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甄志刚 《畜禽业》2006,(18):34-3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双股RNA病毒引起一种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侵蚀的靶器官是法氏囊,破坏了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并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可诱发多种疫苗(如:新城疫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免疫应答的失败,同时增加了鸡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球虫等病原易感性,给养殖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如:死亡率和淘汰率的增加、饲料的利用率降低、商品肉鸡的增重减少、多种疫苗的免疫失败、增加了饲养的成本。1病原学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属于双RNA病毒科,禽双RNA病毒属。IBDV病毒粒子为二十面立体对称的球形…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14,(2)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以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的危害不仅是鸡只死亡、淘汰率增加、影响增重等直接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病毒损伤法氏囊而导致免疫抑制,使病鸡对大肠杆菌、腺病毒、沙门氏菌、鸡球虫等病原更易感,对马立克疫苗、新城疫疫苗等免疫接种的免疫应答下降或丧失。  相似文献   

3.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最早在美国特拉华州的甘保罗镇发现,又称甘保罗病。我国于1979年发现该病。传染性法氏囊病主要侵害雏鸡和成年鸡的法氏囊等免疫免疫器官,破坏法氏囊产生B淋巴细胞,导致鸡体液免疫能力下降,使鸡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对ND、IB等疫苗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容易感染其他疾病。给养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1病原  相似文献   

4.
甄志刚 《畜禽业》2006,(9):34-3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双股RNA病毒引起一种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侵蚀的靶器官是法氏囊,破坏了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嵯,并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可诱发多种疫苗(如:新城疫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免疫应答的失败,同时增加了鸡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球虫等病原易感性,给养殖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如:死亡率和淘汰率的增加、饲料的利用率降低、商品肉鸡的增重减少、多种疫苗的免疫失败、增加了饲养的成本.  相似文献   

5.
曾凡云  郭晓宇 《畜禽业》2003,(11):59-5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多年来,各大小养殖场、专业户和广大兽医工作人员尽管非常重视对鸡法氏囊病疫苗的预防接种,但鸡法氏囊病在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死亡率在有的鸡场还很高。1鸡法氏囊病的危害鸡法氏囊病毒使鸡的体液免疫中枢法氏囊遭到破坏,影响了淋巴细胞的成熟、分化,造成淋巴细胞的大量流失而导致鸡体免疫能力的下降、甚至丧失,使正常疫苗效果降低或无效,是鸡各种细菌性继发病的根源,发病后期使用各类抗菌药物几乎无效,给养鸡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病在临床…  相似文献   

6.
杨松 《畜禽业》2013,(6):72-73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传染性法氏囊炎或腔上囊炎。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免疫抑制性疾病,发病率高,病程短,其持征是,法氏囊肿大,排白色稀便,浆液下有胶冻样水肿液。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一法氏囊,影响各种疫苗的免疫应答,导致免疫失败,给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被国际公认为鸡的三大疫病之一。鸡大肠杆菌病在临  相似文献   

7.
鸡腔上囊病又称鸡传染性法氏囊炎(infectiousbursaldiseasevirus,IBD),其病原为双股RNA病毒属双RNA病毒科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该病毒对环境有高度抵抗力,毒力易变异,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损害腔上囊,引致B细胞免疫抑制,以侵害雏鸡和幼年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为主要特征的急  相似文献   

