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宠物兔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和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1个宠物市场和2个宠物兔场的305份兔新鲜粪便样品进行检查。结果检出肠道寄生虫5种,总感染率为71.2%,其中球虫感染率最高,为47.2%,隐孢子虫、贾第虫、圆线虫和栓尾线虫感染率分别为2.0%、3.9%、29.5%和1.0%;不同采样点和不同年龄段宠物兔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率统计学差异均极显著(P<0.01),寄生虫感染随年龄增长呈递减趋势。数据表明宠物兔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高,且存在人兽共患机会性原虫,应加强其寄生虫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新疆部分地区牧马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新疆地区牧马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新疆19个市/县32个牧马群的共519份新鲜马粪便样本进行检查。结果显示:304份样品呈肠道寄生虫阳性,总感染率为58.4%;检出7种肠道寄生虫,以圆线虫为主要感染种类,感染率为53.8%,副蛔虫感染率次之,为13.7%;球虫、隐孢子虫、蛲虫、裸头绦虫和双腔吸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0%、0.8%、0.4%、0.4%和0.2%。不同地区牧马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年龄段牧马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差异显著(P0.05)。调查表明,新疆不同地区牧马肠道寄生虫感染普遍,应加强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3.
宠物犬肠道寄生虫调查及其公共卫生意义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解宠物犬肠道寄生虫,尤其是人兽共患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甲醛-乙酸乙酯沉淀法、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和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郑州市宠物犬404份粪便样品进行了调查。结果共发现10种肠道寄生虫,寄生虫总感染率为37.12%,其中球虫和贾第虫为优势虫种,感染率分别为18.32%和12.62%;7种为人兽共患虫种,贾第虫、隐孢子虫、钩虫、弓首蛔虫、狮弓蛔虫、粪类圆线虫和犬复孔绦虫感染率分别为12.62%、3.71%、3.96%、6.93%、0.20%、1.73%和0.50%;2~3种寄生虫混合感染率为9.90%。结果分析表明,寄生虫感染与样品采集地点和犬年龄统计学差异极显著(P0.01),与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宠物犬肠道寄生虫感染较为普遍,人兽共患寄生虫流行率较高,应加强对其监控和防治。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5,(8):109-112
为了解河南省奶牛安氏隐孢子虫病流行情况,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对河南省12个规模化奶牛场和7个奶牛养殖小区共计2 268份粪便样本进行检查,发现109份为阳性粪便样本,感染率为4.8%。卵囊呈长椭圆形,平均大小为7.8μm×6.4μm,卵囊指数为1.22;12个养殖场中10个为阳性场,7个养殖小区中4个为阳性小区,不同地区奶牛安氏隐孢子虫感染率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不同年龄段奶牛安氏隐孢子虫感染率统计学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养殖方式奶牛隐孢子虫感染率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奶牛隐孢子虫感染流行范围较广,存在一定人兽共患风险。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7,(7):109-113
为了解甘肃地区奶牛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共采集甘肃12个地区2 276份奶牛新鲜粪便样品,通过水洗沉淀法、卢戈氏碘液法、饱和蔗糖漂浮法进行检测。结果:共检测出7种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37.4%(851/2276)。以阿米巴原虫为优势虫种,感染率为23.6%(537/2276),球虫、隐孢子虫、贾第虫、圆线虫、鞭虫、绦虫感染率分别为14.5%(329/2276)、1.8%(42/2276)、0.1%(2/2276)、2.2%(49/2276)、0.8%(18/2276)、0.2%(4/2276)。奶牛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减,有腹泻症状的断奶前犊牛感染率高于无症状断奶前犊牛,同时,奶牛也感染人兽共患原虫隐孢子虫和贾第虫,因此应加强甘肃地区奶牛肠道寄生虫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广东省部分地区赛马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广东7个马术俱乐部的383份赛马新鲜粪便样本进行检查。结果发现赛马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12.0%(46/383),7个马术俱乐部中有5个呈肠道寄生虫感染阳性,感染率范围为1.2%(1/82)~54.3%(19/35),统计学差异极显著(P0.01);显微镜观察鉴定出2种/类寄生虫虫卵,圆线虫和马副蛔虫感染率分别为11.5%(44/383)和0.7%(3/383);雌马、雄马和骟马感染率分别为16.1%(5/31)、6.8%(3/44)和12.3%(38/308),不同性别赛马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表明,需要加强广东省赛马肠道寄生虫的防控。