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获得重庆地区油茶幼树生长的最佳肥料配方,对定植后的2年生油茶“长林”系列3个无性系幼树进行为期3年的施肥试验,筛选出适宜油茶幼树生长的最佳施肥比例,为提高油茶经济效益奠定基础。[方法]设置4个处理,即每年11月施用复合肥(C0.5,0.50 kg/株),复合肥+油茶专用有机肥(C0.25O0.5,无机肥0.25 kg/株,有机肥0.50 kg/株),油茶专用有机肥(O1,1.00 kg/株)以及空白对照(CK),测定油茶幼树的树高、地径及冠幅等指标来比较和分析肥料类型间的差异。[结果]施肥促进油茶高生长,但影响不显著(P>0.05),其中以复合肥+油茶专用有机肥效用最好,与CK相比,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40号增长量分别为38.46%、10.77%、22.22%;施肥显著影响油茶地径、冠幅生长(P<0.05),以复合肥+油茶专用有机肥处理增长量最大,与CK相比,地径增长量分别为125.33%、47.76%、12.87%,冠幅增长量分别为30.30%、13.00%、46.75%...  相似文献   

2.
进行新品种适应性及其配套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在桂阳参试的4个品种中,湘烟3号、K326适宜桂阳种植,且产量好,产值高,来年在桂阳可以适度推广种植,施肥水平建议为施纯N 150.0~165 kg/hm2(N∶P2O5∶K2O=1∶1∶2.5~3.0),种植密度1.65万株/hm2。湘烟2号、湘烟4号还须进一步试验论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油茶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探寻贵州册亨县油茶种植适宜的施肥模式,为当地油茶种植产业提供参考及借鉴。【方法】以9年生‘湘林210号’油茶为试验材料,设置了1个空白对照及5个施肥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油茶生长、结果、产量、经济性状及经济效益。【结果】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茶生长、结果效应、果实经济性状及种植经济效益影响各不相同。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有效促进油茶生长指标、结果效应、果实经济性状及种植经济效益的提升。在复合肥与有机肥配施入比例为2:1(即施入500g/株复合肥+250g/株有机肥)时,油茶各项指标为最佳。【结论】贵州册亨县最适宜的油茶施肥模式为500g/株复合肥+250g/株有机肥,建议在当地大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2010-2012年对常德丘陵地区3个不同海拔高度生态类型区栽培的湘林22号油茶长势及果实经济性状进行测定,利用多元统计法研究油茶生长及果实经济性状与海拔高度、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等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3个生态类型区湘林22号油茶生长及果实经济性状差异较大;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年有效积温、年平均气温是影响湘林22号油茶生长及果实经济性状的主要气象因子,其中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年平均气温是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有机肥与氮磷钾配施对油茶生长及经济性状的影响,为油茶的高产稳产提供科学施肥依据.[方法]以油茶湘林210#为研究对象,采用L27(91+38)多因素混水平正交试验,研究施肥时间、施肥方法、有机肥和氮磷钾对油茶生长及果实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施肥时间对油茶株高和地径增长、第2年结果个数和单果重影响显著(P<...  相似文献   

6.
黄连木幼苗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单施尿素以及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不同组合配比施肥对黄连木幼苗进行处理,通过对苗高、干重、茎根比三个形态指标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黄连木幼苗单施氮肥,施肥量以株施0.5~1g/kg为宜;黄连木幼苗应多施氮肥;对黄连木幼苗综合施肥,施肥比例以N∶P2O5∶K2O=12~6∶1∶2,苗木生长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7.
分析2011~2012年合浦县甘蔗新台糖22号3个"3414"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甘蔗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产量比不施肥处理1(CK)增长17.0%~64.1%;经济效益增收0.30万~1.43万元/hm2。建立3个试验的肥料效应函数模型,综合得出甘蔗新台糖22号最高产量10.70t/hm2、最高施肥量氮(N)530.0kg/hm2、磷(P2O5)116.0 kg/hm2、钾(K2O)340.7 kg/hm2和最佳经济产量10.6 t/hm2、最佳施肥量氮(N)438.6 kg/hm2、磷(P2O5)110.9 kg/hm2、钾(K2O)272.9 kg/hm2。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总结出合浦县中低等肥力田块种植甘蔗新台糖22号的科学施肥配方为氮(N)450 kg/hm2、磷(P2O5)120 kg/hm2、钾(K2O)280 kg/hm2,施肥比例为N∶P2O5∶K2O=1∶0.27∶0.62,产量10.59~10.70t/hm2。  相似文献   

