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先进灌水和施肥技术的集成,实现了玉米按需灌水、施肥,将水分、养分均匀持续地运送到根部附近的土壤,提高了水肥利用率,达到节本增效、提质增效、增产增效目的,比传统灌溉可节水30%以上,提高化肥利用率30%以上,增产30%,收入增加20%,节省用工35%以上。  相似文献   

2.
攀枝花市早春大棚辣椒膜下滴灌与常规沟灌相比具有节水、省肥、增产、便于农事操作等优势。通过大棚辣椒膜下滴灌制度试验结果表明,攀枝花市早春大棚辣椒膜下滴灌定额154 m~3/667 m~2。定植水2 m~3/667 m~2;定植至始花期灌水定额6 m~3/667 m~2.次,灌水周期20~30 d,灌水2~3次;始花期至门椒成熟灌水定额10 m~3/667 m~2.次,灌水周期10 d,灌水3~4次;采收期灌水定额12 m~3/667 m~2.次,灌水周期10 d,灌水7~8次。大棚辣椒膜下滴灌较好的施肥方法是泵前施肥法。  相似文献   

3.
大棚蔬菜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蔬菜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施肥技术是在地膜覆盖栽培的基础上,将施肥与灌溉结合在一起的一项农业新技术。这种灌水施肥的方法,是通过滴灌系统,在灌溉的同时将肥料配对成肥液一起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供作物根系直接吸收利用。该方法可以精确控制灌水量、施肥量和灌溉及施肥时间,显著提高水肥利用率,临颍县大棚蔬菜正在广泛推广应用,笔者现将技术介绍如下。一、滴灌系统(一)水源连片大棚可实施地下输水工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葡萄上的应用效果,特设不同灌水模式和施肥方式两个处理,从萌芽期到成熟期对葡萄生长进行了敏感期水分和肥料干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生产阳光玫瑰葡萄,较传统畦灌和施肥技术可节水68.2%、节肥50.8%、增产15.3%,同时还可增强树势,提高浆果品质,降低成本,适合在陕西省彬州市有水源的葡萄园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系统阐述了冷棚茄子从选用健壮秧苗、小高垄覆膜栽培、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施肥技术、植株调整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所采取的肥药双减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措施,通过推广冷棚小高垄覆膜栽培、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施肥、物理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从而有效调控茄子生产过程中地面覆膜减湿控病、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达到了节本增效的目的,为全县的农业绿色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吐鲁番地区膜下滴灌节水技术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具有省水、省地、省力、省肥、增产、增效的特点。吐鲁番地区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单作棉膜下滴灌地比常规棉田节本增效3 112.5元/hm2,节水率达43%;瓜套棉膜下滴灌较常规瓜套棉增效5 695.5元/hm2,节水率达43.5%,且还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具有较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宁夏惠农区加工番茄膜下滴灌与沟灌的灌水量、产量、管理费用和水分利用效率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具有明显的节水、增产、省工等效果,与沟灌技术相比节约用水达67%;采用膜下滴灌比沟灌增产30%;试验条件下,采用膜下滴灌比沟灌的水分生产率提高301%~333%;采用膜下滴灌加工番茄可以节约(降低)生产成本60%.研究表明在宁夏银北灌区大面积推广膜下滴灌技术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膜下滴灌施肥技术研究发展动态及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膜下滴灌施肥技术,不仅可节约该区宝贵的水资源,而且可使原来一些采用常规灌水施肥方法不适宜种植的土地,如荒地、甚至沙漠种植变为现实.但是,在膜下滴灌栽培管理问题中值得指出的是,滴灌施肥作为一项施肥措施,其应用效果取决于它对养分和水分调控与当地气候和土壤特性、作物需肥规律的吻合程度.只有这些条件都处于协调状态时,才可发挥这一技术的增产效果.否则,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根据近年来的研究应用实践,从用肥量、网管安装、滴灌运行管理、施肥管理和设备管理等方面总结经验,介绍棉花膜下滴灌水肥管理技术,为新疆地区棉花种植提供技术指导,以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正向日葵膜下滴灌增产技术是先进灌水技术和施肥技术的集成,它既发挥了覆膜栽培提高地温、减少蒸发的作用,又可实现向日葵按需灌水、施肥,将水分、养分均匀持续地运送到根部附近的土壤,供根系吸收,提高水肥利用率,达到增产增收目的。近两年推广结果表明,采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栽培的向日葵,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  相似文献   

11.
金塔县棉花膜下滴灌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是将滴灌技术与地膜覆盖技术结合,通过精准灌溉实现精准施肥、精准用药,适时为棉花提供所需的水分、养分,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一项节本增效技术。2005年金塔县引进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并进行了本地化改进、完善,2008年累计示范推广2180.8hm^2,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对日光温室茄子膜下滴灌,选择灌水量、灌水周期、灌水次数作为试验因素,开展完全组合的膜下滴灌灌溉制度试验研究。日光温室秋冬茬茄子全生育期持续225天~300天,适宜的灌水次数为28次~38次,平均灌水周期7天~8天,每次灌水量为280m^3/hm^2,全生育期适宜的灌溉定额为7800m^3/hm^2~10650m^3/hm^2,茄子产量可达(19.5~21.0)×10^4kg/hm^2。  相似文献   