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新疆褐牛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试验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采自新疆9个地区的524份褐牛新鲜粪便样品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按不同地区、年龄、饲养模式下褐牛肠道寄生虫感染率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11份样品肠道寄生虫阳性,总感染率为40. 3%;检出7种寄生虫,以球虫为优势感染虫种,感染率为32. 8%;隐孢子虫、圆线虫、细颈线虫、鞭虫、莫尼茨绦虫和双腔吸虫感染率分别为2. 5%、9. 5%、0. 8%、1. 0%、1. 5%和1. 0%,混合感染率为7. 3%。不同饲养模式下(圈养、散养)及不同季节(夏季和冬季)间褐牛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差异显著(P0. 05),不同年龄段间差异不显著(P0. 05)。说明新疆地区褐牛肠道寄生虫感染较普遍,应加强其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河北及天津近渤海地区奶牛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本试验采用离心沉淀法、饱和蔗糖漂浮法及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对河北和天津地区12个奶牛场1 040份奶牛粪便样品进行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寄生虫总感染率为61.63%,其中河北及天津地区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59.78%和66.12%。共检测出8种寄生虫,即球虫、贾第虫、隐孢子虫、阿米巴、圆线虫、鞭虫、绦虫及吸虫,感染率分别为40.96%、1.63%、8.46%、33.27%、2.02%、3.56%、0.96%和0.96%,其中球虫与阿米巴为优势虫种。本试验结果表明,河北及天津地区奶牛肠道寄生虫感染比较普遍,养殖场需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鹧鸪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河南省4个鹧鸪放养场共181份新鲜粪便进行检查,寄生虫总感染率为59.7%,以球虫和圆线虫为优势感染虫种,感染率分别为53.0%和14.4%,隐孢子虫、蛔虫、毛细线虫和绦虫感染率分别为2.2%、8.3%、3.3%和0.6%。基于18 S r RNA基因位点,4份隐孢子虫均鉴定为贝氏隐孢子虫。调查结果表明,放养条件下鹧鸪肠道寄生虫感染较为普遍,且隐孢子虫不具人兽共患风险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动物园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本试验采集了来自贵阳和北京动物园33种动物,共150份粪便样品。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离心沉淀法富集虫卵和卵囊进行显微镜检查;基于隐孢子虫、芽囊原虫、毕氏肠微孢子虫和十二指肠贾第虫的特异性基因位点对人兽共患原虫进行PCR检测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动物园动物寄生虫总感染率为64.0%。显微镜检查出的寄生虫包括毛首线虫(20.0%)、细颈线虫(2.7%)、艾美耳球虫(14.7%)和其他线虫(25.3%)。PCR检测4种肠道原虫的感染率分别为:隐孢子虫1.3%、毕氏肠微孢子虫8.7%、十二指肠贾第虫12.0%和芽囊原虫32.0%。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存在2种隐孢子虫虫种(安氏隐孢子虫和泛在隐孢子虫);7种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SC02、BEB6、Type IV、PigEBITS 7、Peru8、PtEb IX和D);2种十二指肠贾第虫基因型(B和E);8种芽囊原虫基因亚型(ST1、ST2、ST3、ST5、ST8、ST10、ST13和ST14)。结果表明,贵州和北京动物园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非常普遍,并且存在多种人兽共患虫种和基因型。做好动物园寄生虫病的防控不...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与兽医》2015,(10):123-126
为了解安阳地区羊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显微镜检测技术对滑县、内黄县、汤阴县、林州市和安阳县共计880份羊粪便样品进行了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检测到球虫、贾第虫、隐孢子虫、圆线虫、毛尾线虫、绦虫和吸虫7种肠道寄生虫,共发现589份寄生虫阳性粪便样品,寄生虫总感染率为66.93%(589/880)。其中,球虫感染率为55.00%,贾第虫感染率为1.82%,隐孢子虫感染率为0.34%,圆线虫感染率为18.86%,毛尾线虫感染率为2.16%,绦虫感染率为2.39%,吸虫感染率为2.73%,以球虫和圆线虫为本地区优势虫种。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鸵鸟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和传播机制,给预防和控制鸵鸟寄生虫病提供理论基础,对郑州地区2个鸵鸟养殖场饲养的鸵鸟进行了肠道寄生虫调查.结果表明:鸵鸟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63.55%,其中球虫为优势感染虫种,感染率达58.53%;隐孢子虫和圆线虫感染率分别为4.68%、13.71%,混合感染率为12.04%.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城市观赏鸽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对289份粪便样品进行检查,总感染率为79.2%,混合感染率为37.7%。发现6种肠道寄生虫,以球虫、蛔虫和毛细线虫为主要感染虫种,感染率分别为69.9%、28.0%和18.3%;隐孢子虫、圆线虫和绦虫感染率分别为2.1%、4.5%和0.7%。本次调查城市观赏鸽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高,并可传播流行人兽共患寄生虫,应加强其寄生虫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山东省菏泽地区奶牛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为奶牛寄生虫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在菏泽地区选择8家养殖场,按犊牛(<6月龄)、育成牛(7~16月龄)、成年牛(>16月龄)分类,采用直肠法收集奶牛新鲜粪便1 438份,利用离心沉淀法、饱和蔗糖漂浮法及卢戈氏碘液染色法,进行显微镜检测。