8.
应用ISSR分析油茶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23个油茶无性系叶片的DNA作为实验材料,从6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个最优引物,并扩增出102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70条,多态性比率为68.6%,谱带大小为200~2000bp。Shannon遗传信息指数为0.4793,平均观察等位基因数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2.000和1.519;遗传距离为0.1542~0.6931,油茶无性系之间具有较高多态性。运用平均聚类法分析23个油茶无性系的亲缘关系及多样性,在遗传距离为0.392时,23个油茶无性系聚为4类:湘林156、湘林210和湘林4号等18个油茶无性系为第1类;岑软2号和湘林97号为第2类;湘林34号和湘林11为第3类;湘林81号单独为1类。其中,湘林4号与湘林29的亲缘关系最近,湘林34与湘林78的亲缘关系最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油茶ISSR聚类结果与油茶农艺学性状的关系,从而为油茶优良无性系甄别、亲缘关系分析以及种质资源利用,在分子水平上积累了有效证据。  相似文献   

9.
以5年生长林系列油茶品系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施肥模式:M0(4月施1次市售农用复合肥200 g/株)、M1(4月施1次油茶专用复合肥300 g/株)、M2(4、10月各施油茶专用复合肥150 g/株)、M3(10月1次施入油茶专用有机肥1 000 g/株)、M4(4月施油茶专用复合肥300 g/株,10月施油茶专用有机肥1 000 g/株)、M5(4、10月各施油茶专用复合肥150 g/株,10月施油茶专用有机肥1 000 g/株)、CK(不施肥),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油茶营养生长和林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施肥模式对油茶营养生长和林地土壤养分含量都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其中M5模式效果最好,M2模式施肥效果比M0、M1模式要好,M3施肥模式相对其他模式施肥对油茶生长状况和土壤养分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会-2在不同海拔地区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中、低海拔地区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及施肥配比方式对会-2产量及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密度和施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极显著,但在中、高海拔条件下,二者的交互效应不显著,在低海拔条件下,二者的交互效应极显著;采用密度5000株/667m2,施肥配比N∶P2O5∶K2O=1∶0.5∶2(N 15 kg/667m2)处理(A3B3)更有利于会-2高产的获得,其次是密度4000株/667m2,施肥配比N∶P2O5∶K2O=1∶0.5∶2(N 15 kg/667m2)(A2B3)。在中、高海拔地区,处理A3B3的经济效益最高;在低海拔地区,处理A2B3的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1.
中林46杨胶合板用材林配方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9种不同施肥处理,对4年生中林46杨进行施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方施肥对中林46杨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对树高和胸径的影响分别达到了极显著、显著差异;且N肥对其生长的影响最明显,其次为P、K肥;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最佳施肥量分别为0.3、0.6、0.05 kg/株(即N:P2O5:K2O比例约为1∶0.63∶0.16);在所设施肥处理中经济效益最好的是处理5,即尿素0.2 kg/株、过磷酸钙0.3 kg/株、硫酸钾0.2 kg/株。  相似文献   

12.
食粒型半无叶豌豆苏豌1号高产栽培的密度与施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半无叶型食粒豌豆新品系苏豌1号产量的主要因素为密度和施肥方法。密度以3.5万株/667m2产量最高,达217.9 kg/667m2。密度3万株/667m2以上,基肥需施复合肥(N∶P2O5∶K2O=10∶8∶7)30kg/667m2,盛花期追施尿素10 kg/667m2。  相似文献   

13.
氮磷配比处理对日光温室秋冬茬辣椒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陇椒3号为试材,在武威市凉州区下双镇研究了不同氮磷配比对日光温室秋冬茬辣椒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可显著提高辣椒植株的生长势、抗病性和产量。日光温室秋冬茬辣椒最佳施肥配方为施有机肥52 500 kg/hm~2、N 343.6 kg/hm~2、P_2O_5205.7 kg/hm~2、K_2O 230.7 kg/hm~2,N∶P_2O_5∶K_2O质量比例为1.67∶1∶1.12。  相似文献   

