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蛋鸭养殖是我国的一个传统产业,也是农民家庭养殖的重要致富项目。蛋鸭不仅具有抗逆性强,饲养设施要求简单,合群性好,易于管理,便于规模养殖等特点,而且能充分利用水生、水面资源,提高饲料报酬。1蛋鸭饲养的前期准备工作1.1确立饲养模式饲养方式选择:目前农村蛋鸭饲养方式一般有笼养与平养两种。笼养方  相似文献   

2.
不同饲养模式下热应激对蛋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取90只体型外貌相近的刚开产的缙云麻鸭分为3个试验组,探讨高温应激条件下,3种饲养方式(平养、普通笼养、控温笼养)对蛋鸭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60 d的试验结果表明,高温应激条件下,控温笼养的生产性能可达到传统平养的效果,且比普通笼养高;养殖模式的改变对血液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水平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夏季控温笼养是缓解蛋鸭热应激,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蛋鸭夏季生产性能的有效饲养方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蛋鸭笼养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蛋鸭养殖和消费第一大国,蛋鸭养殖及鸭蛋加工是我国传统优势畜牧产业,蛋鸭产业近十年来总体发展平稳。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和民众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传统的蛋鸭全放牧、半放牧、散养、圈养等养殖方式存在诸多局限性,如集约化程度低,土地鸭舍利用率低,疾病防控难度大,产品安全隐患多,蛋鸭的笼养方式便应运而生。文章回顾了我国蛋鸭笼养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蛋鸭笼养的应用现状、生产优势与存在问题,提出解决蛋鸭笼养问题的对策,指出蛋鸭笼养是我国蛋鸭产业走向规模化生产的主要可行性模式。  相似文献   

4.
传统蛋鸭养殖模式对环境污染严重,鸭蛋制品合格率低,严重影响蛋鸭产业的发展.健康、生态的蛋鸭笼养技术,适应蛋鸭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趋势.文章介绍了蛋鸭笼养技术的优点及饲养管理要点,为该技术的推广普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蛋鸭笼养的主要优势与问题及饲养管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蛋鸭笼养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养殖方式,解决了蛋鸭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1蛋鸭笼养的主要优势1.1环境友好蛋鸭笼养后,粪便可通过自动刮粪设施收集处理。通过种养结合、制造有机肥、沼气发酵等方法,进行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从根本上解决蛋鸭产业的污染问题。1.2生物安全蛋鸭笼养可对蛋鸭起到生物安全作用。传统依水而建的鸭舍,通常采用开放或半开放式养殖模式。一旦某家鸭场爆发疫病,可能迅速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我国现代蛋鸭产业的发展,蛋鸭新型养殖模式在全国各地相继出现,有蛋鸭笼养、蛋鸭网床养殖、蛋鸭发酵床养殖和蛋鸭旱养,其中以蛋鸭网床养殖模式在全国发展较快,得到蛋鸭养殖农户的认可与欢迎。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武汉综合试验站总结近年来国内蛋鸭网床养殖技术经验,撰写了蛋鸭网床养殖饲养管理技术,谨供蛋鸭养殖农户及蛋鸭养殖行业参考。  相似文献   

7.
陈奕春  陶争荣 《中国家禽》2007,29(10):32-33
缙云麻鸭为典型的蛋用型鸭种,具有体型小、胆子小、神经敏感等特点。为更好地发挥笼养蛋鸭的生产潜力、制定科学的笼养蛋鸭饲养管理措施,在笼养蛋鸭试验期间,特对笼养蛋鸭的行为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8.
正面对土地资源紧缺、劳动力成本上涨、环保压力加大的时代背景,原有的蛋鸭亲水养殖的传统模式因其污染大、效益低,逐步退出市场。开展和推广健康养殖模式——蛋鸭笼养是蛋鸭业实现由数量效益型向低耗环保生态质量效益一体化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之一。目前,蛋鸭笼养模式发展迅速,其研究与应用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江苏、江西等地~([1])。笔者在探索蛋鸭笼养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将蛋鸭笼养技术研究应用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养鸭方式是在水库、河岸边搭1个棚舍,让鸭在水中自由游泳,在岸上补饲和产蛋。随着气候和环境的变化,传统养殖的弊端逐渐凸显出来,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严重污染水体环境。对此,借鉴鸡的笼养经验,根据鸭的生物学特性加以改进,对蛋鸭进行了集约化生产,即笼养蛋鸭方式。蛋鸭各时期饲养的目标和管理方式不同,下面分别对各阶段的工作及注意事项加以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0.
夏礼杰  丁传贵  王健 《兽医导刊》2016,(16):209-209
近年来,我国蛋鸭产业发展迅速,但是由于传统的蛋鸭养殖模式土地利用率低、人工成本高,易造成污染等原因,研究人员先后探索了蛋鸭网上平养、蛋鸭笼养等新养殖模式,而蛋鸭笼养模式是其中较为成功的一种,为更好地了解蛋鸭笼养模式对蛋鸭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蛋鸭笼养对蛋鸭繁殖组织和蛋品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蛋鸭传统的养殖方式比较粗放,如圈养、散养、放牧或半放牧等方式,集约化程度低,并且存在地域限制、管理不便和不适于规模化生产需要,因此,为适应集约化、规模化生产,蛋鸭笼养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从而为蛋鸭生产开辟了一条新的养殖途径,这在生产实践中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比较不同养殖方式对蛋鸭生产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选择2 400只"苏邮1号"商品代母鸭,随机分成笼养组和平养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0只,分别测定这2组鸭群的部分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结果表明,笼养蛋鸭和平养蛋鸭的大部分生产性能均无显著差异,笼养蛋鸭组开产日龄(达50%产蛋率)(116 d)、产蛋期饲料转化率(2.66)都优于平养组(118 d,2.72),笼养蛋鸭的破蛋率和脏蛋率极显著低于平养组(P0.0.1)。本研究提示,蛋鸭笼养不仅不会影响蛋鸭产蛋性能,而且能够提高其蛋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为蛋鸭笼养提供科学依据,以"苏邮1号"蛋鸭为素材,比较了笼养和地面平养模式下蛋鸭的生产性能差异。结果表明,笼养和地面平养模式下"苏邮1号"蛋鸭的生长差异不显著,笼养模式的饲料报酬比地面平养模式高,产蛋数高,破蛋率低,应激小,但地面平养模式的双黄蛋产率比笼养略高。因此,为适应当前环保养殖发展需求,蛋鸭笼养必将是商品蛋鸭养殖的主推模式。  相似文献   

