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肉用种鸡性成熟时的体重均匀度可以说是母鸡品质优劣的最好衡量指标之一,均匀度越高,鸡群产蛋高峰越高,产蛋力也越好。均匀度通常以体重在鸡群平均体重上下10%范围内的鸡数占全鸡群的百分比的大小来衡量。体重均匀度因品系而异,但也取决于饲养管理情况,还与拥挤、应激、年龄、营养、死亡率等因素有关。   如何从饲养管理上提高肉用种鸡群的均匀度呢﹖现介绍一种通过分栏饲养提高肉用种鸡鸡群均匀度的方法。 1 从1日龄雏鸡做起,保证每一只雏鸡都吃足料,喝足水。在雏鸡首次开食前3~4h首先提供饮水,其中可加入5%~10%的葡萄糖及复合多维,以缓解运输途中的应激及防止脱水。开食后2h内用手逐只检查雏鸡嗉囊。将嗉囊内无饲料及水的雏鸡挑出单独照料饲养并用人工方法逐只调教其学会饮水及吃料,以保证每只雏鸡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2.
1 初生雏体重差异大 如果雏鸡由不同周龄且种鸡周龄相差很大的几批种蛋孵化而 来,那么均匀度开始时必定很差.可以采取补救措施,将体轻的鸡只 分群,加强饲养管理.雏鸡最好是用同一批种鸡所产的蛋或周龄相近 种鸡的种蛋孵化而来. 2 环境温度及通风不当 要求室温、水温要适宜均匀;通风情况良好,不要有死角. 3 限饲不当 为了提高鸡群的均匀度,控制蛋鸡的体重和体型.通常前6周自 由采食,从第7周开始限饲,一般根据体重变化情况决定饲料投喂 量.若限饲时间过早,采食蛋白质过少,也会造成雏鸡生长发育迟缓, 降低均匀度. 4断喙不当 断喙不当会影响鸡只的采食、饮水,从而影响到鸡只的生长发 育,降低鸡群的均匀度.因此,断喙要由技术熟练的人员来操作.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4,(6)
<正>1选购良种蛋鸡品系,提高鸡群质量在选购良种时,应当选择当地饲养量大,生产表现好的鸡种饲养;其次,应选购有一定饲养规模、饲养管理条件好的场家的鸡苗,切不可图便宜,购买无种鸡来源、小炕房孵化的鸡苗。对购进的雏鸡,要根据不同周龄,进行科学育雏,精心培育,按时进行公母分群,及时淘汰剔除发育不良的劣质鸡、低产鸡和病弱鸡。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4,(4)
<正>凡养鸡者,无论饲养肉仔鸡、产蛋鸡还是种鸡,都要经过育雏阶段。育雏效果的好坏,不仅影响到雏鸡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成鸡的生产性能和种用价值,而且影响到将来鸡群的补充和发展,甚至决定着养鸡业的成败。因此,要想获得理想的育雏效果,必须把好以下十四关。1引种关要根据自身的条件、生产的目的,确定引进品种和品系的类型、名称、数量等。对所引进的鸡种要求每只都能高产,无论雏鸡成活率、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一起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静 《畜禽业》2008,(6):78-79
<正>1发病情况2007年8月,我市一养殖场饲养蛋雏鸡约3000只,在21日龄曾接种鸡传染性法氏囊炎弱毒疫苗。至25日龄时,发现鸡群中个别鸡精神不振,双翅下垂,排灰白色水样粪便,羽毛蓬乱,不食,卧地不起,两翅下垂,垂头闭眼,饮水量增加等症状。速来我处进行诊疗。2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在种鸡饲养管理过程中,会出现鸡群无病的情况下,产蛋率不能上高峰,或高峰期维持的时间短,整个产蛋期产蛋率下降较快。有人为了延长产蛋期、提高产蛋率,往往从饲料营养和管理上下功夫,认为只要保证鸡只能够获取足够的营养,就能保证产蛋的需要。但是并没有获得成功,相反使鸡群的产蛋率下降较快,死淘率增加,蛋重增加较慢。经过反复的调查分析,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合理地控制鸡群的体格,不合理的体格发育与体重控制,使鸡群的生产性能受到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黄德智 《畜禽业》2009,(6):31-32
<正>种鸡在整个饲养期间都要比商品鸡严格,尤其是在18~36周龄时,即从开产到产蛋高峰期是其生长、发育和生产的最关键时期,机体上处于生理的转折阶段,其饲养管理要求严格而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4,(10)
<正>养鸡场户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就一定要把鸡病的防控放在首位,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疫病防控系统,全面做好疫情监控,有效防止疾病的发生,最大限度减少养殖场的损失。1正确选择场址是有效控制疾病的基础建造一个鸡场,首先要考虑选址问题,而选址,又必须根据鸡场的饲养规模和饲养性质(饲养商品肉鸡、商品蛋鸡还是种鸡)而定,场地选择是否得当,关系到卫生防疫、鸡只的生长以及饲养人员的工作效率,关系到养鸡的  相似文献   

