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中国国情对海上养殖和深远海养殖装备进行了分类、比较,并综述了中国近海和远海养殖特别是深远海养殖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发展策略。海上养殖可分为近岸养殖、离岸养殖、远海养殖和深远海养殖四类,前二者可合称为近海养殖。深远海养殖或称装备型远海养殖特指具有钢架结构和自动投饲系统等,可抵御或躲避强台风的远海养殖方式。深远海养殖装备包括远海围栏、复合式钢构网箱(包括半潜式和全潜式)、船形网箱(包括有动力和无动力)和海基养殖舱(包括养殖工船和封闭养殖舱)四类。近岸养殖向离岸、远海发展已是学术界共识和海水养殖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根据养殖水体生态性养殖容量和社会性养殖容量放养适宜种类和数量的苗种,开展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实施产业融合发展,是提高离岸和远海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在当前近海养殖、远海养殖与深远海养殖共存的背景下,深远海养殖实现盈利的前提只能是养殖那些在池塘、近岸海域和离岸海域很难养殖的更高品质的种类,或通过深远海养殖可获得额外收益的种类。基于鱼类行为和生理学知识的“以鱼为本”的智能化技术是目前深远海智能化养殖的短板,需要依靠水产养殖、鱼类生物学、工程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家深度合作才可...  相似文献   

2.
悬浮式网箱养殖大规格皱纹盘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鲍鱼养殖的发展,养殖的方式越来越多,主要养殖方式有工厂化人工养殖、海水池塘养殖、浅海筏式吊笼养殖、自然海区的人工放流和自然海区的网箱养殖以及岩洞养殖。工厂化人工养殖、海水池塘养殖由于是在人工控制下进行的,鲍鱼生长快、成活率高、产量高,但规格小、质量差;  相似文献   

3.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是目前我国北方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养殖方式主要有室内工厂化养殖、潮间带筑池养殖、底播养殖、池塘养殖、潮间带沉箱养殖、围网养殖、筏式笼养、多品种混养等。随着刺参养殖面积的逐年扩大,养殖刺参的疾病种类、发病面积及危害程度也日益增长。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7,(6):10-11
东亚钳蝎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来人工养殖日趋升温,根据养殖经验,探索总结了适合安宁河谷平原东亚钳蝎玻璃瓶养殖、塑料盆养殖、养殖池养殖、室内蝎垛养殖、塑料大棚养殖、仿野生生态养殖等6种养殖方式,以期为东亚钳蝎人工养殖和助力该地区精准扶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水产养殖的大国,养殖水产品总量占世界养殖水产品总量的70%,其中养殖淡水鱼产量占世界养殖淡水鱼总产量的73%。2006年我国淡水养殖产量达到2148万吨,其中常规淡水鱼养殖品种(青鱼、草鱼、鲢、鳙、鲤鱼、鲫鱼、鳊鱼、鲂鱼)为1562万吨,常规淡水鱼养殖品种占中国养殖产量的73%。  相似文献   

6.
周勤  李佳佳 《水产养殖》2009,30(12):31-31
随着克氏原螯虾市场销售的火爆,渔民养殖热情空前高涨,养殖势头发展迅速,养殖模式也多种多样,尤其是江苏省克氏原螯虾的养殖面积2009年已突破3.3×10^8m^2。目前江苏省的养殖模式主要有:池塘养殖、圩滩地养殖、稻田养殖、大水面增养殖、鱼虾混养、虾蟹混养、水生经济植物田养殖等。池塘养殖为主导养殖模式,其养殖技术、单位产量和经济效益都较高。  相似文献   

7.
泥鳅成鱼的健康养殖,包括苗种选择、饲料投喂、水质控制、病害防治等方面。国内对成鳅的养殖有多种方式,主要有水泥池塘养殖、土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网箱养殖、套养、流水养殖、家庭养殖等几种方式,下面介绍水泥池塘的健康养鳅技术。  相似文献   

8.
河蟹是我国淡水养殖的重要经济品种,目前存在多种养殖方式,如池塘养殖、水库养殖、湖泊养殖、稻田养殖、湿地养殖、多品种混养等等。但是,2年的养殖周期却是现有养殖技术无法改变的,即第1年进行扣蟹培育,第2年进行成蟹养殖,受2年生命周期的约束,现有的养殖技术无法使河蟹的规格再有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鲍鱼被列为海产八珍之首。近年来,由于海产资源供给有限,鲍鱼人工养殖蓬勃发展。鲍的养殖方式有底播、潮间带底播圈养、沉箱养殖、岸上水泥池养殖、海上筏式养殖等。沉箱养殖模式则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0.
刺参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刺参的增养殖模式主要包括室内工厂化养殖、池塘养殖、围堰养殖、浅海底播增殖及筏式养殖等,其中池塘养殖刺参面积最大。池塘刺参养殖受气候影响较大,尤其在夏季持续高温、多雨天气下,极易导致池塘养殖刺参大面积死亡甚至绝产,如何避免夏季极端天气下刺参的大面积死亡,使池塘养殖刺参安全度夏,已成为水产养殖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关于养殖水域养殖容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 我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养殖水产品产量约占全世界总产量的70%。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和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一些经济养殖品种已经从粗放型养殖向集约化养殖发展;同时,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片面强调高产,忽视了养殖水域的生物承载能力,高密度、高投入、大量投饵的养殖方式,超负荷放养,导致养殖水域环境不断恶化。养殖环境的恶化反过来也使得养殖生物自身面临病害蔓延、死亡率升高、产品品质下降、产量降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利用浮游动物评价不同类型养殖水体营养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8年8月对湖南省常德市6种不同养殖类型水体(三角帆蚌养殖水体、外河、粗放式养殖水体、滤食性鱼类养殖水体、草食性鱼类养殖水体、肉食性鱼类养殖水体)的浮游动物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三角帆蚌养殖水体和滤食性养殖水体中优势种为砂壳虫(Difflugia),草食性鱼类养殖水体和肉食性鱼类养殖水体中优势种为萼花臂尾轮虫(Br...  相似文献   