13.
应用滴灌施肥技术,可以定时定位施肥,协调水、肥、气、热等因素,降低病虫害发生率,提高肥料利用率、水分生产率以及产量及品质,从而达到节本增效目的。东海县保护地葡萄滴灌施肥试验表明,应用滴灌施肥技术增产率在13%以上、节水率在10%以上、节肥率在7%以上,亩节本增收4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4.
通过日光温室黄瓜膜下滴灌和沟灌两种灌溉方式的对比试验,从生育期灌溉量、温室环境、病虫害、产量、品质、成熟期等方面进行分析,为日光温室黄瓜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可减少灌溉量、节本增效、提高水分利用率等,是保障温室蔬菜种植高产、优质、高效的有效措施,今后应在本地区设施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是将滴灌技术与地膜覆盖技术结合,通过精准灌溉实现精准施肥、精准用药,适时为棉花提供所需的水分、养分,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一项节本增效技术,已在民勤县棉花生产中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但多年来播前要漫灌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大垄双行膜下滴灌机械化栽培是一项节水、节肥、节支、提效、增产的栽培技术。近年来,此项技术自从在吉林省西部马铃薯种植区推广和利用以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探索出马铃薯适宜栽培模式,对大垄双行膜下滴灌、单行机械化栽培、人工栽培3种栽培模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大垄双行机械化滴灌栽培模式较人工栽培模式收入提高36.9%,经济效益显著,是适合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应用推广的节支节本、节水节肥、增产增效的机械化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7.
蔬菜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施肥技术是在地膜覆盖栽培的基础上,将施肥与灌溉结合在一起的一项农业新技术.这种灌水施肥方法,是通过滴灌系统,在灌溉的同时将肥料配对成肥液一起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供作物根系直接吸收利用.该方法可以精确控制灌水量、施肥量和灌溉及施肥时间,显著提高水和肥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不同灌溉方式和灌水量对棉花冠层叶铃配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膜下滴灌和传统漫灌对棉花叶铃配置关系的影响,研究膜下滴灌棉花高产原理,寻求增产新途径。【方法】设置膜下滴灌和传统漫灌两种灌溉方式,并设两个灌水量:3 900和6 000 m3/hm2,共4个处理。测定棉花叶面积、光吸收率、干物质累积和棉花产量构成因子等指标,分析不同灌溉方式对棉花叶铃配置关系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盛铃后期,相比传统漫灌,膜下滴灌棉花叶面积指数高出30.66%,冠层上部叶面积指数维持在2~2.5,中下部在1~1.5,冠层各部位光吸收量均匀;同时不同冠层结铃比例适中,与各层光分布比例耦合良好,有利于光合产物生产。3 900 m3/hm2灌水量下,膜下滴灌棉花相对传统漫灌棉花增产25.07%;而6 000 m3/hm2灌水量下,膜下滴灌棉花相对传统漫灌棉花减产6.74%,过量灌水不利于膜下滴灌棉花产量形成。【结论】相比传统漫灌,膜下滴灌棉花叶铃配置更合理,光合生产力更强,有利于光合产物向生殖器官转运和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19.
南方大棚蔬菜水肥一体化是把灌水和施肥相结合的现代农业技术,采用新型管道系统,结合大棚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根据蔬菜生长需肥与吸收特性,定时定量地把水与营养元素按比例通过管道输送给蔬菜根部土壤,实现增产节本。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春玉米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差异,以及其在浅埋滴灌条件下的适宜灌水量,以郑单958为供试品种,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共设置6个灌水量水平,即浅埋滴灌条件下每次灌水量分别为0、13、26、39、52 mm,传统漫灌条件下每次灌水量80 mm。结果表明,随灌水量的增加,吐丝前干物质积累量增加,吐丝后先升后降;从完熟期物质积累构成来看,茎、叶、茎+叶+籽粒以浅埋滴灌条件下每次灌水量52 mm处理最大,而籽粒则以浅埋滴灌每次灌水量39 mm处理最大。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干物质转运量、转运效率和对籽粒的贡献率总体上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以浅埋滴灌每次灌水量39 mm处理最高。在产量构成因素中,穗长、穗粗、穗粒数、千粒重与产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水平。浅埋滴灌每次灌水量39 mm处理比当地传统漫灌每次灌水量80 mm处理增产6.03%,灌水量节约26.56%,经济效益增长6.78%。在试验地区,浅埋滴灌每次灌水量39 mm既增产又节水、节膜,是春玉米高产栽培中适宜的灌水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