9.
啄癖是鸡群饲养管理中的一个严重问题,通常在雏鸡和青年鸡中最容易发生,在蛋鸡和种鸡生产中尤为常见,对鸡群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发挥产生较大影响,增加病死率,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搞好啄癖的预防和治疗,对养鸡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肉种鸡育成期体重控制技术上,经3年反复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在高原地区饲养肉用型种鸡限制饲喂技术。(1)、育成期肉种鸡限饲根据鸡群在各阶段的特点,适时调整日粮营养水平;限量时,分阶段限饲法限饲。(2)、限制饲喂技术不断完善,鸡群均匀度、育成率、全程平均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分别提高10.3%、8.6%、10.35%、7.4%和8.2%,育成期节约饲料6468.8kg,增加效益1.2万元;生产期创收106584.18元。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4,(10)
<正>去年7月16日,塘南镇邰桥村一养殖户饲养的3 000多只土鸡发生瘫腿死亡的病情,两天共发生250多只。接到报告后,笔者立即到现场进行了调查,拿出了解决方案。1基本情况该户饲养土鸡3 000多只,95日龄,营养状况偏差,死亡50多只,仍有约200只瘫在地上,部分能采食、饮水。2观察环境及查找问题2.1该饲养场为农田,占地约3亩,养殖面积偏小,无棉花等遮挡物。没有良好的饲养环境,鸡群好争斗,易争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4,(8)
<正>新城疫:(1)免疫疫预防:新城疫分别于7日龄、21日龄滴鼻点眼或饮水;(2)抗体监测:坚持定期的免疫监测,随时调整免疫计划,使鸡群始终保持有效的抗体水平;(3)药物控制:爱康感宁+富免康,同时配合福宁禽用+强力美控制继发感染,连用5 d;(4)防疫消毒:严格防疫消毒制度,杜绝强毒污染和入侵,每周用戊迪-25、卫护消毒23次。(5)紧急接种:发病期间可紧急接种鸡新城疫低毒力活疫苗(ZM10株)鸡传染性鼻炎(1)饲养管理:提倡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清除感染鸡或康复鸡,远离老鸡群进行隔离饲养是预防和控制本病的理想措施。对患过IC的鸡场,建议对禽舍和设备进行清洗和消  相似文献   

13.
<正>江苏省姜堰市某养殖场春节后进了一批三黄肉鸡鸡苗5000羽,进入育雏室后,见鸡群畏寒怕冷扎堆,昏睡,拉稀,肛门粘有白色粪便,死亡率高。根据经验初步判断为鸡白痢。虽然使用氟苯尼考,强力霉素、安普霉素等抗菌素,并加强饲养管理。死亡率虽然逐渐停止,但鸡群依旧怕冷扎堆,且不断出现脚瘫现象,每日都出现将近有20只左右。用药无效的情况下来我站就诊。  相似文献   