8.
家禽免疫抑制性病毒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振书 《畜禽业》2004,(6):26-27
很多病毒感染可使动物机体产生免疫抑制,导致疫苗免疫失败以及继发感染发病率增加。本文主要介绍了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和禽白血病病毒(ALV)等病毒引起家禽免疫抑制的机理,对如何防止和控制免疫抑制性病毒的感染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将分离于齐齐哈尔市郊区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野毒株(QJ08),接种适龄易感鸡和SPF鸡胚,分别收集法氏囊和鸡胚组织,经病毒检测灭活后制备油乳剂灭活苗,并对其进行试验室和临床免疫效果比较。结果表明:该疫苗可提供90%以上的免疫保护。抗体转阳90%以上,琼脂扩散试验(AGP)抗体效价平均可达2.5log2;制备的油乳剂灭疫苗对当地流行的法氏囊病有良好的防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赵亮  赵晖  张瑛 《畜禽业》2004,(6):19-19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使鸡对病原的易感性增强,可导致免疫抑制,并可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主要感染21~39日龄的雏鸡,约占75%左右,发病快,死亡率高,给养鸡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2003年12月下旬,某养殖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7,(Z1)
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被称为鸡的"艾滋病"。报告一例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分析并治疗,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6,(2)
正当前鸡群免疫接种主要有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鸡痘,马立克氏病等疫苗。部分养殖场(户)对防疫知识不甚了解,在免疫安排及技术操作方面存在不足,致鸡群免疫后仍发生和流行疫病。笔者现就提高免疫效果谈几点看法。1疫苗因素1.1做好疫苗保存、使用疫苗的运输、储存要严格按照生  相似文献   

13.
吴志娟 《畜禽业》2000,(9):33-3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和鸡新城疫(ND)是当前养鸡业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两大病毒性疾病,而且往往合并发生。目前对这两种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而单靠疫苗预防,往往又受病毒毒株不符,接种时间不准等多种因素影响,而使免疫效果不理想。近几年来,随着养鸡业的快速发展,高免卵黄抗体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它对控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和鸡新城疫这两种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实际应用时,还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7,(6):90-9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青年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又称腔上囊炎、甘保罗病等,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疾病。该病遍布于全世界大多数养鸡业集中的地区,在个别鸡群中可造成相当大的损失。就一起罗曼商品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治过程及防制方法进行阐述,并对发病原因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5.
洪美菊 《畜禽业》2007,(8):39-40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以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危害不仅是影响鸡只增重、淘汰、死亡,更重  相似文献   

16.
前言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鸡的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杀淋巴细胞性疾病,主要发生于3~8周龄的幼鸡。此病于1962年首次报道发生在美国特拉华州(Delaware)甘布罗镇(Gumboro)的肉鸡群,因此又称“甘布罗病”。由于它侵害了体液的中枢免疫器官,常引起机体的免疫抑制,并使病毒和细菌的易感性增高,给养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IBD疫苗的使用,曾使此病一度得到控制。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变异株和超强毒株的出现,IBD流行特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1)IBD呈暴发式流行,区域广;(2)新出现的毒株在许多方面与…  相似文献   

17.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传染性法氏囊炎或腔上囊炎,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等淋巴组织,影响各种疫苗的免疫应答,导致免疫失败,主要发生于3~6周龄的鸡群,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而鸡大肠杆菌病是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其特征是引起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腹膜炎、输卵管炎、滑膜炎、大肠杆菌性肉芽肿和脐炎等病变。现将一起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6,(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也叫腔上囊炎,传染性囊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养鸡业的传染病,我国各地均有发生,以发病急、病程短,免疫抑制和法氏囊肿大、肾脏损害为特征。  相似文献   

19.
吴忆春  苗立中 《畜禽业》2006,(22):44-45
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畜禽传染病的主要技术措施,畜禽免疫失败就是畜禽虽然已接种了某种疫苗,但在规定的免疫期内仍发生这种传染病或抗体监测时达不到应有的抗体水平。引起免疫失败的原因有很多,现简要归纳如下:1母源抗体影响母源抗体水平较高时会抑制疫苗的免疫反应,使雏鸡或仔猪首免失败。目前认为,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马立克氏病、猪瘟等疫苗的接种都会因为母源抗体而影响其免疫效果。2疫苗因素2.1选用疫苗不当较常见的是使用的毒型与本地流行的毒型不一致,达不到免疫的目的。如传染性法氏囊病疫区,用弱毒力的疫苗给7日龄以内…  相似文献   

20.
李锋 《畜禽业》2008,(2):74-75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以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在1957年首次在美国东海岸特拉华州的甘保罗镇,因此又称甘保罗病。该病不仅造成大量鸡死亡淘汰,影响增重,而且会破坏鸡的法氏囊,从而导致鸡群免疫抑制,免疫后的鸡群免疫应答下降,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