[结果]寄生虫总感染率33.45%;球虫、阿米巴原虫、隐孢子虫、圆线虫、贾第虫、绦虫、鞭虫感染率分别为27.33%、 7.65%、 3.27%、3.48%、0.56%、0.49%、1.32%;优势感染虫种为球虫;混合感染率为10.85%,混合虫体种类2~4个。各场点和年龄阶段奶牛均感染寄生虫。[结论]菏泽地区奶牛肠道寄生虫感染较普遍,养殖场需采取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新疆城市宠物犬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笔者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新疆5个城市的477份宠物犬粪便样本进行了检查。结果显示,113份样品呈肠道寄生虫虫卵/卵囊阳性,总感染率为23.7%。共检出7种(类)寄生虫虫卵或卵囊,以球虫为优势感染虫种,感染率为13.8%;蛔虫感染率次之,为9.2%;隐孢子虫,圆线虫,钩虫,鞭虫及带科绦虫感染率分别为0.6%、2.7%、0.4%、0.2%和0.2%。在宠物店内饲养犬的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高,为33.2%;宠物医院及犬舍内宠物犬的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14.7%和8.5%。雄犬感染率(26.0%)高于雌犬感染率(21.7%);6月龄以下,7~12月龄,1岁以上宠物犬的感染率分别为30.9%、20.5%和3.8%,随年龄增长呈递减趋势。调查结果表明,应进一步加强宠物犬肠道寄生虫的驱除工作和公共卫生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河南省槐山羊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应用寄生虫常规检测方法对周口市某规模化养羊场150份粪样进行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共检出5类虫卵和卵囊,其中原虫2类(球虫、隐孢子虫)、线虫2类(类圆线虫、鞭虫)、绦虫1类。调查150份粪便样品全部为寄生虫阳性,寄生虫总感染率为100%,其中隐孢子虫感染率为5.33%,球虫的感染率为100%,鞭虫的感染率为10.67%,类圆线虫的感染率为57.33%,绦虫的感染率为44.67%。调查结果说明槐山羊肠道寄生虫混合感染现象较严重,寄生虫感染率呈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四川部分地区不同养殖模式下成年山羊隐孢子虫的感染差异以及感染虫种基因型,分别采集了规模化养殖模式和散养模式各6个养殖场共342份新鲜粪便,采用改良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处理后提取粪便DNA,经套式PCR扩增18S rRNA基因,产物测序后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采样地区山羊隐孢子虫总感染率为4.7%,12个养殖场中4个养殖场(名山、纳溪、邻水和双流)存在隐孢子虫感染,感染率2.5%~19.2%,且4个隐孢子虫感染阳性场均为散养模式。序列分析表明,感染虫种为肖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xiaoi)和猪隐孢子虫(C.suis),并以肖氏隐孢子虫为主(68.7%)。本试验初步表明,规模化养殖模式和散养模式下山羊隐孢子虫感染存在差异(P0.01);首次在成年山羊中检出猪隐孢子虫虫种,序列分析表明所获得的猪隐孢子虫序列与人源猪隐孢子虫序列完全一致,提示此次分离的羊源猪隐孢子虫为人兽共患隐孢子虫种。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雅安市流浪犬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甲醛-乙酸乙酯沉淀法、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和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该市146只流浪犬进行粪便学检查,发现寄生虫总感染率为70.5%,共发现11种肠道寄生虫,以球虫和贾第虫为主要感染虫种,感染率分别为18.5%和31.5%,隐孢子虫、圆线虫、钩虫、鞭虫、蛔虫、带科绦虫、复孔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和吸虫感染率分别为7.5%,9.1%,6.8%,1.4%,17.8%,2.7%,6.8%,1.4%和6.2%。调查结果显示雅安市流浪犬肠道寄生虫感染比较严重,且携带7种人兽共患寄生虫,应引起人们重视,加强其寄生虫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新疆地区羊驼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对采自新疆5个养殖基地的185份羊驼新鲜粪便样品进行检查。结果显示:129份样品呈肠道寄生虫阳性,总感染率69.72%;检出8种寄生虫,以球虫为优势感染虫种,感染率57.83%;隐孢子虫、贾第虫、圆线虫、细颈线虫、鞭虫、双腔吸虫和莫尼茨绦虫感染率分别为3.24%、0.54%、15.14%、7.57%、11.35%、1.62%和0.54%。调查表明,新疆地区羊驼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其检测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进口奶牛十二指肠贾第虫感染情况及其集聚体和基因亚型分布特征,作者基于SSU rRNA、tpi、gdh和bg基因位点对奶牛十二指肠贾第虫进行PCR检测。结果如下:基于SSU rRNA基因位点进行PCR检测,奶牛十二指肠贾第虫感染率为9.5%(48/507),48份阳性样品均为十二指肠贾第虫集聚体E;断奶后犊牛感染率最高(20.70%),不同年龄段奶牛十二指肠贾第虫感染率统计学差异极显著(P0.01)。基于tpi、gdh和bg基因位点分别扩增出48份阳性样品中19、28和34个,1份在tpi基因位点呈集聚体A和E混合感染。多位点基因序列分析和种系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该场进口奶牛应为引进后感染十二指肠贾第虫。研究表明进口成年奶牛不易携带人兽共患十二指肠贾第虫,引种场奶牛传播人兽共患十二指肠贾第虫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