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禽业》2014,(5)
<正>近几年,农村规模猪场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市场结构调整和家庭散户养猪逐渐退出,逐步发展壮大,已经成为生猪养殖行业的主力军。但是农村规模猪场受各方面条件限制,存在问题较多,而疫病频繁发生是存在的主要问题。疫病频发不仅造成重大损失,还给肉食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造成重大隐患,必须引起高度重视。1主要原因1.1猪场建设不合理猪场选址不是离村庄近,就是离公路近,有些就建在村里住宅边上,粪  相似文献   

2.
唐家 《畜禽业》2006,(15):33-3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规模猪场急剧增多。据统计,眉山市1998年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户数仅1021户,2005年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户数达到5395户,其中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户数达到1448户,规模猪场出栏生猪的量占到全市的34.30%。不难看出,规模猪场应对疫病防控,保持清净无疫,显得日益重要。笔者近些年对眉山规模猪场疫病综合防控措施进行了一些探讨,其主要内容包括合理建场、定期消毒、有效免疫、科学饲养管理4个方面,现浅谈如下。1合理建场是疫病综合防控的基础1.1猪场选址(1)远离城镇、交通要道、其它规模养殖场3km以上;(2)…  相似文献   

3.
唐家 《畜禽业》2006,(8):33-3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规模猪场急剧增多。据统计,眉山市1998年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户数仅1021户,2005年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户数达到5395户,其中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户数达到1448户,规模猪场出栏生猪的量占到全市的34.30%。不难看出,规模猪场应对疫病防控,保持清净无疫,显得日益重要。笔者近些年对眉山规模猪场疫病综合防控措施进行了一些探讨,其主要内容包括合理建场、定期消毒、有效免疫、科学饲养管理4个方面,现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生猪规模养殖场的发展除与生猪养殖技术、猪场管理、市场行情和防疫免疫以外,猪场的规范消毒技术的运用是其重要的因素。目前在农村,特别是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农村,生猪规模养殖场的消毒技术很不规范,猪场的许多疾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生猪规模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养殖污染日趋严重。在柑橘园区空地建设标准化规模生猪养殖场,实行"猪沼果"生态循环生产模式,充分利用果园的空隙地种植牧草和蔬菜,作为生猪的青饲料进行部分添加,猪场的猪粪实行干清分离,干粪经堆码发酵、尿水经沼气池处理后作为果园、牧草和菜地有机肥料使用,节约果园化肥使用量和提高柑橘产量,沼气用于日常生活燃料和猪场冬季仔猪保温能源使用,达到柑橘园区生态循环型肉猪生产目的。  相似文献   

6.
唐家 《畜禽业》2013,(5):61-62
<正>一般将年出栏肥猪49头以下的称为散户养猪;年出栏肥猪50~499头的称为专业户养猪;年出栏肥猪500头以上的称为规模场养猪。又将年出栏商品肉猪500~3000头的称为小型规模猪场;年出栏商品肉猪3001~9999头的称为中型规模猪场;年出栏商品肉猪10000头以上的称为大型规模猪场。生猪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和方向。笔者就影响丘区生猪规模养殖的主要因素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4,(3)
<正>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畜禽产品的安全性以及环境保护提出更高要求,畜禽产品质量、标准化养殖及环境的改善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宾川县生猪标准化养殖建设始于2005年,通过近10年的生猪标准化养殖科技及生产推广应用,宾川县生猪生产良种化、规模化、科技化、设施化进程明显加快。但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学习和把握相关的政策和专业知识技能,不然就会出现问题,给猪场的建设发  相似文献   

8.
<正>近几年生猪规模化饲养发展迅猛,对促进养猪业转型升级、提升生猪规模养殖占比、稳定生猪生产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小猪场功不可没。中小猪场往往不具备大型猪场的设施设备、人才、技术、资金的优势和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1,(4)
<正>为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2011年国家继续对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予以补贴。各地结合实际确定的补贴标准为:长春市对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投资补贴分年出栏500~999头、1000~1999头、2000~2999头和3000~10000头四个档次予  相似文献   

