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预防控制奶牛肢蹄病的综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秀萍 《畜禽业》2008,(6):85-86
<正>奶牛肢蹄病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奶牛四肢和蹄部发生病变的总称。患病奶牛表现疼痛、跛行、四肢姿势异常,有的蹄严重变形、蹄关节化脓。患肢蹄病的奶牛采食量下降、体况日渐消瘦、产奶量大幅度降低。笔者近期对眉山地区部分奶牛场进行疫病调查表明,奶牛肢蹄病发病率较高(7.23%)并且已经成为影响奶牛生产仅次于乳房炎(9.41%)的第二大疾病。为了降低  相似文献   

2.
猪肢蹄病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玉成 《畜禽业》2008,(7):73-74
<正>猪肢蹄病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的肢蹄在形态、结构、功能及姿势上形成某种缺陷,通常造成跛行的疾病。1猪肢蹄病的类型1.1遗传性肢蹄病  相似文献   

3.
猪肢蹄病是由各种不良因素引起的四肢和蹄病变的总称,其中蹄病占90%以上,包括蹄变形、蹄叶炎、腐蹄病、蹄皮炎、蹄底脓肿和蹄底创伤等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跛行、蹄肿胀等症状,母猪患肢蹄病后,会造成繁殖性能下降,影响猪场生产效益。主要分析了母猪肢蹄病的发病原因及危害,提出了针对性防治措施,以期为猪场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温海燕 《畜禽业》2012,(6):79-80
<正>蹄病是奶牛的常发病之一,目前已经成为现代集约化奶牛场淘汰奶牛的重要原因之一。统计数字表明,蹄病引起牛跛行占到70%~90%,每年因蹄病而被迫过早淘汰的奶牛占淘汰总数的15%~30%,给奶业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5.
蹄病是奶牛最常发生的四大疾病之一,它不但影响奶牛的正常生活,而且还会导致奶牛生产性能下降,如果处理不当甚至会导致奶牛淘汰,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修蹄则能有效防治奶牛蹄病,保护奶牛健康。  相似文献   

6.
张涉  李永义  薛增迪  高睿 《畜禽业》2006,(14):26-27
蹄病是奶牛最常发生的四大疾病之一,它不但影响奶牛的正常生活,而且还会导致奶牛生产性能下降,如果处理不当甚至会导致奶牛淘汰,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修蹄则能有效防治奶牛蹄病,保护奶牛健康。1修蹄的作用通过修蹄,能矫正指(趾)的长度、角度,消除由于指(趾)过度生长、角度不正、负重不平衡而造成的机械性损害;能及时发现并治疗蹄病;保证奶牛的身体平衡和指(趾)间的均匀负重,使奶牛有一个形状良好、底部平整、功能正常的蹄,以发挥奶牛最大的生产潜能。1.1修蹄能有效地矫正蹄形。在现代集约化饲养条件下,养殖场的载畜量很大,奶牛活动范围小,运…  相似文献   

7.
奶牛蹄病及其综合防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多方调查,结合奶牛基地积累的成功经验,从营养、环境、遗传、疾病和饲养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引起奶牛蹄病的主要原因,明确指出,蹄病已成为危害奶牛生产的"四大疾病"之一,并对治疗和预防本病的综合防制措施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正>蹄裂病是种公猪肢蹄病的一种以蹄壳干裂为特征的外科病。轻度裂隙长度2cm、宽1mm以下,重度裂隙长3cm、宽度2mm,裸露出鲜红的蹄球。猪只卧地少动,行动困难,局部疼痛,严重的影响种公猪的食欲和采  相似文献   

9.
<正>奶牛蹄部是重要的支撑和运动器官,奶牛蹄部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影响奶牛的肢势,而且是能否发挥高产等生产性能的保证,因此保护奶牛的蹄,也成了当今养牛业不可忽视的一项重  相似文献   

10.
李安 《畜禽业》2012,(10):44-45
<正>近几年,随着营养水平的提高和管理的改善,我国奶牛的单产逐步提高,全国每年平均奶牛单产在6.5t以上,但奶牛的繁殖率却有下降的趋势。不孕症仍是当前影响奶牛健康发展的四大疾病(乳房炎、不孕症、蹄病、代谢病)之一,不但影响到奶牛数量增加,而且使产奶量大幅下降,给奶牛养殖场、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无论是散养户还是大型奶牛场,都不可避免地遇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在规模化集约化养猪场中,有些母猪出现关节肿大、蹄角质增生龟裂、蹄壳破裂等现象,造成母猪生产性能下降,过早淘汰,给养猪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1发病原因1.1品种和遗传因素在品种选育中,人们只追求高瘦肉率、生长快、体重增加快等性能,忽略了肢蹄发育,导致部分母猪肢蹄发育纤细不够坚强,难以支撑发育较快的体重,造成肢蹄过度负重,发生蹄伤、蹄裂。如长白猪,大白,杜洛克等,  相似文献   

