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法国N.Quiniov和J.Noblet选择63只经产大白母猪用于研究5个环境温度(18、22、25、27和29℃)和2个日粮蛋白质含量对它们泌乳性能的影响。每个温度处理,在21d哺乳期中,环境温度保持不变。日粮蛋白质含量为14%或17%,必需氨基酸水平不限制。哺乳第7~19d,家畜不限量采食饲料。结果,日粮成分不影响泌乳性能。在21d泌乳期中,在18~29℃之间,采食量从5.67kg/d降到3.08kg/d;在7~19d之间,相应值分别为7.16和3.48kg/d。采食量曲线下降;从温度(T,℃)和体重(BW,kg)可预测自由采食量(VFI):VFI=-49052+1213T-31.5T2+330.BW-0.61BW2(剩余标准离差:1018)。皮肤温度随环境温度升高(18~19℃之间)而升高(34.6~37.4℃),而乳房温度在25℃时达最高(38.3℃)。皮肤和直肠温度在27℃时最小(2℃),在29℃时保持恒定。该常数与采食量显著减少一致。18~29℃之间,呼吸频率从26次/分增加到124次/分,表明蒸发临界温度低于22℃。在18~29℃之间,失重从23kg增加到35kg,但其估计化学组成仍是个常数。18~25℃之间,猪的生长速度将近是常数(241g/d),高于25℃则下降(27、29℃时分别为212、189g/d)。表明,为保持母猪的生产性能,25℃为哺乳母猪的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2.
张华 《畜禽业》2008,(3):71-71
<正>1热应激对肉猪生产的影响肉猪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5℃,一般认为32~38℃是热应激范围。气温为21℃时,肉猪增重最好,低于或高于这个温度,对猪的生长都有影响。环境温度升高时,猪表现为活动量和采食量减少,饮水增加,生长变慢,甚至出现减食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1高温环境对蛋鸡的影响1.1影响采食量在实际生产中,环境温度在25~34℃之间时,温度每增加1℃,饲料采食量减少l~1.5g?d·只;在32~36℃之间每上升1℃,采食量减少4.2g?d。1.2影响产蛋量当高温袭击时,鸡体要求散热,这便引起一系列反应,如心跳及呼吸加快。这些生理反应都需要能量,而能量只能来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脂肪分解。能量若用于应激便不能用于产蛋,因此在高温应激的状态下常见产蛋量下降。1.3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环境温度影响蛋鸡消化道蠕动及消化酶的分泌,从而改变食靡排空速度,影响饲料的消化。高温应激状态下,肠道蛋白酶及淀粉酶活…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4,(9)
<正>哺乳母猪是一个猪场管理的核心,它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全场生产效益的高低。哺乳母猪除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增长体组织外,还要泌乳哺育仔猪,其泌乳量和乳汁的质量直接影响仔猪断奶体重和存活率。最大限度的提高哺乳期采食量有助于提高仔猪断奶重和母猪繁殖力。高温季节,母猪容易出现产前产后食欲下降、甚至不食,造成仔猪奶水供应不足,仔猪长势慢甚至死亡;同时,母猪繁殖力下降。因此,提高哺乳母猪夏季的采食量是饲养管理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赵诚 《畜禽业》2007,(10):86
<正>鸡没有汗腺,环境温度超过30℃时,就必须通过增加呼吸频率来散发体热;对没有经受过高温环境的鸡,温度突然升高到36℃时,则会发生死亡。高温季节,随着产蛋鸡采食量的减少,营养物质的摄入量明显降低,鸡体抵抗力降低,死亡率升高,产蛋率下降,对生产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加强高温季节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6.
<正>高产奶牛对高温比较敏感,当夏季温度超过28℃时,奶牛就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高温对奶牛生理、采食量、奶质、泌乳量、繁殖性能、免疫性能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导致产奶性能、繁殖性能和免疫能力下降,严重者可导致奶牛死亡,常常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对高温给奶牛造成的影响进行分  相似文献   

7.
猪是恒温动物,它生活在适宜环境温度为15~25℃(不同体重的猪、不同用途的猪,对环境温度的要求各异).当环境温度高于最适宜温度5~10℃时,对其繁殖、生长、健康等方面都有不利影响.本文就夏季持续高温环境对种猪、生长肥育猪的影响与综合应对措施作一简述,以供养猪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母猪在温度达到26℃时就受到热应激的影响,夏季高温天气使母猪的繁殖性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如果再加上高湿,母猪受到的影响将更大。在养猪生产的实际中,高温高湿的夏季常常会出现母猪采食量下降、奶水减少、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征上升、返情明显增加,同时还存在死胎率上升、产仔数减少、仔猪腹泻率高、存活率下降等一系列问题。这是目前生产上普遍存在的一个难题。高温高湿气候不但降低了母猪的利用率,而且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4,(8)
<正>夏季猪舍温度偏高,生猪食欲减退,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大,饲料转化率降低,更为严重的是,高温高湿环境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容易滋生,如果通风不良、饮水不足,易造成疾病蔓延。因此,做好夏季猪场的防暑降温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高温对猪的影响1.1对机体的影响在持续高温的环境中,猪只机体明显降低,进而诱发多种疾病,特别是当猪群健康状况处于不良或亚健康状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5,(4)
<正>鸡中暑又称热衰竭,是日射病和热射病的总称。本病以鸡急性死亡为特征,是酷暑季节鸡的常见病。据研究显示鸡的理想生长环境温度在20~25℃,过高的环境温度将影响鸡的生产性能,甚至导致死亡。在炎热的夏季,当温度达到32℃以上时,就会引起鸡生理及精神上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此时鸡易出现中暑现象。一般气温超过36℃时鸡可发生中暑,环境温度超过40℃,可发生大批死亡。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每年夏季均会出现高温天气,尤其是持续的35~38℃的高温天气,且高温天气较以往时间持久,而众多养殖户预防措施未跟上,易导致鸡群发生中暑,甚至大量死亡,造成严重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6,(9)
正在西南地区,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高温闷热的天气对猪场的负面影响甚多。热应激是指在高温度环境中机体对热环境做的非特异性的生理反应的总和。母猪夏季热应激一直是困扰现代养猪生产的一大技术难题~([1])。如果猪场饲养管理不当,热应激负面作用更加明显。在各类猪群中,母猪和公猪对热应激最为敏感。母猪受到热应激,采食量会减少,免疫力下降,受胎率下降,母猪产程延长,降低活仔数;增加流产比率,产弱仔、死胎数增加,  相似文献   

