吸的平均比例为46.24%,而且径级越大,维持呼吸所占比例越大。  相似文献   

2.
采用全自动便携式光合仪与自制PVC呼吸环相连,退化红壤区湿地松3个径级(17.9~22.9、23.6~26.8、27.5~32.5 cm)的树干呼吸进行为期1 a的活体原位监测,同时监测树干温度。结果表明:3个径级树干呼吸呈现出一致的单峰型季节变化趋势,最大值均出现在2013年7月份,最小值均出现在2014年2月份;湿地松树干生长季最大呼吸速率可达非生长季最小呼吸速率的5.0~12.9倍,季节变化差异显著;树干呼吸与树干温度间具有显著的自然指数关系(p0.01),但相关程度因径级大小而异;树干呼吸的Q10按径级由小到大依次为1.77、1.95和1.79,中等径级树干呼吸对温度的变化最敏感;树干呼吸与胸径间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R2=0.97),胸径大小显著影响树干呼吸。同时,树干维持呼吸占树干总呼吸的平均比例为46.24%,而且径级越大,维持呼吸所占比例越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土壤呼吸的特征和影响土壤呼吸的因素有助于理清碳循环过程,进而对生态系统响应全球变化结果做出预测。[方法]监测了内蒙古锡林河湿地3个群落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动态变化,同时对大气和土壤的温度变化进行测量。[结果]锡林河湿地群落土壤呼吸强度与温度呈指数变化。土壤呼吸强度与温度具有极高的相关性(R2=0.92),但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其相关性存在差异。锡林河湿地群落土壤呼吸日变化呈单峰曲线。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土壤呼吸的强度存在巨大差异。生长季呼吸强度是非生长季呼吸强度的510倍。[结论]该研究证明湿地群落非生长季土壤呼吸的存在,并且其特征与生长季存在相似。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为认知叶片呼吸(RL)的季节变化格局及其影响因子,以东北东部山区3个主要树种(红松Pinus koraiensis、樟子松P.sylvestris var.mongolica和白桦Betula platyphylla)为对象,采用红外气体分析法在2011年生长季(常绿树4月至10月;落叶树6月至9月)测定了自然条件下叶片气体交换及其相关生理特征的季节变化,探索了RL与空气温度(Tair)和相关叶片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红松和樟子松基于叶面积的RL(RL-area)表现为生长季初期和末期较大,而白桦RL-area则随生长季进程而逐渐减小.在生长季中,RL-area与叶片总光合之比的时间动态明显.红松、樟子松RL-area与Tair关系显著,而白桦RL-area与Tair关系不显著;但3种树种基于叶质量的RL(RL-mass)与Tair均呈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叶片特征(包括可溶性糖、淀粉、氮、比叶面积等参数)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影响RL的叶片特征参数因树种而异,其中可溶性糖浓度对3种树种的RL均有显著影响.可见,RL的季节变化格局受树木的生长节律、温度和叶片特征的联合控制.  相似文献   

5.
温度对克氏针茅草原生态系统生长季碳通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驱动机制研究是碳循环研究的重要方面。利用涡度相关技术观测了克氏针茅草原生态系统的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GEP)、生态系统呼吸(Reco)的变化,探讨了2010年生长季内温度对该系统NEE、GEP和Reco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年生长季内,克氏针茅草原日尺度上NEE和GEP只出现了1个明显的吸收峰,Reco则呈现倒"U"型变化规律。克氏针茅草原空气温度与NEE、GEP和Reco呈极显著相关关系,气温日较差对该系统碳通量的影响程度较小;土壤温度与NEE、GEP和Reco之间也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土壤温度的增加会同时提高克氏针茅草原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初级生产力及呼吸作用。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都是影响克氏针茅草原生态系统碳收支的重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6.
利用热扩散式液流探针(TDP)对天目山柳杉树干液流进行连续观测,并对多个环境因子进行同步测定.结果表明:柳杉树干液流晴天、阴天日变化呈单峰曲线,雨天则变化不明显.春季晴天树干液流在6:00启动,13:00达到峰值,启动时间比秋季早1h,春季液流维持时间长于秋季.春、秋季阴天液流变化与晴天相似,但启动时间、达到峰值及开始下降时间的变化节律明显不同.液流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叶面湿度呈显著性相关关系,但与二氧化碳浓度的关联性较低,而且不同季节液流速率与叶面湿度的关联属性相异.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建立了不同季节树干液流与环境因子的回归方程,春季:Vs=-23.785+0.032PAR+9.944Ta-1.022Rh+1.263Lh,秋季:Vs=29.635+0.069PAR+4.641Ta-0.756Rh-1.072Lh.  相似文献   