12.
近期,对南阳市郊区3家奶牛场进行调查,发现奶牛患腐蹄病较多,对奶牛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损失。据经验,我们对病牛实用腐蹄散,腐蹄膏进行治疗。实践证明,用腐蹄散、腐蹄膏治疗腐蹄病,疗效确切,经济简便,安全可靠,对奶牛和牛奶品质无残留、无公害、无副作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正>奶牛腐蹄病又称传染性蹄皮炎,是以蹄部组织化脓、坏死、腐败和角质溶解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奶牛常见病。该病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和产奶质量,常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发病原因1.1坏死杆菌感染是该病的主要病因,约占40%~60%;其次是脓性棒状杆菌、结节状杆菌、梭菌、牛足腐蚀螺旋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养猪场经常出现四肢关节肿大、跛行、颤抖、共济失调、难以站立、有时后肢瘫痪,卧地不起等一类猪病。这些病主要包括副猪嗜血杆菌病、猪链球菌病、猪丹毒、猪口蹄疫、乙型脑炎以及肢蹄病等。为方便猪场辨别诊断并迅速正确防制,现将这类疾病作一综述,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4,(4)
<正>奶牛腐蹄病是指奶牛因指(趾)间皮肤外伤感染化脓菌引起的,以蹄角质腐败、趾间皮肤和组织局部化脓坏死性炎症为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蹄是奶牛重要的支撑器官,一旦发生病变,在影响其运动功能和采食能力的同时,还极易引起生产性能(产奶量)下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临床治疗经验,查阅了大量资料,总结了一些诊治经验,现整理如下。1发病原因引起奶牛腐蹄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其主要病因是坏死厌气丝杆菌感染,但脓性棒状杆菌和其他化脓性细菌、细节状拟杆菌等也可以在感染组  相似文献   

16.
付春江  李岩  刘波 《畜禽业》2008,(2):92-93
<正>2004年至今,我县先后有138头高产奶牛患腐蹄病,经我们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后,全部痊愈。现全县奶牛场无本病发生。下面将该病发生原因。预防和治疗措施加以介绍,供同行参考。1临床症状初期症状不明显,往往不易发觉,但如果细心观察会发现,奶牛站立时以蹄尖着地,并频频换蹄,行走时稍有跛行。随着病  相似文献   

17.
杨亚旭 《畜禽业》2024,(3):67-69
腐蹄病是高温、潮湿季节常见的一类肢蹄疾病,患病羊蹄部会出现明显的腐烂、溃疡等症状,严重者蹄匣脱落、跛行,甚至有的会因继发败血症死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有效预防和治疗羊腐蹄病,对羊腐蹄病的发生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展开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从95国家攻关课题验收会议上获悉,我国奶牛肢蹄病防治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据课题负责人王克坚先生介绍,奶牛腐蹄病是奶牛业及其他反刍动物养殖业常见且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传染病,主要由严格厌氧性病原菌引起。课题组通过5年的攻关研究,现已分离鉴定出我国腐蹄病病原菌株,确定了我国反刍动物腐蹄病主要病原菌为节瘤拟杆菌。通过反复试验,建立了腐蹄病节瘤拟杆菌强毒力菌株的鉴别方法,建立了用于菌苗免疫测定的凝集试验方法。利用筛选出的强毒菌株,研制出腐蹄病灭活菌苗。通过绵羊、奶牛等动物免疫试验,初步确定菌苗免疫期为6个月,免疫保护率80%以上,并已在一些农牧区进行区域性推广试验。菌苗试验表明,该制品可以用于奶牛、绵羊、鹿等反刍动物养殖业,预示该菌苗制品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研制出的腐蹄病菌苗,为从根本上控制腐蹄病在我国的流行提供了有效的免疫技术。另外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制出腐蹄病节瘤拟杆菌A、E型纤毛蛋白基因工程疫苗和E型纤毛蛋白与绵羊IL2副合基因工程疫苗,由于其培养简便,成本大大低于灭活菌苗,且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该腐蹄病基因工程疫苗将更适合我国国情,是未来灭活菌苗的有效替代品。  相似文献   

19.
王华 《畜禽业》2004,(5):54-54
奶牛腐蹄病是一种以蹄角质腐败,趾间皮肤和组织腐败、化脓为特征的局部化脓坏死性炎病,成年牛发病率高达5%~10%。1牛腐蹄病发病原因1.1病菌作用坏死杆菌是此病的主要诱因。它也是牛的严格寄生菌,离开动物组织后,不能在自然界长期生存,此菌可在病愈动物体内保持活力数月,这也是  相似文献   

20.
吴世海  孙凤 《畜禽业》2008,(4):75-76
<正>蹄病是危害养牛业的常见病之一,在蹄病中腐蹄病又占有相当高的比例。据统计,其发病率高的牛场腐蹄病发病率可达到30%左右,占牛蹄病的40%~60%。腐蹄病又称传染性蹄皮炎、指(趾)间蜂窝组织炎,为趾间皮肤及其深部组织的急性和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