12.
舒晓燕 《畜禽业》2004,(8):12-13
鸡没有汗腺,全身覆盖羽毛,难以散热,容易受到环境高温的影响。蛋鸡生产的适宜温度是13~25℃,在此温度范围内利于蛋鸡生长和产蛋。当温度超过30℃,就会引起鸡只生理和精神上一系列不良反应。蛋鸡处于热应激状态,轻者影响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和产蛋量,重者可迅速导致鸡大批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夏季天气炎热,蛋鸡采食量下降,产蛋率降低。为使蛋鸡在夏季保持高产,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可采取下列综合措施。1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蛋鸡产蛋最适宜的温度是20℃,环境温度高于20℃产蛋量就会逐渐下降,要想让蛋鸡在夏季保持高产,必须将鸡舍温度调整到28℃以下。可综合使用以下策略:鸡舍背面设进风口,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6,(3)
正1产房母猪及仔猪产房仔猪主要的疾病有仔猪红痢、黄、白痢、轮状病毒性腹泻、仔猪球虫病等。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发生于产后的3~3 d,直接原因是大肠杆菌感染,间接原因是环境温度低、母猪发生乳房炎、子宫炎和泌乳障碍综合征或采食量低导致的泌乳量减少。产房管理要点如下。1.1母猪管理母猪进产房前,产房的地面、猪栏一定要彻底消毒,干燥至少1周才能进猪。进猪时母猪一定要全身清洁并  相似文献   

15.
<正>俗话说:"大猪怕热"。夏季,由于猪的皮下脂肪厚,汗腺极不发达,体内大量的热量不能通过蒸发散失,使猪的生产性能受到严重影响:如种公猪性欲低下、精液品质下降、精子数量减少、活力降低、畸形率升高;空怀母猪乏情,妊娠期母猪流产、早产、弱产、死胎、木乃伊胎等;育肥猪则采食量低下,增重缓慢,甚至掉膘。当气温升高到超过猪的体温时,猪体无法适应,还会出现衰竭、昏迷,最后热极致死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断奶前仔猪的死亡主要集中在出生后的头几天,因此,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天是降低这一损失的关健。而断奶后仔猪的死亡主要因素是仔猪的生存环境、疫病和管理。1合理饲养母猪,降低仔猪的死亡率1.1提高母猪的泌乳力因为饥饿是造成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千方百计地提高母猪的泌乳力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方法。泌乳量与母猪泌乳期的采食量直接相关。因此,要多产奶,必须加大母猪的采食量,其有效的方法是:限制妊娠后期的采食量,增加饲喂次数,保证足够的饮水,降低产房温度,提高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1.2降低死胎一般认为,所产的…  相似文献   

17.
范明坤 《畜禽业》2016,(4):51-52
正引起夏季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高发的因素很多,而其中主要包括营养、环境温度、运动、公猪的使用和毒素等非传染性因素以及病原性因素。1营养性因素营养物质摄入量不足。夏季是炎热的高温高湿季节,由于猪的皮下脂肪厚,散热能力差,猪的采食量、活动量相应下降,母猪繁殖所需的营养物  相似文献   

18.
包振浪 《畜禽业》2008,(9):36-37
<正>炎热的夏季,如果母猪采食量过低,会出现下列不良现象:(1)怀孕后期胎儿所需营养不足,无效仔增多,初生重小;(2)哺乳母猪泌乳力下降,导致乳腺萎缩;乳腺萎缩又进一步引起部分哺乳母猪过肥。对配种舍猪的膘情情况带来了一定影响,从而形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4,(5)
<正>在养猪生产实践中,母猪产后不孕问题会经常遇到,并且会给养殖场(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指导养殖场(户)降低损失,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在此对母猪产后不孕的原因及治疗方法综述如下。1原因导致母猪产后不孕的原因有很多,通过总结归纳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1饲养管理不当环境温度不适宜,母猪最合适的温度为1822℃,当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直接影响到母猪的发情。过肥或过瘦,过瘦造成母猪营养不良,使生殖机能受到抑制;过肥,卵巢内脂肪沉积,卵泡上皮脂肪变性,而使性激素功能减弱,影响卵子成熟,引起母猪不发情或发情表现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正>南方地区夏季高温时间较长,热应激对泌乳奶牛造成极大的危害。有研究表明在21℃以上时,当气温升高引起体温上升,每升高0.6℃,采食量下降1.4kg,产乳量下降1.8kg。采食量的下降造成钙摄入量不足,血钙浓度下降,易导致产后瘫痪等缺钙症。同时由于采食量的减少,热应激还可以使母牛发情时间缩短,发情周期延长,发情不明显或乏情,从而影响适时配种,使受胎率、妊娠率下降,早期胚胎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