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畜禽业》2014,(8)
文章综述了林下养鸡林地选择和场地建设等关键技术、科学饲养和几种常见疾病防治技术。旨在让广大农民更加了解林下养鸡,发挥林(果)地综合经济效应,发展林下养鸡,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17,(3)
林下养鸡是一种充分利用林、果地间的空地进行肉鸡饲养的一种养殖模式,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为林地提供肥料,同时通过运动让鸡的肉质更加结实、味美。因此如何保障林下养鸡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强饲养管理、疫病防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21,(4)
通过林下养鸡可以更好地利用林地资源,减少饲养成本,提升鸡肉品质,增加经济效益。但由于林下养鸡采用开放式饲养模式,鸡群的管理和防疫工作相比于鸡舍养殖有较大差异,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确保鸡群健康,提高经济效应。针对林下养鸡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为林下养殖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祁万顺 《畜禽业》2007,(12):24-24
<正>林地散养鸡能够提供鸡生长的自然环境,鸡肉、鸡蛋风味独特、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同时林地散养鸡由于林地面积大、位置偏僻,有利于防疫安全,适宜专业养禽大户规模饲养。此外,林地散养鸡还能适当利用一定量的林地生物,节约饲养成本,最为重要的是体现了生态效果,促进了无公害家禽生产,增加了林地收入。因此,林地养鸡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生态饲养模式。但是,在采用这种模式养鸡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浅谈渝北区林下养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下养鸡可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低碳循环、协调发展,对提高林地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渝北区大力发展林下养鸡,林下养鸡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利器。为保证林下养鸡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本文着重分析制约着渝北区林下养鸡发展的矛盾因素,挖掘深层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渝北林下养鸡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4,(2)
<正>林地养鸡是利用果园、经济林等实施放养与舍饲相结合的饲养草鸡(有的叫土鸡、笨鸡、柴鸡)的方法。它具有减少林地虫害、抑制杂草滋生、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草鸡质量、促进农民增收等优点。涟水县徐集、高沟、义兴等4个乡镇已有53个农户发展林地养鸡项目,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也有7个农户养殖失败,究其原因,相对舍饲草鸡,林地养鸡要做好以下六点。  相似文献   

7.
林下养鸡是自2014年起在德宏全州农村推广的一种养鸡方式,现已发展26个养殖合作社,如村官鸡、上坡鸡等养鸡合作社,2016年末共出栏270多万只。随着农村林下养鸡合作社数量的不断增多,养鸡场的鸡病防治问题也越来越多而复杂。因此,如何防治鸡病的流行,降低死亡率,增加养鸡收益,就变成了林下养鸡首要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4,(4)
<正>核桃林下,1000多羽土鸡分散在草地上,有的刨地找虫吃,有的在追逐嬉戏……这是清明节前,广西日报记者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刀屯农民蒲元勋的核桃林里看到的景象。蒲元勋种有50多亩核桃树,林下建起了一个养鸡场。他说,在林地里放养土鸡,不仅节约饲料,而且鸡粪可肥林地,种核桃养鸡两不误。如果管理得好,一年卖鸡收入两三万元不成问题。据了解,在山林里发展林下养鸡,已经成了当地农民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去年,该县共创建林下养鸡集中区10个,建立林下养鸡专业合作社3个,累计出栏林下养殖肉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20,(7)
林下养鸡是一种新兴的养鸡方式,打破传统的室内养鸡方式,将购进的雏鸡散养到树下,利用宽敞的场地,扩大雏鸡的活动范围,提高雏鸡的自身活跃性,达到自然养殖的效果,能够大大提高鸡的品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0.
从场地选择、鸡舍搭建、饲养管理、环境消毒及疫病防控等方面介绍了桉树林下养殖清远鸡的相关技术措施,对清远鸡林下生态养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在农村,千家万户养鸡已成为传统习惯,除专业养鸡户外,许多农户家中亦散养或圈养着少量的鸡,数量从几只到几十只不等。饲养方式有白天在庭院内外自由活动,夜间到鸡舍歇宿的;也有固定场地圈养的。饲养目的  相似文献   

12.
<正>经过近几年对农户作物地、林果园生态养鸡的情况调查发现,一些农户思想观念落后,仍延续着传统的饲养方法,出现养鸡存活率不高、效益低的情况。1主要存在的问题1.1鸡舍不规范,卫生条件差一些农户的鸡舍通风透气差,鸡直接在地面歇息,鸡的病死率高。鸡舍和放养场地消毒措施不当,大多数农户大小鸡群混和放养,地面遇有阴雨不断的天气,鸡舍地面阴冷潮湿,更有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21,(5)
林下经济是一种新兴的产业,林下养鸡利用广袤的林地进行土鸡养殖,降低了养殖成本,提升了土鸡品质,为市场提供了绿色健康的优良肉、蛋产品,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而且林下养鸡非常符合养禽业的发展趋势。主要对林下养鸡场地选择、养殖管理技术、人工孵化技术及疾病防控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林下生态养鸡为目前较为火热的养鸡模式,通过引进一些先进的养鸡技术、养鸡模式,可大大提升林地的综合效益,通过这样模式培育出来的生态鸡,鸡肉品质更好,而且大大降低养鸡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保护环境。鉴于此,就林下生态养鸡的现实意义,技术要点做系统阐述,以供同行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林下生态养鸡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饲料资源的一种规模化养殖模式。林下生态养鸡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鸡出栏品质,减少环境污染,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规模化养殖最佳模式之一。立足当前人们对高品质家禽肉质的需求,对生态养鸡的模式进行分析,阐述了一种林下生态鸡的养殖办法。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20,(6)
童鸡指育雏阶段鸡即从出生至70日龄左右小鸡,在养鸡行业中占据一定比例养殖量,其具有养殖周期短、饲养劳动强度低、见效快、成本投资少、占地面积小、栏舍利用率高等优点,在养鸡行业中深受广大养殖户欢迎。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4,(6)
实验通过对黑康鸡、青脚白羽鸡、凤凰鸡和绿壳蛋鸡的生长性能进行对比,并进行林下饲养和风味对比。实验表明:青脚白羽鸡生长速度最快,但料肉比高,肉质细嫩。绿壳蛋鸡生长最慢,但料肉比低,且环境适应性强,综合品味评分高。林地散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大环境的控制,避免自然环境和不可预知的意外对养殖造成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业的规模和养殖模式也在不断的改变,而现由于人口的逐渐增多,所以当时能够用来养殖的场所不够,且由于林下地方空置的问题,使得林下养鸡模式越来越普遍。而林下养鸡模式中,最难的一部分就是疫病的预防工作。主要对林下养鸡的前期及饲养过程的疫病预防工作进行总结,以期为林下养鸡的疫病预防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7,(5):51-52
林下养鸡有很多优点,在保证了种养效益、保护了生态环境的同时,降低了养殖成本,改善了鸡肉品质,提高了人们的消费质量和生活水平,也为精准扶贫提供了发展思路。利用山地、林地、果园等地放养鸡是一种比理想的"果—蔬—禽"种养结合模式,但有些养殖户在创业之初对放养鸡的"放"字认识肤浅,在管理上不规范、不严谨,甚至有"一放了之"的错误观念。放养鸡不能一放了之,必须切实做好"五管理""五不放"工作,为"果—蔬—禽"种养结合模式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一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规模化生态鸡的养殖是将传统养殖方法和现代科技相结合,利用林地、草地、果园、农田、荒山等资源,实现放养和舍养相结合的规模化养殖。文章主要就生态鸡放养场地的选择、放养前的准备、放养鸡的调教、放养鸡的饲养等重点技术环节进行了总结。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