10.
2009年根据《安徽省2009年主要猪病防控方案》和《安徽省2009年主要猪病防控效果评价方案》,安徽省蒙城县认真组织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和15个养猪场实施疫苗免疫和落实综合防控措施,其中包括10个实验组猪场,5个对照组猪场。2010年,继续在75家规模猪场作为实验组、30家猪场作为对照组开展主要猪病防控效果研究,对实验和对照组分别采血进行实验室检查,并采集生猪生产性能数据进行分析比照,形成了适合该县的生猪疫病综合防控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22,(1):45-46
我国生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猪场的管理工作也日渐复杂,如何加强猪场的管理工作,以实现对生猪疾病的有效防治,是目前广大养殖户应当重点思考的问题。基于此,首先介绍了我国生猪的养殖现状,然后对引发猪疾病的主要猪场管理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4,(1)
<正>2013年1-8月能繁母猪存栏量一直维持小幅下降的态势,到2013年10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4%。加之《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今年元月1日开始施行,不少不达标的猪场将受折、迁影响,预计2014年与2013年同期相比,生猪供应量将有所减少,目前补栏仔猪,猪价和养猪效益有望好于2013年同期。  相似文献   

13.
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政府对养殖业投入的支撑,规模养猪快速发展,因此而来的生猪疫病防控已成为影响规模养猪增产、增收、增效的重要因素。为此,研究和探讨规模猪场免疫失败的原因,制定科学合理的规模猪场防疫制度,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于促进规模养猪发展,提高规模养猪经济效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胡勇  李兴洪 《畜禽业》2012,(9):43-44
<正>生猪养殖是我国的传统产业,我国存栏的生猪数量占世界1/2强。随着我国生猪养殖方式的不断变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成为发展的方向,但随之而来的是生猪养猪污染的巨大压力不断显现。规模猪场污染治理正成为  相似文献   

15.
寄生虫病的防制是国内部分规模猪场一个薄弱环节,临床中,一般规模猪场生猪不同程度均感染寄生虫病,为保证猪肉质量及安全,提高养殖效益,笔者根据临床及有关资料,就规模猪场寄生虫病防制谈几点浅见:1猪寄生虫感染的危害性1.1饲料消耗增加,生长率降低猪场如感染寄生虫,又无驱虫程序,会出现日增重减少,每公斤体重饲料消耗量增加,而母猪则泌乳减少,仔猪断奶窝重减小。1.2生产性能及胴体品质降低在生猪屠宰检疫中,有60%左右的猪感染寄生虫,主要是蛔虫、鞭虫、球虫、囊尾蚴、螨病、结节虫等,引起皮肤、组织及器官损伤,猪的生产性能及胴体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6.
张清才 《畜禽业》2009,(11):54-55
发展规模养猪是我国现阶段养猪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猪场建设是生猪规模养殖发展的重要基石。猪场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规模养殖的成败、效益的高低。舒适的猪场,能够使优良的品种表现出优良的生产性状,发挥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促进行业和产业的发展;若猪场的选址不科学、布局、结构不合理,设备老化,是无法为现代猪提供所需的环境,更无法发挥其生长潜能和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20,(5)
近代生猪规模化养殖生产实践发现,落实规范而严格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有助于规模猪场防病减病、稳产创收。重点引导广大养殖者重视猪场生物安全防范管理,通过关键环节把关以达到高效预防控制动物疫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养殖环节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监管的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12年以来,国家为了鼓励规模猪场养殖环节病死生猪能够规范的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病原传播或疫源扩散,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出台了《关于做好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无害化处理补助相关工作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对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每无害化处理1头生猪给予80元(其中,中央财政承担60元,地方财政承担20元)补助。该文件规定实施一年以来,边远山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1,(2)
<正>据中国经济网报道,"十一五"期间,我国畜牧业取得了五个方面的标志性成就。一是扶持畜牧生产的政策框架基本确立。国家出台和强化了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保险、良种补贴等扶持政策,中央财政扶持资金  相似文献   

20.
夏季阴雨潮湿,气温普遍偏高,严重影响到生猪的生长发育,会对养猪场的生产经营造成较大的制约。夏季生猪的健康养殖直接关系到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就夏季规模猪场养殖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