14.
地膜三次利用穴播胡麻3414田间肥效试验表明,最高产量的施肥方案施纯N为186.5 kg/hm2,P2O5为93.9 kg/hm2,K2O为95.5 kg/hm2,相应氮磷钾配比为1∶0.5∶0.51;施肥利润收益最大的施肥方案施纯N为144.2 kg/hm2,P2O5为82.4 kg/hm2、K2O为54.4 kg/hm2,相应氮磷钾配比为1∶0.57∶0.38;无钾肥投入时,施纯N为125.8 kg/hm2,P2O5为80.1 kg/hm2,氮磷比1∶0.64,即可获得最大产量;施纯N为109.6kg/hm2,P2O5为74.5kg/hm2,氮磷比1∶0.68,较为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5.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和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对洛玉4号玉米新品种进行密度和N、P、K不同配比的优化施肥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洛玉4号高产种植最适宜密度为6~7万株/hm2左右,高产栽培应在稳定穗粒数的基础上增加穗数。洛玉4号最高种植效益时的N、P、K最佳使用比例为N∶P2O5∶K2O=1.82∶1∶1.19,具体使用量为N 270.4 kg/hm2,P2O5148.3 kg/hm2,K2O 177.2 kg/hm2。  相似文献   

16.
为了构建喀什地区马铃薯施肥指标体系,本试验采用平衡施肥设计,研究了不同因素施肥组合对马铃薯养分吸收、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喀什地区马铃薯茎叶部位N∶P2O5∶K2O比例为1∶0.09∶2.51,块茎部位N∶P2O5∶K2O比例为1∶0.19∶1.86;马铃薯氮素、磷素、钾素百公斤马铃薯块茎养分吸收量为N 1.87 kg、P2O50.75 kg、K2O 4.80 kg,氮素、磷素、钾素三要素之比为1∶0.40∶2.57;最佳施N量15.88 kg/亩、P2O57.97 kg/亩、K2O 7.94 kg/亩,最佳经济产量为1 126 kg/亩。平衡施肥可显著增加马铃薯产量和施肥效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分析米糠灰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对油茶嫁接苗成活和生长的影响,寻求和开发低成本、高养分的生物有机肥原料.[方法]在测定米糠灰所含主要营养成分的基础上,调查施用米糠灰对2个油茶优良无性系嫁接成活和幼林生长的影响.[结果]米糠灰中有机质、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为349.0、295.2、65.8和5.0 g/kg;长林4号和40号油茶优良无性系育苗基质添加米糠灰后,嫁接成活率分别达到92.5%和91.0%,显著高于未施肥水平;施入米糠灰后油茶幼林株高、地径和冠幅均显著高于对照,不同坡位条件下油茶幼林施肥生长效应不同.[结论]米糠灰可作为优质的有机肥在油茶育苗和幼林培育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以8年生盛果初期的板栗主栽品种‘燕山早丰’为研究对象,采用N、P、K三因素二次D-饱和最优设计,在河北省迁西县典型山地连续2年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N、P、K配合施用对板栗产量的影响。通过建立以N、P、K施肥量编码值为变量因子,产量为目标函数的三元二次数学模型,优化施肥量及N、P、K配比。结果表明:N、P2O5、K2O对板栗产量的影响极为显著,同时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N、P2O5、K2O对板栗产量影响的大小依次为NP2O2K2O。其中,对板栗产量影响最大是N,其次是P2O5,K2O影响相对较小;通过效应函数的频率分析寻优可知,目标产量超过1.62 kg/株、置信区间为95%时,N、P2O5、K2O优化施肥方案为:N 0.85~1.19 kg/株,P2O5 0.65~0.80 kg/株,K2O 0.53~0.64 kg/株。N、P2O5、K2O最佳施肥质量比为1∶0.55~0.94∶0.45~0.75。对边际产量方程分析显示,当施肥量分别为N 1.123 0 kg/株、P2O5 0.754 0 kg/株、K2O 0.612 0 kg/株时,板栗产量最高,此时的产量为1.75 kg/株,N、P2O5、K2O最佳施肥质量比为1∶0.67∶0.54。   相似文献   

19.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和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对洛玉2号玉米新品种进行密度和N、P、K不同配比的优化施肥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洛玉2号超高产种植最适种植密度为4.50万~5.40万株/hm2,在稳定穗数的基础上,应促进增加粒数;洛玉2号最高效益时的N、P、K最佳施用比例为N∶P2O5∶K2O=1.78∶1.06∶1,具体施用量为每公顷施纯N 212.71kg、P2O5126.8kg、K2O 119.3kg。  相似文献   

20.
对薯片专用型马铃薯大西洋在贵州低热河谷地区冬作的密度和肥料配比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肥料配比对大西洋的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密度6000株/667m2,施肥配比N∶P2O5∶K2O=1∶0.5∶1处理产量最高,密度4000株/667m2,施肥配比N∶P2O5∶K2O=1∶0.5∶1处理最低;种植密度与单株产量和商品率呈负相关,但不影响商品薯产量和经济效益;在高密度和较低施肥处理下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相同密度下,肥料投入与纯收入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