7.
广玉兰嫁接幼树光合性能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玉兰幼树不同生长阶段光合特性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与分析的结果表明:广玉兰幼树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CO2补偿点明显表现出C3植物的特点;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14:00时出现"午睡"现象,在不同生长季节,净光合速率表现为生长盛期>生长末期>生长初期;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叶片温度、空气温度、光照强度3个因子;光合效率和表观量子需求量的日变化呈"U"型,在14:00出现最低值,且两者的季节变化为生长末期>生长盛期>生长初期;叶绿素含量的季节变化与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一致,表现为生长盛期>生长末期>生长初期。  相似文献   

8.
运用Granier热扩散法对退化红壤区针阔混交林3种优势树种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木荷(Schima superba)树干液流速率进行测定,结合自动气象站同步监测太阳净辐射、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为退化地区植被恢复林分结构配置以及林地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3树种晴天树干液流呈"昼高夜低"的单宽峰型曲线,但液流启动、到达峰值的时间以及数值大小存在差异。木荷比杉木、马尾松提前0.5 h启动、到达峰值。木荷液流速率平均值分别为杉木、马尾松的4倍和1.5倍。3树种雨天树干液流呈多峰型曲线,液流速率值明显低于同时期晴天水平。3树种树干液流与太阳净辐射、水汽压亏缺昼夜变化间存在时滞时间,表现为树干液流滞后太阳净辐射,而提前于水汽压亏缺。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树干液流速率与空气温度、太阳净辐射、水汽压亏缺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在考虑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间时滞现象的情况下,采用逐步剔除法建立各生长时期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所有回归方程的拟合效果良好,复相关系数基本在0.8以上,经F检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整个生长季,太阳净辐射、空气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共同解释杉木液流速率的81.3%~92.2%,太阳净辐射和水汽压亏缺共同解释马尾松液流速率的91.9%~93.6%。对于木荷而言,在4、5、6、7月,太阳净辐射和水汽压亏缺共同解释液流速率的72.1%~92.5%,而在8、9、10月,太阳净辐射和空气相对湿度共同解释液流速率的80.7%~92.7%。因此,在整个生长季,太阳净辐射为影响3树种液流速率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9.
安徽查湾甜槠林不同大小林隙温度因子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安徽查湾自然保护区甜槠(Castanopsis eyrei)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大小林隙温度因子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大小林隙及非林隙林分内气温日变化呈单峰型,地表以上1m处的气温峰值出现在12:00~14:00。在整个生长季中,气温变化表现为:大林隙中林隙小林隙非林隙。地表温度日变化趋势与气温基本一致,呈现单峰型,最高温度出现在中午12:00~14:00,较光照日变化最大值滞后,平均日地表温度是:大林隙中林隙小林隙非林隙。地表温度在生长季内变化为生长初期、末期较低,生长旺盛期较高。  相似文献   

10.
环境因子对重庆缙云山林地土壤呼吸动态特征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重庆缙云山区毛竹林和阔叶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呼吸日变化、季节变化和年变化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 系。用LI-8100 对重庆缙云山区毛竹林和阔叶林的土壤呼吸速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2 种林分的土壤呼吸速 率日变化较为平缓。毛竹林和阔叶林的土壤呼吸速率最大值分别出现在16:0018:00 和10:0020:00,最小值 分别出现在06:00 和04:0010:00。2 种林分的土壤呼吸月变化均表现为生长季明显高于非生长季。毛竹林的土 壤呼吸季节变化明显,从3 月开始土壤呼吸速率不断升高,7 或8 月达到最大值,为5.00 ~ 6.18 g/(m2d),随后开 始下降;阔叶林的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相对平缓,2 种林分均为单峰曲线。阔叶林的土壤呼吸年变化幅度明显大于毛 竹林。2)单因子分析表明,毛竹林的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和大气温度呈显著正相关,阔叶林的土壤呼吸速率 与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大气温度呈显著负相关。阔叶林的土壤呼吸速率与气象因子比毛竹林 保持更高的一致性。3)通径分析显示,土壤温度和大气温度是影响毛竹林土壤呼吸速率的主要因子。土壤温度和 土壤含水量是影响阔叶林土壤呼吸速率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在不同恒温条件下测定了桔小实蝇的发育历期.应用直线回归法计算出卵、幼虫、蛹、成虫和整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95,11.70,12.44,12.44和10.21℃,有效积温分别为25.82,175.13,138.12,325. 83和356.72日度.在蒙自县和建水县1 a可发生5代.  相似文献   

15.
桔小实蝇各虫态发育历期及有效积温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不同恒温条件下测定了桔小实蝇的发育历期。应用直线回归法计算出卵、幼虫、蛹、成虫和整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95,11.70,12.44,12.44和10.21℃,有效积温分别为25.82,175.13,138.12,325.83和356.72日度。在蒙自县和建水县1a可发生5代。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多路温控系统中温度检测环节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微型计算机温度控制系统中温度检测过程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温度传感器的选择、A/D转换与零点迁移、标度变换与误差补偿,以及温度检测环节的设计方法。对温度检测环节做了进一步的优化设计,使该系统更具有实用、易行、可靠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