14.
王红霞 《畜禽业》2004,(2):48-49
饮水免疫是预防鸡群疾病常用的方法,其省工省时,引起的应激反应较少,一般用于IBD、AE、IV等弱毒苗及产蛋期的蛋鸡、种鸡。使用时有以下几点应注意:1在鸡群饮用疫苗前需根据季节停水2~5h,使所有鸡都有口渴感,以保证每只鸡都能饮到疫苗,且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快饮完。2饮水器要用清  相似文献   

15.
马玺  叶占胜 《畜禽业》2001,(3):32-34
换羽是鸡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无论是公鸡还是母鸡,每年都要更换一次羽毛。自然换羽一般需要3~4个月的时间,而且自然换羽的鸡群,因为换羽有先有后,恢复产蛋也有快有慢,整个鸡群难于出现产蛋高峰,这对进行集约化的饲养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在实际生产中,为了缩短母鸡的换羽时间,提高鸡群的均匀度,常采用强制换羽技术。所谓的强制制羽,就是人为地给鸡施加一些应激因素,造成强制激,引起鸡体的器官和系统发生特有的形态和机能的变化,表现为停止产蛋,体重下降,羽毛脱落和更换新羽,从而达到在短期内使鸡群停产、换羽,然后恢复产蛋,并提高蛋的品质,延长鸡利用期的目的。目前,强制换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种鸡与商品蛋鸡的生产中。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14,(4)
<正>前期光线要强保证每间两个60w灯泡距离地面1.52 m,来刺激采食。从第二周开始光线要逐渐减弱,第三周换成15 w的灯泡,避免鸡只过渡兴奋。2.4通过适时扩群来保证合理的密度夏季可通过两次到三次扩群,保证合理的密度,降低热应激。3注意饲养管理细节问题3.1减少饲喂过程中饲料浪费现象对于撒料严重的料桶底下放置专用盘,可使掉出的料得到重复使用。病理情况下的撒料现象,当鸡有肠炎及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4,(4)
<正>1发病情况2013年11月23日,本镇某村徐某林下饲养的本地三黄鸡肉鸡1 000只,一夜天亮发现10只鸡发病而死,此后每天有15只鸡发病死亡,整个过程表现发病急、死亡快。该鸡群日龄为95 d,全部是小公鸡,曾经接种过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马立克氏疫苗、鸡新城疫疫苗和禽流感疫苗,未曾接种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菌苗。鸡群采取林下放养,发病时的天气闷热。养鸡场地远离公路,相距村庄也比较远。2临床表现最急性的病鸡往往看不到明显症状,突然倒地挣扎,翅膀扑打几声尖叫  相似文献   

18.
孟银官 《畜禽业》2003,(7):36-37
夏季高温季节,种鸡随着饲料摄入量、蛋壳质量、产蛋率、体况的下降,受精率也随之下降,低时只有60%~70%,而种蛋此时往往蛋源较紧,物稀价扬。我场根据多年实践,采取综合技术措施,使高温季节种蛋受精率都不低于89%,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科学饲养种鸡1.1选择优良种鸡每年在高温季节来临之前1个月左右,加强对种公鸡、种母鸡慎重细致的选留,淘汰出不合格种鸡。对种公鸡既要进行外貌观察又要结合精液质量来选留,选留体重符合标准,鸡冠、肉髯发育良好,雄性特征明显,性反应快,体质和健康状况良好的作种用;并根据采精量和精液颜色对一些公鸡精液进…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21,(4)
通过林下养鸡可以更好地利用林地资源,减少饲养成本,提升鸡肉品质,增加经济效益。但由于林下养鸡采用开放式饲养模式,鸡群的管理和防疫工作相比于鸡舍养殖有较大差异,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确保鸡群健康,提高经济效应。针对林下养鸡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为林下养殖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种鸡的疾病种类繁多,以下是种鸡几种常见病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1传染性鼻炎主要发生于早春和秋冬季节,特点是来势猛、传播快,3~5 d可传染全群鸡。病鸡少吃料,脸睑肿胀,有鼻液、眼周围和肉垂也肿大,呼吸困难。防治措施:减小鸡群饲养密度、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