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桑蚕茧数量已超过日本一倍多,但生丝产量仅和日本相近。这说明,与日本相比较我国桑蚕茧质量差,出丝率低,日本春秋茧平均出丝率可达18.5%以上,而我国仅10%左右。据调查,江苏省从1970~1977年,全省各丝厂的平均实缫毛折为331.51斤,以平均烘折255斤推算,收购上茧出丝率为11.84%,再以全年收购上茧率87%推算,得出生产茧出丝率为10.3%。蚕茧出丝率处于一个低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十年来出丝率非但没有提高,相反还出现了下降趋势。特别是1977年,全省实缫毛折高达345.45斤,生产茧出丝率仅9.87%,比之1966年有明显下降。因此,缫丝工业部门对蚕茧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2.
蚕茧作为茧丝绸工业的主要原材料,蚕茧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蚕茧资源利用、产品档次和经济效益.淳安县作为我国国内重要优质原料茧生产基地,也是设施大棚养蚕推广面积规模最大县之一,虽然淳安县能大量生产5A级生丝的原料茧,但是生产能缫制精品6A级生丝的原料茧却很少.为提升蚕茧质量,摸清原因,2019年,我们对设施大棚养蚕所生产的蚕茧进行质量、缫丝成绩试验、测试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设施大棚内养蚕要比普通蚕室内养蚕结茧率低3.15%、死笼率高3.57%;设施大棚内生产出的蚕茧比普通蚕室内生产出的蚕茧上车茧率低0.77%、茧丝长短25.6 m、解舒率低1.23%、茧丝纤度低0.03 dtex、出丝率低0.45%、洁净低0.19分,差异显著.因此,做好设施大棚内养蚕期间和蔟中管理过程中对温湿度的调节和通风换气,可有利于提高设施大棚蚕茧质量和茧丝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3.
<正> 丝绸是我国大宗传统出口的拳头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现在世界上年产茧量约800万担(我国为420万担),生丝产量约49000多吨(我国2万多吨),生丝出口约1万多吨。我国厂丝出口,77年为5000吨,78年为87000多吨,79年为8500吨(历史上出口最高水平是9500吨)。79年我国丝绸出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41%,厂丝占87%,是左右世界市场的。现在世界上蚕桑生产除我国逐年上升外,其它国家基本上是下降趋  相似文献   

4.
前言上次文中已经提到原料茧的质量高低主要在于出丝率和茧的缫制生丝品位好坏的表现.如何理解原料茧的质和量,认为应把出丝率的高低看成是量的问题,把生丝品位的高低看成是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周家惠 《四川蚕业》2000,28(3):38-39
<正> 为了提高丝绸服饰的质量和档次,必须生产高质量的生丝,生丝以蚕茧为原料,由此,提高原料茧的质量极为重要。前些年我市下脚茧比例占15~20%左右,有的季节超过20%以上,在这些下脚茧中,黄斑茧又占50~60%,大大影响了蚕茧质量和经济效益,因此,探讨黄斑茧产生的因素及防止措施,对提高蚕茧质量和进一步发展我市“三高”蚕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区蚕茧质量经过几次蚕品种更新换代,夏蚕品种茧层率由13%提高到19.5%,茧丝长由300米增加到750米,出丝率由6%提高到12%,生丝品位由G级提高到2A级。春秋蚕品种茧层率由19.5%提高到21.75%,茧丝长由750米增加到950米,出丝率由12%提高到14.5%,生品位由A级提高到2—3A级。存在问题是蚕品种比较单一,大多数地区全年均养夏蚕品种“桂夏二号”,春蚕茧质量低,养蚕技术粗放,消毒防病差,养蚕批次密,蚕病多、产量低,喂桑不足,簇具不良,蚕茧收烘处理不合理,影响到蚕茧质量低、烘折大,解舒率和出丝率低。提高我区茧丝质量和出丝率,必须改变蚕品种单一,全年饲养“桂夏二号”的状态,加强选育和推广春、夏、秋不同季节的优良蚕品种,提高蚕种生产技术和蚕种质量。狠抓消毒防病,改革养蚕批次,推广小蚕共育,全面采用花簇,逐步扩大推广方格簇,改进原料茧收烘处理。通过以上努力,就能把我区蚕茧质量和出丝率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正> 1993年全国出口丝类商品检验批量比上年增加9.32%,但大宗商品生丝检验批量下降4.26%。据分析,造成大宗生丝检验批量下降的原因在于1993年国内丝绸市场旺销,生丝内销市场活跃,能消化大量的丝批。 1993年商检生丝、双宫丝、绢丝的主要质量指标平均等级略有下降,而捻线丝的平均等级略有上升。 1.生丝质量:平均等级略降,正品率有上升趋势。1993年全国商检丝批的平均等级为2A80,较上年下降0.05级,而正品率上升2.31%。其中,浙江丝平均等级3A67,位居第一;其次是山东丝,平均等级3A34;最低  相似文献   