14.
缙云麻鸭笼养和平养对比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86日龄900只缙云麻鸭分成2组,试验组288只上笼饲养,612只蛋鸭为平养对照组。饲养观察测定至500日龄。经观察测定,300日龄产蛋量,笼养试验组160个,平养对照组150个,笼养比平养提高6.67%;500日龄产蛋量,笼养试验组318个,平养对照组309个,笼养比平养提高2.91%。结果表明,在适宜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蛋鸭笼养不仅可行,而且同样可以取得较好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5.
赵玉华  王安 《饲料工业》2002,23(2):21-24
蛋鸭在我国饲养历史悠久,养殖量多,在养禽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然而,传统的散养、圈养等饲养方式近年来已不能满足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的现代养鸭业发展的需要,蛋鸭笼养技术的配套研究正为这种现代化生产提供了有效的生产模式,尤其为广大北方区域的蛋鸭生产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因此,本试验对5周龄~12周龄笼养蛋鸭的适宜蛋白质和蛋氨酸水平进行了研究,以满足我国养鸭业生产发展的需要。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将满4周龄的324羽金定蛋鸭打乱、混群,随机分配到全重叠式鸡笼内,各处理组试鸭体重经方差分析,差异不…  相似文献   

16.
近日。笔者从浙江省台州市畜牧兽医局获悉,全省首家蛋鸭笼养技术试验落户该市。传统的蛋鸭养殖都选择在河道和水边。台州市路桥丰翔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农科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下,投资30多万元添置了一套蛋鸭笼养设备,目前,4000多只蛋鸭全部实施了笼养,从而拓展了畜牧家禽的发展空间。据台州市畜牧兽医局局长王德刚介绍。这是浙江省第一家实施蛋鸭笼养的养殖场。不仅节省了劳动力,而且能全动态了解每只蛋鸭的产蛋情况,增加了养殖蛋鸭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蛋鸭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鸭养殖是我国的一个传统产业.也是我国农民家庭养殖的重要致富项目,特别是南方水网养殖地区,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蛋鸭养殖。蛋鸭不仅具有饲养设施要求简单、合群性好、易于管理、便于规模养殖等特点,而且能充分利用水生生物资源,提高饲料报酬。因此,饲养蛋鸭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潜力大的致富产业,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  相似文献   

18.
自2013年初以来,对闽赣两省相近区域内的部分舍内地面加水域圈养、舍内地面饲养、网床小栏饲养和笼养4种模式下的同一品种开产蛋鸭群发生的疫病开展了定点跟踪调查和病毒性、细菌性疫病感染检测,发现4种不同养殖模式的蛋鸭疫病感染率、发生的疫病种类及同一疫病的严重程度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舍内地面加水域圈养模式的蛋鸭病毒性和细菌性疫病感染率最高达84.4%,发生的疫病种类最多达10种,发生同一种疫病时感染的阳性率更高(如禽坦布苏病毒感染阳性高达22.9%),致病菌的耐药谱更宽(如分离鉴定的大肠杆菌耐10种及以上药物的菌株占84.2%);而网床小栏饲养、笼养两种模式下的蛋鸭发生的疫病种类相对较少,为5~6种,其主要疫病为禽坦布苏病毒病、禽流感和大肠杆菌病,尤其是笼养蛋鸭发生病毒性和细菌性疫病感染率为26.5%、发生同一种疫病时感染的阳性率最低(如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的阳性仅为7.8%)。以上结果表明,蛋鸭养殖模式的良莠与疫病发生的种类及其感染的程度直接相关,可见促进蛋鸭养殖模式的转型升级是防控疫病重要的生物安全举措。  相似文献   

19.
种鸡饲养是家禽养殖业中的关键环节,而笼养是常见的种鸡饲养方式,利用笼养技术可有效利用养殖空间扩大养殖规模,提高饲养效率。但笼养种鸡因特殊饲养环境,往往单位空间饲养密度较高,易发生多种疾病导致淘汰率增加。本文分类讨论了易导致笼养种鸡群死淘率增高的几种疾病,包括脱肛、中暑、大肠杆菌病、沙门菌病、禽流感、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禽白血病、住白细胞虫病和禽痘的发病特点与防治建议。通过本文归纳总结,可为提高笼养种鸡养殖质量和效率,减少鸡群死淘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种鸡的饲养一直是家禽养殖业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将种鸡进行笼养是一种可以使得单位空间内比较大程度上增加种鸡饲养规模的可行方式,种鸡笼养具有可以有效减少鸡只的寄生虫病,提高种鸡的受精率等好处,是一种可行的较好的种鸡饲养模式,如今很多规模化种鸡养殖户都在使用,但是笼养种鸡的养殖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常见的主要是鸡只的脚垫以及鸡只趾甲的问题,本文对笼养种鸡常见问题以及养殖管理措施进行介绍,旨在为笼养种鸡的科学养殖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