13.
目前,刺参养殖模式随不同地域环境条件的差异呈多样化,如:池塘养殖、潮间带围堰养殖、浅海网箱(笼)养殖、虾参混养、鲍参混养、参藻混养、深水井大棚工厂化养殖等,其中深水井大棚工厂化养殖以其管理方便、养殖周期短、收取方便、增产增效等优点成为2007年我省刺参养殖产业的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4.
稻田和池塘养殖鲤鱼的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湖南省凤凰、永顺、花垣3个县稻田养殖鲤鱼与池塘养殖鲤鱼肌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稻田养殖的鲤鱼肌肉中的水分、灰分、粗蛋白、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与池塘养殖鲤鱼肌肉中的含量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稻田养殖鲤鱼肌肉中的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要低于池塘养殖鲤鱼肌肉中的脂肪酸,而稻田养殖鲤鱼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要高于池塘养殖鲤鱼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稻田养殖鲤鱼肌肉中的必需脂肪酸花生四烯酸显著高于池塘养殖。  相似文献   

15.
即将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海水养殖手册》,是一本集海水养殖技术之大成的书籍。内容丰富、翔实,包罗了海洋环境概述、近海养殖海区的理化因子的测定方法、海带养殖、裙带茱养殖、紫菜养殖、石花菜养殖、江篱养殖、麒麟莱养殖,贝类人工育苗、增养殖的基本方法,还有贻贝、缢蛏、牡蛎、珍珠、泥蚶、文蛤、扇贝、鲍鱼、兰斑背肛海兔养殖以及其他贝类增殖,另外还登有港温养鱼、网箱养鱼、  相似文献   

16.
一、滩涂贝类养殖现状1.滩涂贝类的主要养殖方式目前我国滩涂贝类养殖主要有滩涂底播养殖和虾池养殖两种方法。滩涂养殖主要是对已经具有资源的滩涂进行封养和管养以及适合贝类生长繁殖的滩涂进行移植。滩涂养殖以缢蛏、毛蚶的养殖历史最长,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中国深远海养殖发展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渔业转型发展进程中,发展深远海养殖是突破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约束性挑战,实现新时期中国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基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关于深远海养殖发展的定义,结合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水平和海域条件,对中国深远海养殖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养殖品种选择、养殖系统构建、养殖海域规划是关系深远海养殖产业稳步有序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养殖品种选择方面,应重点考虑经济潜力、适应水温和养殖技术;在养殖系统构建上,分析比较了不同养殖系统应用于深远海养殖的适宜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在养殖海域规划方面,应重点考虑养殖排放、环境承载力和海域条件。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刺参人工养殖主要采取近海围港养殖和潮间带池塘养殖的方式进行,由于沿海刺参养殖企业大面积联片开发造成的环境影响,刺参养殖病害逐年增多,养殖风险不断升高。许多养殖业主开始采用降低养殖密度的粗放式养殖模式以规避风险,然而却导致养殖效益下降。因此,寻求高效、安全、环境友好型的刺参集约化养殖新途径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一、微生物调控的水产健康养殖新技术 在水产养殖中引入本项技术,可有效降解、转化养殖生产自身污染,促进养殖生态良性循环,营造良好养殖环境,防治病害,从而改进、革新养殖技术,实行封闭与半封闭养殖,减少药物使用,减少排换水,达到防控外源污染、消除药害、节水节能、保护环境的目的,指导开展健康、无公害养殖生产,促进水产养殖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刘世晶  李国栋  刘晃  郑浩君  陈军 《水产学报》2023,47(11):119615-119615
水产养殖是我国渔业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水产养殖机械装备是现代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重要标志,绿色、高效的现代化水产养殖产业结构升级对水产养殖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装备与信息技术协同的智慧水产养殖成为现代渔业发展的新趋势。本文围绕池塘、工厂化、网箱、筏式以及底播养殖等我国主要养殖方式,梳理了当前水产养殖中常用的机械化装备和技术,并从环境监测、养殖对象感知、智能投喂、分级计数和养殖机器人等方向分析了我国水产养殖智能装备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制约我国水产养殖智能装备发展的关键问题。为实现我国从水产养殖大国向强国转变,融合机械装备和智能技术等两个领域的前沿技术,提出了“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并举”的水产养殖智能装备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