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畜禽业》2019,(8):6-7
猪蓝耳病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为了解四川省2018年猪蓝耳病疫菌的免疫效果,对全川蓝耳病监测情况进行分析。表明2018年四川省猪蓝耳病免疫抗体水平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2.
<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1猪蓝耳病传播途径猪蓝耳病病毒可以通过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20,(2)
猪蓝耳病在医学上被称之为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猪蓝耳病对猪的免疫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会导致病猪出现不发情、卵巢功能异常等问题,严重情况下还有可能导致猪死亡。从猪蓝耳病的特点及临床症状、诊断方法、防治措施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其中防治措施包括:构建完善的猪蓝耳病疫情监测体系、改善养殖环境、净化猪群以及药物治疗,希望通过研究对猪蓝耳病的诊断,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刘勇 《畜禽业》2013,(7):28-29
<正>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出现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该病由猪蓝耳病病毒引起的猪呼吸道症状和母猪不孕、流产、死胎等繁殖障碍疾病。蓝耳病与猪瘟混合感染是近几年多发的传染病,探索对该混合感染的治疗与防控是我们兽医工作者面临的巨大的挑战。本文对猪蓝耳病与猪瘟混合感染防控策略做一论述,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20,(3)
在猪蓝耳病的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的分析基础上,对猪蓝耳病的诊断进行分析,并探讨了猪蓝耳病的防治措施,希望能够对猪蓝耳病的诊断和预防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韩有元 《畜禽业》2008,(5):39-39
<正>养猪户普遍感受到,近年来的猪越来越难养,猪群的健康状态下降。尤其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和猪圆环病毒病(PCV2)2大免疫抑制性疾病对猪群的影响最为明显。1当前我国猪病流行的主要特点1.1病原的多重感染(混合感染)1.1.1病毒的多重感染:包括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瘟+伪狂犬病;猪瘟+蓝耳病;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伪狂犬病;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7,(3)
猪蓝耳病又称为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是由PRRSV引起的一种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症状的国家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PRRSV首先感染猪的巨噬细胞,损伤免疫器官,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引起免疫抑制,严重危害养殖业的发展。PRRSV有两个基因型,欧洲型和美洲型。欧洲型通常引起经典性蓝耳病,使猪免疫力低下,继发感染,长期带毒。美洲型通常引起高致病性蓝耳病,HP-PRRSV通常诱导产生严重的炎性反应,造成猪急性的肺脏炎性损伤,导致猪的急性死亡,对猪群危害严重。从蓝耳病的病原、致病机制、传播特点、发病症状、诊断方法、防治措施、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等几方面进行综述,以便更好的了解蓝耳病。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5,(7)
<正>猪蓝耳病是由猪蓝耳病病毒引起的一种高致病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症状。繁殖障碍主要发生于繁殖母猪,呼吸道症状在所有年龄的猪都能发生,但主要发生于3~8周龄的仔猪[1,2]。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致死性、烈性传染病[3,4]。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近几年主要表现为发病年龄小、散发流行、混合感染以及非典型性或隐性感染等特点。尤其在猪蓝耳病病毒造成猪免疫抑制的情况下,猪蓝耳病病毒和猪瘟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07,(5):44
近日,农业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提早做好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为主的猪病防控工作,确保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通知要求,各级兽医部门要组织技术力量,按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和《猪病免疫推荐方案(试行)》要求,开展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主要猪病防控技术培训,做好防控猪病各项应对准备工作,确保发生疫情时,能够及时诊断,及时处置,防止疫情扩散蔓延。要求各地在5月中旬猪病高发季节前,完成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主要猪病免疫和强化免疫工作,建立预防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等主要猪病的有效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6,(11)
猪蓝耳病是一种近些年在猪群常发的病毒性传染病,病原体是猪蓝耳病病毒,属于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本病给养猪业带来的损失较大。文章对病原体、发病特点、症状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与广大养猪朋友交流。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6,(8)
文章从流行特点、主要症状、病变等方面介绍了经典猪蓝耳病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诊断区别要点,并提出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6,(5)
生猪养殖业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严重制约着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简单介绍猪蓝耳病概念、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提出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我国南方各省陆续发生,严重威胁着生猪生产的安全,制约着生猪产业的发展。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  相似文献   

14.
<正>2006年夏,猪"高热病"首先在我国南方部分省、市发生,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损失。2007年1月,国家农业部通过对分离到的病毒采用全基因序列分析等技术手段,最终确定变异猪蓝耳病病毒是猪"高热病"主要病原,并定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相似文献   

15.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猪繁殖及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是免疫抑制性疾病。文章介绍了猪蓝耳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临症状及病理变化,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预防程序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能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更易感染;该病以母猪流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以及仔猪呼吸困难、败血症、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发病与其他  相似文献   

17.
猪业信息     
《畜禽业》2007,(5)
<正>农业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提早抓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猪病防控工作近日,农业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提早做好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为主的猪病防控工作,确保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20,(9)
目的为了解四川某猪场猪瘟、猪蓝耳病和猪伪狂犬病免疫抗体水平,及猪伪狂犬病感染情况。方法采集猪场不同类型和生长阶段猪群血清进行猪瘟、猪蓝耳和猪伪狂犬病抗体检测。结果猪瘟免疫抗体阳性率为90.21%,猪蓝耳病免疫抗体阳性率为94.41%,猪伪狂犬病免疫抗体阳性率为82.52%;猪伪狂犬病毒感染抗体阳性率为22.38%。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8,(11)
猪蓝耳病可以引起幼龄仔猪发生大量死亡和呼吸系统疾病;猪出血性肠炎以死亡率高、腹泻、传染速度快为特征,为大肠杆菌感染引起。对驻马店驿城区顺河乡一猪场猪蓝耳病伴发出血性肠炎引起猪急性死亡的病例进行诊治,并提出了综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近几年来,临海市及附近县市"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陆续发生,严重威胁着生猪生产的安全,制约着生猪产业的发展。"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生本病死亡。为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高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