8.
仪评收茧是提高蚕茧质量的重要措施,科学地制定先进、适用的鲜茧质量标准是全面实施仪评的前提.本文在分析仪评收茧与鲜茧质量标准关系的同时,提出了鲜茧质量标准制定的原则和建议.1 仪评收茧是提高蚕茧质量的重要措施1.1 目评收茧导致蚕茧质量下降众所周知,蚕品种经过几次更新换代,茧丝长由700米左右提高到1200米左右,茧层率由不到20%上升到24%左右;然而工厂得到的原料茧其品质在80年代末、90年代大部分是在下降,不少工厂的吨丝原料茧耗用量退到50年代水平,这是近年丝厂亏损、全行业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1994~1996年各季茧质指标的基础上,对四川省近两年大多数地区原料茧与以往比较的结果是:春茧丝长短、缫折大、解舒率低、茧丝纤度小;夏秋茧茧质差异大、解舒率低、缫折大,各季茧净度成绩基本在95分以下.针对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在多家丝厂考查的结果,分析了茧质指标对制丝工艺过程及生丝产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适合现行缫丝厂缫丝技术、管理能力的工艺对策,对提高生丝产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冉平 《四川蚕业》2003,31(3):33-34
今年行业继续疲软 ,行情持续下降 ,丝绸出口数量继续下降 ,出口价格处于历史新低。丝绸行业极为困难 ,最根本原因是供大于求的矛盾比较突出。近年全国桑园发展特别快 ,蚕茧生丝产量居高不下 ,据国家经贸委资料 ,2 0 0 2年全国产茧量 51 65万吨 ,生丝产量 6 0 3万吨 ,按现在出口和内销需求量专家估计蚕茧在 41~ 42万吨 ,生丝在 5万吨左右 ,剩余量高出 1 0万吨蚕茧和 1万吨生丝。面对行业困难 ,四川省 2 0 0 2年蚕桑生产总结大会提出“好茧再多也是少 ,孬茧再少也是多”的观点 ,启迪我们只有提高蚕茧质量才能战胜困难 ,渡过行业难关。我县针…  相似文献   

11.
从明治初年到昭和初期(1868~1946),日本生丝的出口总额占了日本全国出口商品总额的25~45%,这期间生丝一值是日本的主要出口商品.生丝的出口,为日本赚取了大量的外汇,为近代日本的经济基础的奠定和巩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为什么日本的生丝在这么长的时期内,一直都能保持这么大的出口量?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重视了生丝的质量管理.茧和生丝检验就是用来评价和检查茧的生丝品质的手段.它本来是茧和生丝在买卖时作为定价标准而设定的,  相似文献   

12.
<正> 无锡县缫丝厂缫用1982年本县新春茧时,出现了生丝强力低的情况。立缫平均为3.665克力/旦,自动缫平均为3.701克力/旦。苏南其他地区也有类似情况。1983年新春茧生丝强力仍存在这一问题,部分春种秋养的中秋茧也有强力偏低的倾向。强力差的生丝,加工过程中多生故障和切断,多耗原料,降低等级,生产效率差,织物牢度也差。1982年无锡县缫丝厂因生丝强力降级,经济损失达1.7万元。为探索生丝强力下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海盐县的蚕茧质量持续下降,成了制约蚕桑生产发展的一个瓶颈。蚕茧质量下降使原本以生产5A以上生丝的本县丝厂只能生产3A级生丝。由于低档丝出口困难,造成大量积压,影响了茧丝绸生产的正常运行,使整个产业陷入严重困境。分析造成蚕茧质量持续下降的原因,既有蚕茧收购上的问题,即没有贯彻“优质优价,劣质低价”政策。又有蚕农上蔟关闭门窗,粗放管理,还有在售茧时采毛脚茧,不选茧及塑料袋装茧,摩托车运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年来,我市桑园面积不断扩大,蚕茧产量不断增长,但蚕桑生产整体水平却没有得到相应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是蚕茧质量不高。仅以1989年为例,蚕茧产量虽位于全省第二位,但茧质水平为全省最低,上车茧率为60.03%,干毛茧出丝率比南通低8.57%,即每生产一吨生丝,盐城就要比南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蚕茧质量明显下降至使生丝产量减少,质量下降,严重地影响出口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提高茧质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提出了必须建立一个权威性的管理机构;改革现行评茧、定级、定价办法:努力改善蚕茧收烘条件;合理确定蚕茧与其他产品的比价;要重视科研、培养人材等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 一、蚕丝业现状估计据各方面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蚕茧产量、产丝量和丝绸出口量,已在全世界约30个产丝国家与地区高居首位,基本上左右了国际蚕丝市场。到1984年,全国产茧290000吨,产丝2800吨,出口生丝9000吨,出口绸缎1.44亿米,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60%、55%、90%和40%。蚕农茧款  相似文献   

17.
<正> 蚕茧是缫丝厂的原料,烘茧质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生丝质量和缫折的高低,烘茧技术又直接影响到蚕茧的质量,所以,必须抓好蚕茧收烘这一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现在日本的缫丝工业,由于第三世界的不断进步,因而对生丝;绸缎生产的政策发生变化.同时随着高速自动缫丝技术对原料茧的需求关系的变化,也改变了对茧质的看法和要求.特别是由于原料茧的解舒差、丝条故障、大小颣节多而造成出丝率、生丝品质降低的倾向已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而引起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县蚕桑生产发展迅速,84年的蚕茧产量比78年翻了一番,但蚕茧质量提高不快,各个庄口间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性。以茧质较好的白蒲庄口与茧质中等的大明庄口相比,84年均发种5000张左右,白蒲年均张单产66.1斤,大明只有51.9斤;在茧质方面,据无锡试样厂对84年春茧的庄口原料排队样速报成绩;两个庄口相比,白蒲庄口的上车率要高7.41%,黄斑茧与内霉茧率要分别下降2%与8.66%,解舒率提高1.53%,净  相似文献   

20.
一、蚕品种的演变加速优良新蚕品种的选育,是提高我省茧丝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解放以米,我省经过几次蚕品种更新换代,蚕种、蚕茧质量均有较大提高。解放初期,我省的家蚕品种有沄文×华十、沄翰×华八,张种产茧10公斤,茧丝长600—700米,缫折380—400公斤,生丝品位C级以下,蚕种与蚕茧质量均较差。为了提高蚕种与原料茧质量,1953年成立了家蚕选种站,着手进行蚕品种整理,选育良种,淘汰土种。1955年—1956年选出沄文禾×华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